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鄉土文明復興的推動者

溫鐵軍:鄉土文明覆興的推動者溫鐵軍在第三屆中國愛故鄉大會暨2015愛故鄉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講話

打開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世界鄉村發展專委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的博客,其首頁簽名上這樣寫道:當前最需要的是“虛懷若谷,尋常求是。”……越是廣泛調研,越是更多地做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比較研究,就越深感“學然後知不足”的深刻意義,人也就會逐漸變得“平和”。

於是,一個溫和謙恭的學者形象就這樣隔著電腦讓人倍感親切、讓人愈發期待與之相見。

2015年12月19日,在第三屆中國愛故鄉大會上,溫鐵軍的出現與其說是專家身份,還不如說更像是明星被眾人追捧。他總是溫和地、笑眯眯地與熟或不熟的人寒暄。記者也只能見縫插針般的對他進行採訪。

“三農”的實質是農民權益保護、農村持續穩定、農業生態安全

溫鐵軍認為,“三農”的實質內涵是農民權益得到保護、農村可持續穩定、農業生態安全。2003年中央文件正式強調“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強調農民能夠平等分享現代化收益。十年間,“三農”投入大幅增加,達到約八萬億左右,財政對“三農”的社會開支也做到了歷史最大規模,農民的權益保護、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都多多少少得到了體現。

“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就是農業的生態安全治理。”溫鐵軍說,“如今在中國,農業已經演變為立體交叉汙染最為嚴重的產業。下一步必須將農業發展轉到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的方向上來。生態農業是最可能盈利的新興產業。”政府應該考慮將財政政策的重點,從用於治理汙染改變為支持零排放的有機小農,或者支持綜合性農業合作社的循環農業,對採用有機種植的農戶進行補貼,以形成恢復農業有機生產的外部激勵機制,並對高汙染行業進行嚴格懲罰,從而建立起清潔生產且符合生態發展的產業體系。另外,借鑑國際生態農業運動經驗,以恢復農業有機生產和生態功能。

在溫鐵軍看來,中國當代產業過剩,金融過剩,商業資本也同步過剩。因為中國的農村具有多元經濟特徵,才保障了過去村莊自身的封閉運行能力,化解了以往經濟危機所帶來的衝擊。“我們接受了產業資本,但未必要走因產業資本與生俱來的劇烈矛盾衝突所指引的方向。”溫鐵軍講道,他在多年前開始進行農村實驗區,併到40多個國家進行考察比較。他認為,中國應該立足自身建設農村文明,發展生態農業。

2012年12月,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成立,溫鐵軍任執行院長,他吸取了晏陽初、梁漱溟、盧作孚等人關於鄉村建設的精神,提倡新常態下中國的鄉村建設應該再造鄉土文明,用生態理念使鄉村保留住原來的那些風土人情、風光地貌和鄉親們的生活。

綠色設計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內涵

2015年10月25日,世界綠色設計組織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正式成立,溫鐵軍擔任該專業委員會主任。對於這個綠色設計組織,溫鐵軍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第一個關鍵詞是創新,第二個關鍵詞是協調,第三個關鍵詞是綠色,最後一個關鍵詞是共享,這四個詞對中國現狀是有內在邏輯的;中間還有一個關鍵詞是開放。開放也要包括開放思維。那麼,這次五中全會特別強調,我們要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的小康社會,要強調共享社會發展紅利。

“中國是在2003年提出科學發展觀的,2007年提出生態文明作為發展理念和指導思想,2012年中國正式確立生態文明的發展戰略,2015年10月5日,中央又發佈了生態文明深化體制改革的意見。也就是說,中國正在從20世紀一百年的工業文明時代,走向21世紀一個新的戰略轉型——生態文明時代。在這樣一個重大的戰略變化背景下,我們成立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溫鐵軍對記者說,“我們的專業委員會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的宗旨和理念是高度一致的。綠色設計是指可持續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內涵,而我們在這個世界綠色設計組織成立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很大程度上是要明確一個基本理念,那就是,當我們強調生態文明時,就必須知道生態文明的內涵是多樣性的;而鄉土社會是最具有多樣性的,不僅具有自然的多樣性,而且具有人類社會文化的多樣性。”

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關注的是鄉土文明的傳承和鄉土文化的復興,以鄉土文化的復興作為載體來支撐我們今天向生態文明的轉型。鄉土社會正在被破壞,因鄉土社會的多樣性文化而產生的一系列思想成果、文化成果也在遭受破壞,有很多文化遺產隨著鄉土社會的消失而被丟棄。總之,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挑戰是非常嚴峻的,也是非常複雜的,如果我們不從文化入手,就意味著我們治標不治本,因為文化乃是一個社會生存和精神家園的基礎。

溫鐵軍:鄉土文明覆興的推動者

農村農業農民雜誌社總編輯楊秋意與溫鐵軍(右一)合影

農業4.0是鄉村生態文明的最好體現

對於農業現代化這個問題,溫鐵軍認為,從農業1.0到農業4.0,需要打造未來我們自己農業4.0版的綠色發展,要更大程度上利用互聯網實現市民廣泛參與的“社會化生態農業”。

“如果我們現在有意識地從高校的學生社團請一些願意下鄉支農的學生,到我們的鎮、到我們的村來,讓他們幫我們聚人氣,讓他們幫我們使用‘互聯網+’。我們要關心這些能夠下鄉的年輕人,讓他們扎得下來,待得住,把他們的能耐,把他們的優勢跟我們的資源環境優勢結合,構成聚人氣的條件。用‘互聯網+’的方式把人氣聚起來,我們就有可能形成多樣化的社會活動。”溫鐵軍對記者侃侃而談道。

CSA正在悄然影響著中國農業的變化,說到這個新名詞,其實是上世紀70年代在國外興起的社區支持農業(CSA),指消費者為了尋找安全的食物,與能夠提供有機食物的農民建立經濟合作的關係。具體講,CSA是社會化的安全農業,或者社會化的生態農業,本身體現的是生態化,生態化就是多樣性,就包括著市民和農民之間的合作聯合,這是一個不同於美國的CSA的解釋,更準確的說是中國現代條件下的創新,是中國生態化農業的一種創新方式。

溫鐵軍組織和帶領的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在農村搞的有機生產合作社,已走過了10多年的歷程。從最初的2003年到2006年,是幫助農民恢復有機生產,但是當時的很多合作社還不規範;2007年以後《農民合作社法》出臺,因此像“綠盟”和“小毛驢”這樣以農民聯合為基礎的銷售網絡的結合,才開始體現出市民和農民相連接的橋樑作用。

溫鐵軍認為,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形成信用。一般來講,是需要一套契約形成信用,建立一套維護契約的東西就需要法律,所有這些東西成本都需要提高。“有機農業的信用怎麼建立?可以有幾種方式,一是政府貼牌,但信用被很多假冒偽劣打掉了;二是企業自己做標準;三是靠打廣告、宣傳來取得所謂的信用;四是我們這種,社會參與式信用。靠廣泛的市民參與勞動,消費者通過直接勞動與農場共同分擔風險,形成最低成本的有機農業信用體系建設”。

在溫鐵軍看來,農夫市集其實是一個在有機農業領域中,消費者和生產者完全沒有任何隔膜的見面,是一個透明度的問題,怎麼讓有機農業做到透明,怎麼能夠讓雙方建立信用關係,社會農業最核心的、最可貴的就是社會參與式認證。

“三農”向國家的工業化作了巨大貢獻

“三農”問題的提出過程由來已久,大多數人的意見是一致的,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中國幾千年來都是鄉土文明,是農業社會。幾千年養人的能力,包括涵養自然資源和維護環境生態的能力,都遠大於工業文明,所以才維護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五千年文明史,才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歷史文明。”溫鐵軍說,“我們從宏觀層面上看,三農問題絕不是微觀問題。為什麼我在上世紀90年代,當主流開始強調農業政策而幾乎不提農民權益及鄉土社會可持續的時候,就意識到對象搞錯了,中國從來都是三農問題,而不能單純講農業政策,單講農業政策要在西方才講得通。”

“三農”問題不是農業問題。它承載的是國家工業化的代價,在向國家工業化作了巨大貢獻的條件下,如何正確處理城鄉關係,如何正確處理工農關係,如何正確貫徹黨在農村的基本制度。溫鐵軍在向記者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還拿出了實際的例證,“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鄉村與農業發展學院一位教授作了一個研究指出,建國60年城市和工業從三農拿走的計算其價值量的話,算出來結果是17.3萬億。此前,在1989年前後,建國40年時,我們院的一位老教授也算過一筆賬,國有工業固定資產總量9600億元,從農業提取剩餘達7000億元至8000億元。就是說,我們改革開放之初的工業資產大約80%來源於三農積累”。

“我現在講的只是中國工業化和三農問題之間的本質相關,因為三農向工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並且承載了工業化歷次危機的代價,因此說,城鄉二元結構是中國工業化能夠成功的比較制度優勢。優勢並不意味著好,只是沒有這個優勢,剩餘就無從提取。”

溫鐵軍進而舉例說:“解釋農村工業化時,我說中國農村工業化用15年時間不僅完成了原始積累,而且進入產業擴張,到1995年中國鄉村工業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這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的。這些都是因為中國特色,也就是你們討論的中國道路必須要收集的具體經驗。就從這裡討論,即使很多地方鄉村進入工業化了,但事實上也與西方道路存在著本質的不同。

記者對溫鐵軍的採訪還意猶未盡,但他卻要趕往下午的課堂了。作為中國鄉土文明覆興的積極推動者,或許這句“我們農村工業化沒有那麼多社會矛盾,是因為中國的鄉土文化本身決定的。”才能從根本上解釋溫鐵軍執著地行走在鄉土文化復興路上的真實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