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杜甫寫的七言《絕句》,為何當時成都一片祥和,而其他地方戰亂紛紛?

煙雨濛濛與朦朧


杜甫進入四川后,他的堂侄在成都節度使府任幕僚,就在成都南三里浣花溪邊,為他結草營建了幾間茅屋,每月送給米糧,杜甫一家在此度過了美好安詳的一年生活。可是好景不長,很快,草堂就遭遇了自然風暴,刮破了屋頂,杜甫寫下了“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的詩句,留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屋漏偏逢連夜雨,他的堂侄也被調離他地,失去了生活來源。成都的刺史又起兵反叛朝廷,杜甫只好離開草堂,到東川梓州去躲避戰亂。

杜甫當時已經是一位文化名人了,到了梓州,得到了知州的照顧,在府裡寫一些應酬的詩,期間,安史之亂平定,他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然而,他也很鬱悶,在此,怎能實現他經事濟國的抱負?

檢校杜工部來了,杜甫迎來了人生的春天。沒有多久,成都的叛亂也被平定了,他的好朋友嚴武從京城回到成都任成都尹兼節度使,總理政事和軍事工作。他招任杜甫為幕府參謀,和檢校工部一職,於是後人便稱他為杜工部。

杜甫又回到了浣花溪,他開始在幕府緊張而辛苦地工作了,朝廷讓嚴武組織準備攻打反叛的吐蕃,杜甫也做了很多工作。這段時期,也是杜甫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成都恢復了生機,南來北往的客船,商船雲集碼頭,杜甫身置草堂,不禁吟出了這首千古絕唱: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春天來了,兩隻黃鸝在翠柳上婉轉歌唱。一行白鷺,直上青天。門前的浣花溪的溪水上漲,不就是岷山西嶺的千年積雪漸漸融化的。門前停泊著從東吳來的大小船隻。一起都那麼祥和,一切都那麼富有生機,一起都充滿無限希望。


江湖夜雨92


杜甫來到成都是肅宗上元元年冬。

在此之前,杜甫經在長安生活了十年,仕途不濟,四處碰壁,生活清貧。

天寶年,安史之亂,長安被鐵蹄踏破,民不聊生,杜甫遂南移蜀地。

此時的成都,沒有遭到叛軍的襲擾。

杜甫找到了舊時故交,在朋友幫助下,杜甫被任命為節度使署中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不久,杜甫辭職後,朋友幫助安排建了浣花溪畔的草堂,邊做家教工作,邊生活寫作,日子過的也算安穩。

成都幾年是杜甫比較幸福的時光。

成都地處四川盆地,古來易守難攻,安史之亂的叛軍被阻,沒有入川,政治秩序和人民基本生活沒有遭到破壞,這也為蜀地帶來一隅之安。





維摩居主人


杜甫的這首《絕句》,是他為了躲避“安史之亂”的戰火硝煙,入蜀後所作。

一,此詩的寫作背景。

“安史之亂”於763年已被平定。764年春,客居於蜀中的杜甫聽到入朝的嚴武,又回來鎮守四川,不勝欣喜。杜甫面對生機盎然的無限春景,喜悅之情頓然溢滿胸懷,遂提筆寫下了滿含春色和喜悅之情的四首絕句,這首是其中的第三首。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首詩宛如一幅亮麗的春景圖,杜甫把生機勃勃的春景,通過藍天翠柳,西山之雪,黃鸝和白鷺描繪得活靈活現;把戰後又顯繁榮的景象,通過源源不斷,來自於古國吳地的船舶,表達得淋漓盡致。

二,戰爭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

“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源是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是統治階級腐化墮落,貪得無厭的直裸裸掠奪的直接表現。

玄宗早期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速了權貴對土地的兼併。加之玄宗後期安於享樂,又重用奸佞之人,以致統治階級內部結黨營私,互相傾軋;失去土地的貧民百姓流離失所,無以為家。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亂爆發了。長達十年的戰火摧殘,對大唐王朝來說可謂是沉重的一擊。從此,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經濟倒退,人口銳減,出現了餓殍遍於野,村鎮皆蕭條的亂世之慘狀。

為了躲避安史之亂,杜甫於759年告別羌村舊居,歷盡千幸萬苦,經隴上一路來到四川。四川有他舅父,友人高適的幫助,從此,他的生活相對來說,安適得多了。

四川四面環山,素有天府之國之美稱,外有秦嶺之險,蜀道之難,在中國歷史上很少經受戰亂之禍,實乃華夏故國的最後一道屏障,故有“失蜀則失天下”之說。

安史之亂的戰火沒有波及蜀地,好多皇室貴胄又避亂入蜀,同時,他們也給蜀地帶去了大量的錢財物質。所以,當時的四川,人口劇增,錢糧充足,一度出現了罕見的繁華景象。

760年秋,杜甫草堂落成,杜甫感而詠之:“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這對半生坎坷的杜甫來說,無異於是天堂的生活了,同時,也是他詩歌創作最輝煌的井噴期。


黃土情愫


這首絕句不是寫祥和景色的,提問者根本沒有讀懂這首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是講要出山做官去了,一行白鷺上青天是講高潔之士要上朝了。窗含西嶺千秋雪是講刻苦修煉有所成就。門泊東吳萬里船是講接自己的船已經停在家門口了。

為什麼說兩個黃鸝鳴翠柳是講要出山做官去了。這裡面是有學問的。望文生義的人怎麼讀得懂呢?為什麼一行白鷺上青天呢?窗含西嶺千秋雪在講什麼?為什麼門口泊著的萬里船是東吳的?這裡面都是學問啊。讀懂這首詩,對寫詩是很有幫助的。


吳山野士


詩人用影射的手法寫出了祥和的詩,相對中原地帶,成都這個大後方,山高路遠,特別是“蜀道難”,所以未受安史之亂的影響,北方陷於戰亂,這裡仍是一片安定祥和。如果沒有這一次戰爭,整個唐朝的盛世江山,也應該是非常的美麗的吧。這是詩人深藏在詩後的意圖,我們都知道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追求,所以,他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是有所指的。如果走馬觀花,是會錯過詩人的良苦用心的。


用戶6180549354


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是中華最後的世外桃園


秋涼細雨錦官城


山高路險成自然,英雄擔當龍虎盤。

知音漫客慰浮命,卻留不凡載人間!


李志鵬詩詞書法


當時正處安史之亂時期,


生如夏花彤翔


安史之亂導至中原一片戰亂,那時除了蜀地以外,荊楚、吳越等地區也沒有被波及。


用戶9104508907699


於戰火紛飛中不忘賞景,那叫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