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新改革,哪些事業單位被改爲企業?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在這份文件中明確的劃分了以社會功能為標準的事業單位分類,具體如以下三類:

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種類別。

根據本次發佈的文件精神,現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劃入改革行列,改製為企業,直白的說就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在此次文件執行過程中有可能被收回事業編制,轉變為企業編制。

事業單位新改革,哪些事業單位被改為企業?

那麼,該如何評定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呢?

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之一的,認定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第一,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營利為目的。

第二,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不屬於政府必須提供的公益服務範圍。

第三,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且應當通過市場獲得。

工程建設、維修、養護,工程勘察設計,市政公用經營與作業,經營性水利工程管理,農場、園藝場、養殖場、苗圃和經營性林場等農業養殖(種植)機構。

技術開發類科研,經濟鑑證類社會中介,商業性地質勘查,招投標代理,一般性評審認證,諮詢服務,評估鑑定,面向社會的培訓機構。

賓館,招待所,經營性康復療養,房屋修繕,物業、車輛服務,部門文印機構,投融資,擔保,糧食收儲,物資、圖書、儀器設備供應。

非時政類報刊,一般文藝院團,影劇院,影視音像製作銷售,演出中介,新聞媒體的印刷廣告發行傳輸等經營部分,電影製片廠及其他各類公司等。

事業單位考試之樸素邏輯解題技巧探究

事業單位招考中出現的題目雖然難度不是很大,但是遇到樸素邏輯類的題目也是要花費一番功夫的。尤其是遇到樸素邏輯類的題目,難度不小,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甄別正確選項,提升做題效率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些題目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樸素邏輯的解題技巧。

一、瞄準高頻信息

當面對題幹給出的多種條件時,很容易打亂人的注意力,想要從題幹眾多無序的信息中快速推導結論,我們可以從一些高頻信息入手突破。

【例1】剛剛入職的三位員工,張嵐、李麗和王怡三個人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和廣州。其中,張嵐不比來自北京的同事年齡小,李麗比來自廣州的同事年齡大,王怡和來自廣州的同事一樣大。如果上述為真,則以下哪項也為真?( )

A.張嵐來自廣州,李麗來自北京,王怡來自上海

B.張嵐來自廣州,李麗來自上海,王怡來自北京

C.張嵐來自北京,李麗來自廣州,王怡來自上海

D.張嵐來自上海,李麗來自北京,王怡來自廣州

【解析】正確答案為B。題幹三個條件中高頻信息為“廣州”,可由此突破。由“李麗比來自廣州的同事年齡大”和“王怡和來自廣州的同事一樣大”可知,李麗、王怡都不來自廣州,所以來自廣州的是張嵐;又“張嵐不比來自北京的同事年齡小”,即年齡排行為“李麗>張嵐(廣州人)>北京人”,所以來自北京的同事不是李麗,則是王怡,李麗來自上海。故答案選B。

二、鎖定確定信息

當題幹給出的多種條件無明顯的高頻信息時,可以從一些絕對確定信息或相對確定信息入手突破,從而快速解題。

【例2】某公司新近引進四名專家,分別來自河南,河北,湖南和湖北。他們分別在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的三個部門,且每位專家只能在一個部門工作。其中:

①湖北專家單獨在銷售部門;

②湖南專家不在生產部門;

③河南專家和另外某個專家同在某個部門;

④河北專家不和河南專家在同一個部門。

根據以上條件,河北專家在( )。

A.生產部門 B.銷售部門

C.售後服務部門 D.無法得知

【解析】正確答案為A。首先題幹①是確定信息,即湖北專家單獨佔在銷售部門工作,據此可以排除B選項;根據①②可知,湖南專家在售後服務;根據③④可知,河南專家與湖南專家同在售後服務;由此可推出河北專家在生產部門。答案為A。

以上題目就是根據題幹中的高頻信息和確定信息作為突破口,從而快速找到正確答案,現在你學會了嗎?

隨著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化和規範化,事業單位招聘也正在逐步融入到公考過程中,具有了一定的規模性、週期性和形式性。很多考生在瞭解了事業單位的統考招聘之後,總會感慨“這簡直是國省考再現”。那麼,既然形式愈來愈趨向於國省考的事業單位考試,在內容上是不是也是保持大致的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各位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除了學習必要的專業技能知識以外,更是可以充分利用時間進行行測部分的學習,這樣在專業上的專業,在行測上的高效,必然能夠讓我們在事業單位的招聘中把握更多的機會。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在歷年各個公考中都出現的樸素邏輯的真假話問題,通過對點的學習,感受真假話面的廣闊,和解題的核心本質。

一、真假話題型特徵

真假話在必然性推理裡屬於常考考點,在樸素邏輯的考察過程中,真假話問題的呈現形式就是出現真假話,重複判斷。而它區別於一般命題的真假話,在於樸素邏輯的真假話問題很少涉及矛盾的對應。所以,在解題過程中,抓住突破口就成了解題的關鍵。

接下來,我們就用兩個例題去學習感受樸素邏輯真假話問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二、真假話解題方法

要分析出真假話問題的解題思路我們可以先來看這樣一個例題:

在一個地方有魔鬼、天使和人共同居住,其中魔鬼永遠說假話,天使永遠說真話,人有時說真話有時說假話。一天,一個人來到這個地方,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紅衣服:我不是魔鬼。

藍衣服:我不是天使。

白衣服:我不是人。

他們三個中,既有魔鬼和天使,也有人。那麼,請問究竟誰是魔鬼,誰是天使,誰是人?

各位考生看到這裡就會發現,這個題裡有真話也有假話,並且重複判斷,是典型的真假話問題。可是,在這三句話裡並沒有矛盾。那麼,我們可以怎麼辦呢?很簡單,直接進行假設。

假設紅衣服說的是真話,即他不是魔鬼,那麼就會是天使或人,也就意味著在藍色衣服和白色衣服中一定有魔鬼。但是,魔鬼永遠只說假話,他肯定不會說自己“不是天使”,或者“不是人”,就可以知道剛剛假設得出的結果與題幹相悖,即不成立。也就知道,紅衣服的說了假話,他就是魔鬼。而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剩下的藍衣服和白衣服就應該有一個天使和一個人。又因為天使永遠只說真話,所以,藍衣服的不可能是天使,只能是人,白衣服的才是天使。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假設,我們就可以得到這個題的答案。但是,事實上在日常練習中,很多考生卻總會在假設過程中,因為條件梳理不清楚,導致自己走入自己的迷宮中。所以,各位考生要注意假設法雖然簡單,但是熟才能生巧。

當然,除了這樣直接假設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突破口進行假設。我們再來看一個例題:

甲乙丙丁分別來自美國、英國、荷蘭和瑞典。在問到他們各自國籍時,甲說:“乙不是美國人。”乙說:“丙是瑞典人。”丙說:“丁不是荷蘭人。”丁說:“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個人是瑞典人。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事實。”如果丁說的實話,那麼他們各自來自哪個國家。

各位考生就會發現,和剛剛不同,在這裡是有明顯的真話範圍的,既只有一真。所以,我們就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去看這個題。既然只有一個人說真話,且這個人是瑞典人。那麼,瑞典人的判斷就是第二個突破口,也是最關鍵的。觀察題幹信息,就會發現關於瑞典人的判斷是乙說的,我們就可以假設,如果丙確實是瑞典人,則說明乙說真話,那他也會是瑞典人。但是,瑞典人只有一個,這樣的假設肯定不成立,即乙說了假話,丙不是瑞典人,則丙說的也是假話,即丁就是荷蘭人。又因為乙和丙都不是瑞典的,那麼,甲就是瑞典人,也就能知道乙不是美國人。現已知甲是瑞典人,丁是荷蘭人,所以當乙不是美國人的時候,就能知道乙是英國人,美國人是丙。

那麼,相信各位考生從這兩個例題裡,就能夠分析出樸素邏輯真假話問題的解題方法就是假設法,而假設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當假設的結果與假設本身或題幹要求相悖時,該假設不成立,即假設的矛盾為真。

方法和思路是兩個題或者一句話的事,但是要想做到高正確率,還要保證快速解答,各位考生必須要加強練習,熟能生巧,當這些理論和方法真正地被自己吸收時,才是我們上場的最佳時刻,若要這一刻早日到來,從這一刻,我們必須得行動起來。所以,加油吧,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