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國家不建造飛彈戰列艦?

我也很絕望351


戰列艦稱霸海上那麼多年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一是巨炮的打擊能力,二是厚甲的防禦能力,獲得這倆超強技能的代價是昂貴的造價。其實如果戰列艦隻是失去其中一項優勢還是可能倖存的,但如果它領著那麼高的薪水卻幹嘛嘛不行,兩項優勢都蕩然無存後那就只有下崗一條路了。

作為一個從喜歡戰列艦起步的愛好者,茶叔這些年來漸漸明白為什麼公眾如此懷念戰列艦而對現代艦艇嗤之以鼻了,因為戰列艦的威力他直觀啊。

下面照片是衣阿華號在1989年4月返航諾福克時拍攝的,你看這戰艦上長著這麼多長長的管子多威風,雖然很少有人知道這其實是她的二號炮塔發生大爆炸事故之後的留影。

相比現代海軍的導彈戰、反潛戰、超視距的防空戰鬥和甚至用肉眼都看不出來的電磁對抗,茶叔也知道還是炮戰看著更容易理解更直接,對於公眾來說,大炮開兮轟他娘顯然更給力更好理解。

但是戰列艦不但造價很貴,而且生產也很複雜,下面照片是1910年在炮廠裡組裝的紐約級戰列艦的356毫米主炮塔,當年這樣的一座炮塔就相當於一條驅逐艦的造價。

下面照片是製造戰列艦主炮的半成品——炮鋼經過反覆鍛壓後的鋼坯,當時的火炮工藝不如今天,還需要好幾層炮管套在一起才能承受巨大的膛壓,這三根管子其實是同一門英國343毫米炮的部件。

製造一門戰列艦主炮,在英國需要329道工藝,美國需要357道,日本則需要402道工藝,如此複雜的生產過程,成本當然不低。英國的343毫米炮造價15000英鎊左右,而當年在英國敲詐50英鎊的懲罰是判刑8年。

但是在航空母艦成熟之後,戰列艦的打擊能力似乎不再是獨霸武林了,下面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由97式艦攻投擲的80番炸彈(注意這不是打牌甩炸彈啊,80番是飛機用800公斤炸彈的代號),這炸彈兩顆就炸沉了停在港內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

這種炸彈其實就是長門級戰列艦的炮彈改造的,因為從3000米高度投放,比長門號大炮打出來的威力更大,更關鍵的是,這炮彈裝上尾翼改成炸彈之後能跟著飛機飛出去300公里再命中目標,這可是長門號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於是戰列艦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美國航母的打擊半徑在1945年遠達289海里(日本的艦載機輕,打擊半徑更遠達到了360海里),而號稱射擊距離最遠的戰列艦大和號的打擊半徑只有22海里(41公里)。手動攤手,戰列艦的打擊半徑這麼小,這還打個什麼勁啊,大和號也是裝備了4種雷達,但對於提高打擊半徑的效果非常小,也就是保證它能明白自己是怎麼死的。

戰列艦這時候還能安慰自己說,雖然我胳膊沒有航母的長,但我的巨炮威力還是別的軍艦不能比的嘛。但是這個時候導彈也出現了,反艦導彈基本上是蘇聯發明和首先大量研製裝備的,他的反艦導彈系列型號豐富品種眾多,其中有很多威力超大的型號。

比如下面這個,北約代號叫SS-N-9海中女妖,蘇聯代號叫П-120孔雀石,這種導彈長8.84米重3.18噸,直徑762毫米射程120公里,它的彈頭重量達到了840公斤,相當於二戰中的英國和意大利381毫米炮彈。一發SS-N-9就足以擊沉一艘4000噸級軍艦,3發就可以使一艘15000噸級軍艦徹底喪失作戰能力。

SS-N-9導彈僅彈頭的重量就超過了我軍上一代主力反艦導彈鷹擊83的全重,而威力如此之大的導彈,在蘇聯海軍裡一艘500多噸的大型導彈艇就可以裝6發。

這型導彈艇就是納努契卡級,蘇聯稱1234型。

納努契卡級導彈艇的排水量只有544噸,也許她相對於其他導彈艇來說不小了,但相比戰列艦卻太小了。

而當年戰列艦橫行無忌的時候,300多毫米400多毫米的巨炮只有戰列艦這種塊頭的鉅艦才能搭載。而僅僅到了上世紀50年代,一艘幾百噸的小船就可以裝備比戰列艦巨炮威力更大的武器,而且命中概率高得多。戰列艦的鐵拳,這時候真是不值得一誇了。

另外可能有人會說,在戰列艦時代也有小船搭載過巨炮啊,為什麼他們就跟導彈艇有區別?

沒錯,從李中堂開始買蚊炮船的時候就有小船扛大炮的,但是李中堂也清楚,這些扛著大炮的小船是守衛港口和海岸用的,不要指望他們能開到海上去跟人家的大艦硬懟。

比如上面這條意大利的法迪布魯諾號淺水重炮艦,雖然幾百噸的小船裝上了兩門381毫米炮,但注意哦,它的船身....是方的。也就是說意大利人根本就沒打算讓這小船開到海上去懟軍艦。

雖然戰列艦巨炮的威力有了反艦導彈這個對手已經不值一提了,但畢竟戰列艦的另外一個優勢厚甲的保護還在,不過,這次又是導彈和炸彈來提醒它這玩意也不值錢了。

上面我們已經說過,544噸的大型導彈艇發射SS-N-9導彈就足以對戰列艦形成致命的威脅,在導彈飛到目標的時候,雖然已經消耗了不少燃料,但導彈的重量還有2000多公斤(這裡面有800多公斤的彈頭,遠比任何戰列艦巨炮炮彈要重)。

而且這還不是威力最大的反艦導彈,還有威力更大的,比如蘇聯另一種導彈П-500“玄武岩”(北約代號SS-N-12),彈重4.8噸,飛行速度2.5馬赫,彈頭重1噸。

面對這種怪物,戰列艦應該用什麼級別的裝甲才能保護自己?反正原先拿來抵擋1000公斤穿甲彈的300多毫米的裝甲帶肯定是過時了。而且別忘了,導彈不是炮彈,它除了掠海攻擊之外還可以俯衝攻擊,你的舷側裝甲帶就算能擋住,水平裝甲難道也要改成250毫米厚嗎。

美軍在上世紀20年代給老戰列艦進行升級的時候,給一艘體積不大的戰列艦“紐約”級增加44毫米的一層水平裝甲,就得給整艘戰列艦增加990噸的重量。如果要把水平裝甲從100多毫米升級到250甚至300毫米,那一艘戰列艦如果沒有個六七萬噸的排水量肯定是拿不下了。

就算你造出來七萬多噸重,舷側裝甲400多毫米、水平裝甲300多毫米還裝備460毫米大炮的戰列艦,導彈笑笑說我已經退役了,因為比我更牛好多的新導彈已經開始批量裝備。在工程師們看來,升級導彈的打擊能力顯然比升級戰列艦的扛打擊能力要容易得多,我的新導彈的穿透力只要上升10%,你全身上下重要部位的裝甲就得至少升級10%,這種比賽裡戰列艦哪有贏的可能性呢?

於是設計師和工程師還有海軍軍官們都發現,在航母和導彈時代,軍艦單靠臉皮厚已經活不下去了。

怎麼看也還是航母好,手長腿長,跑遍全球打遍全球都不是問題,而且不但能消滅敵軍水面艦艇,還能打擊岸上目標,還能打擊岸上縱深目標,還能反潛,還能防空。有這麼好的航空母艦在,我們為什麼還要造越來越昂貴的戰列艦呢。

最後,題主問為什麼不會有導彈戰列艦,剛才已經說過了,威力超群的反艦導彈只要500多噸的導彈艇就能帶著出海,何必要交給價格是其兩三百倍的戰列艦呢?


蒸汽裝甲艦


真的造了導彈戰列艦的只有一家——蘇聯。蘇聯時代製造的伏龍芝級,雖然蘇聯自稱為導彈巡洋艦,但是不管從噸位和用途上來看,都是過去的戰列艦的導彈版。

當然蘇聯並非是樂於製造這種鋼鐵巨獸,而是出於無奈,因為想實現的目的和現有的技術決定了,真的只能造的這麼大。

伏龍芝,現在的彼得大帝級從現實中看它是核動力艦艇,充足的動力足以容納蘇聯各種傻大黑粗的電子設備,實現防空對海反艦和艦隊指揮等全面功能。其它搭載的防空系統是源於s300,s300的系統體積本身就極為龐大,他的海軍版當然也好不了哪裡去。

另外,蘇聯的反艦導彈追求飽和攻擊和超音速遠距離,這是因為蘇聯的艦艇始終面對著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威脅,必須要在儘可能遠的距離上一次發出儘可能多的導彈,快速的突破航母戰鬥群護航艦艇上的宙斯盾防禦系統。當然射程也必須足夠的長,這樣能讓蘇聯的艦艇暴露在美國航母艦載機的打擊範圍之內時間儘可能的短。所以我們看到的玄武岩花崗岩等等反艦導彈都是體積巨大笨重,就更需要搭載艦艇的體積足夠。

雖然這四條戰列艦火力足夠強大,功能也非常全面,但是造價無疑是極其高昂的中蘇聯時代也不過就造了四條。戰鬥效能與航母打擊群模式來比仍然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說這種武器發展模式實際上是走進了死衚衕。

美國則走上了另一條道路,他們曾經在思考過使用武庫艦的模式實現導彈版的戰列艦。可是考慮到當時美國的作戰環境和作戰能力以及對手能力,這種艦艇並非非常必要,因為它的造價過於昂貴,而功能又過於單一自身沒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和偵察預警指揮的能力,完全需要通過衛星鏈路。

不說對手犯不著美國這麼下血本,如果一旦對手簡單的通過干擾衛星鏈路就能讓這條昂貴的艦艇成為瞎子和聾子,那時候他自身的預警反潛能力過於薄弱就會成為一頭大肥羊。所以美國最後走向了其他的道路。

不管哪一條路看來,導彈版的戰列艦第一個特點就是體積要足夠巨大,否則不足以容納強大的火力,可是這樣子就造成造價過於昂貴,一般的中小國家顯然是無力負擔的。

但是對於類似美國這樣有能力負擔的國家來說,這條艦艇用途又過於單一了,唯一的用途就是在於自己同等級別的對手進行艦隊決戰時候使用。世界上能有能力在某一點向美國發出如此挑戰的對手並不是很多,如果走到了這一步,那麼就意味著核大戰已經馬上來了。這種時候顯然還是很難來臨的,為了一個遙不可及,不知道什麼時候來臨的情況,在和平時期花費如此鉅額的經費維持這樣的艦艇,顯然是當了冤大頭。

所以,想要的國家他們造不起。造得起的國家用不上,因此,導彈版的戰列艦最終還是沒有比過噸位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齊全火力也在不斷增強的驅逐艦。


千里巖


這個我要試著回答一下,首先個人對這個問題也有疑問。

傳統意義上的戰列艦得名於風帆海戰時期,因排成行列進行對戰而得名。但是進入到20世紀以後特別是無畏艦時代開始,前無畏艦時代雜亂無章的火炮口徑逐步向統一大口徑火炮過渡,開始火力與防護並重,但是速度較慢適用於大規模的艦隊決戰。



很快出現了戰列巡洋艦。以英國戰巡為例,它們的船體和炮塔裝甲厚度為6或7英寸(150毫米或180毫米),而相應的戰列艦的裝甲為11英寸或12英寸(280毫米或300毫米)。它們的航速可達26節(48千米/小時),而當時相應的戰列艦的航速為20節到21節(37千米到39千米/小時)。它們的火炮口徑為12英寸(約305毫米),這與同期的戰列艦相當,戰巡的成本更低,上可以騷擾戰列艦隊,下可以欺負巡洋艦,更可以執行破交任務,可以稱為海上的多面手。

原先計劃中的艦隊級決戰除了一戰中的日德蘭大海戰外二戰中幾乎再無戰列艦隊之間的對決(二戰的萊特灣勉強算下,畢竟航母已經主宰戰場了),高昂的成本和單一的用途決定了傳統戰列艦的淘汰,二戰時期德國新銳俾斯麥級航速最高已經可達30節,美國衣阿華級更是可以達到33節,就連日本的大和級的最初設計方案也能達到30節以上。這是這一時期的高速戰列艦是戰列艦家族最後的輝煌,但是隨著二戰後核武器和導彈技術的發展大型軍艦無用論長期間佔據各國海軍的市場。使得美國後續的多款戰列艦造艦計劃擱淺。



這一時期唯一可以和戰列艦沾邊的是蘇聯的基洛夫就巡洋艦,俄國人稱為重型導彈巡洋艦,而西方稱為Kirov Class Battle Cruiser既戰列巡洋艦。基洛夫級配備一門130毫米AK-130DP多用途雙管艦炮(首艦為2座100毫米單管艦炮)可以看出大口徑艦炮已經不再是主要攻擊武器,多如牛毛的各類導彈才是攻擊的首選,而蘇聯由於缺少大型航空母艦在戰時必須以基洛夫級為核心組成特混艦隊需要他完成本來航母上飛機來完成的遠程攻擊和區域防空任務。而美國則是以航母為核心,巡洋艦與驅逐艦以防空反潛為主,不再需要大噸位武庫艦作為艦隊核心,可以認為成本和尷尬的定位是戰列艦,甚至是導彈戰列艦退出舞臺的主要原因


歷史與戰爭


歷史上是有導彈戰列艦的,基本上是圖紙艦,沒完工,或者沒開工。首先是美國,美國的鴨滑是美國最新最大最好的戰列艦,服役了4艘,但計劃建造6艘,但二戰末期發現日本要嗝屁撐不住了,果斷停建了五號和六號艦,其中6號艦剛鋪設龍骨就直接取消了,5號艦艦體差不多建造完了,就只能擱在船塢裡生鏽了,後來導彈開始大行其道,美國海軍開始計劃把艦體快完工的5號艦裝上天獅星巡航導彈變成導彈戰列艦用於攻擊敵方重要陸地目標(當時還計劃同時安裝黃銅騎士遠程區域防空導彈和其他新式武器進行自衛),但計劃一直是計劃,從來就沒有落實,天獅星導彈裝到了核潛艇上水面發射(當時的導彈技術不支持潛射,只能在水面發射,而且準備時間還很長,對潛艇來說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裝到了航母飛行甲板上發射(當時航母甲板放了好多新玩意兒,沒辦法,毛熊海軍太弱,沒壓力,鷹醬航母連基本的起降飛機都顧不上了),可就是沒裝到戰列艦重巡洋艦(長灘號最初也曾計劃裝天獅星導彈)上,後來天獅星導彈很快退役了,鴨滑5號艦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在船塢裡解體了,其動力系統也變成了後來的快速戰鬥支援艦的動力,這是美國版的導彈戰列艦的故事。另一個版本就要提到大鬍子的大海軍情節了,二戰前蘇聯有個大海軍計劃,各種戰列艦、戰巡、重巡、輕巡但二戰爆發讓這一計劃夭折,已經開工的幾艘23型戰列艦都沒完工,逐一拆毀。二戰後,大鬍子重新提出了大海軍計劃,當時提出了24型戰列艦、82型戰列巡洋艦、66型重巡洋艦、68型輕巡洋艦以及未知型號的航母等計劃,考慮到當時蘇聯的造艦水平和投資強度,決定先造82型戰巡和68型輕巡,其他型號等時機成熟再造,82型是一艘排水量超過三萬五千噸將近四萬噸的大型戰列巡洋艦,對標美國的阿拉斯加級戰列巡洋艦,這樣大型先進的戰艦對於當時蘇聯的造艦基礎來說,設計建造不是一兩年能完成的,於是到了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時候,82型的首艦艦體造完已經下水準備舾裝,倒黴的命運開始了,新上臺的赫禿是個玉米狂人,靠著反斯大林個人崇拜上臺,迷信導彈核武器,下令停工一切大型水面戰艦,82型作為大鬍子的政治遺產首先遭到清算,當時的海軍司令知道赫禿喜歡導彈,於是提出了把當時研製成功的冥河等導彈裝上戰列巡洋艦的導彈戰列艦計劃並給了個82P的項目代號,命令船廠加緊改造,企圖讓82型起死回生魚目混珠矇混過關,但赫禿眼裡不揉沙子,直接下令停止82型戰艦計劃,拆毀已建艦體(完全不顧為建造該艦已經投入的巨大成本,經濟上也叫沉沒成本),接近完工的82型首艦被當做靶艦擊沉,可憐的蘇聯大海軍計劃再次夭折,斯大林的氣勢磅礴的大海軍計劃只有醜陋的十餘艘68型輕巡洋艦完工服役。漂亮強悍的82p被當成斯大林的政治遺產遭到清算,為大鬍子殉葬了。當然我們的玉米狂人也沒落到好,62年古巴危機被鷹醬打了臉,按在地上狠狠摩擦。美國海軍因為對手實力太弱,軍事壓力不大而放棄了水到渠成部署就緒的導彈戰列艦計劃,而蘇聯海軍則因為領導人的神經質和短視而放棄了接近完工的導彈戰列艦計劃。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造完工的鴨滑4艦可以看做是致敬五十年代導彈戰列艦計劃;而前蘇聯的1144基洛夫這樣的大傢伙則可以看成是前蘇聯兩次大海軍計劃的迴響,部分的彌補了前蘇聯沒有建造戰列艦的缺憾。


用戶58785332716


上個世紀美國武庫艦計劃和戰列艦的改裝表明,導彈戰列艦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導彈戰列艦的設計思想初衷是在巨大的艦體上搭載儘可能多的各類型導彈,從而在其他護航艦艇的保護下用來執行應對飽和攻擊的編隊防空和對其他軍事目標的飽和攻擊,這符合當時由海向陸的總體發展趨勢。

圖為光榮級巡洋艦

但是,就導彈戰列艦所要執行的任務而言,導彈巡洋艦和導彈驅逐艦也同樣可以完成。而且考慮到靈活性和部署能力,相對體型較小的導彈巡洋艦和導彈驅逐艦還會表現的更好。並且,熱衷於武庫艦計劃的美國其實已經拿出了更好的選擇-具備較強對地攻擊能力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

圖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而其他海軍,明顯沒有與導彈戰列艦相關的需求。除了性價比因素,各國希望獲得數量更多排水量更小的新型護衛驅逐艦停也是原因之一。以上個世紀90年代的標準來看,購買一艘導彈戰列艦等同於採購十艘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而相對的,越大的水面艦艇在維護時間上也要越長。

圖為衣阿華號戰列艦發射導彈

這也意味著,導彈戰列艦的實際出勤效率的可能還要遠低於核動力航空母艦。新時代下,各國海軍都在盡力的增加艦艇數量,來彌補在低強度任務時所面臨的數量不足問題。導彈戰列艦在冷戰時代和大規模戰爭中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在今天數量大於性能的時代,導彈戰列艦其實很難被拿上臺面。


軍事新觀察


準確的說,沒有任何國家建造導彈戰列艦。僅存的衣阿華級(退役封存狀態)也是用古董舊船改造的。因為戰列艦的設計理念就是重炮對轟,而導彈戰的宗旨是超視距搏殺。作戰思想上本身就矛盾,怎麼能融合呢。衣阿華級的改造純屬廢物利用,不屬於建造。


偶爾也吃素


還別說,真不見的以後沒有這樣的艦船。但是可能會不同於以前的戰列艦。裝甲會有本質的變化,現在戰爭水面艦艇的威脅主要是空中和水下。

主要說水下的,可以攔截,但是不見得一定能攔截成功,所以護衛艦或驅逐艦都會圍在航母的外邊,真攔截不住,只能用身體擋槍。

還真沒準哪天科技樹會點亮,這種擋槍能力強的戰艦。類似當年的戰列艦,抗打 抗打 抗打

要說傳統的戰列艦,扛著導彈,那意義就不大了,那麼重,那麼貴,不如驅逐實在省錢好用。就算噸位大,能裝在多一點的導彈,但是性價比可沒法跟驅逐艦比。你那厚厚的裝甲,才是噸位的來源。

總之,淘汰的只是一種武器。


簡單的幸福健康的快樂


戰列艦是指在艦炮時代,使用艦炮對射過程中運用戰列線射擊的一種主力戰艦。特點是裝甲後,噸位大,動力足,航速快。艦炮口徑和數量多。作為戰列線主要輸出對象和承受傷害對象來使用。

導彈特別是反艦導彈。目前基本上都是末端雷達主動知道和紅外成像識別。而發射初始段基本上都是艦載雷達指引,和軍艦裝載目標數據。中段自助巡航的模式。射程在120到300公里,甚至500公里。

戰列艦就如同坦克,動力,裝甲,艦炮的博弈發展。

而目前海戰的輸出主力除了艦載機,導彈驅逐艦則是隱身(雷達,紅外,電磁,聲音等方面隱身)和抗飽和打擊能力(防空,反導能力)。雷達探測距離,反應速度,處理數據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博弈。

海戰環境變了,發展大噸位導彈驅逐艦,因為噸位導致被探測距離縮小。從而無法適應現代海戰需求。


風車騎士45541173eg


你給我說怎麼建,戰列艦是因為要安裝巨炮才造成噸位巨大,導彈技術成熟後因為火力足夠了,不需要大艦裝載了,搞個五萬噸的戰列艦裝導彈費油的嗎?機動性要更差嗎?維修費用更高嗎?還是要裝1000管的導彈發射架?再安裝五十套近防速射炮?現在小艦火力就足夠了,而且護甲再厚被導彈擊中也沒啥用,現在不需要重甲巨炮了。就像士兵不需要穿重鎧甲拿八十斤大刀了,手機也不用做成三公斤重了。現在最大的就是俄羅斯的基洛夫級,滿載24000噸,其他的是一萬左右,基洛夫都感覺太大了,俄羅斯的光榮級也搞到滿載11200噸了,搞的大了費錢還沒毛用,所以不搞。


遇見淡藍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當初戰列艦剛剛出現的時候是非常先進的武器平臺,大炮火力猛,戰艦裝甲厚,海戰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艦載機的出現,沒有絕對制空權的戰列艦就成為海上的活靶子(參考俾斯麥沉沒)。那麼未來是不是不需要戰列艦了呢?我覺得新戰列艦馬上要開始研製了,為什麼說是新戰列艦,因為隨著電磁武器的出現,具有高動能武器的平臺和激光武器的新戰列艦將取代現在以導彈為主要武器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電磁技術的發展實現了彈丸小型化,武器動能強大,速度快,反應時間短,不需要支援艦支持,彈藥很簡單,即使一塊磚頭也能給敵人重創,只要電力充足,可以說彈藥消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採用核動力,可以說將獨步天下,魚雷還是必須裝備的,這樣一個艦隊可以說是航母的殺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