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院士力挺中醫:中醫就是一種精準醫療!

一、什麼是“精準醫療”

在美國版“精準醫療”中,關鍵詞為基因測序、腫瘤、個性化,它最早被表述為:基於“人類發現了某些基因的改變可以導致某種疾病發生的機制”。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話來說,就是“要在正確的時間,給正確的人正確的治療。而且要次次如此。”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研究員、科技處處長吳佳妍是這樣解釋“精準醫療”的:“首先,人們有望被告知未來可能會患有某些疾病,從而能更好地進行預防;其次,一旦患有了某種疾病,其診斷將會比較容易和及時。還有,診斷後的用藥的靶向性也更強,每個病人將得到最合適的藥,並在最佳劑量和最小副作用,以及最精準用藥時間的前提下用藥。此外,對疾病的護理和預後的效果也將得到準確的評估和指導。”

不過,也有不少專家強調,不要把精準醫療神話化,它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當前的確有一些疾病通過精準醫療獲得了救助,但對於大多數疾病,還遠沒有達到實現精準醫療的程度。

二、精準醫療應重在治未病

中國醫學發展到今天,在醫學和技術上已積累了許多有用的成功經驗,中醫就是其中之一。而“精準醫療”最為核心的一條作用是:人們有望被告知未來可能會患某些疾病,從而能更好地預防;這與中醫“治未病”的預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科院院士程京博士認為,精準醫療應當包括精準檢測、精準調理、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幾大方面。精準檢測和精準調理尤為重要,它們充分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預防理念。在國醫大師王琦創立的“中醫體質學”中,將中國人的常見體質分為九類,其中也體現了精準調理的理念。

程博士還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慢性病發病出現的大幅攀升,跟人們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淡薄以及政府、社會和行業對“治未病”的重視程度不足密切相關。

三、精準醫療,中國缺什麼?

今年以來的各種信息表明,中國政府也在開始醞釀推動精準醫療發展的計劃。但業內專家認為,相較於美國、英國等國家,我們很多基礎條件還不具備,需要儘快建立和完善。

西醫院士力挺中醫:中醫就是一種精準醫療!

中科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長青認為:實現精準醫療,首先要開展精準醫學研究。同一疾病對於不同病人來說,關係發病的基因和基因產物可能很不一樣。因此,需要極大的人群數據才有可能獲得這些知識。所以,精準醫學的核心研究任務是“大數據到知識”。

曾長青主任反映,美國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大型研究項目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全基因組數據,而我國在全基因組這一塊的數據非常稀少。在建立完備的中國人基因數據庫之前,我國精準醫療的發展將受到很大制約。

四、互聯網+中醫

推動精準醫療發展

在中醫“望聞問切”的臨床診療過程中,包含著大量的信息和數據,是真正的“大數據”。中醫的有效性如何證明?需要將診療過程中的所有數據採集保存起來,運用計算機和互聯網雲平臺將中醫的診療過程和結果數據化,再將這些數據用於臨床診治和“治未病”等一系列醫學研究當中。

西醫院士力挺中醫:中醫就是一種精準醫療!

將包含病歷資料、處方、臨床檢查等具有臨床價值的數據實時連續地採集並整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為居民進行“治未病”服務甚至健康管控,就是“互聯網+中醫”平臺應該做到的事。

曾長青主任表示,我國精準醫療發展的當務之急,就是收集和產生大量人群表型(個性形態、功能等方面的表現)和全基因組數據。而結合了“九種體質辨識法”等中醫理論知識的“互聯網+中醫”平臺,將在對人群表型的收集方面發揮極高的效率,有力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