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鲜卑族发源于哪里?又是如何消失于历史舞台的?

倪翠坪


鲜卑族为东胡族系之一支,先秦时期游牧于今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秦末汉初,东胡族为新兴的匈奴族击破,部众星散逃命,一部分东胡人退保鲜卑山(在今大兴安岭北段;一说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说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伊尔库兹克北、通古斯卡河南),遂以山名为部族名,号“鲜卑”。公元91年,北匈奴战败,撤离蒙古高原西迁,鲜卑人趁势进入匈奴故地,兼并其余众十余万落(户),势力逐渐强盛。汉桓帝时,鲜卑首领檀石槐在塞北建立王庭,确立了部落大联盟体制,将自己控制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各置大人(大首领)统领。鲜卑势力极盛,“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尽有匈奴故地。檀石槐离世后,其组建的军政联合体瓦解,各部自立,先后附属汉、魏。

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作为“五胡”之一的鲜卑族,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成为最为活跃的一族。

鲜卑慕容氏:

慕容氏为鲜卑中部大人,统辖右北平郡(治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以西至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南)间的区域。曹魏初年,其首领莫护跋率其部族迁居辽西。慕容氏所建政权有:

前燕:慕容皝于337年十月称燕王而立国,历三主、三十三年,370年十一月灭于前秦。

后燕:慕容皝五子慕容垂于384年正月在中山自称燕王,386年正月称帝;历四主、二十三年,407年亡于北燕。

西燕: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于384年三月建西燕,历七主、十一年;394年八月亡于后燕。

南燕:慕容皝少子慕容德于398年正月建南燕,历二主、十二年;410年二月灭于东晋。

吐谷浑:

吐谷浑是古人名、古族名、政权名。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人,首领涉归庶长子,慕容廆庶长兄。三世纪末,吐谷浑受首领慕容廆的排挤,率领本部西迁阴山,后又进一步西徙至今甘肃南部、青海等地,征服当地羌、氐等族。传至孙叶延,始以吐谷浑为姓氏、族名、国号。吐谷浑国自四世纪初建立至七世纪六十年代灭亡,共存三百多年、传二十余主;663年为吐蕃所灭。其众散处青海一带,残部投唐,被安置于今宁夏北部等地;五代时,余部并于契丹。

鲜卑段氏:段氏为东部鲜卑的一支,分布于今辽西一带,史称段氏、段部、段国、段辽等。约西晋初,其首领段日陆眷建段部政权,历九主,338年被后赵与前燕联手攻灭。

鲜卑乞伏氏之西秦

乞伏氏为陇西鲜卑的一支,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出阴山南徙,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385年九月,首领乞伏国仁建立政权,史称西秦;历四主、四十六年,431年正月亡于赫连氏大夏。

鲜卑宇文氏:

宇文部:宇文为古部落名,出于匈奴,与鲜卑语言、习俗颇为不同。后与鲜卑合并,于二世纪后叶参加檀石槐建立的部落军事大联盟,为东部四大人之一,西晋末至东晋初曾一度强盛。302年,首领宇文莫廆(圭)称可汗,建立政权;历四主、四十二年,344年正月,灭于前燕慕容皝。

宇文氏北周:

宇文部败亡后,宇文氏贵族仕于慕容前燕、后燕者甚多。西魏时,大丞相宇文泰掌握军政大权。557年正月,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取代西魏而建北周;历五主、二十四年,581年二月,相国杨坚代周建隋,宇文氏北周亡。

鲜卑拓跋氏:

拓跋为鲜卑族的一支,以部为氏,初居大鲜卑山。首领第一推寅时南迁大泽(今呼伦湖);七传至第二推寅(邻)时,参加檀石槐所建鲜卑部落大联盟,为西部大人之一。其孙拓跋力微兼并邻部,拥骑兵二十余万,258年自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迁至襄郡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

鲜卑拓跋氏代国:

315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被西晋朝廷封为代王,代国始建;历六主、六十一年,376年十二月,代国亡于前秦。

拓跋氏北魏:

386年正月,前代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复国,称代王,后称帝,建立北魏帝国;历十四主、一百四十八年;534年冬分裂为东、西二魏。

拓跋氏东魏:

534年七月,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元脩不满丞相高欢专权,自洛阳跑到关中长安,投奔关西大行台宇文泰。八月,高欢复立北魏宗室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孝静帝在位十六年,550年五月,被权臣高洋(高欢次子)废杀。高洋自称皇帝,建立北齐政权;这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政权。

拓跋氏西魏:

北魏孝武帝于534年闰十二月底被宇文泰鸩杀;转年正月初,宇文泰立魏宗室南阳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西魏历三主、二十一年,556年十二月底,西魏恭帝元廓“禅位”于宇文觉(宇文泰三儿子),西魏亡。

鲜卑秃发氏南凉:

秃发氏又称河西鲜卑,为鲜卑拓跋部的一支。原居塞北,三世纪时始祖匹孤率部迁至河西;其子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谓“被”曰“秃发”,因以为氏(或说秃发为拓跋之异译,鲜卑父匈奴母所生子之意)。397年正月,首领秃发乌孤建立南凉政权;传三主、十七年,414年六月,亡于西秦。

内迁的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民众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多转向定居与农业生产,渐同汉族及其他各族融合。隋唐以降,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了。


风光艺境


鲜卑是古代东胡系统的部落集团。

鲜卑的部族主要分为东部鲜卑、北部鲜卑和西部鲜卑三支:东部鲜卑即宇文氏等族,发源于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鲜卑山;北部鲜卑包括拓跋氏等族,发源于大鲜卑山,即现大兴安岭北段。西部鲜卑是这两部鲜卑经过历史演化形成的新集团。

关于拓跋鲜卑的起源,我们必须参考的权威性著作是1962年马长寿先生出版的《乌桓与鲜卑》一书,指出拓跋鲜卑起源于大鲜卑山。等到1980年考古发现嘎仙洞石刻祝文后,这个说法逐渐成为定论。

所谓的嘎仙洞,是指位于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的大兴安岭东麓的森林石洞。洞中石壁上刻有文字,讲述的是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来此地祭祖的祝文。

根据后世学者的比较,嘎仙洞石壁祝文与《魏书·礼志》中讲到李敞诣石室祭祖的部分完全相符。

根据《魏书·礼志》所言,“魏之先居幽都,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 所谓“乌洛侯国西北”的石室,其实就坐落于大兴安岭北段,恰好与嘎仙洞的位置相符。

因此,以拓跋氏为代表的北部鲜卑发源于今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就此成为学界共识。

至于鲜卑的消失,其实答案也是很明显的。鲜卑集团虽然众多,但是在中原最后也只是形成北魏以及后来的北周、北齐两朝,最终自然走向与中原王朝的融合


HuiNanHistory


鲜卑人是五胡乱华时取得了最大成就的“胡虏”,也是继承了匈奴帝国之后的草原之主。

但是,由于早期的文化落后,鲜卑人也和匈奴人一样,来源成了历史中的幻影。而且在汉晋之际,鲜卑和之前的匈奴、之后的满洲一样从来不是一个“族”的概念,而是一个各部族的联盟,可以说是一个地理性的名词。所以在提到鲜卑时,只能说是鲜卑人而决不能说鲜卑族。


晋鲜卑率善仟长印。

至于鲜卑人起源的到目前为止有“东胡说”、“逃亡汉人说”、“东夷苗裔说”。其中鲜卑源于东胡是最广泛的说法。《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鲜卑是个组成结构复杂的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来源也就必然是多元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剩下的两种说法:

“逃亡汉人说”——见于《史记•索隐》引后汉应奉上奏汉桓帝书云:

“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

也就是说鲜卑人至少有一部分是秦朝时期不堪暴政压迫的中原人跑路过去的。

这种说法绝不是“大汉族沙文主义”,因为在那些让赋税徭役压的喘不过气的百姓眼中实行封建联盟的漠北还有点西周盛王的样子——那才是真正的祖国。

而且活不下去就跑路的事情自古就有,从同时期的卫满、徐福、韩终到稍后的秦韩再到匈奴中的“秦人”再到明朝投奔蒙古的贫宗朱充灼、白莲教徒……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不绝于史。而且对这个现象古人也比现代人看的宽厚,比如明朝的官方态度就是:

“藉令郡县得人,轻徭薄赋,彼自乐归之不暇,又安肯以其身为夷狄用乎。”

此外还有“东夷苗裔说”。比如很多学者认为鲜卑其实就是《禹贡》中的“析支”。但是至迟在东周时人们便开始使用鲜卑这个词。《国语·晋语八》有云:

“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这是“鲜卑”这个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三国时韦昭对此条注解说:

“鲜卑,东夷国。燎,庭燎也。”

也就是说周成王时大会诸侯于岐阳,来自东夷的鲜卑和南蛮的楚人是诸夏之外的蛮夷之邦,故不参加会盟,只以观察国的身份帮着照顾拜祭神灵的篝火。 所以经学研究者认为鲜卑起源于东夷。这种说法也有相当的道理,因为上古时期即使戎狄也多有姬姓、姜姓之国,而鲜卑的部落也多有自诩黄帝之后者。而历史的秽貊之前也是东夷一支,生活在山东半岛,后为诸夏北逐至辽东。也就是说《魏书》中将拓跋鲜卑先世追溯至尧舜时代;宇文鲜卑自称黄帝子孙也未必就是见得风,是的雨。

一对鲜卑人老两口,打扮、气质、生活方式和当时中原的体面人一样。

五胡乱世之际,慕容,拓拔,宇文三大鲜卑部族,互相攻伐,期间爱恨情仇俨然一部草原帝国版的《三国演义》。但在拓跋部夺取漠南控制权、成为代北各部族的盟主以后,便自己独占了鲜卑之号,不允许它鲜卑部族称作鲜卑——比如将宇文部便称为匈奴(而拓跋部在此时却被南朝说成“李陵之后”)。

国民岳父独孤信的多面印章。

后来拓跋氏进击中原,复以中原正统自居(注意:在古代即使你是黄帝之后或是姬姓、姜姓之邦,也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诸夏”成员国)。 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拓跋氏改为元氏,而鲜卑人也全面彻底的汉化,未及一世(刚好三十年)北魏爆发六镇起义、河阴之变,而隋唐基业也由此而兴。至此除少数滞留故乡的鲜卑人成为日后蒙古、女真、锡伯的祖先之外,大部分鲜卑人融入汉人,成为今日的汉族。

鲜卑的后裔:黄头鲜卑——黄头室韦——黄头女真,其实一脉相承。


陳大舍


鲜卑人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后来的鲜卑人分化出不少部落,有不同的起源地。在鲜卑人王朝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启汉化改革,后逐渐融于汉族。

我是采薇,为你深度解读历史,欢迎关注。



鲜卑人原为东胡的一部,在匈奴崛起成草原霸主后,东胡被冒顿单于击败,遂退守乌桓山和大鲜卑山,以山为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大鲜卑山就是现在所指的大兴安岭,在北段有一东洞名曰嘎仙洞,保留有鲜卑人祭祀先祖的祭文,一般认为嘎仙洞就是鲜卑人的起源地。



鲜卑人于公元45年跟随匈奴侵扰东汉,才正式登陆历史舞台。在公元91年时,北匈奴远走中亚,鲜卑人乘机占领了蒙古高原。

此后鲜卑人经历过两次短暂的统一,一是檀石魁,二是轲比能。两人死后鲜卑人都陷入混乱,轲比能还是被曹魏派刺客刺杀的。



在五胡乱华时期,鲜卑许多部落在中原地区发展,慕容鲜卑建立四个燕国,乞伏鲜卑建立西秦,秃发鲜卑建立南凉,拓拔鲜卑建立代国,其余鲜卑部如吐谷浑部也各自为政。




直到北魏建立后,北方才重归统一。北魏建立者拓跋珪,是代国末任皇帝拓拔什翼键的孙子,所以代国实际是北魏的前身。在北魏建立后,于公元439年,由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在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开启汉化改革,把鲜卑性改为汉人姓,如拓拔改为元,独孤改为刘,贺楼改为楼

。令鲜卑人说汉语,写汉字,尊孔等一系列汉化改革。在改革后,鲜卑人和汉人一样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读孔孟之书,甚至连姓都是汉姓,鲜卑人和汉人就再也分不出区别了,此后鲜卑人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成为了汉人的组成部分。



虽然鲜卑人主体已经和汉人无异,但是根据吉林大学的DNA研究,现代的锡伯族有有部分可能是拓拔鲜卑的后人

比如佟丽娅,她是锡伯族,就可能是拓拔鲜卑的后代。



采薇读史论今


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政权最多的少数民族,在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燕、西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青海地区的吐谷浑。

但是对于鲜卑族的起源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主要有四种说法。

东胡说。东胡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存在时间是从商代到西汉,大约1300年。这是关于鲜卑起源最广泛的一种说法。《三国志》中记载“乌丸、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后汉书》、《晋书》等史料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东夷说。东夷是夏商周时对指黄河流域下游的部落总称,东夷也是汉族的起源之一。关于鲜卑族起源于东夷的证据是三国的韦昭在《国语 晋语》的一条注释“鲜卑,东夷国。”考过学上的证据更有力一些,196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发现了大型的古墓群,被证为大约为2900年前(西周)至东汉初期的鲜卑族墓地,墓葬的随葬品和墓葬方式和黄河流域的古墓葬有关联。


山戎说。山戎是中国春秋时期北方的一支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史记集解》中东汉人服虔说:“山戎、北狄,盖今鲜卑。”

逃亡汉人说。说鲜卑人是秦始皇筑长城时,逃亡的塞外的筑城汉人。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东汉的一个叫应奉的大臣给汉桓帝的上书中。

不管鲜卑族最初起源哪里,鲜卑这个民族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秦汉时,匈奴盘踞草原,鲜卑族是匈奴人的奴隶。直到东汉,在东汉的军事打击下,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降汉,北匈奴西迁。鲜卑族逐渐兴盛在草原和中国北方建立了众多的政权,直至隋唐时期鲜卑族融入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


鲜卑族的汉化,主要是在北魏开始的。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北魏是由鲜卑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从386年到534年享国148年之久。北魏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北至沙漠、河套,南至江淮,东至海,西至流沙。北魏已经不是一个草原上的王国了,为了巩固统治。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汉化改革,行汉制,着汉服,说汉语,改汉姓。


北魏之后,鲜卑族的宇文氏又建立了北周。隋文帝杨坚就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的隋朝并统一南北。

隋唐两朝的皇室均有鲜卑族的血统。三朝国仗独孤信,就是鲜卑族。他的长女是北周的明敬皇后;四女儿嫁给唐国公李昞,生了李渊;七女儿独孤伽罗就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隋文帝的五个五个女儿都是她生的。所以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都是独孤信的外孙,是亲表兄弟。

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部族。以拓跋部为例,其人口组成不仅有原部族的人,还有留居漠北的十万余户匈奴,以及被拓拔部征服掳掠来的秽秣人、诸多杂胡,并且在崛起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肃慎人、扶余人,甚至高加索白种人,以至于在体貌上拓拔部更接近于白种人。中国古代民族的划分重文化更甚于血缘,所以鲜卑族兴盛的时候,被它征服其他民族也都划归鲜卑族。北周时期,杨坚并不姓杨,姓鲜卑姓普六茹,鲜卑小名叫那罗延。建立隋朝后才恢复汉姓杨。

隋唐以后,随着汉族的再次兴起,鲜卑族逐渐消融在历史长河中,一部分鲜卑族融入汉族,一部分融入其他少数民族。根据分子人类学研究,鲜卑族与现代锡伯族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发音上也是相似的,考古学家推测未与汉族融合的鲜卑人,可能发展成了现在的锡伯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