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鮮卑族發源於哪裡?又是如何消失於歷史舞台的?

倪翠坪


鮮卑族為東胡族系之一支,先秦時期遊牧於今內蒙古東部西拉木倫河與洮兒河之間。秦末漢初,東胡族為新興的匈奴族擊破,部眾星散逃命,一部分東胡人退保鮮卑山(在今大興安嶺北段;一說在今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西;一說今俄羅斯西伯利亞伊爾庫茲克北、通古斯卡河南),遂以山名為部族名,號“鮮卑”。公元91年,北匈奴戰敗,撤離蒙古高原西遷,鮮卑人趁勢進入匈奴故地,兼併其餘眾十餘萬落(戶),勢力逐漸強盛。漢桓帝時,鮮卑首領檀石槐在塞北建立王庭,確立了部落大聯盟體制,將自己控制的地區劃分為東、中、西三大部,各置大人(大首領)統領。鮮卑勢力極盛,“東西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盡有匈奴故地。檀石槐離世後,其組建的軍政聯合體瓦解,各部自立,先後附屬漢、魏。

五胡亂華的十六國時期,作為“五胡”之一的鮮卑族,迎來了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成為最為活躍的一族。

鮮卑慕容氏:

慕容氏為鮮卑中部大人,統轄右北平郡(治今河北唐山市豐潤區東)以西至上谷郡(治今河北懷來縣東南)間的區域。曹魏初年,其首領莫護跋率其部族遷居遼西。慕容氏所建政權有:

前燕:慕容皝於337年十月稱燕王而立國,歷三主、三十三年,370年十一月滅於前秦。

後燕:慕容皝五子慕容垂於384年正月在中山自稱燕王,386年正月稱帝;歷四主、二十三年,407年亡於北燕。

西燕: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於384年三月建西燕,歷七主、十一年;394年八月亡於後燕。

南燕:慕容皝少子慕容德於398年正月建南燕,歷二主、十二年;410年二月滅於東晉。

吐谷渾:

吐谷渾是古人名、古族名、政權名。吐谷渾是鮮卑慕容部人,首領涉歸庶長子,慕容廆庶長兄。三世紀末,吐谷渾受首領慕容廆的排擠,率領本部西遷陰山,後又進一步西徙至今甘肅南部、青海等地,征服當地羌、氐等族。傳至孫葉延,始以吐谷渾為姓氏、族名、國號。吐谷渾國自四世紀初建立至七世紀六十年代滅亡,共存三百多年、傳二十餘主;663年為吐蕃所滅。其眾散處青海一帶,殘部投唐,被安置於今寧夏北部等地;五代時,餘部並於契丹。

鮮卑段氏:段氏為東部鮮卑的一支,分佈於今遼西一帶,史稱段氏、段部、段國、段遼等。約西晉初,其首領段日陸眷建段部政權,歷九主,338年被後趙與前燕聯手攻滅。

鮮卑乞伏氏之西秦

乞伏氏為隴西鮮卑的一支,以部為氏,原居漠北,後出陰山南徙,居苑川(今甘肅榆中縣大營川)。385年九月,首領乞伏國仁建立政權,史稱西秦;歷四主、四十六年,431年正月亡於赫連氏大夏。

鮮卑宇文氏:

宇文部:宇文為古部落名,出於匈奴,與鮮卑語言、習俗頗為不同。後與鮮卑合併,於二世紀後葉參加檀石槐建立的部落軍事大聯盟,為東部四大人之一,西晉末至東晉初曾一度強盛。302年,首領宇文莫廆(圭)稱可汗,建立政權;歷四主、四十二年,344年正月,滅於前燕慕容皝。

宇文氏北周:

宇文部敗亡後,宇文氏貴族仕於慕容前燕、後燕者甚多。西魏時,大丞相宇文泰掌握軍政大權。557年正月,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取代西魏而建北周;歷五主、二十四年,581年二月,相國楊堅代周建隋,宇文氏北周亡。

鮮卑拓跋氏:

拓跋為鮮卑族的一支,以部為氏,初居大鮮卑山。首領第一推寅時南遷大澤(今呼倫湖);七傳至第二推寅(鄰)時,參加檀石槐所建鮮卑部落大聯盟,為西部大人之一。其孫拓跋力微兼併鄰部,擁騎兵二十餘萬,258年自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遷至襄郡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

鮮卑拓跋氏代國:

315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被西晉朝廷封為代王,代國始建;歷六主、六十一年,376年十二月,代國亡於前秦。

拓跋氏北魏:

386年正月,前代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復國,稱代王,後稱帝,建立北魏帝國;歷十四主、一百四十八年;534年冬分裂為東、西二魏。

拓跋氏東魏:

534年七月,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元脩不滿丞相高歡專權,自洛陽跑到關中長安,投奔關西大行臺宇文泰。八月,高歡復立北魏宗室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東魏孝靜帝。孝靜帝在位十六年,550年五月,被權臣高洋(高歡次子)廢殺。高洋自稱皇帝,建立北齊政權;這是一個鮮卑化的漢人政權。

拓跋氏西魏:

北魏孝武帝於534年閏十二月底被宇文泰鴆殺;轉年正月初,宇文泰立魏宗室南陽王元寶炬為帝,是為文帝。西魏歷三主、二十一年,556年十二月底,西魏恭帝元廓“禪位”於宇文覺(宇文泰三兒子),西魏亡。

鮮卑禿髮氏南涼:

禿髮氏又稱河西鮮卑,為鮮卑拓跋部的一支。原居塞北,三世紀時始祖匹孤率部遷至河西;其子壽闐生於被中,鮮卑語謂“被”曰“禿髮”,因以為氏(或說禿髮為拓跋之異譯,鮮卑父匈奴母所生子之意)。397年正月,首領禿髮烏孤建立南涼政權;傳三主、十七年,414年六月,亡於西秦。

內遷的鮮卑族建立政權後,部落大都解體,民眾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大多轉向定居與農業生產,漸同漢族及其他各族融合。隋唐以降,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了。


風光藝境


鮮卑是古代東胡系統的部落集團。

鮮卑的部族主要分為東部鮮卑、北部鮮卑和西部鮮卑三支:東部鮮卑即宇文氏等族,發源於現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鮮卑山;北部鮮卑包括拓跋氏等族,發源於大鮮卑山,即現大興安嶺北段。西部鮮卑是這兩部鮮卑經過歷史演化形成的新集團。

關於拓跋鮮卑的起源,我們必須參考的權威性著作是1962年馬長壽先生出版的《烏桓與鮮卑》一書,指出拓跋鮮卑起源於大鮮卑山。等到1980年考古發現嘎仙洞石刻祝文後,這個說法逐漸成為定論。

所謂的嘎仙洞,是指位於呼倫貝爾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的大興安嶺東麓的森林石洞。洞中石壁上刻有文字,講述的是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來此地祭祖的祝文。

根據後世學者的比較,嘎仙洞石壁祝文與《魏書·禮志》中講到李敞詣石室祭祖的部分完全相符。

根據《魏書·禮志》所言,“魏之先居幽都,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洛侯國西北”。 所謂“烏洛侯國西北”的石室,其實就坐落於大興安嶺北段,恰好與嘎仙洞的位置相符。

因此,以拓跋氏為代表的北部鮮卑發源於今大興安嶺北段的大鮮卑山,就此成為學界共識。

至於鮮卑的消失,其實答案也是很明顯的。鮮卑集團雖然眾多,但是在中原最後也只是形成北魏以及後來的北周、北齊兩朝,最終自然走向與中原王朝的融合


HuiNanHistory


鮮卑人是五胡亂華時取得了最大成就的“胡虜”,也是繼承了匈奴帝國之後的草原之主。

但是,由於早期的文化落後,鮮卑人也和匈奴人一樣,來源成了歷史中的幻影。而且在漢晉之際,鮮卑和之前的匈奴、之後的滿洲一樣從來不是一個“族”的概念,而是一個各部族的聯盟,可以說是一個地理性的名詞。所以在提到鮮卑時,只能說是鮮卑人而決不能說鮮卑族。


晉鮮卑率善仟長印。

至於鮮卑人起源的到目前為止有“東胡說”、“逃亡漢人說”、“東夷苗裔說”。其中鮮卑源於東胡是最廣泛的說法。《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和《十六國春秋》均說鮮卑就是東胡的餘部。

但是,正如前文所說,鮮卑是個組成結構複雜的群體,那麼這個群體的來源也就必然是多元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剩下的兩種說法:

“逃亡漢人說”——見於《史記•索隱》引後漢應奉上奏漢桓帝書雲:

“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引以為號。”

也就是說鮮卑人至少有一部分是秦朝時期不堪暴政壓迫的中原人跑路過去的。

這種說法絕不是“大漢族沙文主義”,因為在那些讓賦稅徭役壓的喘不過氣的百姓眼中實行封建聯盟的漠北還有點西周盛王的樣子——那才是真正的祖國。

而且活不下去就跑路的事情自古就有,從同時期的衛滿、徐福、韓終到稍後的秦韓再到匈奴中的“秦人”再到明朝投奔蒙古的貧宗朱充灼、白蓮教徒……這種現象可以說是不絕於史。而且對這個現象古人也比現代人看的寬厚,比如明朝的官方態度就是:

“藉令郡縣得人,輕徭薄賦,彼自樂歸之不暇,又安肯以其身為夷狄用乎。”

此外還有“東夷苗裔說”。比如很多學者認為鮮卑其實就是《禹貢》中的“析支”。但是至遲在東周時人們便開始使用鮮卑這個詞。《國語·晉語八》有云:

“昔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

這是“鮮卑”這個詞首次出現在文獻中。三國時韋昭對此條註解說:

“鮮卑,東夷國。燎,庭燎也。”

也就是說周成王時大會諸侯於岐陽,來自東夷的鮮卑和南蠻的楚人是諸夏之外的蠻夷之邦,故不參加會盟,只以觀察國的身份幫著照顧拜祭神靈的篝火。 所以經學研究者認為鮮卑起源於東夷。這種說法也有相當的道理,因為上古時期即使戎狄也多有姬姓、姜姓之國,而鮮卑的部落也多有自詡黃帝之後者。而歷史的穢貊之前也是東夷一支,生活在山東半島,後為諸夏北逐至遼東。也就是說《魏書》中將拓跋鮮卑先世追溯至堯舜時代;宇文鮮卑自稱黃帝子孫也未必就是見得風,是的雨。

一對鮮卑人老兩口,打扮、氣質、生活方式和當時中原的體面人一樣。

五胡亂世之際,慕容,拓拔,宇文三大鮮卑部族,互相攻伐,期間愛恨情仇儼然一部草原帝國版的《三國演義》。但在拓跋部奪取漠南控制權、成為代北各部族的盟主以後,便自己獨佔了鮮卑之號,不允許它鮮卑部族稱作鮮卑——比如將宇文部便稱為匈奴(而拓跋部在此時卻被南朝說成“李陵之後”)。

國民岳父獨孤信的多面印章。

後來拓跋氏進擊中原,復以中原正統自居(注意:在古代即使你是黃帝之後或是姬姓、姜姓之邦,也不意味著你就是一個“諸夏”成員國)。 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後,拓跋氏改為元氏,而鮮卑人也全面徹底的漢化,未及一世(剛好三十年)北魏爆發六鎮起義、河陰之變,而隋唐基業也由此而興。至此除少數滯留故鄉的鮮卑人成為日後蒙古、女真、錫伯的祖先之外,大部分鮮卑人融入漢人,成為今日的漢族。

鮮卑的後裔:黃頭鮮卑——黃頭室韋——黃頭女真,其實一脈相承。


陳大舍


鮮卑人發源於大興安嶺的嘎仙洞,後來的鮮卑人分化出不少部落,有不同的起源地。在鮮卑人王朝北魏孝文帝時期,開啟漢化改革,後逐漸融於漢族。

我是采薇,為你深度解讀歷史,歡迎關注。



鮮卑人原為東胡的一部,在匈奴崛起成草原霸主後,東胡被冒頓單于擊敗,遂退守烏桓山和大鮮卑山,以山為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大鮮卑山就是現在所指的大興安嶺,在北段有一東洞名曰嘎仙洞,保留有鮮卑人祭祀先祖的祭文,一般認為嘎仙洞就是鮮卑人的起源地。



鮮卑人於公元45年跟隨匈奴侵擾東漢,才正式登陸歷史舞臺。在公元91年時,北匈奴遠走中亞,鮮卑人乘機佔領了蒙古高原。

此後鮮卑人經歷過兩次短暫的統一,一是檀石魁,二是軻比能。兩人死後鮮卑人都陷入混亂,軻比能還是被曹魏派刺客刺殺的。



在五胡亂華時期,鮮卑許多部落在中原地區發展,慕容鮮卑建立四個燕國,乞伏鮮卑建立西秦,禿髮鮮卑建立南涼,拓拔鮮卑建立代國,其餘鮮卑部如吐谷渾部也各自為政。




直到北魏建立後,北方才重歸統一。北魏建立者拓跋珪,是代國末任皇帝拓拔什翼鍵的孫子,所以代國實際是北魏的前身。在北魏建立後,於公元439年,由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



在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開啟漢化改革,把鮮卑性改為漢人姓,如拓拔改為元,獨孤改為劉,賀樓改為樓

。令鮮卑人說漢語,寫漢字,尊孔等一系列漢化改革。在改革後,鮮卑人和漢人一樣說漢語、寫漢字、穿漢服、讀孔孟之書,甚至連姓都是漢姓,鮮卑人和漢人就再也分不出區別了,此後鮮卑人逐漸失去了民族特色,成為了漢人的組成部分。



雖然鮮卑人主體已經和漢人無異,但是根據吉林大學的DNA研究,現代的錫伯族有有部分可能是拓拔鮮卑的後人

比如佟麗婭,她是錫伯族,就可能是拓拔鮮卑的後代。



采薇讀史論今


鮮卑族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政權最多的少數民族,在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先後建立了前燕、西燕、後燕、南燕、西秦、南涼、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以及青海地區的吐谷渾。

但是對於鮮卑族的起源史學界還沒有定論,主要有四種說法。

東胡說。東胡是中國東北部的古老遊牧民族,存在時間是從商代到西漢,大約1300年。這是關於鮮卑起源最廣泛的一種說法。《三國志》中記載“烏丸、鮮卑,即古所謂東胡也。”《後漢書》、《晉書》等史料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東夷說。東夷是夏商周時對指黃河流域下游的部落總稱,東夷也是漢族的起源之一。關於鮮卑族起源於東夷的證據是三國的韋昭在《國語 晉語》的一條註釋“鮮卑,東夷國。”考過學上的證據更有力一些,1960年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發現了大型的古墓群,被證為大約為2900年前(西周)至東漢初期的鮮卑族墓地,墓葬的隨葬品和墓葬方式和黃河流域的古墓葬有關聯。


山戎說。山戎是中國春秋時期北方的一支較強大的少數民族。又稱北戎,匈奴的一支。《史記集解》中東漢人服虔說:“山戎、北狄,蓋今鮮卑。”

逃亡漢人說。說鮮卑人是秦始皇築長城時,逃亡的塞外的築城漢人。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東漢的一個叫應奉的大臣給漢桓帝的上書中。

不管鮮卑族最初起源哪裡,鮮卑這個民族在秦漢時期已經出現在中國歷史的舞臺。秦漢時,匈奴盤踞草原,鮮卑族是匈奴人的奴隸。直到東漢,在東漢的軍事打擊下,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遷降漢,北匈奴西遷。鮮卑族逐漸興盛在草原和中國北方建立了眾多的政權,直至隋唐時期鮮卑族融入其他民族,主要是漢族。


鮮卑族的漢化,主要是在北魏開始的。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北魏是由鮮卑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從386年到534年享國148年之久。北魏疆域廣闊,主要控制著中國北方地區,北至沙漠、河套,南至江淮,東至海,西至流沙。北魏已經不是一個草原上的王國了,為了鞏固統治。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施漢化改革,行漢制,著漢服,說漢語,改漢姓。


北魏之後,鮮卑族的宇文氏又建立了北周。隋文帝楊堅就是在北周的基礎上建立的隋朝並統一南北。

隋唐兩朝的皇室均有鮮卑族的血統。三朝國仗獨孤信,就是鮮卑族。他的長女是北周的明敬皇后;四女兒嫁給唐國公李昞,生了李淵;七女兒獨孤伽羅就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隋文帝的五個五個女兒都是她生的。所以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都是獨孤信的外孫,是親表兄弟。

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部族。以拓跋部為例,其人口組成不僅有原部族的人,還有留居漠北的十萬餘戶匈奴,以及被拓拔部征服擄掠來的穢秣人、諸多雜胡,並且在崛起的過程中吸納了大量的肅慎人、扶余人,甚至高加索白種人,以至於在體貌上拓拔部更接近於白種人。中國古代民族的劃分重文化更甚於血緣,所以鮮卑族興盛的時候,被它征服其他民族也都劃歸鮮卑族。北周時期,楊堅並不姓楊,姓鮮卑姓普六茹,鮮卑小名叫那羅延。建立隋朝後才恢復漢姓楊。

隋唐以後,隨著漢族的再次興起,鮮卑族逐漸消融在歷史長河中,一部分鮮卑族融入漢族,一部分融入其他少數民族。根據分子人類學研究,鮮卑族與現代錫伯族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從發音上也是相似的,考古學家推測未與漢族融合的鮮卑人,可能發展成了現在的錫伯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