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文 | 歐陽捷

導讀:恰是土地財政無法割捨、土地市場趨於理性的寫照

提要:

觀點1:錢少且貴——資金價值更突顯

觀點2:價值透支——房價地價無空間

觀點3:樓市求穩——市場政府共訴求

觀點4:下漲上限——利潤空間被壓扁

觀點5:調控地價——自我革命是根本

最近,土地流拍現象逐漸增多。

今年以來,調控嚴厲的一線城市流拍地塊已達11宗,如果下半年以同樣速度流拍,將超過流拍歷史第三峰的2012年,也許,這還預示著明年的勢態。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相對火熱的二線城市,今年以來流拍地塊102宗,相當於每個二線城市都有3-4宗地塊流拍。

預計下半年流拍地塊還會繼續增加。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250多個三四線城市也有315宗地塊流拍。

幾乎可以肯定,今年三四線城市流拍地塊數量將創造新的歷史高峰。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觀點1:錢少且貴——資金價值更突顯

有人認為:房企大多沒錢了。

的確,房企資金將越來越緊,沒錢的企業將越來越多。

沒錢就不會有更大力度的投資、拿地和新開工,當然也就沒有銷售的更快增長。

從今年上半年房企到位資金來看,按揭貸款和國內貸款增速都已經掉入“零增長”的負值區間。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貸款收緊的狀態不會改變,防風險仍是第一要務。

房企被迫廣開門路、自籌資金。

相比去年上半年,自籌資金多增2268億元,彌補了按揭貸款和國內貸款的減少。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雖然房企自籌資金增速還在攀升,但非標業務也在收斂,自籌資金難度不斷加大,預計下半年增長空間有限,甚至不排除增速下降。

畢竟,目前的資金監管邏輯仍然是控制資金流向房地產,類似2013-2014年房企自籌資金增量大增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自籌資金渠道縮窄,就要依賴客戶資金。

定金及預收款增速仍處於高位,這是房企衝刺上半年業績的結果,提高首付比例、搶收現金相當於提前透支了客戶的資金。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從居民部門槓桿率來看,央行發佈數據已經超過50%。

但是,這還僅僅是居民消費貸款佔存款的比重。

如果考慮居民經營性貸款也是負債,槓桿率將達到63.5%,再加上公積金貸款也是負債(上半年大約6000億元),則居民部門槓桿率將達到64.3%。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當然,有人說,居民負債還有民間借債、互聯網金融貸款等,不過,未計入存款中也有民間借款、互聯網金融理財等,相互對沖,可以忽略不計了。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趨勢性下降,人均衣著支出、食品支出、生活用品支出增速也都趨勢性下降,印證了居民可用資金餘量減少。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居民購房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沒有購買力了。

有人會說,居民不是還有房子嗎?那也是資產啊。

應該用貸款除以(儲蓄+房子)來計算居民部門槓桿率。

話雖不錯,但房子不是流動資產,即便可以賣掉,但很可能還是需要再次花在房子上。

無論如何,居民可動用儲蓄已經接近極限(能買房的人可能幾乎沒有多餘的儲蓄,擁有大量儲蓄餘額的人可能並沒有在買住房),住戶部門槓桿率基本沒有上升空間了。

這也預示著定金及預收款增速將繼續趨勢性下滑,下半年會進入“零增長區間”。

雖然央行定調“去槓桿”變成“穩槓桿”,並且正在定向放水,但像過去那樣的大水漫灌不會再有了,M2增速不會再回到兩位數應該也是大概率的。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尤其不要抱有幻想的是:定向放水與房地產基本無關。

當然,如果房地產行業周邊都是水,房企立馬渴死也不太容易,除非自己“找”死。

因為,如果房地產的上下游企業都不再那麼缺錢,它們也不會逼著房企還債、付款,甚至可能為它們融資、墊款。

房企也並非真的日子過不下去了。

至少在名義上,房企賬上的錢依然很多。

無論是到位資金減去投資,還是銷售收入減去投資,近兩三年,房企資金盈餘都是增長的。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只不過,賬上有錢,未必能動,因為銷售回款作為項目預收賬款被納入監管資金,只能按進度提取,賬上不能動用的錢越來越多,越大的房企賬上越有錢、也許現金越短缺,因為還要繼續投資、拓展業績。

錢少了,土豪也理性了。

這就是調控的金融邏輯:流向房企口袋的水龍頭慢慢擰緊,房企拿地的錢自然就會省著點花了,火爆的土拍溢價率也就下來了。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下半年,大家都沒錢的時候,房企可用的錢不會更多,房企資金已經很金貴了。

政府也要過年,年底前不乏優質地塊推出,現在收緊錢袋,未來就可以投到最有價值的地方去。

觀點2:價值透支——房價地價無空間

業內人士都很清楚,土地流拍增多的另一個原因是地塊偏遠配建多。

顯然,這是因為城市核心區域無地可供,城市更新的拆遷安置成本太高,政府很難有動力和財力去做大面積改造。

唯有等到這些房子年久失修、慢慢變成危房,通過強制拆遷,才有可能真正通過拆改釋放核心城區土地。

於是,新增土地供應往往都在政府希望打造的新區,其位置偏遠、配套不足,也可能存在局部市場客戶資源稀缺、住房供大於求、競爭壓力過大,短期難以形成有效銷售。

這樣的地塊房價沒有吸引力,地價頂在喉嚨口,盈虧無法做平衡,流拍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聰明的房企已經不再盲目拿地,有限的資金更偏向於客戶資源集中的市場,比如說聚焦大城市相對成熟區域、中小城市核心區域,聚焦穩定的改善性需求、相鄰產業園區的自住需求。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但是,也有一些核心區域的好地塊頻見流標,這又是為什麼?

這樣的好地塊實在是稀缺,好不容易完成拆遷、安置、清退、拿出來出讓,政府當然要賣個好價錢,起拍底價甚至高於周邊新房價格,甚至還要無償配套學校、醫院、社區用房、租賃住房和保障住房,進一步變相抬高地價。

在政府抬高地價、嚴控房價的背景下,房企缺乏盈利預期,拿了這樣的地,或許只有賠錢的份兒,當然只能選擇放棄。

房企如何拿地才是合理的?

有的開發商傾向於選擇樓面價更低的地塊,認為高價地的風險太大。

但是,樓面價低的地塊,往往意味著太偏遠、不成熟、有瑕疵、藏隱患,前期評估要特別謹慎。

有的開發商選擇樓面價更高的地塊,認為可以做出高品質、高溢價的項目。

但是,如果政府限價明確、算賬清晰,拿與不拿,倒也好說。

最怕的是,政府不講契約精神,賣地時不限價,秋後再算賬,這就害了一大批開發商,前面一堆地王明擺著上不了市,後面的高價地如何敢拿?

也有的開發商選擇房價地價比,認為越高的房價地價比越是好地。

如果房價地價比是3,意味著拿2000元/平米樓面價的項目,可以賣到6000元/平米。

如果房價地價比是4,也就意味著同樣賣6000元/平米,樓面價只有1500元/平米,利潤水平高於前者。

在一些去庫存、不限價的城市是有機會的。

但是,樓面地價5萬元/平米的項目,難道現在還能賣到15萬元/平米以上嗎?

顯然,在當前政策格局下,這樣的算法是難以統一房企拿地標準的。

尤其是當房價上漲之後,政府很快會抬高地價,而房價上了臺階之後,卻很難繼續大幅上漲,房價地價比最終還是會降下來的。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這是最樸素的商業邏輯,房價-地價=建安成本+營銷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稅費+利潤。

建安成本基本透明,其中土建成本相對變化不大,裝修成本也基本明確,不僅政府清清楚楚,老百姓也大致明白。

雖然大小房企的營銷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有所不同,稅費也會隨地價、房價不同有所不同,但都是可計算的。

投資人最終要看的還是利潤,虧本的買賣不可能持久。

觀點3:樓市求穩——市場政府共訴求

有人說,流拍增多是樓市下行的信號。

他們或許覺得預期走弱的理由是因為土地市場冷卻了,地價就會下降,房價也要暴跌了。

但是,這個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讓金高達2.69萬億元,同比增長43%,顯然,土地市場不是冷卻,而是過熱,今年全年創造新的歷史高峰是鐵定無疑的。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也有人認為,土地出讓金大增是因為樓面地價大漲,土地供應面積並沒有增加。

他們擔心,今年土地流拍增多,土地成交面積會減少,並影響明年的住宅新開工面積和上市供應量,導致無房可買。

事實上,去年成交的住宅用地面積已經有所回升。

截止到7月25日,今年成交商品住宅用地規劃可建面積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62%,今年仍然有望超過去年。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當然,不同的城市住宅成交面積是不一樣的。

整體來看,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相對更多,目前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64%。

二線城市成交面積達到去年全年的57.2%,與序時進度基本相當。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唯有一線城市供應不足,重演了2016年為了“不出地王就不供地”景象,只是這次的理由有所不同。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儘管庫存去化週期在下降,但在調控嚴厲、限購限貸之下,未來多數城市不會出現明顯的供不應求。

地市熱、樓市冷?

也有人認為,恰恰是因為地市太過火爆,地價上漲太快,帶動房價上漲,所以樓市不可持續,下半年會降溫。

似乎行業對樓市很快會下行的擔心更多。

其實,預期下行、看空市場已經持續十多年了,老調重彈也並不意外。

當市場看空的人多,似乎空頭就佔上風,但這往往不一定是對的。

中小房企更不容易看清房地產市場大趨勢,反而是企業數量和人數均不佔優的大房企更能居高臨下、廣覽全局、掌握主動。

年初我們預判,未來增速會下降,樓市進入“零增長”區間,幅度大致在正負±3%之間,個別指標有可能達到正負±5%。

但,正增長的概率可能更大些,因為信心更重要,不論是個人、企業、行業,還是國家都需要信心。

過去,房企幾乎無法制定戰略,因為市場大起大落、大漲大跌。

現在,如果市場能夠穩定在一個均衡的“零增長”區間內,既不突破上限,也不穿透下限,保持平穩發展,其實不正是大家渴求已久、欲得不能的嗎?

如果今年銷售面積超過5%以上的增長,就意味著銷售額將是兩位數的增長,從政治層面,未必是可取的,這不但影響金融脫虛向實的進程,也會加重房地產市場治理不力的口實。

未來,上行突破的概率越來越小,而且正在變得清晰可見,大家更擔心的,其實還是穿透下限的風險,也許會更大。

保持市場穩定取決於政府的核心訴求,關鍵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實擁有兩個共同的核心訴求:

一是保持經濟增長,二是維護財政收入。

只有經濟增長了,才能避免社會矛盾凸顯。

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乃至經濟全面對抗不可避免,中國只有站穩腳跟,才能應對、化解外部衝擊。

因此,穩定依然壓倒一切。

維穩是大勢所趨、勢在必然。

未來3-5年,房地產市場還是以穩為主的。

目前,銷售面積依然處於歷史最高位,增速也在“零增長區間”。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由上圖可見,2018年上半年銷售面積已經相當於2017年全年的45%以上,銷售額相當於2017年全年的50%以上,按照過去的慣例,上半年銷售面積和銷售額一般都在45%以下,因此,全年業績無需過慮。

即使今年銷售面積在“零增長”區間內由正轉負,也會保持銷售額的正增長。

所以,擔心市場下行的顧慮完全可以打消,維護市場的“正向零增長”是市場和政府的共同心聲。

觀點4:下線上漲——利潤空間被壓扁

樓市零增長,房價依然限,地價創新高。

回顧歷史,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政府推出土地樓面地價曾經有所下降,也僅僅是從2007年的平均1025元/平米下降到2008年995元/平米。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經歷2008年底的4萬億元救市,2009-2010年地價回升。

2011年樓市被調控打壓,市場冷卻,地價從2010年的1428元/平米回落到2012年的1401元/平米,地價僅僅下降了27元/平米。

2013年政策再次刺激,地價開始上升,雖然經歷了2014年的調控降溫,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雙雙下降了-7.6%和-9.1%,但地價再也沒有下降,直到2018年一路上揚至3987元/平米。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假如樓市真的冷卻,土地市場成交慘淡、地價出現明顯下降的跡象,地方政府就會放棄低價賣地,進而“捂地惜售”,土地供應面積上不來,住房供求關係緊張的矛盾就會進一步加劇。

房企飢餓、市場飢餓的舊景又會重現,土地市場又會慢慢回溫。

誰能挺過五年週期?

大概沒有一家大型房企的土地儲備面積超過5年,很多房企挺不過兩年,不補倉就只能萎縮。哪怕地價更貴,只要市場能接受、利潤有空間,房企只能被動拍地。

但是,政府可以。

政府不賣地,債務雪球越滾越大,不擔心還不了利息嗎?

歐洲央行日本都曾經實施負利率政策,借錢非但不要利息,反而可以倒收利息,可見貨幣權是多麼的重要啊。

地方債務還可以展期,城市建設也可以放緩,房地產稅更可以彌補。

哪怕未來地價基本不漲,也不會降,2018年不會,2019年不會,未來更不會,人多地少決定了國情,地價只能繼續看漲。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大房企儲備土地可以應付兩年的項目開發,但依然需要補充庫存。

如果地價上漲,房價也可以上漲,房企還是會補倉,因為需求還在(以後我們會專文探討住房市場需求究竟能夠維持多少年)。

如果房價不漲,地價也不漲,利潤空間穩定,房企依然可以做下去。

然而現實是:房價地價差在不斷縮小。

沒有哪個企業可以持續虧損下去。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市場正在改變,但政府依舊老模式賣地,寧可流拍,也要不斷提高拍賣底價。

地方政府太“貪心”,正是土地市場流拍增多的最根本原因。

這恰恰是市場化的邏輯對非市場化土地制度的回應,如果企業被迫高價拿地、低價賣房,那才是最不堪的。

觀點5:調控地價——自我革命是根本

黃奇帆先生曾經說過:政府應當保持地價不超過房價的三分之一。

中央政府完全可以要求地方政府這麼做。

國土部門、稅務部門、金融機構都有指定的地價、房價評估機構,也完全可以按照房價倒推出合理地價。

也許您會說,這樣不是便宜開發商了嗎?它們可以把房價推上去啊?

我們在《歐陽捷:調控步入糾結期,何以破局?》中提出過:“普通商品住宅實行‘限房價、競地價’,政府按照土地出讓合約管制銷售房價,企業按照合約價格提供商品住宅,有助於土地市場降溫、地價趨於合理”。

其實,市場主體有多方,宏觀調控不應僅僅針對房企、中介、金融機構、購房者,是不是也應當針對地方政府土地市場呢?

地方政府是不是應該首先自我革命、調控土地市場?

然而,迴避調控土地市場恰恰是因為土地財政無法割捨,現代財政制度尚未建立,地方財政入不敷出的狀況還難以改變。

事實上,如果真的控制住地價,地方政府財政就難以為繼,中央政府稅收也就失去了依託,經濟發展和社會維穩就失去了支撐。

原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先生曾經說過:“行政性措施已經不能根治市場亂象”。

也許,楊主任沒說出口的另一句話應該是:“市場亂象,恰恰是由於行政性措施所造成的”。

如果行政性措施無法根治市場亂象,我們依靠什麼來根治市場亂象呢?

依法行政和按規矩辦事。

唯有加快法治建設,加快土地市場改革、加快現代財政制度改革、加強政府依法治國,才能回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軌道上。

我們還需要加快誠信政府建設。

許多城市政府已經習慣於強勢做派,往往不按契約精神辦事,造成了政府普遍失信於民。

先高價賣地,後限制賣房、限制房價、限制備案、限制銷售,儘管有的是出於維護市場平穩的良好願望,卻造成了公眾質疑、效果相反的市場扭曲現象,也讓地方政府面對塔西佗陷阱的考驗。

不言而喻,政府“失信”顯然是權力膨脹的後果,政府“失信”的危害遠遠大於企業和個人失信的危害,唯有法治才能制約政府權力無限膨脹並被濫用。

法治建設任重道遠。

我們已經太過於糾纏樓市微觀現象,而忽視了宏觀環境治理,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推進法治建設、制度建設、長效機制及其改革,我們就不會陷入這些糾結,不會太過迷失方向。

結束語:

我們認為,流拍土地增多並非是樓市下行的信號,也非房企資金短缺,恰恰相反,這是土地市場理性的信號。

土地市場理性,意味著房企未來更好的機會。

通過市場緊縮、洗牌,清洗掉一批體質贏弱的中小房企,反而為強壯的大房企騰挪出更大的發展空間。

大房企不必急於拿地,可以留下資金、等待時機。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歐陽捷:土地市場流拍增多,並非市場下行信號

新城旗下Star-X星軼影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