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企业知识生产能力亟待提升

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清华大学发布。

本次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北京赛时科技有限公司、科睿唯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

报告从科技产出与人才投入、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发展战略和政策环境、以及社会认知和综合影响四个方面描绘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面貌,力图综合展现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提升公众认知水平、助力产业健康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决策。

报告称,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国际领先集团,但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还远未达到十分乐观的地步。同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知识生产能力亟待提升,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的结合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领域,中国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和转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代表课题组就《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科睿唯安公司、科学家在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字节跳动智库等多家机构合作,通力研究撰写完成。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企业知识生产能力亟待提升

嘉宾共同为报告揭幕

报告发布仪式上,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周羽教授代表清华大学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原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国杰,原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分别做了题为“如何加快人工智能自主创新,使人工智能成为发展新动能”以及“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发展”的特邀报告。

发布会上举行了两场专题对话会,现场嘉宾还就报告内容和相关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与现场听众展开互动。

第一场对话主题为“人工智能相关的科技、人才与产业问题”,就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人才培养、突破核心技术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企业知识生产能力亟待提升

第二场对话主题为“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和社会影响问题”,就产业政策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人工智能潜在社会风险和伦理道德问题、人工智能对教育、就业带来的冲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