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小學堂|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中醫之「氣」

氣,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用以表示物質存在的基本概念,通常指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源。

《莊子》中提出的“通天下一氣”的觀點,即氣一元論,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極為深刻的影響,併成為古代認識世界的自然觀。引入中醫學後,在哲學層面基本含義的基礎上,氣的概念應用得以具體化,形式與內容都得到了空前的充實與拓展,並與陰陽、五行一起,構成了中醫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用以闡明人的生命活動與外界環境的關係,人體的生理結構與功能,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防治規律等,進而成為中醫學最具標誌意義的幾個核心概念之一。

但不可諱言的是,氣在中醫學中存在著概念紛繁、指意含混、一詞多義、義界不清,甚而有悖邏輯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理解與應用。現對由氣構成的概念加以初步歸納梳理,以期利於把握其在中醫學中的概貌與內蘊。

中醫小學堂|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中醫之“氣”

概而言之,氣在中醫學中主要用於以下三個方面:

自然之“氣”

天地間為氣所充,因氣而動。如雲與雨的形成,即是天地之氣交互作用的產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對此釋言:“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人居其中,一方面屬於抽象意義的“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素問·天元紀大論》)之類,即“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素問·寶命全形論》),另一方面作為具體的萬物之一又自然會受到天地之氣,諸如地域環境、季節氣候、晝夜晨昏等因素的影響,即“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靈樞·邪客》),或“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論》)。這就是中國古代哲學與中醫學提倡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應”觀,其最重要的體現是合於“氣”,也即“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素問·六微旨大論》)。

自然之氣主要涉及了以下概念:①六氣,又稱六元,指風、寒、暑、溼、燥、火六種正常的自然界氣候。②四時之氣,指春之風、夏之暑、秋之燥、冬之寒。③五行之氣,《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溼風……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對此,張景嶽釋言:“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陰陽之氣也。”④五運六氣,是依據五行生剋理論,研究推斷氣候變化及其與人體健康和疾病關係的學說。“運”指天干與五行相配後五個階段的相互推移;“氣”指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溼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六種氣候的轉變。此外,氣還是時令名,如“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素問·六節髒象論》)。

生理之“氣”

中醫學視氣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即如《難經·八難》言:“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因此可言,人體是氣的聚合體,並由氣主司著生命活動,而氣具有物質與功能的,或陰陽的雙重屬性。

中醫學認為,人體之氣是由稟受於父母的先天精氣、來源於水谷的精微之氣及自然界之清氣,通過腎、脾胃及肺等臟腑生成的(“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類證治裁》),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以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氣機),彌散、充斥於全身上下內外,可謂無所不到,無處不在,發揮著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等作用。

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在生命活動中,臟腑的功能(即臟腑之氣)發揮著最為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臟腑之氣的概念所指內容非常豐富也相當複雜,有廣義、狹義,也有實指、虛指,既可指其相應的功能,也可指屬於正氣成分(氣、血、陰、陽)的一種狀態。如胃氣,既可指脾胃的納化升降,也可單指胃的納與降,還可指胃的氣的狀態。

由於構成成分、分佈部位和功能特點有異,氣又有著各種不同的名稱。

元氣 又名原氣、真氣,由受之於父母的腎中精氣化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命門者……原氣之所繫也”(《難經·三十六難》),即言元氣根於腎。腎中精氣以先天之精為基礎,又賴後天水谷精氣的培育。它以三焦為通道,內至臟腑,外達肌腠,起著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

宗氣 又稱“大氣”,是積於胸中之氣,是由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氣相合而成。其在胸中積聚之處,稱作“氣海”或“膻中”。 宗氣的主要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故,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

營氣、衛氣 營氣是富於營養、與血共行於脈中之氣,故又稱“榮氣”,或“營血”並稱。由水谷精氣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循脈上下,營運於全身,即如《素問·痺論》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髒,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 衛氣是運行於脈外之氣,也由水谷精氣所化生,具有“剽疾滑利”的特性,故不受脈的結束,能“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靈樞·本藏》)。營衛二氣相對,營屬於陰而稱之“營陰”,衛屬於陽而稱為“衛陽”。

經氣 所指繁雜,觀點不一,如《中國醫學大辭典》(謝觀)有“猶言正氣”“諸經之氣”“大經之氣”等義項,並按雲:“水谷精氣行於經脈中者為脈氣,由脈氣總會於大經以輸肺者為經氣。”《中醫大辭典》(李經緯等)釋言:“運行於經脈中之氣,亦稱脈氣。是先後天精氣的結合物而運行、輸布全身,不但指經脈的運動功能和經脈中的營養物質,而且是整體生命功能的表現。”

此外,尚有“動氣”一詞,一指脈搏跳動時的動態和氣勢,可反映臟腑狀況;二指臍周的搏動。

中醫小學堂|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中醫之“氣”

病理之“氣”

在病變狀態下,氣之為病極為普遍,相關形式可見於病因、病機、病證等多個方面。

病因 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均稱為“邪氣”。張景嶽對此論之尤當:“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故百病皆生於氣。”外來的致病因素(客氣)中,主要包括六淫與癘氣。六淫(風寒暑溼燥火)即反常之六氣;癘氣則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邪,又稱疫氣、戾氣、異氣、毒氣、瘴氣、時行之氣等。內傷的病因中,有情志異常之怒氣,臟腑異常之肝氣等。

尚有“濁氣”一名,詞意較為雜亂,包括:①飲食水谷精微的濃濁部分;②陰寒之邪;③汙濁之氣,如呼出的廢氣等;④與清氣相對的重濁物質,如溼濁、痰濁等。

病機 無論外感內傷,病之於氣都有直接關聯,如《素問·舉痛論》記述了九氣為病,即“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概言之,氣之失調可因於氣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過,氣的運行失常及氣的功能減退等,具體表現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氣閉、氣脫等形式。

病證 氣的異常可直接導致疾病的發生,且致病非常廣泛,一些病證徑以“氣”命名,如氣嘔、氣呃、氣洩、氣痢、氣秘、氣淋、氣厥、氣膈、氣積、氣臌、氣癭、氣瘤、氣腫、氣癰、氣翳、逆氣、伏氣、水氣、痰氣、痞氣、肥氣、梅核氣、奔豚氣、疳氣、胎氣、癖氣、疝氣等等。

除上述之外,氣還有多種應用,如:①身體部位,如氣口(寸口),氣門(鬼門、汗孔),氣輪等;②藥物四氣(寒熱溫涼); ③溫熱病的一個階段(衛分、氣分、營分、血分);④根據氣的走行所處,穴位中有氣衝、氣會、氣關、氣海、氣街、氣街等名稱;⑤針刺時的候氣(針入穴位後用留針來促使氣至的一種方法)、得氣(氣至而有針感),等等。

氣之於人,既是物質,又是能量,可謂至要至重。“行醫不識氣,治法從何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類經》載王應震言),可謂中的之言、貼切之語。換言之,對氣的理解是開啟中醫學大門的一把鑰匙。可以說,中醫學中沒有任何一個概念象氣一樣有如此豐富的內涵,但同時又模糊甚而神秘。因此,對氣的研究,首先應著力於概念的規範、嚴謹,明晰其內涵與外延,否則,關於氣的各種角度的所謂本質或實質研究,都無多少實際意義。

中醫小學堂|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中醫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