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在身邊系列圖錄三 ——泰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篇 省級

文化遺產在身邊系列圖錄三 ——泰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篇 省級

1、龍鳳獅子燈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傳統舞蹈類別。始於明萬曆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燈舞流傳於大安、下洪一帶,因龍、鳳、獅子合舞而得名。表演集傳統龍舞、獅舞、馬燈特點於一身,動作剛柔相濟,形象生動傳神,如盤龍、龍點頭、鳳展翅、舞龍珠、蹲獅、獅抓癢等,對龍、鳳、獅動作描摹性與舞蹈者表現性合為一體,是最具地方特色民間燈舞之一。音樂曲調彙集當地馬燈音樂、民間小調、龍舞音樂精華,有輕鬆抒情江南民間小調,也有一人唱眾人和的古老高腔,還有慷慨激昂的《將軍令》,在民間燈舞中獨具一格。舞蹈表現人們追求美好愛情,嚮往太平盛世,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地和諧的願望。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元宵百家宴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民俗類別。百家宴,源於祭春福,是當地族人“聚宗親,商族事,祈上蒼,保平安”的祭祀求福活動,深受百姓喜愛,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而得名。泰順百家宴源於三魁鎮張宅村,最初宴席只有一兩桌,後來,認為元宵福宴飲會帶來好福氣,參加者越來越多,宴席增加到一二百桌,甚至上千桌。這些人來自四面八方,故稱“百家宴”。據當地《張氏宗譜》和地方史料《分疆錄》記載,有著800多年曆史。百家宴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舉行盛大的典禮祭拜地方神祉王乞佬、陳十四娘娘和祭祖活動。“百家宴”舉辦當天,村民組織好幾千人的隊伍,抬著“陳十四”上街遊行、踩街,並一路表演舞龍、舞獅,演奏民樂,夜裡又放煙花、表演藥發木偶戲等等。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烏衣紅曲製作技藝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傳統技藝類別,以筱村鎮徐岙底村釀製烏衣紅曲最為出色。技藝自宋末傳入,距今近800年曆史。明《泰順縣誌》載:“然至十月,則家無不釀,謂之大冬酒,故有極陳美酒。”烏衣紅曲是境內釀造紅酒的一種曲種,以大米為原料,經接種曲母培養多次發酵而成,外觀呈烏黑色,主要含有紅曲黴、黑麴黴和酵母等微生物。用烏衣紅曲釀造的紅酒顏色亮紅,略帶甜味,口感香醇,是傳統佳釀飲品和菜餚佐料,以筱村鎮徐岙底村釀製的烏衣紅曲最為出色。烏衣紅曲製作技藝於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4、車木玩具製作技藝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傳統美術類別。源於宋末泰順木偶造型。將木偶、車木、彩繪和裝飾技法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車木玩具”,成為境內傳統工藝的典型代表。產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和玩具展覽會展出,曾選送赴美國、日本、加拿大、比利時等國展出,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該製作技藝主要流傳於羅陽、百丈、司前、三魁等地。其中,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的是以工藝美術大師季桂芳為代表的季氏家族。泰順車木玩具製作技藝於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泰順石雕刻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傳統美術類別,主要分佈在龜湖鎮,羅陽、仕陽等地。石雕取材於“世界蠟都”龜湖葉蠟石礦中質地上佳礦石,雕刻手法有圓雕、鏤雕、浮雕及線刻,題材分人物、山水、花鳥等幾大部類。泰順石雕於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6、三月三(畲族三月三)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民俗類別。畲族三月三又被稱“烏飯節“或“對歌節”,以畲族人民紀念祖先為主題,活動形式主要是吃烏飯、唱山歌,對山歌,以歌代言。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畲族村落或畲族群眾都自發組織畲族對歌會,初始在祠堂、宮廟、山林、崗頭或老屋、穀場演唱,鄰村畲民集聚和唱,熱鬧非凡。從零散的、不規則的“隨便唱唱”,經歷幾百年的延襲、充實和擴展,三月三逐漸成為畲族人民生活中一個盛大的文化節日。泰順畲族三月三於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7、陳十四信俗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民俗類別。陳十四娘娘(陳靖姑)是浙南閩北民眾千百年來共同信仰的神祇,被譽為“陸上女神”。陳十四信仰風俗起源於唐代,明清時進入興盛期。陳十四娘娘祭祀風俗從明代開始在泰順民間形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每年的正月十四(娘娘誕辰日)舉行為期七天的盛大祭祀活動。整個過程由聲勢浩大的抬神像《巡遊》和七天七夜木偶戲唱《娘娘傳》、以及規模宏大的集體聚餐《百家宴》等主要活動內容組成,熱鬧非凡,盛況空前。陳十四信俗於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8、翻九樓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別。泰順翻九樓又叫“吊九樓”,源於北宋時期,多見於求雨、祈太平、佛像開光、添壽等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求雨九樓”。每逢久旱不雨,稻田龜裂,莊稼受害之年,鄉民即舉行祈雨九樓活動,祈求上蒼賜降甘霖,以解旱情之急。所謂“吊九樓”是指在一平整的空曠野地,將九張八仙方桌平地凌空疊起,形成“九層樓”的模樣,意喻九重天。“吊九樓”整個過程比較複雜,翻樓者要有紮實的功底,且對地域、氣候、風向等地理與氣象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掌握。可以說吊九樓是一種集神秘文化、高難雜技於一體的民間活動。翻九樓於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9、畲族婚俗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屬民俗類別。泰順傳統畲族婚俗實行一夫一妻制,男十五而娶,女十四而嫁,同姓不婚。畲民婚姻或以歌為媒,對歌擇偶,或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於母系社會的遺傳,婦女在家庭中地位也較高。婚前以歌定情、以歌會親、以歌完婚。傳統畲族婚俗,除嫁女形式外,還有男嫁女方的婚俗,入贅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贅給寡婦的叫“上門”。解放後,畲族的婚嫁又發揚了古代遺風,男女自由戀愛,結婚不講彩禮,婚禮簡樸。畲族婚俗於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爆料、投稿、合作請聯繫18758730495(670495)

文化遗产在身边系列图录三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篇 省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