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呼喚誠信文化

晉商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十分獨特的歷史現象、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晉商在商界以群體的形式活躍了五個多世紀,他們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他們經營範圍十分廣泛,上至綢緞,下至蔥蒜。他們在清初即創建中國最早的銀行錢莊,在中國金融界開創了心的天地。為什麼晉商能夠延續這麼長的時間?那就是他們背後的隱藏的深厚的晉商精神、晉商文化。而這種文化的靈魂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誠實守信”。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講信用,守諾言,辦實事,不虛偽欺詐。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而見利忘義歷來為人們所不齒。誠信是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以誠待人、以誠行事、以誠立信是維繫整個社會良性發展的重要行為準則,誠信友愛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把做人的道理放大,誠信也是從事政治、治理國家的一條重要原則。

提倡誠信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誠信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道德規範。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交換關係,要求雙方以信用作為守約條件。日益擴展的市場關係逐步構建起彼此相聯、互為制約的信用關係鏈條,維繫著市場關係和市場秩序。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契約經濟,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市場經濟的主要道德支柱之一,因為契約經濟沒有誠信寸步難行。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要變成商品,要在市場上推銷出去,靠的是質量;一個商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贏得廣泛的客戶認可,靠的是上乘服務,靠的是信譽。消費者是可以用腳投票的,只有貨真價實的產品和服務才能被消費者接受,才能在消費者群體中豎立起口碑。一個講究誠信的企業是十分重視履行合同、遵守信約的;沒有誠信的企業沒有人願意和它打交道,這樣在市場競爭中它就站不穩腳跟,就會被社會淘汰。同時,市場經濟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屬性,如果對經濟活動缺乏有效的約束和規範,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為來謀不義之財。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違反誠信、見利忘義的現象比比皆是。雖然社會進步了,經濟上去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人們在物質財富上富有了,但是誠信度卻下降了。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失信問題較為嚴重,加大了企業交易成本,也影響了企業在經貿往來中的信譽。失信行為還從經濟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際關係領域,並滋生了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所以,誠信和失信的道德衝突,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道德建設的一對矛盾,這一矛盾解決得如何,直接關係到市場秩序的狀況。

在實際生活中,誠信危機正從經濟領域向社會各個方面蔓延,甚至滲入到人的心理意識,使人們相互猜忌、防範、以鄰為壑、甚至相互敵視,社會陷入“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造假是真的”恐慌之中。有人迷惘,有人貪婪,有人虛偽,有人沉淪。一些人經不起考驗,原本坦誠純淨的心理天平開始傾斜。在這些人眼裡,“誠實”只是窩囊的別名,“正派”只是無能的表現,而“奉獻”則是傻瓜的事情。真誠待人,實在做事,敬業勤奮,被看作缺心眼、傻帽、窩囊廢,坦誠實在的人被看作是不識時務,甚至遭到打擊。

今天,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我們再一次呼喚真誠,呼喚守信,呼喚誠信經商,誠信創業。

我們要以誠信為重點,正確處理義與利的關係、競爭與協作的關係,培育新型人際關係,用發自內心的熱情和赤誠,用實際行動在事業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自己企業的價值。大力加強誠信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必須將誠信作為公民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緊緊抓住影響人們道德誠信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各種宣傳輿論工具,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媒體的優勢,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大力宣傳提倡誠實守信,反對見利忘義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讓人們深刻認識到講誠信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形成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社會氛圍和輿論氛圍,並廣泛地進行誠實信用制度的宣傳和揭示破壞誠信制度造成的影響和危害,使誠信深入人心,並內化為堅定的信念,樹立正確的誠信觀、義利觀、榮辱觀。

總之,誠信不只是道德問題、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法律問題和政治問題。在社會大變革年代,在物慾面前,在喧囂聲中,惟有堅持誠實,才能以不變而應萬變。堅持誠實,就是守住本分;堅持誠實,就是守住靈魂;堅持誠實,就能把握自己。誠實,是人的最大保護傘,最有力的護身符。誠信根本上依靠的是內在動力的發揮,在於履行誠信的要求,不只是出於獲利,更多是出於道德責任,而誠信影響到的是社會的方方面面。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就國家而言,誠信是良好的國家形象。重塑誠信是一個艱鉅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正因為此,我們才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每個人都能夠付出一份能力,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誠信大廈添一塊磚、加一片瓦,我們的誠信世界就會盡快地建立起來。

“315”:呼喚誠信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