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乳名,也叫小名,是小孩出生後至長大成人之前,家人和親戚、鄰里、友人對其愛稱。馬來西亞潮籍學者蕭遙天先生認為:“人名是人類的意識形態之一。眼前如果有一部完備的中華人名詞典,它反映整個中華文化與歷史,比什麼都更切實具體。”(蕭遙天:《中國人名的研究》)與其他地區的居民一樣,潮汕人也有各種各樣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乳名習俗。

------豐富多彩的潮汕民間乳名習俗-----

根據中國的民間習俗,乳名的取用主要有三種:一是借用生活中的花鳥蟲魚等動植物名;二是隨排行而命名或出於迷信特意取用的;三是吉利喜慶的意願,表達長輩對晚輩的美好願望。潮汕人也依據這些基本規則,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乳名習俗。

1.以身體外貌特徵命名

身體長得高的叫“兩腳規”“竹竿”;身體肥胖的稱為“大胖”“胖仔”“豬仔”;身體較瘦的稱為“瘦猴”“瘦狗”;身體單薄或女性化嚴重的男孩子叫“姿娘”。此外,還有“烏弟”“烏妹”“白弟”“白妹”等。

2.以生理特徵命名

頭部有“大頭”“尖頭”“圓頭”“扁頭”等;眼睛有“大目”“小目”“圓目”“烏目”“眯目”等;耳朵有“大耳”“尖耳”等;嘴巴有“裂嘴”“闊嘴”等;鼻子有“尖鼻”“扁鼻”等;腳手有“長腿”“十一手”等;皮膚有“粗皮””等。

3.以生產工具命名

“水桶”“草索”“扁擔”等。

4.以食具、食物命名

“鼎柳”“肉丸”“菜晡”“蛋糕”“餅乾”等。

5.以自然物命名

“石頭”“水”“江”“河”“海”“湖”“虼蚤”“水雞”(青蛙)、“錢龍”(壁虎)“赤頭”“宣溜”“淡甲”“墨斗”“石榴”“蘋果”“成”(即榕樹)“竹”“竹頭”“芋頭”“菜頭”等。

6.以生肖命名

如“牛”“狗”“豬”“羊”“雞”“虎”等。

7.以生產與日常生活方式命名

“豬屎”“狗屎”“鼓”“鑼”“燈”“書”“鍾”“鐵錘”“剪刀”“鎖頭”等。

8.以分娩情況命名

民間忌諱在異地或別人家分娩,一般要在自家分娩。如若在半路或遇到下雨等特殊環境分娩,“路生”“雨生”“河生”等就往往成為孩子的乳名。

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潮汕民間乳名習俗的文化審視----

1.具有明顯的潮汕地方特色

“千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以中原移民為主體的潮汕人在傳承中原乳名習俗的同時,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融合,不斷創造,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間乳名習俗。一方面,充分運用潮汕方言。如前文所舉的青蛙稱“水雞”、壁虎稱“錢龍”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潮汕話。另一方面,與潮汕物產特別是海產息息相關,如“赤頭”“宣溜”“淡甲”“墨斗”等。再一方面,與潮汕民間生活習俗相關。“前榕後竹”是潮汕民間家居習慣,因而民間喜歡以“成”(即榕樹)、“竹”取乳名。

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2.反映了潮汕人強烈的生命意識

人的身體是生命的載體和外在表現,人名的起源最初便與生理特徵有關。“人的有名,乃在知識漸芽,人我之間的交際漸密,漸從形體、聲音的特徵加強認識,這種存留在心坎裡的無聲符號,可說是名的胚胎。

後來人事日繁,群居生活日漸發達,覺得以形體聲音的特徵為某人默記的標準還不夠,便需要立一個顯明的符號以與某人,因是名便誕生了。”(蕭遙天:《中國人名的研究》)由此可見,人的名字的產生最早來自其形體和聲音的特徵。而民間的乳名至今仍明顯地保留著這一特徵,如“大頭”“圓目”“闊嘴”等。這種名字對老百姓來說沒有明顯的褒貶色彩,所以,以此為名的人很少認為這是一種侮辱,尤其在孩提時更是習以為常。這種對其生理特徵的突出,實質上是對生命自身重視的表現。在老百姓看來,與社會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相比,生命自身更為重要。

潮地瀕臨大海,古為南蠻之地,自然環境惡劣。颱風、地震、暴雨、乾旱以及瘴癘等天災人禍,時時造成極大破壞。潮汕人是一個移民族群,無論是顛沛流離、披荊斬棘的南下中原移民,還是離鄉背井、篳路藍縷的“過番”潮人,以及“愛拼才會贏”的現代潮汕人,他們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同大自然與各種疾病作搏擊抗爭。女性喜叫“木仔”(即番石榴)、“石榴”“桃花”,是潮汕人的生殖崇拜,是潮汕人對生命創造的崇尚,是潮汕人對生命本色的張揚,充分反映了潮汕人強烈的生命意識。

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3.體現了潮汕明顯的宗親血緣關係

南下的中原移民在潮汕平原聚族而居,形成一個個村落,宗族觀念十分強烈,宗親勢力非常明顯。潮汕民間乳名習俗也充分體現了明顯的宗親血緣關係。假如一戶人家生有幾個孩子,若都是男孩,就分別叫“大牛”“二牛”“三牛”“四牛”“小牛”;若老大叫“牛”,老二就叫“鵝”,老三就叫“豬”;或者乾脆就根據在同胞或同宗同輩(如堂兄弟)中的排行,取的是不算名字的名字,如“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小五”“尾”;若同是女孩,就分別叫做“大妹”“二妹”“三妹”“細妹”“細”。

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4.反映了潮汕人傳統傳宗接代的社會心理

在中國傳統社會,乳名習俗與人們傳宗接代的心理相通:一個人的生命力旺盛,那他就必然會有強大的生殖能力,否則就意味著其生命力的萎縮,後者通常是許多人最為自卑之處。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宗法社會,以生育男孩為特徵的傳宗接代是封建倫理道德的一個最重要標準,是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受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潮汕人的乳名錶現了這樣的心理。如有的人生了女孩,便名之曰“來弟”,意為希望下一個是男孩;生了男孩,便取名“佛”,意為他是最強壯的男孩。這種現象反映了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的特徵。

5.體現了潮汕人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深情寄望

乳名的賤化是一種普遍的民俗事象。乳名的鄙俗粗野是因為父母“大體都出於憐愛太甚,故示卑賤,希望容易養大成人”(蕭遙天:《中國人名的研究》)。越是高貴的生命越嬌嫩,越是卑賤的生命力越強,所以,給後代起賤名是希望經得起生活磨難,是為了美好的未來。可見,賤名在他人的心目中並不卑賤,它與高貴的名字是完全平等的,寄予了對孩子平安成長的深情厚望。

潮汕地區自古以來人多地少,生產生活條件相當惡劣,不少家庭的孩子易夭折,養不活。因此,不少潮汕家庭給孩子取賤名,如“大傻”“白仁”“瘦狗”“刺流”等,既出於憐愛,又有卑賤易養活的意思。這當中寄託著長輩希望孩童健康快樂成長的最簡單願望,浸透著濃郁的親情。

6.反映了潮汕人對人與自然和諧平等的追求

“在原始社會,人類最基本的生產方式是狩獵,人們的衣食都取決於生存於自然界的飛禽走獸。因此,當時人們都十分崇拜一些與其生活有著密切聯繫的生物。根據人們的這一習性,當時社會上形成了用某些動物的名稱給自己的子女命名的習慣。”(穆臺力甫·司地克:《維吾爾族人名和姓氏初探》)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動物不但不比人類低下,反而成了人類的主宰。

另外,由於科學不發達,人們相信萬物有靈,而且生死輪迴:人死後可以變為動植物,而動植物死後也可以再變成人。在人與動植物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根本上說,二者是完全協調平等的,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和諧觀。潮汕民間乳名習俗也充分運用這一文化規則,“水雞”“錢龍”“鵝”“鴨”“宣溜”“蓮”“蘭花”“石榴”等動植物便成為潮汕人的乳名。

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7.充滿了濃郁的潮汕農業生產氣息

在農業社會,誰佔有的生產和生活資料越多,誰就越能得到人們的尊重。以這些東西作為乳名,說明了農民終生和它們不可分離,其命運與此息息相關。就潮汕民間乳名習俗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⑴生產資料類。幾乎各種可以充當勞動工具的家畜名字都可以用作乳名,如“大牛”“水牛”等;屬於勞動工具的還有無生命之物,如有些人的乳名為“扁擔”“馬索”等;還有農作物之類的乳名,如“白菜”;以“豬屎”“狗屎”“雞屎”等為乳名的,則反映了潮汕農民十分重視種田用的肥料,因為舊時沒有“尿素”之類的化學肥料。上述這些,反映了人們希望有牲畜使用、有土地耕種的田園之樂。

⑵屬於衣食住行之類的生活資料類。如:“斗笠”“草帽”“扁擔”等作為乳名,反映了舊時潮汕農民樸素、節儉的生活態度和勞動致富、豐衣足食的人生願望。

8.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有道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民間百姓對美的追求較側重自然美。作為乳名,其表現對象主要就是自然界尤其是農村常見的能夠給人在視聽方面產生美感之物,即鳥獸蟲魚和花草樹木類,特別是女人喜歡以各種花草水果等植物為名,如“蘭”“杏”“紅花”“石榴”等。這些鳥獸蟲魚或花草樹木,具有美麗的聲音、色澤、線條、外形,是“罕見”和“美麗”的意思。潮汕民間豐富的乳名系列,尤其是女性植物類乳名,體現的是以農業社會為特徵的美麗的大自然具有明顯的感性美,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潮汕特色的乳名文化,“竹竿”,“大頭”,你還記得你的乳名嗎?

9.潮汕民間乳名習俗不可避免地發生流變

“歌謠文理,與世推移”,“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劉勰:《文心雕龍·時序》)。隨著社會變遷,受現代文明的衝擊,潮汕民間乳名習俗發生了很大的流變。“浪啪”“浪佛”“牛屎”“狗屎”“雞屎”等欠文雅的乳名逐漸消失,代之以“鼕鼕”“南南”“瑩瑩”“華仔”“貝貝”等文雅的乳名,以及安娜、麗莎、麗麗、瑪麗、貝克、彼得等洋氣十足的乳名。

>>END<<

南澳百事通團隊,致力於傳播潮汕文化,宣揚潮人精神,也不遺餘力的提供汕頭南澳島的住宿、餐飲、遊玩等服務。來南澳島不知道怎麼玩,可諮詢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