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締造 創新驅動 共謀「精細化」深耕之路

中國建設報

協同締造 創新驅動 共謀“精細化”深耕之路

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詞是"高質量"。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事關民生大事的重要領域,建築業該如何接軌高質量發展?

在快速推進的城鎮化浪潮中,建築業以粗放的發展模式"多拉快跑",在建築理念、建造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沉澱不足。建築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生產方式由"粗放型"擴張變為"精細化"深耕是必由之路。

建築業的"精細化"深耕離不開整個產業鏈條的協同締造。建築業的發展應立足於整個產業的"生態系統",構建"政企研學媒"全方面合作平臺,通過互相賦能發揮資源要素的融合力、重構建築業先進生產力。

技術和人才是驅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就業人口多、產值規模大的行業,建築業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面對並改變傳統建築業存在的人才和技術短板。這需要"政企研學媒"各方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培訓等方面共同發力。與此同時,創新正成為行業新氣象,將為建築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跨界賦能將成常態

加強"政企研學媒"合作是打通創新鏈條、促進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對於建築業亦是如此,只有搭建"政企研學媒"共建共享平臺,打通產業鏈,才能凝聚各方合力,推動建築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2018年3月,同濟大學揭牌成立建築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聯合政企研各界打造國內建築產業頂尖智庫。研究院下設建築產業政策、建築產業現代化、建築產業數字技術、建築企業管理創新、智能建造五大研究中心,圍繞建築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建築企業管理模式、建設項目管理技術等領域開展建築產業管理創新的理論研究、學術交流、行業合作與人才培養。在從工業建造1.0、2.0直奔工業建造4.0之際,這一平臺將推動建築產業更好、更快地向智能化方向轉型。

一個月後,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中心聯合重慶大學、中國五冶集團、中冶建工集團等單位在重慶聯合成立西部研究院,打造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業培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平臺。鋼結構建築被公認是安全性能好、工業化程度高、施工週期短、可回收循環利用的綠色建築,但在重慶建築領域的應用比例不足2%、低於全國6%的比例,相應的技術和管理人才也較為缺乏。依託平臺運營,預計10年後,鋼結構在重慶建築領域的應用佔比將增至10%。

近年來,建築生態鏈中的合作交流日益頻繁緊密,學術人才通過行業平臺"鑽研於學堂,實踐在廠房",為先進建造技術推廣提供了智力支撐。例如,以培養產業工人為目標的SSGF培訓基地、以聯合裝配式建築市場為目標的"遠大聯合產業合作計劃"等各種形式的產研推廣平臺陸續出現,為行業創新注入了活力。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建築業總產值將達到21.72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年~2022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13%,2022年中國建築業總產值將達到27.56萬億元。為了做大做好建築業這塊"蛋糕",建築業的參與者越來越懂得借智、借力。

技術和人才是"雙翼"

要想構建建築業良好的生態圈、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依託各類平臺築造技術和人才的"雙翼"是關鍵。

《建築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裝配式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到15%。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我國建築耗能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並列為三大"耗能大戶"。建築的直接能耗已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30%左右。

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宋德萱表示,綠色建築的產生和發展與當今人們所處的社會背景緊密相關。綠色建築應當追求更低的建築能耗、更高的舒適性、更合理的經濟性、更顯著的地域性、更適用的技術、更智能的使用管理。

新型建造技術需要人才支撐。在技術實施環節,技能人才缺乏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國家統計局網站發佈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9.7%。全國農民工仍以青壯年為主,但所佔比重繼續下降。農民工平均年齡不斷提高,老一代農民工佔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0.3%。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技能勞動者總量達1.65億人。在建築行業中,接受過專業技術培訓的技術工人極少。與此同時,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能人才已呈現老齡化,行業技能人才總量不足、分佈不均衡、人才斷檔問題突出。

以江蘇省為例,該省建築業每年對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都在5萬人以上。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建築業正面臨著從現場施工向裝配式建築的轉變,人才需求也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能型轉變。為此,順應建築產業現代化的工人培訓正在興起。目前,江蘇省共有16所五年制高職、102所中職開設了建築類專業,以培養適應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的複合型"魯班式"人才。

創新為建築業提供新動能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建築業支柱產業地位不斷鞏固,但"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問題一直制約著行業發展。如何激發行業創新活力,以創新驅動建築業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成為整個行業亟待解答的問題。

在"政企研學媒"共建共享的平臺下,各方正在積極貢獻創新智慧、落地創新舉措。各地紛紛出臺建築產業現代化相關政策。例如,江蘇省在全國率先發布了關於建築產業現代化、綠色建築的實施意見和實施條例,提出江蘇建築業今後將以精細化、信息化、綠色化、工業化"四化"融合為核心,以精益建造、數字建造、綠色建造、裝配式建造4種新建造方式為驅動,逐步在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等重點領域推廣應用新建造技術。

政有所呼,企有所應。政府部門在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既有無形的手、也有落實的招。對於建築企業而言,跟隨行業轉型升級大勢,以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已成為企業制定發展戰略的重要參考。

以碧桂園為例,其首創的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整合了20餘項新建造科技。該套體系的關鍵在於建築模具一體化深化設計和全穿插施工,實現了精細化管理,能從根源上解決房子開裂、滲漏等痛點。截至2018年8月初,碧桂園在全國28個省、直轄市的400多個項目應用了SSGF,今後還將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

此外,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將"產業工人培訓學校"作為施工現場的必有配置。學校定期對建築工人進行技能培訓,既有理論培訓又有技能實踐指導,以提升建築工人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