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投资的估值泡沫

“人工智能”是近两年来炙手可热的词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亦可谓是一飞冲天。但是,在2018年中国资本融资市场寒冬的时刻,“人工智能”投资的估值泡沫,却让投资人处于两难。

站在风口上

站在风口上,猪头可以飞,更何况是“人工智能”还能带来技术、产业和经济生态的变革。

1956年,达特茅斯学会上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过去的60年时间,人工智能经历了数次认知及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如今迎来了突破性的又一个春天。

据《2018中国人工智能白皮书》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官网数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随着各地人工智能建设的逐步启动,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7%。

举个最近的例子,阿里巴巴的双十一购物节,在11月11日当天的24小时之内,淘宝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全天物流订单量达10.42亿,大批订单实现了当日达或次日达。摆脱以往依靠人工分拣、扫描包裹,物流行业已经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传统行业变现出强大的力量。

支付宝数据显示,双11当天,天猫全球狂欢节十周年,淘宝交易60.3%通过指纹、刷脸支付完成,跨境商品溯源、覆盖全球获批1.5亿件,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分布式架构SOFAStack、智能风控引擎AlphaRiskdeng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全面开放。

未来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不仅将带动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等产业的升级,还将全面渗透金融、医疗、安防、零售、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应用前景广阔。

估值泡沫

然而,“人工智能”投资的估值泡沫,却让不少投资机构陷入两难:投吧,价格过高;不投吧,易错失机会。而且,“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投资机构的以往经验也不再使用,大家都是摸索着过河,这无疑也加大了投资的难度。

就在上周末,在上海的一次金融投资聚会上,一个国内领先风险投资机构的老总说,去年他们投出了100多个项目,而今年他们只投了不到30个。这位老总说,很多时候,他们投资项目的估值,甚至比在二级市场上还要高。

自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方面投资开始大幅度增长。2018年,不少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型投资不断刺激市场神经。比如,商汤科技相继获得6亿美元的C轮融资和6.2亿美元的C+轮融资,以及10亿美元的D轮融资。

与此相对应,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鲜有营收超过10亿元的,但在“人工智能”的概念下,他们却能够以高昂估值吸收到巨额资金。

不难预见,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企业,也将接受到如同当年“互联网泡沫”一般的重新洗牌。

难以实现应用、并产生盈利的“人工智能”企业,一旦没有资金支撑,无疑会死掉。而将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的“人工智能”企业,则比较容易“盘活存量”,经历市场优胜劣汰,从而成长为优秀、乃至伟大的公司。

当“人工智能”与金融、医疗、旅游、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也许会将诞生一批新的行业巨大。当前,中国是最大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市场,很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一旦能够在中国市场应用、再进一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复制和推广,一旦成功,这企业无疑将成为伟大的企业。

泡沫总是与机遇并存,让我们一起穿透“泡沫”、看到其中伟大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