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產後坐月子,頭等大事!

國外的孕婦生完孩子就能下地暴走但我國女性傳統意義上的坐月子其實就是產褥期保健。生完孩子要讓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妊娠前狀態(包括形態和功能),一般需要6周(42天)。

媽媽產後坐月子,頭等大事!

產婦坐月子不要長期臥床不起,血瘀滯在下肢容易形成血栓,只要身體能動就應該動起來。順產的孕婦,產後6~12小時就可下床走動,剖腹產的術後6小時去枕平臥,術後24小時坐起,第三天便能下床行走。

坐月子,如何更愉悅

  • 1保持通風

老人家都說孕婦怕風,要全副武裝悶起來保溫,其實這是不對的。居室若是不通風,空氣質量變差、細菌濃度升高,更易使產婦和孩子生病。捂著坐月子還易導致中暑。小孩更不能捂太嚴實,不管夏天還是冬天,總是有孩子因為捂熱綜合徵而去醫院搶救。

正確做法:早中午至少通風2次,通風時,可以讓產婦和孩子換個房間。平時窗戶要留縫隙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

當天氣炎熱時,可開風扇和空調,只是注意風口不要對著產婦和孩子。

媽媽產後坐月子,頭等大事!

  • 2充足睡眠

雖然夜裡寶寶哭鬧或是吃奶,會導致產婦睡眠不足,但是這是大多數孕產婦都要經歷的,放鬆心情,可以在其他時間補充睡眠。趁著寶寶睡覺時,產婦抓緊時間休息。保持每天8~10小時的睡眠時間。

媽媽產後坐月子,頭等大事!

  • 3合理穿衣

衣服不需要太厚,也沒必要從頭捂到腳。棉質的衣服既通風又吸汗,是首選;可以穿長袖長褲,必要時可以穿襪子,這樣在空調房內也不怕涼;衣服要勤洗勤換;穿合適的哺乳內衣,防止下垂。

媽媽產後坐月子,頭等大事!

  • 4清潔身體

產婦產後多汗更應該要注意身體的衛生,而不是遵循老輩坐月子不洗頭洗澡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隻能淋浴避免坐浴。洗完澡儘快擦乾身體,洗完頭也要及時吹乾頭髮。避免受寒。還要保持牙齒清潔,養成餐後漱口,睡前刷牙的習慣。

媽媽產後坐月子,頭等大事!

  • 5食不油膩

舊有觀念認為,產婦生產後身體虛弱,需要大補,為了哺乳寶寶要多吃下奶的食物。於是進補油膩的食物,但這是錯誤的。產婦身體虛弱不適合進補,加上消化功能未恢復。飲食應循序漸進,產後幾天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可從粥過渡到米飯、麵食,或將魚、肉熬成湯服用(撇去油)。切記不要油膩。另外,還需遵循多餐少食的原則。

世事變遷,我們該反思下傳統坐月子的舊習俗是否還能適用所有人。也許長輩的一片熱忱之心會走偏,但是孕媽媽們還是要以科學的方式做好產褥期保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