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向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中国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称八年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17年改称十四年抗战。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与中华民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亚战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战场主要位于中国境内,同时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战争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对日正式宣战算起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战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余神圣抗战”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战”之称;而若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则历时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在100天内占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发表演讲,指陈宣战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国参谋本部及关东军在东建立一新政权,定名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舰队突袭太平洋美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区日军亦四出攻击,美国、英国与日本互相宣战,中国亦正式对日本宣战并及德国、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与中国对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命日本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证实行波茨坦公告规定之条件;9月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终。

中国战场在于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显著影响,使超过百万的日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而无法北攻西伯利亚及调派军队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战事,减轻了英美两国的作战压力;南进澳洲阻断盟军印度洋石油供应链的计划也以失败告终,间接促使了:一、苏联在欧陆战线的战局逆转,并在大战结束前夕使红色势力进占东亚。二、美国南洋战场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东北非的战事变得顺利。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三分之一;按照1937年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抗战八年,国民政府兵役部门实征壮丁总数1392万2859人。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其中有的随国民政府迁都而调整与移动,也有的不愿转移而被日本占领。据蒋梦麟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国军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