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企業版:斷裂的消費者行爲鏈

滴滴企業版:斷裂的消費者行為鏈

企業版與個人版最大的不同就是通過企業版下單購買服務的人基本不是企業版服務的使用者,即購買者與使用者分離。一旦作為企業客戶的乘客在體驗過程中稍有不滿,就會遷怒於企業,影響客戶對企業的印象甚至後續合作。

“要不你就付40塊?你看去機場收費站要15元,下高速要25元……”電話接通,滴滴司機喋喋不休地商量著,但態度較上一次通話稍有緩和。“不用!你取消訂單吧!”張總回覆得毫無商量餘地。

掛掉電話後,張總給公司行政部經理撥通了電話:“另外給我訂一輛明天早上8點去機場的車。之前那個司機的訂單取消吧,竟然找我另外收錢……對了,以後不要用這個滴滴企業版接送客戶!”張總直接下了命令,並耐心地解釋:“要是這些司機去收客戶的錢,你想客戶會對公司有好印象嗎?……”

半個月前,張總的企業進行內部管理改革,其中就包括裁撤企業車隊和改用滴滴企業版。此舉有兩大好處:一是極大地省去了因用車而導致的購車費、車輛維護費和司機薪資等各類費用成本;二是避免了“公車私用”現象。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滴滴企業版帶給企業的可不僅僅只有好處,從上述情景實例便可窺見一斑。

購買者和使用者分離

滴滴企業版是在效仿當初的腦白金——切斷了購買者和使用者的聯繫。腦白金出現的那個時候網絡並不普及,因而它遵循著傳統時代的消費者行為模型,即AIDMA法則(見圖1)。

AIDMA法則是指因廣告發生功效而引導消費者產生的心理變化,其過程是:消費者首先注意到該廣告併產生了興趣,爾後就有了想買來試一試的慾望,到了某個購買場合由於記住了該廣告內容,最後促成了行動——購買和使用。腦白金通過重複的廣告轟炸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並在廣告中植入“禮品上檔次”和“孝敬長輩、家人和朋友”的情感因子而極大地引發了人們的興趣,以至於購買者往往忽視了其功效。

在講究人情世故、禮尚往來的中國社會,這種興趣又直接轉化成了購買渴望,最後促成了購買行為。但是,由於腦白金切斷了購買者和使用者的聯繫,腦白金是否會重複購買只取決於人們是否有送禮的需求,而非產品本身。

進入互聯網時代,新的消費者行為模型——AISAS法則誕生(見圖2)。人們自主地搜索瞭解產品並直接通過網絡促成行動購買和使用,最後通過博客、BBS和QQ等個人社交媒體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購買經驗和使用體驗。

滴滴企業版:斷裂的消費者行為鏈

消費者在分享和搜索瞭解產品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理性,已經不那麼容易受廣告影響。因而,即使切斷了購買者和使用者,即便保健品的本身屬性決定了其沒有太多值得分享的地方,但腦白金依然無法再繼續傳統時代的輝煌。

此“分離”,非彼“分離”

隨著智能手機普遍應用,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基於用戶關係網絡、位置服務、用戶與好友、用戶與企業相互連接的實時對話全新營銷傳播生態,使得用戶不僅可以通過社會化關係網絡觸點主動獲取信息,還可以作為消費源、甚至發佈信息的主體與更多的好友和間接好友共同體驗、分享。於是,就有了中國互聯網第三方研究機構與數據平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提出的SICAS模型(見圖3)。

滴滴企業版:斷裂的消費者行為鏈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對品牌廣告的免疫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他們主要是出於自身需求或者受人際網絡中其他人的影響而感知企業的品牌,後續又經微博、朋友圈、直播和影視劇媒體的植入廣告等新媒體傳播感知通路主動關注、分享、訂製、推送和自動匹配。當感知量和範圍不斷增多變大時,自然就會引發人們的興趣和互動,隨後通過發達而多樣的溝通渠道和購買渠道進行購買,繼而分享使用體驗。

滴滴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它不像腦白金那樣將大筆的營銷費用用於廣告宣傳,而是以補貼的形式培養滴滴司機和乘客的使用習慣。在此過程中,滴滴司機和乘客感受到了實在的既得利益後,通過朋友圈主動轉發廣告並分享自己的服務體驗,實現“病毒式擴散”的廣告效果。

▼例如滴滴企業版曾經採取“新客戶充1000返300”的補貼模式,讓嘗過滴滴個人版“甜頭”的人們迅速接受。然而,滴滴企業版與滴滴個人版最大的不同就是,通過滴滴企業版下單購買服務的人基本不是滴滴企業版服務的使用者,這就難以避免情景實例中的情況發生。畢竟滴滴企業版提供的是一種服務,並且是由素質參差不齊的滴滴車主為乘客所提供的。

一旦作為企業客戶的乘客在體驗過程中稍有不滿,就會遷怒企業,影響客戶對企業的印象甚至後續合作。腦白金與滴滴企業版則不同,它屬於保健品,並且是由企業統一生產製作的,不存在質量優劣之分。另外,腦白金作為禮品,本身就隱含著祝福和心意,只要無負面效果,就無需擔心是否後續會有損品牌。

在本文的情景實例中,如果是公司客戶被滴滴司機收了錢,客戶就會認為“這個企業太小氣了,竟然還讓我掏車費?”進而對這個企業的現金流甚至經營情況也會產生無限遐想,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不與該企業合作。

一旦企業的客戶將這次體驗分享出去,可能使得其他企業的客戶以及潛在客戶都會對該企業產生看法。如果該企業有幸得知自己吃了這麼一個啞巴虧,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停止滴滴企業版服務。經過分享,這個企業的購買體驗也將讓更多的企業採取同樣的行動。

因此,為了防止上述情景實例中的事件發生,滴滴企業版有必要在軟件程序上做進一步的優化。比如滴滴企業版平臺可以在服務結束後以短信的形式給使用者(企業員工或者普通客戶)發送一條可免費回覆的服務評價短信,這其中包括是否存在滴滴司機另外收費的行為。如果存在另外收費的情況,則由滴滴企業版平臺主動通知企業方進行後續處理,並對滴滴司機進行相應懲處。

需要注意的是,委派滴滴司機接送,這一行為本身對重要客戶而言就顯得有所怠慢。因此,對這類客戶最好不要採用滴滴企業版服務,除非企業方能有相關人員陪同接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