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企業知識生產能力亟待提升

7月13日,《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在清華大學發佈。

本次報告由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華公共管理學院政府文獻中心、北京賽時科技有限公司、科睿唯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佈。

報告從科技產出與人才投入、產業發展和市場應用、發展戰略和政策環境、以及社會認知和綜合影響四個方面描繪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面貌,力圖綜合展現中國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現狀與趨勢,以提升公眾認知水平、助力產業健康發展、服務國家戰略決策。

報告稱,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已經進入國際領先集團,但從發展質量來看,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還遠未達到十分樂觀的地步。同時,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知識生產能力亟待提升,人工智能與能源系統的結合是一個被忽視的重要領域,中國需要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知識應用和轉化。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兼院長、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瀾代表課題組就《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主要內容進行介紹。報告由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府文獻中心、清華大學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科睿唯安公司、科學家在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字節跳動智庫等多家機構合作,通力研究撰寫完成。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企業知識生產能力亟待提升

嘉賓共同為報告揭幕

報告發布儀式上,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周羽教授代表清華大學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原所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國傑,原國家科技部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分別做了題為“如何加快人工智能自主創新,使人工智能成為發展新動能”以及“全球視野下的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邀報告。

發佈會上舉行了兩場專題對話會,現場嘉賓還就報告內容和相關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並與現場聽眾展開互動。

第一場對話主題為“人工智能相關的科技、人才與產業問題”,就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優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加強人才培養、突破核心技術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企業知識生產能力亟待提升

第二場對話主題為“人工智能相關的政策和社會影響問題”,就產業政策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人工智能潛在社會風險和倫理道德問題、人工智能對教育、就業帶來的衝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