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這句話是何意思?展示了什麼樣的歷史?

周秦漢唐


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歷史文化故事


關於茅臺酒的起源發家史,有一句話是怎麼都繞不開的,那就是”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這是清代西南大儒鄭珍《吳公巖》一詩的句子。這兩句話側面表露了貴州茅臺的起源。


茅臺本地不是什麼資源豐富的地方,既沒有名山大川以供瞻仰,也沒有名人故里可供遊覽,更沒有豐富礦產可供開採。然而這個幾乎是四面環山的偏僻小村,在今天卻成為了世界知名的名酒產地。


這一切都源於茅臺酒的發跡。

關於茅臺酒是什麼時候開始揚名的,現在的宣傳最早是溯源到了漢武帝時期,唐蒙出使夜郎,帶回的枸醬酒得到漢武帝“甘美之”的讚譽;且不說“枸醬”這麼一個望文生義的名字和當今茅臺酒原料毫無關聯,高度蒸餾白酒都只是明清才盛行起來的,跟漢武帝時期的酒基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而茅臺歷史的追述在“甘美之”之後是長久的斷層,再一次的出現就是清代各種燒坊的盛起,這時候也能零零碎碎找到一些文字記載,其中,題目中提到的“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就是這些文字中比較知名的句子。


詩出西南巨儒鄭珍《吳公巖》一詩,鄭珍詩貴州遵義人,道光年間的舉人,官員、學者。至今仁懷還有紀念鄭珍的道路命名。

這兩句詩描述的是道光時期貴州茅臺地區渡口的商業景象。那時候貴州本地無鹽,本地人所需的鹽巴物資基本是由四川由水路運進,茅臺鎮緊挨著水道赤水河,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知名的渡口。

而往來茅臺渡口的商人大多是山西(晉)、陝西(秦)地區的晉商、秦商,這些商人在茅臺聚集,給這個山野小鎮帶來了新的機遇,“秦商聚茅臺”一句也成了茅臺酒師從汾酒的“證據”之一。

這樣就形成了鄭珍詩中描繪的場面。


秦商以販鹽名噪天下,到四川后,憑藉雄厚的資本,抓住四川、貴州、雲南等省經濟發展、人口增長、鹽需加大的時機,至清代時,逐漸壟斷了四川鹽業生產,最終形成了“川省各廠灶,秦人十居七八,蜀人十居二三”的局面。

蜀鹽逆流而上,“茅臺酒”作為免於空載的回頭貨順流而下。慢慢地,酒就做大了,至道光年間就達到了年產400噸的規模。“仁懷的集貿以酒為大宗,多由陝西商販經營。”(《貴州通志》)。經秦商販賣的“茅臺酒”整個西部,乃至全國都在暢飲。

茅臺酒也因此走出了小村,走到了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舞臺上,而後的一摔成名榮獲金獎,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再往後的賴茅橫空出世,與王茅、華茅三足鼎立,茅臺酒一度達到鼎盛;

而後的三渡赤水讓茅臺酒和軍隊結下了不解之緣,為後來茅臺酒的發跡埋下了伏筆;



解放後三家歸一組建國營茅臺酒廠,歷經鄭義興、李興發、季克良、袁仁國的一代代釀酒人的努力,茅臺酒終於發揚光大,正式成為了白酒業的霸主,達成了今天的奢侈地位。

這一切的功勳,應該歸屬於鄭珍,歸屬於秦商,歸屬於賴茅王茅華茅,歸屬歷年歷代堅持不懈改良茅臺酒的酒師們。



其實鄭珍另有一首宣揚茅臺好酒的詩句:

直名“茅臺村”,其中的“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兩句,直接把茅臺酒拔高到貴州之冠的高度,影響力極為深遠。

當今貴州茅臺又掀起了申請”國酒“商標的戰爭,儘管遭遇五糧液、汾酒、郎酒、水井坊等諸多同行的反對,國酒之名還是越來越深刻地刻在國人心裡。


如今的茅臺,已經不僅是”冠黔人國“,而是”冠華人國“,身為茅臺人,我為茅臺而驕傲。

希望明天的茅臺能發展的更好,用品質征服全世界的酒友。


痴心釀酒人


“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這句話是何意思?展示了什麼樣的歷史?

川鹽,又叫蜀鹽。秦商,指的是官商。“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指的是四川的食鹽要運往貴州,官商要從茅臺鎮進入和散開。

貴州是不生產食鹽資源的,自古都是外地調運,因為是高原地貌,地無三尺平嘛不像海邊和盆地有生產食鹽的條件,因此在很早的古代都是從外面來調運食鹽進入貴州的。雲貴川,四川最近,也豐產食鹽,於是就會有“川鹽走貴州”的歷史典故。

舊社會在貴州,有“鹽貴淡食”的說法,也就是因為缺乏食鹽資源,因此貴州的酸菜很有名氣,貴州人民喜歡吃辣根酸辣湯菜,其中貴州的酸菜魚是最出名的,可以說是中華美食一絕。另外因為缺乏食鹽,對食鹽很看重就會醃製鹹魚,酸菜,可作為四季常菜食用。

據史籍記載,在清朝乾隆年間,貴州的食鹽銷量不過四六.七五萬擔,根本不能滿足需求,於是就有“不鹹不淡,一餐二錢半”的說法。“黔民苦鹽貴淡食者,眾且久矣”。“鬥米斤鹽”。可見食鹽之貴。於是就需要大量的官商,馬幫來販運食鹽進入貴州。

為什麼說“秦商聚茅臺”?看下面的歷史記載就會明白。古時候四川的食鹽進入貴州,三分之二地區的食鹽都是走赤水河到達茅臺鎮。

茅臺鎮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茅臺地處川南黔北接壤的要衝,是川鹽轉運水陸交通的口岸。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對赤水河和茅臺鎮的介紹中得到答案。

整理完資料,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新的信息,這句話其實很年輕,“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這句話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那麼,在開鑿赤水河道之前,貴州人民是怎麼吃上食鹽的?沒有河道的便利運輸,走陸路翻山越嶺的,估計就更加的艱難。


農民妹子一枝花


歷史上茅臺酒的發展,與鹽密切關係,鹽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貴州不產鹽,川鹽由四川的五通橋,自流井等產區分道入黔。


茅臺鎮自古以來就是川鹽入黔的重要口岸和物資集散地,仁岸是川鹽運到合江縣再經赤水河逆水而上至茅臺鎮為水運終點,同時又是川鹽陸地起點,轉運貴州省內各地銷售,當時仁岸鹽商陸續在茅臺設立鹽號,逐步繁榮了茅臺鎮的經濟,舊時就有,”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描述,茅臺地區經濟的活躍,也促進了釀酒,也進一步的發展,清光緒三年,四川總督丁寶楨為了開發利用赤水河,把川鹽運到貴州,再把貴州和雲南的銅,鉛,木材等運到北京,奏請光緒皇帝批准,再次疏通赤水河道,改善了赤水河的交通運輸,增加了貨運量,每年由赤水河運茅臺的鹽,達650多萬公斤,同時丁寶楨還改革鹽政,仁岸四大鹽號,”永隆裕””永發祥””賢興隆”,“義盛隆”在茅臺鎮大建鹽倉,大山深處的茅臺酒同時也通過商旅銷往外地,聲名遠播。


仁岸的建立和發展,吸引許多外省客商到茅臺,使茅臺鎮人口急劇增加,也促進了釀酒織布,製茶應援圖,陶瓷製作,客棧,飯店,等的發展,茅臺酒更是首得其利。

清道光時,茅臺渡口,沿船擁擠,酒宴興隆,各地客商雲集,一派繁榮景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善了交通運輸,赤水河鹽運成為歷史。

我是茅臺鎮人,也是一名制酒工作從事者,對於茅臺的歷史也是在積極的學習,歡迎喜歡醬香白酒的朋友關注並私信我交流正宗茅臺鎮散酒。


1茅臺醬香型白酒


據記載元朝末年,當時的茅臺鎮叫茅草臺村,簡稱茅臺村。因為當時這裡的仡佬族先民祭祀的一個臺地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茅草,人們便管叫為茅草臺村。一直到清朝中葉,當時的皇帝認為茅臺之名不雅,曾該為益商鎮。但是因為當時茅臺鎮的酒和川鹽深入人心,四方來客以及本地人依然以茅臺呼之,一直到實行新縣制度,該茅臺村為茅臺鎮。


據《遵義府志》記載,公元1741年,赤水河被劃為川鹽入黔的四大水道之一。想必大家都知道自貢的井鹽是非常出名的,至今都還保留著。當時四川總督張廣泗組織開修河道直抵茅臺。成為了川鹽轉運水陸交通的口岸,故而茅臺鎮,打鼓新場、鴨溪、永興成為黔北四大繁華集鎮,日益繁榮昌盛。當時貴州三分之二的人民食鹽就由茅臺鎮運入,是為“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一片繁榮景象!

茅臺鎮成為了川鹽入黔的集散地後,四方商賈雲集,對鹽、酒的需求與日俱增,從而刺激了茅臺鎮釀造業的發展!


酒仟歲


川鹽走貴州,說明當時的四川自貢鹽沿河而上到今天的茅臺鎮上岸,再經過肩挑馬馱銷往雲南,廣西,貴陽。其實也在側面反映當時的茅臺鎮屬於一個重要的碼頭或者說中轉站。而當時的鹽號主要是集中在現在的茅臺酒廠一車間的位置。更巧合的是茅臺鎮最古老最著名的三家釀酒燒房就在鹽號倉庫的旁邊。

秦商聚茅臺

鹽的運輸與販賣在當時應該是和今天的電力行業一樣,都是嚴禁私人插手的。但是可能由於茅臺鎮到貴陽屬於路遠且難走,官家可能容許茅臺鎮的一些商家可以自己販賣鹽。而知名的華茅作坊的老闆就是知名的鹽商,大地主。同時由於四川的除鹽以外的貨物到茅臺鎮上岸後也要運輸和銷往其他地方。所以有大批的商人聚於茅臺鎮並不奇怪。

今天的茅臺鎮已經不在是一個口岸小鎮,而是一個以茅臺酒廠為龍頭帶動一大片私人釀酒廠發展的中國酒都。而酒在以前就是作為老百姓勞作之餘喝點祛除睏乏的良藥,還有就是富足人家的精神生活必須品。

正是來往的腳伕、商人催生了早期的三家燒房的發展。今天的茅臺鎮酒廠也恰好是在三家燒房上發展起來的。


茅酒守藝人


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在這句話的含義中,川鹽就是指四川的自貢生產的井鹽。這種鹽在古代以至近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通過赤水河邊茅臺碼頭進入貴州的。所以詩人鄭珍曾經有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的絕唱。過去的鹽稱為鹽巴,是結晶體塊狀,進入茅臺鎮後,完全依靠馬幫和背兜(包括茅臺酒)運到貴州省貴陽市,然後又慢慢銷售全省各地。鹽是四川出產的,所以簡稱鹽巴。過去的鹽十分為貴,稱鬥米斤鹽。家中有一小塊鹽,做菜只能是用來放在菜裡涮一涮。古代的茅臺鎮曾經比較繁華過,鎮上的燒房烤酒不但要滿足南來北往的商人,同時還滿足市場的需求。但是在清咸豐同治年間,由於鎮壓貴州的少數民族反抗,茅臺鎮曾經幾乎全部燒燬。直到解放前夕,也就是華王賴三家燒房並存。也就是這三家生產茅臺酒聞名一世而最後成就了今天的茅臺酒集團。真應了秦商聚茅臺。如今的茅臺鎮不用考慮鹽巴的事,而是全國各地的酒商聚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