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來理解,什麼是仁義呢?

《繫辭傳》講: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這是孔子《十翼》裡面關於仁義的論述,如果單從《易經》來理解,什麼是仁義呢?

回答:《易經》為群經之首,儒家,道家,法家,諸子百家,其思想架構,都來源於易經的哲學架構。

要理解“仁、義”的真意,還真得從《易經》和《河圖》,《洛書》去找,從源頭去找他的合理性,是不是孔老爺子隨便想出來的,是不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呢?還真不是哈,孔聖人只是把《易經》思想用於解決人類社會中人的問題而已。

《易經》就如一所寶屋,各門入得裡去,皆能找到自己的寶貝。儒家找到了:仁義。道家找到了:清靜。法家找到了:刑名。墨家找到了:兼愛非攻,等等,諸子百家,在易經這個華麗堅固的屋子裡面,都形成了自己成熟有用的體系,並在不同發展時期,促進了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詳情見最後一張圖)

題主所問為:仁義。我們就專挑仁義來講。首先我們看看下圖,瞭解一下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還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後天八卦圖以及河圖洛書裡面的位置和數理關係。

從《易經》來理解,什麼是仁義呢?

我們看:仁在東(左),義在西(右),卦象分別是:震卦和兌卦(有的朋友說義屬艮卦,那是毫無依據的)。五行屬性分別是陽木和陽金。這個圖就不仔細講了,內容太多。有易經基礎的朋友可以看明白。看不明白的,在下面留言問。

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八條目,為什麼要這樣排?依據是什麼?有志於傳統文化研究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思考。

仁、義的原始代碼

要懂得仁義在易經裡面的真正意思,就必須懂得河圖密碼。(略)我們直接看圖說話,易經是圖像學,文字真心說不清楚,沒有圖,說了也聽不懂:

從《易經》來理解,什麼是仁義呢?

我們看:1、仁在震卦裡面,代碼:3、8(震3,巽8)。

2、義在兌卦裡面,代碼:4、9(兌9,乾4)。

這個代碼是河圖裡面的代碼,如圖(3)

從《易經》來理解,什麼是仁義呢?

由第二圖,第三圖兩圖合起來看:我們發現仁屬木,義屬金。金克木,仁義兩個是矛盾統一體。

仁,簡單來講,就是給生路。每個生命都應該有生的權利,仁是施恩及物。在佛家叫慈悲,儒家只強調民,君主要仁慈對待人民,要讓每個子民能夠活下去。

仁的數理翻譯密碼在震卦,指的是春天,耕耘,生長,孝順,仁慈,悲憫,道德,良心,大樹,棟樑,雷,驚蟄,卯時,5:00——7:00,大腸經,肝臟,眼睛,筋,淚,怒氣,吼,條達,擴散,外揚,生機勃勃,肝病,狠毒,忤逆,魂,藍色等等

義叫什麼?簡單來講就是每個生命都要有獲得生存的保障,義是裁斷合宜。仁強調的是心,義更強調物。就是要儘量公平,公正。

義的數理翻譯密碼在兌卦:秋天,收穫,結局,履行義務,贍養,刀,殺,毒,砍,公平,正義,法律,法規,行刑處決,分配,談判,裁決。財產分割,稅務,砍樹發木,酉時,肺,腎經,魄,驚嚇,悲傷,哭,瘟疫,白色,金屬,礦石,堅硬,三八,嘰嘰喳喳,吵架,鬥毆,真話,謊言等等(其它在書上能查到的就不舉例了)

由上面的象我們可以看出:

仁是象樹木一樣,養育眾生萬物,仁慈吧?嚴格意義來講,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由木來養著的。沒有木,就沒有生命,所以道德經講1生2,2生3,3生萬物,我們看木的代碼在河圖裡面剛好是三,這絕不是巧合。老子也不可能瞎編123什麼的來騙人。這是題外話。所以,仁的本質就是生,象屬木植物一樣養育萬物,象春天一樣提供良好環境讓萬物生長,生機勃勃。

義是象秋天萬物成熟一樣,為萬物提供春天生長的出來的成熟種子,分配給眾生萬物。只有春天沒有秋天,那肯定是徒勞的,相當於春天辛辛苦苦幹活了,秋天沒有收成,那就完蛋了。義這裡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殺!秋天,天要把植物殺死,來年春天再來,如果不這樣加以限制,過度生長,那就完蛋了。人口也是一樣,萬物都是一樣,不能過度生長。

金,就在起到控制物種數量和種類的作用的。所以是:金克木,義克仁。也就是,我們不能只注重仁,還要注重義。

生活中的運用

經常聽見一些老闆拖欠工人工資,引起嚴重的,勞資糾紛的事情,有的老闆因此被自己的工人幹掉,上世紀這種事情屢見不鮮。這就是老闆不仁,對自己的員工不義引來的禍事。

也經常見員工混天過日,天天上班就盼著下班。跑業務的,為了拿多提成,把單子給別的公司,還有的甚至偷公司的技術,資料據為己有。這就是不義。這種人是沒有發展前途的。為此受到法律制裁的也屢見不鮮!

在社會上,只要做到富者仁,窮者義。這個社會就能和諧很多。別個工人給我們幹活,為我們掙錢了,我們就要對他們好些,該給別人的,就要給。老闆付給我們錢了,我們就要當自己的事情幹,努力工作,甚至付出比所得還要多,這就是義氣。拿自己的該拿的,不該拿的一分不要,您早晚成事!

仁義之用大矣哉!孜孜踐行,可以圓滿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