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史之大唐(104):出門堵半道,差點丟掉小命 幸好同學出面

第一篇 創始團隊:最初的神明(104)

硤州刺史許紹,湖北安陸人,李淵小學同學,還是玩得比較好的那種。隋朝末年,他在宜昌市做常務副市長(夷陵通守,夷陵郡後改稱硤州,硤通峽)。亂世中開倉放糧、保境安民,把那一片搞得不錯。隋煬帝死後,他投靠楊侗的東都政府。沒多久王世充發動兵變、控制楊侗,619年2月,他又改投李淵。

李淵名義上接納許紹,實際很長時間裡,也只能給點口頭支持。宜昌這地方和唐國八竿子打不著,挨著他的是王世充和蕭銑。不過人家許市長自力更生,在幾大勢力的夾縫中頂住壓力,發展不敢說,起碼維持了生存。

夷陵素稱入川門戶。蕭銑想要經營巴蜀,必須由此而上。所以從一開始,雙方就在這一帶爭奪激烈。

李靖到硤州的那個時間,大概正是許市長壓力比較大的時候。長江兩岸,幾個險要的關口都在蕭銑手中。交通線被堵,李靖遲遲無法前行。

輕鬆讀史之大唐(104):出門堵半道,差點丟掉小命 幸好同學出面

李靖南下路線(柏楊《白話資治通鑑》)

李淵在長安左等沒消息、右等沒進展。一氣之下,給許紹下了道密旨:李靖畏敵觀望、貽誤軍機,著就地處斬。

你說李靖怎麼這麼倒黴呢?告御狀,半道堵長安城裡,差點砍了腦袋;出個差,一路上堵了兩次,眼看又要小命不保。上次還是公開宣判,這次竟要秘密處決。看來沒個導航,以後打死不能再出門了。

許紹接到命令,也是左右為難。現場情況他最清楚:走不了不是李靖的錯,要怪也是怪蕭銑,當車匪路霸(應該是船匪河霸)的是他嘛!再往下追究,自己沒能安排好交通,多少也有點責任。但皇上的電報擺在這裡,怎麼辦呢?

象上面那樣,擺事實講道理,肯定是不行的。領導最討厭聽解釋,尤其按你這個意思,是他沒搞清狀況亂下指示囉?聽說李靖此人,歷史上犯過不小的錯誤。皇上的心思咱們也不懂,本來就火大,別一個不小心,把自己也搭進去。當然,這也折射出:當年李靖和李淵可能不是什麼小過節。搞不好是些跌面子的事,史臣不方便記載。

許紹這邊犯愁,李靖那邊更是著急呀!天天追問許市長什麼時候動身,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這個時候,就看一個人的素質和運氣了。

李靖的水平,那是沒話說,軍事家級別。他又是個行動派,不可能天天躺在招待所裡看電視。此行目標本就是蕭銑。他和許紹在一塊,除了商量怎麼走,肯定要探討時局戰略。敵情我情戰場環境,給你搞得清清楚楚,再琢磨點實用管用的真招實策。幾番下來,許紹更捨不得下手了。

看著眼前能幹得力的李靖,許紹大概想:不管從前多大錯,人才難得呀!於是,向李淵上個報告:李靖未按期履職,實屬該殺。但觀察此人抵達我處後的表現,遵章守紀、工作勤奮。參與對敵行動,很有些亮點。當前敵情嚴峻,正是用人之際。懇請皇上開恩,暫且免去死罪,允其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許紹身負重任,又有堅持敵後鬥爭的功勞。既然他說可用,那就先用著唄!這樣,李靖的腦袋再一次從刀下逃過。

‘(靖)至硤州,阻蕭銑,久不得進。高祖怒其遲留,陰敕硤州都督許紹斬之。紹惜其才,為之請命,於是獲免。

李靖運氣好碰上許紹。內因外因共同作用,才撿回一條性命。有時候,貴人相助真的很關鍵。

有驚又有險,李靖最終來到他的第三任領導——李孝恭手下。二人配合默契,很快打開局面。這才有620年3月,奉節的那場勝利。

收到前方捷報,李淵大為高興。專門發出嘉獎通令,點了李靖的名,叫他好好幹、別擔心待遇問題(‘卿竭誠盡力,功效特彰。遠覽至誠,極以嘉賞,勿憂富貴也。’)這還不過癮,又派人給李靖捎口信:“你檔案裡那幾個處分,我已交待組織部門給你拿掉,不要再擔心了哈!”(‘既往不咎,舊事吾久忘之矣!’)看見沒有,這就是典型的帝王作風——獎,就給你捧上天;罰,十有八九要你小命,變臉比翻書還快。不過這種事,換誰都差不多。位置決定行為,有它的內在邏輯。

不管怎麼說,李淵把這兩個人組合到一塊,最終產生了很好的效果。這也算是名符其實的‘舉賢不避親’、‘舉賢不避仇’了。

說到組合,這又是體現李淵用人水平的地方。好的人才還要好的組合。‘搭班子’、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二李’組合,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也很有特點。

解放戰爭時,中央對華東野戰軍有個明確:‘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負責,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簡單講,就是陳毅領導、粟裕指揮。巧的是,李淵有一個差不多的命令:‘(上)以孝恭未更軍旅,以靖為行軍總管、兼孝恭長史,委以軍事。’簡單說,就是李孝恭領導、李靖指揮。

這裡有個問題:領導不就是指揮嗎?尤其軍隊,不管打仗怎麼領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