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槓桿丨報告稱二季度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略升 金融槓桿率持續回落

去杠杆丨报告称二季度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略升 金融杠杆率持续回落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18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二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實體經濟槓桿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上升了0.6個百分點,基本保持穩定。金融槓桿率已回落至2014年水平,資產方衡量的金融部門槓桿率由2017年末的69.7%下降為64.3%,負債方則由62.9%下降為61.6%。

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當天發佈的《去槓桿政策轉向了嗎?——中國去槓桿報告(2018年二季度)》顯示,相比2017年末,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略有上升。其中,居民部門槓桿率半年累積上升了2個百分點至51%;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槓桿率都有所下降,非金融企業由2017年末的157.0%下降到156.4%,政府部門由36.2%下降到35.3%。

報告指出,金融監管加強促進金融部門加速去槓桿。二季度末,相比2017年末,從資產和負債兩端分別統計金融部門的槓桿率皆有所下降,分別下降5.4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晶介紹,二季度末,居民債務餘額上升到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張曉晶分析,短期消費貸款仍是拉動居民部門各項貸款餘額上升的主要動力,當前餘額7.6萬億元,同比增長30.3%。

“當前居民槓桿率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增速過快。”張曉晶分析,2016年和2017年全年分別上漲了5.7和4.1個百分點,2018年上半年上漲了2.0個百分點,增速持續保持在高位,這對宏觀金融體系帶來一定的風險。不過,隨著住房貸款增速下滑,居民槓桿率的增速應有所下降。

報告顯示,2018年二季度末,居民住房貸款餘額23.8萬億元,同比增速回落至18.6%,增速已基本回到2015年房市啟動前的水平。

據張曉晶介紹,非金融企業槓桿率自2017年一季度達到160.9%的峰值後持續下降,當前水平相比峰值時期已下降4.5個百分點,除今年一季度稍有反彈外,下降趨勢已保持了5個季度。

其中,從企業資產負債率來看,國企在去槓桿而民企在加槓桿。張曉晶分析,民企資產負債率上升,主因在於資產縮水嚴重,資產和負債同時收縮,導致被動加槓桿。相反,國企資產和負債都在上升。不過,考慮到總負債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國企的狀況尚未好轉,僅從償付能力來看,國企的債務風險依然較重。

報告顯示,二季度末,政府總槓桿率從2017年末的36.2%下降到35.3%,總共下降了0.8個百分點。其中,中央政府槓桿率從2017年末的16.2%下降到15.9%,下降了0.3個百分點;地方政府槓桿率從2017年末的19.9%下降到19.4%,下降了0.5個百分點。

“2017年到現在,更為顯著的變化是地方政府隱性槓桿水平下降。”張曉晶分析,一方面,以融資平臺和PPP為代表的政府隱性債務餘額增速出現了顯著下滑;另一方面,主要以政府資金為支撐的基建增速大幅下滑。此外,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資金主要來源的影子銀行規模出現大幅下降。

針對當前對“去槓桿轉向”的討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立足防範化解風險,去槓桿政策方向不能變。但要在充分研究經濟運行形勢基礎上,研判去槓桿閾值、加強部門間協調、加強與市場溝通,給市場提供明確和穩定的預期。

張曉晶建議,在政策微調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避免迴歸舊有的保增長與加槓桿模式。“雖然決策層明確提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但如何防止再次演變為過度寬鬆,從而避免去槓桿的努力付諸東流,是首先需要注意的問題。”張曉晶說,即便是政策的邊際放鬆,在執行過程中也有可能會變形走樣。對於定向調控這類的結構化操作,一旦在局部開啟一定的政策空間,在各種套利機制的作用下,也可能在整體上產生非預期的政策結果。當前,尤其要防止流動性漂移帶來變相加槓桿,重拾依靠房地產和基建兩大部門拉動經濟增長的舊有模式。

第二,以效率改進獲得去槓桿的持久動力。張曉晶表示,非金融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去槓桿仍是結構性去槓桿的關鍵。要進一步優化企業的債務資金配置,打破剛性兌付,加快“殭屍企業”出清,把其佔用的信貸資源釋放出來,促使債務性資金更多配置到新興產業部門、高效率企業。

第三,經濟政策可以根據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相機抉擇,但也要有政策定力,以穩定市場預期。(記者劉玉龍)

新華金融客戶端:權威財訊盡在“掌握”,掃碼或長按二維碼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