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代絕句中,有不少哲理佳句流傳至今?能舉出一二例嗎?

時代文教新觀察


宋朝把寫愛情詩的席位讓給了詞,詞的句子有長有短,顯然便於吟唱,便於抒發感情,所以詞又叫長短句。這樣,宋詩就開始轉化,寫哲理詩的就逐漸多起來。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關於哲理佳句,流傳最廣的還是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寓意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結果。一個餵奶的瓷瓶,在老奶奶眼中,只是一個破瓶子,一個餵奶器具。但在專家眼中,有可能是價值不菲的文物。啟示我們凡事要站在他人角度考慮考慮,以己心推人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寓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認清事物本質。

朱熹是理學家,他常寓理於詩,其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春日》《觀書有感》等。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成長於南宋,一生未曾去過孔子故鄉。他的意思是讀聖賢之書,如沐春風,會領略到無限春光。古代縣學裡很多都有春風堂。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句話,頗有禪宗六祖說法,人人皆可成佛的味道。不管是誰,只有走進聖賢書中,很容易領會書中道理,領會書中的奧妙。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裡的渠,不是水渠,而是他的意思。題目已經告訴我們是觀書有感,寓意要想心靈澄澈,就要有源頭活水,這活水,就是指堅持讀書。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日蓄積深厚,用時,才能得心應手。做什麼事,浮光掠影不行,都要有深厚積累。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拜相,意氣風發,遂寫下了一首慷慨激昂,不畏困難,滿懷信念的《登飛來峰》。蘊含只有身居高位,才能不怕阻礙的氣概。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話先出自晏殊的一首詩,被認為是絕妙佳句。蘊含著美好事物終會逝去的無奈,但也不能太悲觀。逝去的同時,還會有美好的事物出現,你看,那似曾相識的燕子不是飛回來了嗎?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相聚總是那麼匆匆,而分別的漂泊卻遙遙無期。幸福只有一瞬,而痛苦卻長長一生。

結束語:詩歌因形象而美麗,因哲理而更有深意,更耐人尋味,更啟人深思。


江湖夜雨92


在宋代絕句中,表現哲理佳句的詩可以說數不勝數,,但最讓人難以忘記的莫過於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觀書有感》與大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先說說朱熹的絕句——

這首詩是朱熹於慶元二年(1196年)為躲避權臣韓侂冑之禍,在江西省南城縣應上蛤蟆窩村民邀請講學期間,在該村寫下的一首詩。後來,朱熹離村後,村民便將“上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

巜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寓理。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出常人難以悟出的讀書感受。他筆下的池塘並非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流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過程中化解問題、

獲得新知時的感覺,提高認識時的情形極為相似。

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有所悟、讀有所得時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暢達、精神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切身的讀書感受。這種感受雖然僅屬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作廣泛的理解。

特別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認真真讀書,時時刻刻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用來比喻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有時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評價一個人學問或藝術成就的背後,也是有它一定的深厚的淵源的。

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這樣一個啟示: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廣泛接受新鮮事物、鮮活的知識,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再談一談蘇軾的絕句——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大詩人蘇軾元豐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由黃州(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河南臨汝)時,經九江與友人暢遊廬山十餘日,被廬山雄奇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揮毫寫下十餘首讚美廬山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蘇軾這首《題西林壁》和朱熹的那首《觀書有感》一樣,以景入題,把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兩句是作者從遠近、高低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的。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日,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借景喻理,談遊山之感悟。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而已,即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而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的經驗與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樣理性的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間事物概莫如此。

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所呈現的一個深刻的哲理是——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出現偏差,要了解事物的真相與本來面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首詩不但是蘇軾精心力構、概括廬山之遊的絕唱,而且也是他勘透世情、徹悟人生的妙諦。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溫此詩依然意味悠長,令人深思。








三晉風光美


例如蘇軾的兩首絕句就富有哲理。

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富有哲理。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後兩句富有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