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五、論李姓的淵源與流變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一 在考證本論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明白“姓”與“氏”這兩個概念及其關係的流變過程。關於“姓”,《說文解字》釋曰:“因生以為姓。”

關於“氏”,王符《潛夫論·志氏姓》歸納為九個來源,即“或傳本姓,氏號邑諡,或氏於國,或氏於爵,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事,或氏於居,或氏於志。”而關於“姓”與“氏”二者的關係及其流變過程,劉恕《資治通鑑外紀》指出:“姓為氏之本,氏自姓出”;“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鄭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概括為:“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名貴賤。”顧炎武在《原姓》中也明確指出:“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一再轉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他又說:“考之於《傳》二百五十年之間有男子稱姓者乎?無有也。”“自秦以後之人,以氏為姓,以姓稱男而周制亡。”“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基於這個原則,顧炎武考得古姓22個。而錢大昕更指出:“三代以上,男子未有系姓於名者,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封姬嘉為周子南君,此為男子冠姓於名之始。”

由上所論,可知姓氏發展的規律:即先秦時期,姓、氏有別,男子只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秦漢以降,姓氏混同為一。此規律正是我們探討本課題的理論前提。

二老是賴(厲)的一聲之轉,老子為他稱

李氏的起源離不開老子,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根據先秦男子的稱名習慣,古今學者主要就老子之“老”的真實含義展開探討。不過,學界的觀點歧異頗大,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五種。

(一)認為“老”為老子的氏號,老子不氏李。唐蘭先生即認為:“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又言:“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唐氏的觀點得到了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高亨等人的支持,這些學者都全然否定了老子為李氏的傳統說法。對於老為何又變為李,高亨先生從音韻學的角度論證道:“餘謂老、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非有二也。”並從《老子》一書中引大量語句,證幽部、之部音韻通諧,並進一步指出:“老、李二字其聲皆屬來紐,其韻又屬一部,然則其音相同甚明,唯其音同,故由老而變為李”。此種觀點從學術的視角對老子的姓氏展開探討,高亨並從音韻的角度對老子的氏號轉換作了分析,可以說,為解決李氏的起源邁出了重要一步。不過,他們並沒有對老子的氏號轉換為李的歷史背景進行分析,所以,問題解決得並不徹底,理由也不全面。

(二)認為老子氏李,老子之“老”是尊稱。陳景超先生認為“老子既不姓老,何得稱老子?這是儒家給他的尊稱。因為孔子重禮,於諸多場合中不便直呼其師長姓名,故曰:吾聞諸老聃云云。老者,實屬其尊稱也。後來儒門弟子因孔子稱師為老,遂不敢改稱,由是相傳,久而久之,相因成習。至於戰國時期影響較大的道家一派,他們本是老聃的信徒,當然不會反對儒家‘冊封’的尊號,改稱老子為李子的。”其實,“尊稱”說根據不足。孔子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曾問學的人除老子(老聃)外,還有衛國的蘧伯玉、齊國的晏仲平、楚國的老萊子、鄭國的子產、魯國的孟公綽、魯樂官師襄子、郯子和萇弘,但是也沒有見到孔丘及其弟子以“老”尊稱他們的記載,甚至有的還直呼其名。故而,以“老”為尊稱說不足為信。

(三)認為老是他稱,李是自稱。古棣即認為:“‘老’是他稱,‘李’是自稱,上古音‘李’字入之部,‘老’字入幽部,二字元音相同,可以通假(王力擬音:之部ə、幽部əu),異地人把‘李子’寫成‘老子’,並且揚了名(大概同宋國人莊子屢稱‘老子’、韓國人韓非著有《解老》、《喻老》有關)。”古棣並舉出了陳恆,他稱為“田常”(上古音‘陳’、‘田’皆入真部,‘恆’、‘常’皆入陽部),陳氏,他稱為田氏,而其自稱均為陳氏,這由《春秋》、《左傳》與齊國陳氏的青銅器為證。持此說者,還有李水海等學者。這種解釋對第一、二種觀點進行了折中,似乎解決了問題。但春秋時期,文獻中並沒有見到有老子稱李的記載,當然,也沒有其它人稱“李”的記載,這就同樣讓人懷疑其說的可靠性了。

(四)、認為老子為殷人的後裔,老為其氏。姚鼐在《老子章義序》雲:“《莊子》載孔子、陽子居南之沛見老聃。沛者,宋地,而宋有老氏。老子者宋人,子姓,老其氏,子為李,語轉而然。”孫以楷說“老聃是宋國老氏的後代,往上追尋,老聃又是殷商的諸侯國——彭祖國——的後裔,所以又被人稱為‘老彭’。”對於此說,實際上,姚鼐曲解了《莊子》的文義。居沛地難道必為宋人嗎?顯然不一定。《老子列傳》清楚地告訴我們老子是楚國苦縣人。至於姚氏說的老子“子姓”,不知何據。很可能是受了宋為殷人後裔,宋為子姓的影響。而孫氏的觀點,顯然也很牽強,有望文生義之嫌。把老子與老彭視為一人,證據明顯不足。

(五)、老子稱“老”,源於神仙家說。葛玄《道德經·序》言道:“生而皓首,故稱老子。”李零亦依據《列仙傳》與《神仙傳》中記有老子,且《老子列傳》有“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的記載。認定老乃壽考之義。其實,《列仙傳》應為漢魏文人所作而託為劉向。而《神仙傳》為東晉葛洪所撰,二者成書都較晚,而老子(老聃)之名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諸多記載。故此說不足為信。

以上諸觀點,雖對李氏的得姓作了有益探討,但總的來看,問題並沒有得以解決。下面,筆者願再作考證。

其實,老子故里就給我們提供瞭解決這一問題的鑰匙。《老子列傳》載:“老子者,楚苦縣厲縣曲仁里人也。”其中,“厲”,在其中文獻中或寫作“賴”、“瀨”。如班固《漢書·地理志·淮陽國》“淮陽國”所轄九縣包括陳、苦(王莽曰賴陵)、陽夏、寧平、扶溝、固始、圉、新平、柘。酈道元《水經注》卷23,對渦水谷水流向載道:“渦水又東逕苦縣西南,分為二水,枝流東北注,於賴城入谷,謂死谷也”。“渦水又東北屈,至賴鄉西,谷水注之”。“渦水又東逕賴鄉城南。……”裴駰《史記集解》引《太康地記》雲:“苦縣城東有瀨鄉祠,老子所生地。”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七:“乾封元年,高帝幸瀨鄉,以玄元皇帝於此,遂改為真源縣”。唐僧道宣在《廣弘明集·辨惑篇·序》中說:“李叟生於厲鄉,死於槐裡,莊生可為實錄,秦失誠非妄說。”北宋樂史《太平環宇記·河南道》曰:“老子祠,崔元山《瀨鄉記》:‘瀨鄉在縣東南12裡,於苦縣界相縣故城西5裡,谷水分流入靈溪也。東入渦水,相縣在瀨鄉東是也。靈溪之元北’。‘李母廟在老子祠北3裡。’《輿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舊宅。’”清陳芳績《歷代地理沿革表》卷25載曰:“苦,春秋時曰相,有瀨鄉老子所居也”另《左傳》昭公四年楚靈王滅賴,《公羊傳》、《穀梁傳》均作“滅厲”。《漢書·地理志》“南陽郡隨縣”條下注曰:“厲鄉,故厲國也。”師古云:“厲,讀曰賴。厲與賴之通用,徵之《左傳》、《漢書》,歷有明據矣。”由此可知,厲、賴、瀨音同通用。

此處之“厲鄉”,在商代,應是一個厲國。顧頡剛先生曾引沈延國《逸周書古集釋》,定“韋命伐厲,告以馘、俘”之“厲”,即苦縣東老子所生的“厲鄉”,表明此處的厲國至遲在商末已經立國,與商為盟,因而受到周武王的征伐滅亡了。其部分民眾很可能遷徙他處,但仍有部分人繼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仍以“厲(賴)”為氏。所以,老子的真實名字應稱為“厲(或賴)子”。那麼為何被稱為了“老子”呢?“老子”一名確實是他稱,而且這應該起於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禮求教,由於老為古韻來紐幽部,與厲(或賴)音同,且又因孔子是“述而不作”,故其在教授學生時,只是口頭傳授。而《論語》雖主要是記錄孔子的言論的,但卻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結集而成的。那麼,這些孔子的弟子及其後學,在追記孔子的言論時,把孔子所說的“賴子(或厲子)”寫成了“老子”就很正常了。這樣的例子在上古時期就相當多的。如齊國的陳氏被稱作田氏,又如戰國著名學者“荀子”,《史記·孟荀列傳》稱之為“荀卿”,今其書亦名為《荀子》;《漢書·藝文志》稱為“孫卿”,其書中如《儒效》篇、《義兵》篇皆自稱“孫卿”,而無一處稱“荀卿”的。可見“孫卿”乃本人自稱,“荀卿”、“荀子”乃是他稱(“孫”、“荀”可以通假,上古二字皆入文部)。

據此,我們可得出結論:“老子”其真實的氏應為“賴(或厲)”。老子只是他稱。

三《老子列傳》中的老子世系實為周太史儋的世系

《老子列傳》中除“老聃”、“老萊子”外,還有一位太史儋,也被時人稱為“老子”。同時,司馬遷還記載了老子的世系。“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仕於漢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太傅,因家於齊焉。”自古以來,大家都對此為老聃(李耳)的世系深信不疑。但我們只要認真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矛盾之處。老子早於孔子,孔子卒於公元前479年,那麼老子去世的時間應該早於孔子。但《老子列傳》中載老子的兒子宗為魏將,魏列為侯是公元前403年,若此老子為老聃的話,那父子的差距太大,根本不合常理,這一定不是老聃的世系。梁啟超曾說:“魏列為諸國,在孔子卒後六十七年(應為七十六年),老子既是孔子先輩,他的世兄,還捱得到做魏將,已是奇事;再查《孔子世家》,孔子十代孫為漢高祖將,封蓼侯;十三代孫安國,當漢景武時;前輩的老子八代孫和後輩的孔子的十三代孫同時,未免不合情理。”而《史記》中有多處記載的太史儋卻是戰國時期人。《老子列傳》載:“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澹見秦獻公……。”如《周本紀》載:“烈王二年(前374),周太史澹見秦獻公……。”《秦本紀》也載:“獻王……十一年,周太史澹見獻公……。”《封禪書》載:“後四十八年,周太史澹見秦獻公……。”可見,太史儋是生活在戰國中期的人。故此老子世系一定是太史儋之世系。並且,我們還可反推出這位太史儋正是李氏。

那麼老聃怎麼又姓李?併成為李姓的祖先了呢?

四老子(老聃)成為李姓始祖緣於西漢前期的社會背景

老聃第一次被記載“姓李氏”,始於《史記·老子列傳》。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與西漢前期推行的黃老思想有著極大的關係。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前,“無為而治”黃老思想是西漢的統治思想。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老聃)自然被提高到一個極高的地位,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出現了老子的神化現象。同時,經過春秋戰國各族群的大融合、人口的大流動,世襲貴族的消失,新興階層的興起,整個社會正在進行新的變革,而舊的社會秩序被打破,新的社會秩序需要建構。原先的祖先記憶消失了,急需建構一個新的祖先記憶。而在建構新的祖先記憶的過程中,利益是各個家族、族群的最大考量,故“攀附”之風非常盛興。我們可以看一下《史記》的記載:如“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氏少康之庶子也。”“趙氏之先與秦共祖。”“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所以,這一時期,李姓把老子這個當時紅極一時的歷史人物作為自己的始祖也就再正常不過了。當然,認人作祖先,也是要有點證據的。其證據大概就是藉助老、李二字音同這個條件,把老子拉入到李姓的隊伍當中,併成了李姓的祖先,寫進了宗譜,在社會上流傳並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所以,司馬遷之所以如此記載,決不會是信口雌黃,他一定有這方面的材料作為依據。

老子姓李併成為李姓的祖先這個問題解決了,但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說明,即李姓源於嬴姓,以官為氏的說法。

五李源於嬴姓理(裡)氏,以官為氏的原因分析

關於李姓源於嬴姓理氏,以官為氏的說法,如《北史·序傳》載:“李氏之先,出自顓頊高氏。當唐堯之時,高陽氏有才子曰庭堅,為堯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唐林寶撰《元和姓纂》記載李姓之源起,即依《北史·序傳》之說。北宋《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又依據林寶的說法,並加以充實,又在全文之前,附加了“李氏出自嬴姓。帝顓頊高陽氏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皋陶”一語。關於李姓“以官為氏”,《通志·氏族略》:“相里氏,咎繇之後為理氏,商末理徵孫仲師遭難,去王為理。至晉大夫裡克為惠王所戮,克妻司城氏攜季子少連逃至相城,因為相里氏。”又載:“理氏,晷繇為堯理官,子孫遂為理氏。商末有理徵改姓李。”《廣韻》引《風俗通》曰:“理氏,皋陶為裡,因以官為氏。”《世本輯補)引《姓纂》:“里氏,咎繇之後為理,殷末理徵孫仲師遭難,去王姓裡。”李姓源於嬴姓,以官為氏的說法出現時代雖較晚,但對後世的影響卻最大,現在學界以及李姓宗譜裡均採用此種說法。

其實,這是李姓在西漢時期老子成為其祖先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對更遠祖先世系的建構。隨著中華諸民族、諸姓氏的融合,黃帝逐步成為了諸族群、諸姓氏的共同祖先。那麼,如果本族群、本姓氏的祖先與黃帝存在世系的斷代,就有必要重新建構。老子雖在西漢時期被建構為李姓的祖先,但其生活在春秋晚期,離黃帝時代太遠,中間存在斷層。所以,以老子為起點,通過各種看似有理的方式向上重構本姓氏的世系。這正應了顧頡剛先生當年提出的“層累地造成”的說法。

這次李姓的世系建構,仍然從音韻的角度來進行。“裡”、“理”、“李”三者音同字通。段玉裁《說文解字·木部》曰:“古李、理同音通用,故行李與行理並見,大李與大理不分。”朱起鳳《辭通》卷二十四雲:“裡字古通作理,亦與李通。‘大理’作‘大李’,”另外,從字義講理(裡)氏、李氏與古代刑獄有密切的關係。如《呂氏春秋·孟秋》高誘注:“理,獄官也。”《管子·大匡》注:“李,獄官也。李、理同。”《管子·法法》注:“古治獄之官作此李字。”《史記·天官書》索引:“李即理,法官也。”《姓氏考略》:“理、李古字通。”春秋時期已有里氏,見於《左傳》記載的即有晉獻公的重臣裡克、魯國太史裡革、鄭國大夫裡析等人。戰國時期出現李悝、李冰、李牧、李斯等,蹤跡遍及列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李悝、李斯曾相繼執法,與李氏的含義相吻合。

因理、裡、李音同義通,而皋陶曾任堯大理,故以此為依據,李姓又把自己的祖先延伸及皋陶。皋陶是顓頊的曾孫,而顓頊是黃帝的孫子,這樣,李姓就與黃帝拉上了關係,成了黃帝的子孫了。

對於李姓是“食木子得全,遂改氏為李”和“老子生而指李樹為李姓”、李樹說以及源於方言和虎圖騰說等都是後世的荒誕之詞,不足為信。囿於篇幅,不再論述。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尋根問祖話共識——兼談顓頊、皋陶、李利貞、老子與李姓起源

根據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公佈的研究成果,現代中國人中,李姓人口近一億,為中華第一大姓。對這個龐大群體起源中涉及的顓頊、皋陶、李利貞、老子幾個歷史人物在李姓起源和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擺佈,學術界有爭議。如何正確處理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尋根問祖不能離“譜”,這個譜就是李姓家族的“族譜”,因為那是他們家族內部的信史,是族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共識。專家學者爭論的個人意見,即學術見解,不能強加給他們。那樣做他們不會接受,更不利於團結。下面談談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一、圖騰崇拜與以官職為姓

如果從中國姓氏起源的總情況來討論,先秦時期的姓可分為原生姓、衍生姓等數種類型。由圖騰崇拜以圖騰為姓的屬於原生姓,而以官職為氏的只能是後起的衍生姓。作為中國第一大姓的李姓,也是這樣。中國南北不同來歷的李姓,從崇拜李樹(果)和虎圖騰,獲得李姓的原始氏族社會,經數千年的發展,繁衍到今天近億人口。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李姓族群經歷了哪些重大的變遷?史學界出現了哪些爭論?這是一個很難梳理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關於李姓起源,較早見於記載的唐人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該書將皇姓李放在卷首,敘述了李姓的來歷和淵源:

李,帝顓頊高陽之裔。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咎繇,為堯理官,子孫因姓理氏……裔孫理徵得罪於紂,其子利貞逃難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變姓李氏。

這篇文字中“昝繇,為堯理官,子孫因姓理氏……裔孫理徵得罪於紂,其子利貞逃難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變姓李氏”,是引起爭論的焦點。

簡單說,前者,堯時無理官之稱,當時的治獄之官稱作“士”,周代以後治獄之官稱作“理”;後者,應是對圖騰李樹的崇拜的“李”為姓的演繹故事,缺乏史實根據。二者的時序顛倒了,根據是圖騰崇拜產生的“李”姓為原生姓,在前,以官職“理”為氏,後改“理”為“李”在後。二者融合為一統稱“李”姓更在後。

林寶《元和姓纂》中說堯時皋陶任理官,也是有根據的,根據是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原文為:

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

這一小段這樣敘述,並不是司馬遷的本意,是後人斷句標點的錯誤。

古代註疏家對這段文字,特別是對“大理”一詞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說法。先秦時的理官,職司治獄。但在建立國家以前的堯舜傳說時代,是沒有理這種官名的。當時的獄官,在傳說中稱作士。所以,皋陶在堯時擔任的是士,主司刑獄,並不稱作理。據此,唐人張守節對《史記》的這段文字作了修正,他的《正義》雲:“皋陶作士,正平天下罪惡也。”近人瀧川資言(日)《考證》說:“大,當作士字之訛也。故《正義》以作士解之。”他還引用了兩條材料來證實張守節的正確,“《戴記·五帝德》:皋陶作士,忠信疏通。本書《史記·夏本紀》亦云:皋陶作士以理民。”那麼,根據這些註疏家的精詳考證,《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大理”,並非職官名。而且“大”與“理”是應分析開來理解的:大,應為士字,傳說時代的刑獄官名;理,與平相連用,為“理平”,不是名詞,更不是職官名,而是動詞。那麼,《史記·五帝本紀》原文的正確標點斷句應是,“皋陶為(大)士,理平,民各伏得其實。”這樣就與《史記·夏本紀》和《戴紀·五帝德》記載的材料相一致了。唐林寶作《姓纂》,不察“理”的原義,妄定為職官名,視作李姓最早的來源,以訛傳訛,造成了很大的混亂。那麼,唐宋以來盛傳的皋陶為理官,子孫以職官為氏的說法,顯然是不可信的。

不過,治獄之官稱作“理”,在周代,特別戰國時期是非常普遍的。戰國各國,除秦國稱獄官為廷尉外,其餘各國都用“理”作獄官稱謂,有“大理”、“廷理”等多種名稱。所以,先秦時的理、里氏,來自以理官為氏的現象是存在的。但是,這種現象是後起的,不可牽強附會到傳說中堯舜時代的皋陶頭上去,從而看作是李姓得姓的起始。事實上,李姓的發源並非以官為氏,而是另有更原始的淵源,然後改理為李。

宋代史學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處理。歐陽修、宋祁撰寫《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幾乎全部收錄了《元和姓纂》的這段文字,唯有在全文之前,又附加了“李氏出自嬴姓”一語,可見歐陽修、宋祁是相信林氏的說法,並把這段材料作為信史來使用和處理的。

但是,宋代另一位著名的史學家鄭樵又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編著的《通志•氏族略》中,只記載了皋陶(《姓纂》中的咎繇)為堯大理,以官為氏的材料。對於殷末利貞食木子得全,改姓李氏的說法,鄭樵刪略不引,只說“理徵改為李氏”。鄭樵這樣處理的原因,他在《氏族略》中發表意見:“臣謹按:李氏……以理官為氏,以食木子為李氏,此何理也!以官為氏,容有此理。以食木子為氏而取李同音者,無是理也。”他認為,以官命族為理氏的說法,是合理的。至於理氏避難食木子(李果)改李氏的說法,不可信。那麼,以官為氏就是李姓最早的來歷嗎?鄭樵也感到很難成立,所以,他最後又說:“今不得其始,故從理說。”李姓最早的原始發源無從探尋,暫且依從以理官為氏的說法吧。這就是鄭樵對宋代以前,有關李姓來源的材料反覆推敲以後得出的結論。

唐代以後的姓氏學書籍,大多沿襲了唐《姓纂》和宋歐陽修《新唐書》的說法。王應麟的《姓氏急就篇》甚至還記錄了“老聃生而指李樹,因以為氏”的離奇傳說。

但在宋元以後的一些家乘(即家譜)之作中,則接受了鄭樵的說法。如清代學者陶澍在《板溪李氏族譜序》中,旁徵博引,對理氏後代“食木子得全,遂改氏為李”和“老子生而指李樹為李姓”的觀點進行了批駁。認為皋陶後裔理氏,改成李氏。

那麼,對唐宋以來的各種姓氏、譜牒著作關於李姓來源的這兩種說法,到底應怎樣認識和把握呢?

我們先看看唐宋以來的人們認為來源最早,也最為可靠的,以大理職官為理氏的說法。

如果從中國姓氏起源的總體情況來討論,先秦時期的姓可分為原生姓、衍生姓等數種類型。以職官為氏,只能是後起的衍生姓,不可能是原始的,起源階段的原生姓。因為以職官為氏,是貴族的特權,是國家政治機構和等級社會產生以後的現象。沒有國家,沒有各級各類職官構成的官僚政治體制,也就不可能有以職官為氏文化現象。但是,姓的起源,可上溯至原始氏族社會時期。在這時產生的姓,大多是原生姓,是中國姓的最早發源。所以,唐宋以來流行的,以職官為理氏反而早於李姓的來源,李姓來自理氏的說法,是不符合中國姓氏起源和發展演變的歷史實際。

西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華夏姓氏叢書《李》的作者黎小龍先生對多元複合的李姓深入民間做過調查。

1987年夏秋,黎小龍先生參加“西南絲綢之路”考察的途中,曾在四川德昌縣傈僳族聚居的金沙鄉作數天的考察。該地每個傈僳人都有乳名、婚名,也有姓。所有的姓,都是一種原始圖騰的名稱和標誌。圖騰有動物,也有植物。植物圖騰中,他們主要崇拜李、梨、黃幾種樹木。於是,崇拜李樹的氏族,就姓李。崇拜梨樹黃樹的氏族,就姓黎、黃。一個姓,就是一個血緣族團,奉行同姓不婚的族外婚制。姓,成為一種血緣關係的標誌。李、黎兩姓的區別,起初非常明確,彼此通婚。由於漢語中李、黎同音,後來就出現李、黎二姓合一,黎姓都改姓李,也就不通婚了。那麼,李姓,作為原始血緣關係的標誌,在黎改李姓後,又附加上了社會文化的關係。由同音產生的改姓現象,直接導致了氏族、家族組織和婚姻制度的一系列變化。但是,這些變化都是後起的,若要追尋傈僳族李姓的最早來歷,仍須上溯到奉李樹圖騰為氏族保護神的原始文化的根由上去。所以,華夏先民最原始的原生姓,由圖騰標誌和名稱演變而來,是姓來源的一個主要部分。

奉顓頊帝為始祖的北方李姓,最早的來源,仍應是崇拜李樹,奉李樹為圖騰。利貞食李果獲救,改姓李的傳說,正是李樹為氏族保護神,庇佑子孫的原始圖騰文化在神話傳說中的反映。至於傳說中的時代(殷末)、地點(伊侯之墟)、人物(利貞、理氏)等是不可那麼認真的。不過,唐林寶《姓纂》中,把以職官為理氏的後起現象,推前到傳說中的堯舜時代,而把本屬於原始傳說時代的食李果得到李姓的早期文化現象,後移到殷末,可謂本末倒置。所以宋鄭樵《氏族略》和以後的李姓家乘著作中都不信李姓來歷與李樹的關係,對神話傳說材料持完全否定態度,也失之偏頗。

北方李姓,發源自原始氏族的奉李樹為圖騰。李,是原生姓。殷代以後,李姓有所發展,其中以職官為氏的理氏改從李姓尤為重要。理,是後起的衍生姓。李姓源自圖騰。

通過以上的敘述和論證,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李姓是奉李樹圖騰為氏族保護神的原始文化的反映,理氏改李在後,顓頊是李姓共認的先祖,李利貞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史海中難探其蹤跡,多數族譜不認帳。老子李耳,我們放在後面來談。

二、多元融合的發展軌跡

(一)南方李姓的多元融合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中國姓氏文化來源,也是以多元融合為其主流。居住在南方的李姓在其發展、演變、融合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多元異流的融合。

在中國古代文獻典籍中,不少古姓喪失了它的原始意義,我們已無從考察它的來歷。對於部分古姓,也只能知道它一個最原始的來歷。但是,少數古姓意義並非一個,而是多種來源並存。這種文化現象透示,即使是最為古老的原生姓,有相當部分的來源與原始意義也應是多源的,李姓為其中之一。以李姓的來歷為例,大致可分兩種不同的類型:

①姓的來歷與原始意義相同,但不同地區的不同氏族在各自的環境中不約而同的獲得了同一姓。比如,北方以顓頊為先祖的李姓,和南方傈僳族的李姓,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屬不同的民族。但他們的原始文化都與李樹有關,把李樹奉為氏族圖騰,以圖騰為姓,同姓一個李。然而,李姓來源的文化意義相同,但南北李姓之間並無血緣關係,甚至缺乏文化和社會交往的聯繫。於是,中華大地上繁衍的李姓,出現了血緣關係和李姓來歷的多源。也就是說,即便是最古老的原生姓,作為氏族或早期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也只能侷限於獲姓的同一氏族或家族之內。正是這些獲得同一姓的多個氏族和家族,構成了原始李姓的多種來源。

②是同為李姓,獲得李姓的來歷不同。李姓的原始文化意義不同,血緣關係也不相同。崇拜李樹的北方李姓後裔,在公元七世紀初建立起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另一支淵源古老的南方李姓,則早在西晉末年就在南方登基稱帝,建立起成漢政權。這一支李姓的來源,儘管也來自圖騰徽號,但獲得李姓的原始意義是虎圖騰,而不是李樹或李果圖騰。

成漢王國李氏追尊開國之祖李特為景皇帝,廟號始祖。《晉書·李特載記》稱李氏為“廩君的苗裔”。在傳說中,廩君是南方古代巴族尊奉的先祖。出自巴氏的務相智謀與技藝超群,成為部落首領,號廩君。廩君死,魂魄化為虎。所以巴人尊虎為祖,奉虎為氏族的圖騰保護神。唐樊綽《蠻書》也明確記載說:巴氏,是“白虎”的後裔。在近幾十年發掘的巴蜀青銅器上,也常鑄有虎符,而且虎符處顯要位置,甚至出現用人手去飼虎的圖象。這些現象,都是古代巴人原始圖騰文化的反映。

在巴語方言中,稱虎為“李”。西漢末的楊雄在《方言》(第八)中記載:虎,或謂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間,謂之“李耳”。稱虎為“李”的巴語方言,隨著秦漢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已在荊楚、江淮之間流傳開來,直至唐宋以後才在漢文化區域內基本消失。但在偏遠地區,特別是古代巴族後裔聚居的少數民族地區,稱虎為“李”的古語,世代流傳下來。據調查,現代土家方言中,仍稱虎為“李”。公老虎,稱作“李爸”(Li—Pa);母老虎,稱“李你卡”(Li—ni—Ka)。有人認為,土家語中的“李爸”,就是古代方言中的“李父”,“李你卡”則是古語中的“李耳”。那麼,巴人稱虎為“李”,也就是稱虎圖騰為“李”。以圖騰為姓,就獲得李姓。

數千年來,中華大地的南北各族和各姓經歷了無數次的遷徙、融合與分化。源自不同原始氏族和古代民族,來自南北不同地區的李姓中人,已很難明辨各自的淵源和區分了。

漢代以後的李姓後裔,在中國歷史舞臺上非常活躍,使李姓族群形成強大的內聚力和吸引力,歷代外族異姓的眾多人,在李姓標識的吸引下滾雪球似地加入到李姓中來。天下第一姓的李,不僅來自多源複合,而且是數千年曆史文化的層累堆積和沉澱。

(二)北方李姓的多元融合

北方李姓的發展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三個階段,漢代以前為緩慢發展階段,史書記載不全,資料空缺的地方多;漢晉至唐為快速發展階段,脈絡清晰,資料較完整,特別是唐朝達到鼎盛;唐宋以後,進入了輾轉流徙階段,因避戰亂和自然災害,流遷到祖國各地及海外,資料缺失不少。以傳說的世系為例具體說明如下:

1.先秦至漢的緩慢發展階段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李姓追認傳說時代的顓頊帝高陽氏為文化初祖(或叫太始祖),至西漢初年的隴西房始祖李崇、趙郡房始祖李璣止,跨越了傳說中的堯、舜、虞三代,及夏、商、周、秦四朝。這麼大的時間跨度,在世系表中有名可考的僅21世。明確世系,無名可續的為6世(彤德至碩宗二世,碩宗至乾四世)。總共27世。從堯舜時的恩成至殷末的理徵,歷虞、夏、商三代,無一世接續。這樣的世系,實在是掛一漏萬,缺失太多

再如仔細推敲,這個如此疏漏的李姓先祖世系表,仍有不少問題,存在的問題是:1.大業與女華在傳說中是夫妻關係,但在世系表上成上下代關係;2.老子李耳在《史記·老子列傳》這些早期的文獻典籍中,只言其籍貫、事蹟,對他的身世、來歷並無明確記載。但在《新唐書·宗室世系表》這樣較晚的著作中,則說周御史大夫李乾娶益壽氏女嬰敷,生下李耳。李乾與李耳,有無嫡親血緣關係,是無法確定的,更不要說世系表所說的父子上下代關係了。與史有據,可以確定的是《史記·老子列傳》一文中,對周代老子至漢孝文帝時的李假之間的世系,老子——李宗(仕於魏國)——李注——李宮——李假(宮玄孫,仕於漢文帝)——李解。這就是南北李姓重要根據。

以老子為始祖的西漢時的李解任膠西王太傅,舉家遷徙齊地,這是山東李姓較早的一部分。

先秦時期的李姓族群在中國歷史舞臺上不僅相對沉寂,其早期世系也是如此的渺茫無緒。但是,作為中國最古老姓氏族群之一的李姓,在先秦歷史上也不乏社會政治、文化思想的傑出人才,諸如李耳、李悝、李斯等人,都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正是這些哲人智士,在李姓族群整體狀況還處於沉寂的緩慢發展時期,率先閃耀出智慧的光芒。

2.漢晉至唐的快速發展階段

南北李姓,進入漢晉時期以後,日益活躍起來。在漢晉迄周隋的800餘年間,是李姓族群快速發展階段,在中國歷史上嶄露頭角,逐漸興旺。

南方巴人後裔的略陽李氏,世為酋帥。略陽李氏,原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於漢末遷往漢中。曹魏克漢中,李氏率五百餘戶降魏,受封將軍,北遷略陽。西晉時,李氏為略陽、天水六郡大姓之一。晉末饑荒,略陽、天水六郡人民數萬家,十餘萬口流徙梁、益(今巴蜀地區)謀生。在流徙過程中,李氏兄弟李庫、李特被推舉為流民領袖。入巴蜀後,李氏兄弟先後與西晉王朝和益州地方政權對峙,終於在公元303年由李特子李雄攻下成都。李雄先稱王,後稱帝,國號大成,後改為漢,史稱“成漢政權”。從西晉李雄稱王,至東晉李勢降晉,成漢政權立國凡44年。這是李姓族群在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政權。

北方李姓的發展,基本上處於持續,漸進的狀態。

東漢時期,選士首先看族姓閥閱,門閥大族逐漸形成,姓氏以貴賤分等為一時之風尚。東晉時,排定天下士人姓氏等差,以原來中原地區的士族大姓為“郡姓”,著名的有王、崔、盧、李、鄭。這五姓中的李,就是趙郡李姓。在魏晉南北朝,乃至唐朝前期,山東士族著姓的社會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唐代以前,隴西李姓的地位始終趕不上山東士族的趙郡李姓。

隴西李氏在東晉十六國時期,日趨活躍起來。北方十六國中的西涼,就是隴西李姓的李暠所建。西涼建國時間不長,立國僅21年,其地域也主要侷限於西北甘肅數縣。但是,隴西李氏在西北地方的實力,和在中國政治中的作用,已開始凸顯了出來。

李暠後裔,北魏時的李熙,任金門鎮將,“領豪傑鎮武川”。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就出身於武川鎮軍官,後來任賀拔嶽軍團的將領,助宇文泰建立關中政權,仕西魏,受封為八柱國之一,史稱八柱國家。由宇文泰開始組成的關隴集團,在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治中都處於支配的地位。而該集團的領導核心,就是由八柱國、十二將軍的家族組成。所以,隴西李氏從李虎起,在中國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極大的提高。

北周王朝建立時,李虎已先逝。宇文氏追封李虎為唐國公,由其子李昺襲封。隋朝時,李昺官至柱國大將軍、安州總管。李昺妻,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的第四女。獨孤信的長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後,第七女為隋文帝楊堅後。因此,李昺與周、隋兩朝皇帝都是姻戚。隴西李氏在周、隋兩代的地位,也榮盛貴顯,長久不衰。李昺長子李淵,七歲時就襲爵唐國公。因為他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姨侄,受到重用,歷任刺史、郡守、衛尉少卿等職。所以,李淵從祖上三代以來,長期是西魏、周、隋的顯貴豪族。

隴西李氏在關隴集團中的作用,李淵祖上數代在西魏、周、隋的特殊政治地位,都成為李氏取代楊氏,傾覆隋朝,建立唐王朝的有利重要條件。所以,隴西李氏在唐代登上中國封建政治權力的最高峰,是與漢晉以來隴西李姓持續發展、逐漸興旺的歷史背景有著直接的聯繫。

李姓在秦漢以降逐漸發展、興旺的歷史,使得李姓歷史人物在《史記》、《漢書》至新、舊《唐書》的十餘部正史中有了日趨增多和翔實的記錄。各地區的李姓家族,特別是北方隴西、趙郡兩地李姓發展演變的線索也清晰起來。據《新唐書·宗室世系表》的記載,特將隴西、趙郡兩房李姓由秦漢迄隋唐的世系圖示如下: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隴西李姓,在唐代為皇室之姓。其政治地位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可是魏晉以來舊有的五大地域性貴族集團社會影響仍然超過隴西李姓。唐高祖李淵對這種情況十分不滿,就對尚書右僕射裴寂說:我隴西李氏自來就是很高貴的,與周、隋數朝帝王通婚,為皇室姻戚。所以,李姓一舉兵,四海雲集,數月間,就上升為唐室天子。這正是李唐王室對魏晉以來隴西李氏社會地位相對低下的敏感心理反映。

唐太宗李世民對這個問題的反映更為強烈。他即位之初,就命大臣高士亷、韋挺、岑文本等蒐集全國世族譜牒,刊正族姓,撰為《氏族志》。書初成,仍以山東世族黃門侍郎崔幹為第一等。太宗看後,大為不滿,對高士廉等說:我隴西李氏平定四海,天下一家,現在仍要以崔、盧、王、謝為重,就不合適了。我現在要重新確定各族姓等級,目的是要提高當朝官宦的社會地位,為何還要把崔氏列為第一等呢!現在確定等級,不必考慮各族姓數世前的門第,只取現在官職的高下作為定級的根據。於是,皇族李姓列為第一等,外戚列為第二等,山東世族崔氏列為第三等。

唐高宗時,由於庶出的皇后武氏的郡望未能在貞觀時的《氏族志》中記錄,加上與出自寒門的宰相李義府兒子的通婚,受到趙魏世家大族的歧視,又引發了唐代再一次的大規模評定姓氏等級,和有關大姓通婚的詔令。高宗顯慶四年(659),中書令許敬宗請求改撰貞觀《氏族志》,數月後,改撰完成,稱為《姓氏錄》。這一次的判定姓氏等級,完全根據官品高下,分為九等。由此引起世家大族的強烈不滿,詆譭這部《姓氏錄》為“勳格”。《姓氏錄》修成後,因門第低下受到世家大族羞辱的宰相李義府又上奏高宗,通過唐高宗下詔令,規定當時的七姓十家士族“不得自為婚”、限制他們通過互相通婚來保持舊有的社會等級地位。

所以,唐太宗貞觀年間的《氏族志》與唐高宗時的《姓氏錄》,實際上是唐代中前期統治集團內部,關於社會等級地位爭鬥和調整的集中反映。

隨著李姓政治地位的至高無上,使李姓成為具有極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種標識。大量異族外姓改從李姓,加入到李姓族群之中。帶來了李姓數量的大增和李姓族群急劇膨脹。

魏晉以來幾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迎來了唐王朝和唐文化的興盛、繁榮。在這段時期內,進入內地的各少數民族,都先後改從漢姓。

唐王朝的賜姓,延續時期較長,從唐初至中後期,綿延不斷。是皇朝天子對歸附臣下安撫的一種特殊表示。如:據新舊《唐書》記載,有四種類型的賜姓。

①對歸附有功之臣的賜姓

李勣,本姓徐氏,曹州人。隋末起兵,武德二年(619),隋李密率軍20萬降唐。高祖賜姓李,附宗正屬籍。盡忠李唐王室,太宗雲:可託大事。

李元紘,本姓丙氏,其先為滑州人。元紘曾祖丙燦,隋朝時任屯衛大將軍,與高祖李淵關係甚好。唐兵入關,丙燦率眾歸唐,授宗正卿、應國公,賜姓李。

李寶臣,本奚族。內附後,先後為范陽節度使張鎖高和安祿山的“假子”。安史之亂時,為史思明部屬,歸降唐王朝。安史之亂平授禮部尚書,封趙國公,拜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

李忠臣,本姓董,幽州薊人。安史之亂時,率500人冒險突圍,歸附唐王朝。詔加殿中監,召至京師賜姓李,名忠臣。

②因功受封拜爵賜姓

因功賜姓,具有褒揚嘉獎的意義,是唐王室給予臣下寵榮的特殊表示方式。大量的少數民族首酋,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官爵和姓氏,並舉族姓李。如:

李懷光,本姓茹,渤海靺鞨人。父茹常徙幽州,為朔方部將。因戰多有功,賜姓李,更名嘉慶。

李抱玉,本姓安,名重璋,安息人,世居河西。少從軍。天寶末年,因戰河西有功,賜姓李,改名抱玉。徙籍京兆,舉族以李為姓。

李國臣,本姓安,河西人。因功遷中郎將、朔方將。積勞擢雲麾大將軍,賜姓李。

李光進,其先為河曲諸部之一,姓阿跌氏。貞觀年間內屬。後隨馬燧戰洹水有功,歷任前、後軍牙門將,兼御史大夫、代州剌史。元和年間,為振武節度使,賜姓李,名光進。其弟李光顏拜洛州剌史,弟兄榮冠當時。

李茂勳,本回鶻阿布思後裔。張仲武破回鶻,茂勳與本部侯王降唐。為人沉毅,善騎射,受張仲武器重。常派遣他去開拓邊地。因軍功封郡王,賜姓李,名茂勳。

李謹行,本靺鞨人,其父為突地稽部酋長。隋末內屬。唐武德初,以戰功封耆國公。貞觀初,進升右衛將軍,賜姓李。

李子和,本姓郭,同州蒲城人。隋末起兵唐初歸屬。平劉黑闥有功,拜右武威將軍,賜姓李。

③對權臣和地方藩鎮的賜姓

唐代中、後期,中央王朝勢力減弱,朝中權臣和地方藩鎮節度使權勢上升,成尾大不掉之勢。唐中央王朝以封爵、拜官、賜姓的方式,對一些手握重兵的權臣、藩鎮進行安撫和懷柔,也通過這種特殊方式扶持一些勢力,與某些專橫跋扈的藩鎮節度使相對抗。如:

李正己,高麗人。初為李希逸節度使部屬,討伐史義。後取代希逸為節度使,賜名正己。有淄青15州,封饒陽郡王。請附屬籍,獲允。

李元諒,安息人,本姓安。少為宦官。唐德宗時,出奉天遷鎮國軍節度使,封武康郡王。善用兵,時人認為有古良將風範。帝嘉嘆,賜姓李,名元諒,為隴右節度使。

李叔明,本姓鮮于氏,也為鮮卑豪族。歷任劍南節度使,司門郎中、京兆少尹、東川節度、遂川剌史等職。唐代宗時,上表請賜唐宗姓李。帝以戎鎮寄重,許真請。

④因某種具體原因或措施的賜姓

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簡。曾任王武俊部屬。後任代州剌史。田弘正遇害,穆宗因王日簡曾任田弘正遇害處鎮將,召問詳情。於是,封橫海軍節度使、滄德棣州觀察使,賜姓名李全略。

李儼,本為唐宰相張濬之子。初名張休,又名張播仕。曾任校書郎、左金吾將軍。唐昭宗任為江淮宣諭使,賜姓名李儼。

國姓李氏,是唐代社會尊貴、榮寵的象徵和標誌。對於獲得李姓的人而言,失去這個標誌,也就意味著社會地位的下降和災禍的來臨。比如,唐玄宗時,新興郡王李德良,參與太平公主的謀亂,事洩被誅,改姓厲。武則天即位,唐宗室琅琊王李衝、越王李貞起兵復唐,事敗被殺,李唐諸王和連坐的一些皇族、大臣均被改姓虺氏。厲、虺兩姓,成為恥辱與罪過的象徵,剝壓反亂者本人和家族的李姓標誌,也成為一種嚴厲的懲罰手段。所以,凡在唐代獲得國姓的人,多數是一人獲贈,舉族姓李,並倍加珍視這個標誌,並以姓李為榮自安。其中不少人也都寫入了李姓的族譜中,融合為一個整體。

所以,唐代李姓的發展史,也就是北方少數民族漢化,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正是各少數民族新鮮血液注入華夏民族軀體,華夏民族和中華文化繁榮興旺的象徵。

3.唐宋以後為李姓的輾轉流徙階段

唐代以前,李姓的流動,數量甚微。唐代和唐代以後數量大增。具體情況如下:

①懲罰性的貶謫南遷。

“牛李黨爭”為唐代政壇鬥爭中的一大事件,李黨首領李德裕在黨爭中失敗後,即被貶崖州(今廣東瓊山東南)司戶而死。海南有一數百戶人家的“李家村”,相傳就是唐宰相李德裕的後裔。武則天即位,打擊唐宗室子弟,許多皇室李姓中人被貶逐閩粵。這些人到南方後,子孫繁衍,定居南土。

②封爵拜官而南遷

據汪道昆《湖茫李氏三宗譜序》,江西豫章“著姓以百數”,其中最興旺的就是湖茫李姓。這支李姓原為唐宗室曹王后裔,奉唐曹王為鼻祖。曹王之後一人,任江西豫章剌史,於是由北方河南遷至長江下游的豫章。從此子孫繁衍,為湖茫李氏。

李光弼,父為契丹酋長後裔,附唐改姓李,居營城柳州,為柳州李氏。光弼盡忠唐室,謀勇能戰,與郭子儀齊名。平“安史之戰”中,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封臨淮王后,李光弼始居金陵,他的後裔在唐以後,“由金陵而徙洪,徙閩,徙粵,生齒愈蕃,流遠愈長,聲名文物愈倍。”廣泛散佈到南方各省。

③因戰亂和災荒南遷

前兩種形式的遷徙,屬於零散、持續的人口流移。唐代以後,比較集中,大量的移民,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造成的北人南遷。在這次較大規模的移民中,北方李姓的許多家族曾舉族南遷。據重慶江北縣清道光《李氏族譜·序》雲:該支李氏原居北土,宋末“金人蹂躪中原,由豫從楚”。第一代的李雄公,率族人由河南遷至南方楚地,子孫繁衍,輾轉遷徙,散佈在楚、蜀數省,族譜也先後撰有“楚省譜”和“蜀省譜”。

以宋元為限,中國人口流動的趨向發生很大的變化。兩宋及宋以前,由北向南的流移趨向退居次要,取而代之的是由東向西的人口流動。在“湖廣填四川”這場浩大的移民運動中,廣東、廣西、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南方數省的李姓,有不少的人先後移民到了長江上游的四川。而且,元明清三代東南李姓的西遷,往往與唐迄宋北方李姓的南下相持續。例如,清乾隆年間,四川成都大街太平巷新建有“李氏祠”。祠堂大門兩旁掛對聯一副,聯雲:

自唐及周理官柱史遺恩運;

由粵而蜀祖德宗功沛澤長。

上聯言李姓光輝的早期歷史,下聯雲本族李姓移民的來歷。所謂“由粵而蜀”,就是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中,由廣東輾轉遷徙來川的。如要追溯這一支李姓更早的經歷,足以反映唐以來北方李姓南下西遷的一部艱辛的移民史。

據民國35年《李氏族譜》載,成都東大街建有“李氏祠”的這支李姓,本為唐王朝臨淮王李光弼後裔,出自金陵李氏。唐以後,金陵李氏中的一支遷至廣東,子孫繁衍。若干代之後,時值“湖廣填四川”移民高潮,廣東李氏中的一支又在雍正年間開始西遷,至乾隆三年才輾轉遷至蜀地,定居成都,建立起李氏祠堂,追念和祭奉李氏先祖。

李光弼本為北方契丹人,歸附唐王朝改從李姓,後定居金陵。在唐代就由北方遷居南方長江下游。此後,金陵李氏向南方數省遷徙、散佈。廣東、福建、湖南在唐以後都有金陵李氏的支系分房。可見,北方李姓的南遷,不僅斷斷續續綿延很長,而且南遷的過程也是步步南下,輾轉流徙。至元明以後,這些經歷了南下遷徙的李姓家族,又有相當的部分轉而西遷,再度加入到長途流徙的移民洪流之中。又經歷了由東南向西南的遷徙歷程。

再如宋末南下的一支北方李姓的家族移民史。據道光《李氏族譜》載,宋末金兵南下,該支李姓由北方南下,定居江西豫章,後衍分為三房。其中的一房在元代由江西遷至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中,李雄公攜族人西遷入蜀,定居川東巴渝。明末張獻忠起義,為避兵亂遷居貴州思南府安化縣。亂平後,復歸巴渝。子孫繁衍,遍佈川東長江、嘉陵江沿岸,由元末始祖李雄公為入蜀始祖的各地李族,均視重慶江北縣富家衝李家灣為“祖宗締造,子孫發派之所”。

在由東向西的移民過程中,金陵李氏與豫章李氏在遷徙的方式和時間上又與他們南下過程中的表現,截然相反。經歷了唐迄宋數百年輾轉南遷全過程的金陵李氏,在西遷過程中,忽然明快起來,由廣東至西蜀的漫長旅途,在清初的十數年間,就很快完成。與之相反,宋末南下的豫章李氏,在由江西向巴渝的西遷過程中,則緩慢起來。

④移居海外

為了尋找謀生的新出路,一部分人移居海外。在海外華人中的佼佼者,李姓人才當是一個可觀的數目。政界有: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美國第一位華裔副州長李察臣、美國第一位華裔女市長李琬若等;科技界有: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李政道、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美籍華人李遠哲、病毒學專家美籍華人李振翩等;實業界有:香港風雲人物、長江實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嘉誠,新加坡大企業家李光前等。這些人,有的是移民後裔,數代定居海外,有的則是近幾十年才移居國外的新移民。無論新、舊移民,遍佈海外各國的中國李姓的移民史,實際上也就是明代以來幾百年的海外華人移民史的一個縮影。

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了清王朝緊閉的大門。中國大陸居民開始向海外移民。中國李姓中的一部分,也加入到了清代以來下“南洋”的華工隊伍之中。

閩、粵沿海居民到南洋傭工,約始於明代。但作為契約華工出國,則是18世紀以後的事。到19世紀50年代達到高潮,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告結束。有人粗略估計,這前後200多年出國的華工約有1000萬人次。華工蹤跡,幾乎遍佈世界各地,其中東南亞尤為集中。

李姓華工赴“南洋”,同那時期的所有契約華工同樣,都經歷了悲慘的境遇和艱難曲折的歷程。清光緒三十三年,新加坡代理總領事孫士鼎向清廷外務部呈報了“文島華工被虐事”、並附有“華工稟文”。在孫領事的這一呈文中,談到華工販運至文島的“慘酷情形”。經他的努力,從文島贖出八名華工回新加坡,其籍貫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四省。其中有二名姓李,廣東文童李星、湖南跟丁李吉卿。孫領事贖回這八人,與他們本人和家屬的“稟文”(求救文書)及某些熱心人的調查有關。其中粵籍文童李星父親李崇貴的“稟文”尤為感人:

具呈廣東高州信宜縣銅鑼村民李崇貴,年六十九歲,為失子知蹤,懇恩救援回家,以全安老懷幼事。

緣民有一子,名李星,年三十二歲,自幼讀書,嗣後課蒙為業,因在東安。於二月十八日期到香港合安棧,於三月過番到新加坡,寓廣福泰安棧,查知被棧主賣至文島雙溪烈港廣興公司內做吧力。鄉民夫妻年邁無能……專靠此子贍養……李星一妻二子,更是傷悲。聞大人領事星洲……哀懇救援回家……則感戴大德無涯矣。

(《華工出國史料彙編》第一輯P322)

李崇貴“稟文”中提到的香港合安棧、新加坡廣福泰棧,就是當時專門從事華工拐賣販運的“豬仔館”。“豬仔”,是對出洋華工的一種貶稱。據孫士鼎總領事給清廷外務部的另一份報告,東南亞華工的來歷,主要是“粵之廣、惠、潮、嘉、瓊,閩之漳、泉、福各屬。”粵、閩兩省李姓中的許多青壯男人,就是通過香港、澳門、廈門、汕頭等口岸的“豬仔館”,以契約華工的身份運往各地。而新加坡,則是轉販華工的最大中心。

清代以來,以華工為主流,並伴以出洋經商等其它因素的移民,匯合為遠赴南洋的移民浪潮。數百年的持續移民和移民在東南亞的繁衍、發展,使華人在東南亞國家的人口總數中佔有相當大的數目。例如,新加坡總人口中,華人約佔75%,而印度尼西亞的華人約450萬人;菲律賓華人約為100多萬人。泰國、馬來西亞等國,也是華人聚居的主要國家。李姓移民的數量和他們在海外的詳細分佈狀況,很難統計和了解。不過,凡是東南亞各國華人分佈的主要地區,都必定有李姓移民的蹤跡。

美洲華人,以美國為主要分佈區,迄今已逾百萬。華人移民美國,是在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大批招募華工,形成高潮。至1882年,在美華人已達30餘萬人。東南沿海,特別閩、粵兩省的李姓子弟,有不少人遠涉重洋,移民到了“西洋”歐美各地,美國仍是美洲李姓族人的主要分佈地。

200多年的移民史,也是海外華人中的李姓移民艱苦創業,頑強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他們參與了東南亞各國殖民時代的早期墾殖,也與中國移民的各姓氏族群一同,成為美國西部早期開發的主力軍,為橫貫大陸東西的太平洋鐵路的修築流下了無數的血汗,甚至在美國早期排華狂潮中尤為嚴重的“倒路粉坑”案中,移民商人李駒地成為主要受害人而聞名於世。遍佈世界各大洲的李姓移民,伴隨著各國開發、建設的歷程,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在今日的美籍華人中,李姓華裔不僅數量多,而且人才輩出,在獲得諾貝爾獎學金的四名華裔中,李姓華人即佔其二(李政道、李遠哲)。在東南亞、南亞,華裔為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貢獻了巨大的力量。菲律賓華僑商界鉅子,中華商會會長李清泉,在20世紀初曾是東南亞華人社會的中堅人物。他不僅為維護菲律賓人的利益和華裔社會的團結,作了不懈的努力,而且與東南亞僑領陳嘉庚一同,為支持祖國的抗日戰爭作了極大的貢獻。祖籍福建的新加坡移民李光泉,是東南亞家喻戶曉,備受尊敬的華裔大企業家。他的三個兒子,長子李成義、二子李成智和三子李威偉合力管理著李氏家族龐大的企業王國。李光前家族的發展史,正是海外華人奮鬥、成功的一部輝煌的移民史。

三、尋根溯源話共識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簡稱華夏。在5000年發展演變融合過程中形成了共識:以龍文化為標識,尊炎黃為人文初祖。佔中國人口十三分之一的李姓,如同中華民族的形成一樣,是一個多元的融合體。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濃郁的祖先觀念:以李樹為圖騰,尊顓頊為初祖(即譜中說的先祖或太始祖),尊老子李耳為得姓開山祖(即譜中說的始祖)。下面舉例說明:

例一、明代李善長,出自定遠李氏,為明太祖定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授太師,中書丞相,封韓國公。他為當時新修的《李氏宗譜》撰寫了一篇敘文,文中說:

餘族太古莫究,顓頊是開始於君,而繼於相。兩漢皆相,唐則復君。宋後,先為相,其間擅德業而名當世者,不可計數矣。前者既以代興,後者何難踵美。餘世居定遠。本氏之族滿天下,大約祖軒轅軿輅者,十當七、八。……今值我皇上定鼎以來求人資治,吾族必多英賢之士出其文經武緯,以佐國翊運,豈不偉哉!餘以布衣從帝東渡,得承殊渥,位列公輔,嘗以不克任荷為懼。帝之命餘曰:以仁義忠孝訓及嗣人。餘敬奉以示子孫,爰為之序。

敘文開宗明義地提出尊顓頊為先祖,然後從顓頊一直敘述到宋明,所列舉的李姓先祖,除了君王,就是宰(丞)相。對於這些李姓祖先,李善長是甚為欽佩的,而且以有這樣的淵源為榮。如此誇耀先祖的目的是什麼呢?作為明王朝太師、丞相的李善長,已把自己看作是當時李姓族群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傳達明太祖對李姓提出的,以仁義忠孝治家的訓誡。並向滿布天下的李姓中人發出了參與明朝政治,繼承先祖偉業,光大李姓榮耀的號召。

例二、南北李姓同奉老子

中國李姓,無論南方或是北方,都奉先秦道家的創造人李耳(字聃,亦名老聃)為祖先。晉唐的官修譜書,宋明以來的私撰家譜,乃至唐宋以降的姓氏書籍,也都把李耳與顓頊、皋陶建立起直系的血緣關係,視李耳為中國以李為姓的始祖。南北李姓都奉李耳為先祖,這不是血緣關係的原故,是中國社會的政治、歷史對姓氏文化產生直接影響,是李姓族人的共識。

隋朝末年,李淵起兵晉陽,進軍關中,道士岐平定向李淵陳說符瑞,說他聖德感天,謀無不勝,此乃上天所命,聖祖垂祐。另一些道士如張實、焦子順之流又說李淵,公當為天子。武德三年(620)正月,有一個叫吉善行的人上奏,說他在浮山縣(今山西浮山縣南)東南羊角山見到一位騎著白馬穿著素衣的白鬍子老叟,說自己是當今皇帝的祖先太上老君,叫他轉告皇帝,今年可平王世充,李姓子孫從此長有天下。於是,李淵改浮山縣為神山縣,羊角山為神角山,在山上修建了興唐觀,塑太上老君像。從此,唐王室成為老子的後裔,稱李耳為祖宗了。老子在唐代與隴西李氏建立起血緣關係,並列入經顓頊帝啟始的李姓早期譜系中,李耳也就成為顓頊、皋陶後裔。

由於李姓在唐代的獨尊地位,經有唐一代300年的發展繁衍,李姓族群急劇膨脹。唐代以後,凡李姓中人只要祖述老聃,也就與李唐王室和先帝顓頊建立起血緣關係,乃帝王后裔。所以,經宋元明清數朝,不奉老子李耳為祖的李姓,已很少見。以光緒年間修成的《隴西李氏族譜》為例,該支李氏,為唐太宗李世民後裔,由唐迄清近四十代世系明晰。這支李氏,奉老子李耳為鼻祖,已不再去追述傳說中的顓頊帝了。

中國人尊崇的先祖主要重視的是同姓,不一定是同源,也不必一定要有直系的血緣關係。只要是同姓,就可以根據現實政治和文化的需要,把古代的帝王和古聖先賢尊奉為先祖。時至今天,海內外華人都稱是炎黃子孫,而且許多的姓氏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炎帝黃帝那裡去。這種現象,也是中國尋根文化求大同,尊古聖先賢的反映。中華文化多源合流,中華民族多族融合,這是根本。在這一前提下,一姓,一族是否來自同一祖先,古代祖先的早期世系,誰又能說清呢,不必過於認真。所以,千百年來,中國各姓氏在追溯本族古代先祖和早期世系時,基本上都持這一態度。儘管有些人是那麼的認真虔誠,勾稽古籍,苦苦搜尋,最後也無可奈何,只能是這樣處理。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沒法說清的問題。

那麼,李姓族群奉顓頊、皋陶、李耳為先祖,實際也是李姓文化多源合流的反映。顓頊、皋陶、李耳和李姓,同成為這一族群認同的標識,無論是哪一時代獲得李姓的異族外姓,只要姓李,後來都祖述顓頊、皋陶和李耳,接受了李姓家族文化,融合到李姓族群中來,這就是有近一億人口的李姓族眾的共識。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中華李姓的四大文化特徵

1、文化特徵之一:族姓整合“深”

中華民族的主體是漢民族,漢民族的前身是華夏民族,自上古時期炎黃兩大部族大聯合開始,以中原大地為核心的民族融合便已拉開了序幕。經過東周列國華夏與各少數族群之間的戰爭、婚配等形式的融合,在漢王朝建立之後,形成了漢族。在其後的數百年間,經過南北對峙及民族遷徙,使漢民族在由李姓建立的代表中國歷史上最高文化水平的唐朝時期,民族融合與族姓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峰。

一是唐王朝時期的少數民族被賜為李姓。唐朝時對他族賜姓,已形成了大的浪潮。如突厥頡利可汗族的阿史那思摩,被太宗賜姓改名為李思摩;渤海靺鞨族的茹常,因戰功賜姓改名李嘉慶;靺鞨酋長內附後,改名李多祚;靺鞨突地稽部酋長之子,因擊突厥有功而賜姓改名為李謹行;契丹酋長之子,武后時因功賜姓改名為李光弼;高麗人懷玉因鎮邊有功,賜姓改名為李正已;吐蕃蘇毗王子悉諾邏,玄宗時內附後封王賜姓,名李忠信;沙陀人朱邪進忠歸順後,賜姓改名為李盡忠;党項酋長拓拔赤辭歸附後,賜姓為李姓;黑水靺鞨酋長倪屬利稽來朝,玄宗時賜姓改名為李獻誠;鮮卑尚可孤有功,被代宗賜姓改名為李嘉勳等,類似例子不勝枚舉。五代時後唐、十國中的南唐,也效仿先輩,而進行大量的賜姓,使諸多少數族裔,融入到李姓這一大家庭來。此外,唐代外籍人中,也有賜為李姓者。如安息(伊郎)人在北朝時已漢化為安姓,到唐代因戰功而改賜李姓,如李友諒;波斯(西亞)人,改賜李姓後,名人有李蘇沙、李珣等。唐宋時流寓開封的猶太人,漢化後,也有改為李姓者。少數族裔融入到李姓大家庭,不僅充實了李氏大姓的隊伍,也使整個族群的體質、智商有了新的提升。

二是唐王朝時期的他姓名人也有被賜以李姓。如曹州徐世勣,因戰功賜姓後叫李勣;滑州人邴元紘,被唐高祖賜姓改名為李粲;齊州人杜伏威,唐初為行臺尚書令,也被賜為李姓。此外,有胡大恩、弘播,郭子和、麻延昌、董秦等功臣,被賜為李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張、董、羅等姓,均有名人被賜為李姓。以唐朝為代表的大規模的賜姓活動,為我們理出了除戰爭及通婚之外的族姓融合的路徑,也從一個方面找到了,中國大姓形成的原因。實際上,李姓族姓融合的特點,也是中華民族形成的一個具體案例,是漢族發展進程的一個縮影。

2、文化特徵之二:祖根認同“純”

李姓的來源到底有幾支?最主要的說法為嬴姓李氏。李姓的遠古祖先是黃帝,即出自黃帝——顓頊族系。其後有帝堯,帝堯的大理官為皋陶,他的後代世襲大理一職,夏時子孫因姓理氏,商末理利貞與其母為避紂之禍,而逃難至“伊侯之墟”,因食木子得全,改為李姓,並家於母親家族所在地苦縣,因職陳大夫。因此,李姓的得姓祖為李利貞,祖地苦縣即今河南鹿邑。老子李耳,則是李利貞的11世孫,在諸多李姓族譜均有明載,李耳只能說是李姓家族中最早的大名人,他的影響已不僅僅侷限於李姓,也影響到中華民族,甚或成為世界級的文化名人。至於巴人李姓、外族改姓等,應為李姓發展過程中融進的新鮮血液,與李姓源頭無關。

李姓源頭的單一姓,與其他大姓有著明顯不同。如王姓,“大抵王子王孫”之後皆為王姓,但其主支來源也有子姓(比干)、姬姓(王子晉等)、媯姓(田安)等;劉姓,有祁姓(帝堯)、姬姓(周文王)等來源。其他如溫、馮、孫等姓氏,均有多支源頭。由姓氏起源的複雜性,我們看到這樣兩個趨勢:一方面姓氏的來源,即每個人的血緣始祖應該是多源的,尤其是大姓表現尤為明顯。另一方面,姓氏尋根的文化認同,卻是一元的。這種情況在各個姓氏中都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尤如中華民族共認炎黃為人文始祖一樣,中華姓氏祖先認同的單一性,表達的是一種文化認同。李姓祖根認同的純正性,正是代表了中華姓氏文化認同的大趨勢,這種趨勢不但形成於歷史時期,更在當今的文化大潮中得以強化。

3、文化特徵之三:區域分佈“廣”

中華姓氏,早期分佈主要在北方,因此姓氏分佈出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如蔣姓,是典型的起源北方,分佈南方的姓氏。林、陳、鄭、黃、葉等也是根在中原,而盛於東南的姓氏。趙、孫、馬、於等則是典型的北方姓氏。中華姓氏的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

中華李姓,是中國大姓中最具代表性的姓氏,其區域分佈的廣闊性,最典型地展示了大姓的風采。一是李姓不僅起源於中原,而且在南方與北方有著較為均衡的分佈。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李姓族群的存在。如果說中華民族遠渡重洋在全球打拼,而形成“日不落”民族的話,那麼“李姓”則是“日不落的姓氏”。二是在當代中國的少數民族中,李姓也最具代表性。如白族李姓,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人口數量在白族中也排在前三位。苗族李姓,則由名字的譯音而來,也有500餘年的歷史。瑤族李姓,在瑤族十二姓中排在第5位,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在當代中國的少數民族中,滿、蒙、回、藏、苗、瑤、彝、白、壯、侗、黎、土家、拉祜、哈尼、德昂、傈僳、佤、景頗、鄂倫春、裕固、畲、怒、達斡爾、京、布依、仫佬、阿昌、納曲、保安、東鄉、錫伯、朝鮮、高山等33個民族,均有李姓存在,其分佈民族之多,數量之大,在少數民族漢姓中也名列前茅。三是在中國周邊國家中也有李姓族群。如越南李姓,自漢代開始,越南北部與中國關係非同一般,在較長的時間裡,不僅有李姓人群出入,也有李姓人群入主朝政。11世紀初,李公蘊不僅在黎朝任殿前指揮使,也在其後建立李朝即安南國,共歷8帝(王)216年(1010~1225),並將中華文化在越南發揚光大。朝鮮在唐朝時已開始使用漢姓,其中李、金、樸、崔為朝鮮4大姓,公元14世紀末李成桂正式建立李氏王朝,都首爾,共歷26代,建國長達500餘年,可以說李姓名人在朝鮮、韓國中名人輩出,舉足輕重。

4、文化特徵之四:文化影響大

中華李姓作為大姓,其人才輩出,文化燦爛,由李姓名人倡導、發明或創作的作品,已成為中華文化中最燦爛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深入發掘與弘揚。

一是中國歷史上李姓王朝,尤其是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為燦爛的時期,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據著特殊地位。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王姓在歷史上有14人稱王稱帝,但並沒有建立大一統王朝。張姓稱王稱帝的人數極少。劉姓稱王稱帝者多達66人,尤其是漢王朝,是李姓唐王朝之前中華文化發展的巔峰,劉姓王朝歷時長達650餘年。但是李姓建立了以唐王朝為代表在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王朝。李姓稱王稱帝者或有政權年號者有,東漢初稱天子的李憲;十六國時建立大成政權(漢)的李雄,建立西涼政權的李暠;隋末稱涼王的李軌,稱吳的李子通,稱魏的李密;李淵等20位帝王執政的唐王朝,唐朝時短時政權如稱楚的李希烈;五代十國時,建立後唐的李存勖,建立南唐的李升;宋朝時,建立大蜀政權的李順,建立大夏國(西夏)的李繼遷,以及年號太平的李合戎、年號羅平的李接;明朝時,年號天順的李珍、年號洪武的李新、年號武烈的李添保、年號太平王的李原、建立大順政權的李自成;清朝時期,年號元興的李天極,年號順天的李永和;以及民國代總統李宗仁等。據統計,歷史上李姓稱王稱帝或有年號的政權建立者,共64人,歷時650年。如果加上越南、朝鮮李姓王朝的立國時間,李姓在世界範圍的內稱王稱帝或有年號的政權建立者近100位,歷時長達1300餘年。因此,李姓王朝不但在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屈指可數的。李姓建立王朝,成為最高統治者,在文化的光大與傳承方面,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中國歷史上的李姓名人,以其偉大的發明與創造,為中華文化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在每一個歷史時期,在最燦若晨星的名流中,都不乏李姓族人的身影,甚或是最頂尖級名流的代表。例如,思想家李耳(老子),以道家思想的創立而著稱於世,是代表中國文化的巔峰級人物。戰國時水利家李冰,所興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現在還造福當地居民。秦王朝丞相李斯,為秦始皇的重要助手,對中國的國家統一與文字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漢代名將李廣,以“飛將軍”的傳奇色彩而名傳於世。隋代工匠李春,建造了著名的“趙州橋”,成為中國拱橋的典範。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古代皇帝中以“開明”而著稱,由此開創了大唐近三百的盛世。詩仙李白,是唐詩這一藝術瑰寶的巔峰級人物。宋代的李誡,所撰著的《營造法式》,是揭示中國建築奧秘的關鍵所在。明代李時珍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醫藥學家,他所撰著的《本草綱目》,是中國中醫藥寶庫中的耀眼明珠。清代李鴻章,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人物,他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人可以替代的。由以上李姓歷史上的10大名人,我們可以看出,李姓家族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文化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李氏,是同一個祖先嗎?下篇

關於李氏的資料,暫時整理這麼多。文字和圖片較多,分為兩篇。主要參考文獻《鹿邑與中華李姓之根》。如果各位看官還不清楚目前公認的李氏始祖,請再仔細閱讀這兩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