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警惕腎臟病「偷襲」

年輕人警惕腎臟病“偷襲”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腎臟病只是老年人的專利,似乎只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人群才會發生腎臟病變。殊不知,現在人們長期不科學、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正慢慢侵蝕身心健康,慢性腎臟疾病已開始“入侵”越來越多的年輕身體。

名詞解釋:何謂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大組疾病的總稱。

指任何原因導致腎臟病理檢查異常或出現血、尿成分異常或影像學檢查異常≥3個月,無論腎小球濾過率(GFR)有無改變;

其次,無論有無腎臟損害證據,僅腎小球濾過率(GFR)<60ml/min/1.73M2>≥3個月均可確定。

年輕人警惕腎臟病“偷襲”

【案例直擊】

狀況1:常規健康體檢,將她送進腎內科病房

正值青春年華的張小姐因工作需要,到蘇州市立醫院本部進行體檢。拿到體檢單時,發現腎功能中肌酐指標比正常範圍增高了一倍。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前往腎內科進一步就診。本部腎內科副主任醫師沙正容詳細檢查後,診斷為“雙腎萎縮”,建議她住院治療。

對於這樣的結果,張小姐自然覺得有些難以接受。她說,自己的健康狀況一直不錯,認為進行健康檢查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所以也從未做過體檢。住院之後,張小姐通過保腎等綜合治療穩定了病情,幾年以後,才開始做“腹膜透析治療”。

沙正容醫師介紹,長時間的腎臟疾病,導致腎單位,尤其腎小球受損,

腎臟出現實質性損害,腎臟體積縮小。當患者腎功能不全至腎功能衰竭後,則出現雙腎萎縮。腎功能改變和雙腎萎縮是相輔相成的。張小姐如果沒有做檢查,沒能及早干預,可能半年至1年後就要做“腹膜透析治療”了。

狀況2:輕視微小的變異,錯過治療時間

30多歲的吳先生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進行尿常規檢查,發現尿中有微量白蛋白,其餘各項指標都正常。醫師建議他去專科進一步診療。

吳先生覺得自己身體健康,尿常規中除了這項指標有異常外,其餘指標也正常,他上網查了下,自己沒有泡沫尿(尿液中氣泡增多)、血尿(尿中帶血),也沒有尿少的症狀,覺得醫生們小題大做,就沒有進一步檢查。半年過後,吳先生以“腎衰”收治入院。

“腎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有時微小的變異,其實就是腎臟功能發生異常的信號了。”沙正容介紹,吳先生如果當時進一步就診,通過超聲等輔助檢查,會發現腎臟的病變,通過早期干預,至少會延緩腎臟的病變進程。

沙醫師強調尿液檢查是泌尿系統的初篩項目,要重視尿液檢查的結果。每個人都需要關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年輕人,不要以為身體好,就忽略自己的健康問題。

狀況3:與消化系統症狀重疊,找錯治療目標

從外院轉至市立醫院本部的七旬老人王老伯,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胃口不好幾年了,近半年症狀加重,吃什麼就嘔吐什麼,他又覺得胸腹部不舒服,一直到消化科就診。消化科針對症狀治療也沒有起色,反覆檢查後,醫師發現王老伯血中肌酐指標異常增高,最後轉至腎內科就診,通過腎病治療,病情才有了好轉。

據介紹,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是慢性腎臟疾病的重要原因,膳食不合理,身體活動不足又是產生這些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這些因素使體內代謝毒物增多,腎臟功能受損,無法及時清除血液中廢物,所以引起全身症狀的不適。如果早發現,通過干預,老人就不會這樣難受了。

年輕人警惕腎臟病“偷襲”

別讓一塊小石頭,弄壞整隻腎臟

本部超聲科主任醫師常紅梅也在臨床中發現過許多病人,因為沒有及時就診,導致一塊石頭弄壞了一隻腎臟。

其實結石並不可怕,大量飲水、跳躍運動等方式都可以將石頭排除,臨床上許多有結石患者,並沒有臨床症狀,當石頭嵌頓在腎盂和輸尿管連接的部位,堵塞尿液的去路,尿液瀦留在腎臟的集合系統中,使整個腎臟浸在尿液中,導致腎臟的擴大。經過長時期的堵塞,導致腎臟功能損害。而另一側腎臟尿液分泌正常,所以患者並沒有覺得尿量減少,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經過長期的堵塞,病變處腎臟已經變薄,失去功能了。

異常指標別忽視,做好自我管理很重要

沙正容建議,在如今緊張的工作壓力下,年輕人一定要定期為自己的身體做健康體檢,健康體檢後,別忽略各項結果,看到指標異常,還是要到各專科進行檢查。而有高血壓、結石的患者最好每半年到醫院隨訪。

“慢性腎臟病的非藥物治療,是一切治療的基礎,沒有它,醫院各項治療都將大大折扣!”沙正容介紹,對於已經出現慢性腎臟疾病表現的病人而言,及時在腎內科就診,由腎內科醫師根據疾病狀況進行評估,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慢性腎臟病治療的根本是病人做好自我管理。慢性腎臟病終生伴隨,不能治癒但可控制,慢性腎臟病一旦演變為慢性腎衰竭則必須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延續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