邁瑞醫療上市,爲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邁瑞醫療上市,為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醫療設備器械龍頭”

邁瑞醫療為盛景嘉成母基金“綜合十八期”覆蓋項目

來源 | 綜合自德林社


2018年10月16日,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瑞醫療”)正式登陸創業板,股票代碼:300760。

邁瑞醫療登陸創業板,讓整個資本圈沸騰,招股意向書數據顯示,邁瑞醫療擬募集資金57.5億元。這一募集金額,將創造創業板記錄,此前,這一記錄由明星獨角獸公司寧德時代募集54.62億元保持。

根據A股醫療器械板塊估值水平,2017年度淨利潤為26.01億元的邁瑞醫療,有望邁入千億市值俱樂部。

認真研究其招股意向書後,你會發現,雖然普通消費者對邁瑞醫療較為陌生,但幾乎所有人都接觸過它的產品。按照經典的價值投資理論,這正符合高護城河和成長性公司的特性。

作為中概股迴歸巨頭,它的投資價值幾何?本文將從公司現有業務及未來發展潛力等層面進行分析。

醫療設備器械龍頭

邁瑞醫療上市,為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說起醫療領域,恆瑞醫藥、藥明康德、華大基因三家公司,幾乎A股投資者都知道,它們代表醫藥製造、醫藥研發服務、基因測序領域的龍頭。

你會發現,除上述三個領域外,醫療裡的醫療設備領域龍頭在A股一直是缺失的。因此,對於邁瑞醫療的上市,不管是醫療界還是投資界都非常關注。

行業資料顯示,邁瑞醫療的監護產品市場份額國內第一世界第三,除顫儀國內第二世界第五,麻醉機全球第三;在體外診斷工業領域,生化儀國內份額第三國產第一,血球分析國內第二國產第一。

邁瑞醫療上市,為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邁瑞醫療上市,將填補醫療設備領域龍頭上市公司的空白。

仔細研究邁瑞醫療,它的產品主要在三大細分領域,分別是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

這不難看出,邁瑞醫療的主要客戶雖然是醫院等機構,但是每天卻和萬千的醫療消費者接觸,由於其市場的佔有率,所以其研發水平和產品質量,也和每一位醫療消費者相關。

邁瑞醫療的體量有多大?

在國內,邁瑞醫療設有 17 家子公司,超過40家分支機構。產品應用於中國近 11 萬家醫療機構,服務於 99%以上的三甲醫院。

在國際上,在北美、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的超過30個國家設有40家境外子公司,公司產品進入約 2/3 的美國醫院。

截至2017年末,公司總資產為144.38億元,營業收入為111.74億元,淨利潤為26.01億元。

在A股目前已經上市的上市公司中,排名靠前的樂普醫療2017年的營收為45.4億元,歸屬淨利潤為8.99億元,與邁瑞醫療的差距巨大。目前,樂普醫療的市值是523億元。

最近三個完整年度,邁瑞醫療的淨利潤分別為9.4億元、16.1億元、26.01億元,2017年淨利潤增速達到61.55%。

分析人士指出,無論以醫療設備平均約40倍市盈率計算,還是以流行的PEG估值算法估算,邁瑞醫療上市後,市值突破1000億元是大概率事件。

邁瑞的護城河

邁瑞醫療上市,為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邁瑞醫療迴歸A股的消息一出,就被冠上了醫療器械領域獨角獸的稱號,其接受的目光關注,不亞於藥明康德和寧德時代。

隨著A股投資者的逐漸成熟,長期來看,一家公司未來究竟能否持續創造價值,不取決於它響亮的名號和概念,而是取決於其業務護城河和成長性。

護城河最大的因素在於邁瑞醫療的管理團隊和研發能力。

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在上世紀90年代創立公司,到2006年帶領公司到美國上市,之後實行私有化迴歸A股。可以說,李西廷的基因決定了邁瑞醫療管理團隊的基因,決定了邁瑞醫療的基因。

邁瑞醫療上市,為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在醫療設備領域,魚龍混雜,甚至一度出現不論產品質量而大打價格戰的情況。然而,最終在這個行業成為寡頭的,卻不是這些打價格戰的。

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李西廷,深諳技術的重要性,在其公開接受採訪中,多次強調研發的重要性。

在2017年,邁瑞醫療的研發投入為10.18億元,這是什麼概念?

在A股的同行業上市公司裡面,研發投入排名前5的公司分別為,樂普醫療、開立醫療、理邦儀器、華大基因、新華醫療,這5家研發投入的總和為9.9億元。

邁瑞醫療的研發投入是前5名之和,研發人員1764人。

券商的報告指出,邁瑞醫療強大的研發投入,使產品更有競爭力,同時,高競爭力產品帶來的收入又將反哺研發,形成了正向和良性的循環。

未來之路

邁瑞醫療上市,為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巴菲特在投資上屢屢成功,核心要義就是選擇了正確的賽道。歷史上著名的牛股,貴州茅臺、阿里巴巴、騰訊等都是如此。

那麼,邁瑞醫療的成長性如何,就是取決於它是不是在正確賽道上,是不是處於一個有發展空間的行業。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醫學裝備市場總體規模超過 6500 億元,每年增長超過 10%。自 2014 年以來,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在市場強勁的增長之下,作為龍頭的邁瑞醫療自然會業績強勢,這從近年來邁瑞醫療的業績即可看出。

但毋庸諱言,大量領域的主要市場份額被進口企業壟斷,國內生產企業超過 1.6 萬家,經營企業超過40萬家,企業規模小,研發弱,產品、技術和服務能力相對有限。

除超聲成像設備和全自動生化儀外,國內其餘主要醫療設備品種均屬於寡佔型市場,其中大部分寡頭是跨國企業。被簡稱為“GPS”的通用電氣(GE) 、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 (Siemens)三家公司,在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市場佔有較高的份額。

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的《2018年全球挑戰者榜單》中,邁瑞醫療是入選的全球100家新興經濟體代表性企業中唯一一家醫療器械企業。這說明,雖然邁瑞醫療在醫療設備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競爭力總體仍舊很弱。

在醫療設備領域,如果長期被跨國企業佔據主導,那麼付出的代價將是沉重的醫院硬件建設開支和患者高昂的檢查和診療費用。

很顯然,在解決看病貴問題上,提高醫療設備國產化率,降低高昂的檢查和診療費用,將成為我國醫療設備發展規劃的必由之路。

《中國製造 2025》綱領中提出要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國家發改委制定的《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亦可以看出產業政策對醫療器械設備的支持。

邁瑞醫療上市,為創業板最大規模IPO

作為國內醫療器械設備的龍頭,做強做大是符合國家產業規劃和醫療領域改革方向的。

看懂了整個醫療設備產業的發展,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當前的關口,邁瑞醫療要選擇迴歸A股。

我們歡迎更多代表先進科技方向的公司迴歸,更希望它們能持續在資本市場創造價值,不辜負投資者對它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