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重疾險提高癌症存活率?千真萬確!

之前跟大家聊了5種常見的癌症,那麼癌症到真的就那麼可怕?

很多人以為,得了癌症就是絕症,基本就是等死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

如果真的是得了癌症就沒救了,那還要重疾險幹嘛?投壽險不就好了。

癌症治療的5年存活率是醫生用來評價手術和治療效果是否成功的標準。

一般來說,患者活過5年,那他生存的可能性就與常人無二。

腫瘤患者的復發和轉移,80%是發生在3年以內的,只有10%是發生在5年以後,所以5年生存率不是意味著只能活5年,而是意味著已接近治癒。

醫生們有個習慣,就是一見到腫瘤患者就會問:幾年了?

你說5年了,那恭喜你;如果不到5年,那你還得努力。

所以任何一個癌症患者,只要他知道5年生存率,知道挺過5年的重要性,那麼他就會不惜代價挺過5年。

什麼叫“不惜代價”,就是找最好的藥物治療,充分的休息,如果這5年不上班不工作,收入由重疾險來保障,那麼我一定會盡最大可能的活過這段危險期。

設想,如果還有另外一個人,因為有孩子、老人、房貸需要抽空去工作,你覺得他挺過5年的概率有多大?

而且,如果活過了5年,再回去工作,不說收入能耽誤多少,心態肯定會變化很大,畢竟得了大病一場,生死就經歷過了,還會像以前那麼拼去加班麼?

重疾險其實應該翻譯成“工作收入損失險”,因為在醫院就診的費用,完全可以由醫療險覆蓋。

這回明白為什麼重疾險的保額最好是要個人年收入的5-10倍了吧。

投保重疾險的意義,其實真的可以在自己患病期間,起到定心丸的作用,不至於因為經濟問題導致自己崩潰。

醫學上經常有這種情況,癌細胞長了十幾年的才黃豆粒大,但是一旦確診了,患者慌的不行了,一週以後來複查,發現腫瘤擴大了三四倍。

患者為什麼慌?一是對於擔心自己還能活多久,二是害怕因為治療導致家庭因病返貧,拖累全家。

如果這個時候保險公司給你100萬,說安心治病,這5年你的全部工作就是把病治好,你還慌嗎?

我們來看看全球各國癌症5年生存率:

美國:66%

日本:82%

加拿大:86%

澳大利亞:80%

英國:73%

法國:76%

西班牙:63%

德國:78%

巴西:54%

韓國:53%

中國:31%

印度:28%

看到這個數據就知道,為什麼中國人對癌症恐懼,西方人就不那麼恐懼,因為在中國得了癌症就不容易活,這就是現狀。

中國的情況較差的原因,一是中國癌症患者得的都是那些不容易挺過5年的癌症,比如肝癌、食管癌、胃癌,而歐美得得都是像甲狀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這種。

二是中國的中晚期發現的比例偏高,這與民眾定期體檢意識相關。

三是醫療資源缺乏、診治水平低,不能做到規範治療。

四是癌症相關知識普及差,做不到事前防範。

五是財務支持不夠,很多得了癌症的後期無法得到良好的康復治療。

截至2015年我國癌症5年存活率,肝癌是10.1%,肺癌是16.1%,食管癌是20.9%,胃癌是27.4%,結腸癌是47.2%,乳腺癌是83%,前列腺癌99%。

所以也並不是什麼癌症都是絕症,像乳腺癌、前列腺癌這種,還是有很大概率恢復健康的。

再來看上海的統計數據,有45%的癌症是70歲以上得的,42%是介於50-69歲之間,只有13%是50歲以下。

所以其實老年人對於癌症的保障需求要遠遠高於年輕人,但是保險公司出於盈利的考慮,很多期交重疾險的投保年齡上限只有55歲,年交重疾險一般也到60歲就結束了。

所以當你年輕的時候投保,不僅僅是享受便宜的費率,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買到一份終身重疾險保單,如果你現在不買,以後錯過年齡最需要保障的時候,就買不到了。


很多人對於重疾險是存在很多誤解的,覺得我不就是乙肝病毒攜帶嘛,我感覺身體也沒啥是啊,憑啥就不讓我投保呢?

臨床醫學只看你今天的狀況,不看未來;但是保險醫學,要看你未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狀況。

如果你今天的表現讓我覺得你的未來五年、十年誘發疾病的幾率很大的話,這張保單保險公司會寧願不要。

再比如大部分胃切除,重疾險也是不賠的,肯定有人就會覺得都把肚子切開了,這病還不重大嗎?你跟我說重疾險不賠,你這不是騙子嗎?

這是因為胃切除其實是很常規的手術,在很多縣級醫院都能做,這個手術不嚴重,也不是重疾險條款裡面保的。

其實也難怪很多人有誤解,很大原因是因為保險條款過於冗長,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精通這類法律文本的。

別說普通投保人不懂,很多保險代理人、經紀公司也不懂,得需要通識人才,對於法律、保險、醫學、金融都理解才行。

比如,心臟手術一般是需要開胸的,現在通常有兩種,一種從大腿根部進去,做瓣膜置換類手術;另一種從右側胸腔小切口進入,做一些大點的手術,前者叫介入收入,後者叫微創手術。

按照重疾險條款的賠付標準,介入手術是不賠的,因為沒有開胸;做微創手術是可以賠的,雖然口子小,但是畢竟讓胸腔和外面打通了。

你說,如果我不告訴你這個,即使你之前投保了重疾險,做了一圈手術回來,發現自己竟然不符合理賠標準,你會作何感想?

保險服務,可不僅僅是保單測評,看看保障責任、比比價格這麼簡單啊。

即使你投保了都可能出現問題,更別提那些面對風險裸奔的人了,真出了事,更慌。


八哥經常出差或者出國旅遊,在坐飛機的時候遇到氣流,我看其他人都很緊張,我就無所謂。

因為飛機要是出事了,我一定就會上頭條,而且沒準保險公司賠我的錢,比飛機上所有的人的總和還要多。

買保險可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有時候這種安全感反過來是有助於身心健康的。

這就是精算師的覺悟。

投保重疾險提高癌症存活率?千真萬確!

大家如果對於保險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私信或者給我留言諮詢,八哥(insur_bug)會很樂意在業餘時間回覆大家的任何疑問的,希望多交一些朋友,真正能在保險方面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