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寫讀後感,不看你就虧大了!

手把手教你寫讀後感,不看你就虧大了!

讀後感寫的是自己讀了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後的感想。觀後感寫的是自己看了一部電影或一齣戲劇、一部電視劇、一場演出、一幅書畫後的感想。

二者的寫作要求是一樣的:既要寫看到的作品的內容,又要寫由此產生的感想;作品內容要寫得簡略,感想要寫得具體。

手把手教你寫讀後感,不看你就虧大了!

怎樣寫出符合要求的讀後感、觀後感呢?我們應該這樣做:

1

閱讀或觀看作品,找出其中最感動或最啟發自己的內容

寫讀後感、觀後感之前,我們要仔細閱讀或觀看作品,理解作品寫了或表現了什麼,說明了什麼道理或表達了什麼感情,然後從中挑選出最感動自己或最啟發自己的內容,作為寫作讀後感的材料。

如看了紀錄片《周恩來》,我們瞭解了周總理為中國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勳,內心充滿著感動和敬仰。在寫觀後感前,我們還要想一想,周總理的哪件事最讓我感動並感到有話可說?是他少年時期就有拯救祖國的理想?還是彌留之際仍關注著臺灣迴歸祖國統一?是遵義會議上擁護毛主席的領導?還是十年動亂期間保護老同志並苦苦支撐國民經濟的運轉?......我們要經過一番思考比較,找出周總理最使自己敬佩或感動的一件事(或幾件事),作為寫作讀後感的材料。

2

起個凝練醒目的題目

讀後感、觀後感的題目要凝鍊醒目。題目可以提示讀後感、觀後感的內容。

如看了《周恩來》寫觀後感,用《〈周恩來〉觀後感》、《看〈周恩來〉有感》做題目。題目也可以提示讀後或觀後的感想,如同樣是寫《周恩來》觀後感,用《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或《人民心中的豐碑》做題目。

3

開頭扣緊題目,為下文做好鋪墊

讀後感、觀後感的開頭可以形式多樣,但要注意扣緊題目,併為下文敘述作品內容和發表感想做好鋪墊。

如寫“《周恩來》觀後感”,這樣開頭:“看大型紀錄片《周恩來》,我幾次流下感動的淚水。”

另如:“‘人民的總理人民愛,人民的總理愛人民。’這是我看了大型紀錄片《周恩來》的深切感受。”

再如:“看了《周恩來》,我的眼前時常浮現出他老人家最後一次在國慶記者招待會上發言的情景。”

三個開頭迥然不同,但都說明白了要寫的是影片《周恩來》的觀後感,併為下文介紹周總理的感人事蹟和寫感想做好了鋪墊。

手把手教你寫讀後感,不看你就虧大了!

4

結合作品中的材料談感想

讀後感、觀後感的“感”來自於閱讀或觀看的作品中最感動自己或最啟發自己的材料,必須結合這些材料談感想。敘述材料要簡明扼要,發表感想要入情入理。

如寫“《周恩來》觀後感”,先簡略敘述周總理在得知邢臺發生地震的消息後,不顧餘震的危險立即趕赴災區指揮抗震救災、慰問受傷群眾的事蹟,再這樣談感想:“周總理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不知疲倦地工作。他心裡想的只有人民,他是人民的好總理。”感想由事蹟而來,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5

聯繫其他材料進一步談感想

為了把感想談得更深更透,增強感想的感染力,還應該聯繫作品以外的其它材料談感想。

如在簡略敘述了周總理趕赴邢臺指揮抗震救災的事蹟並發表了感想後,再簡略敘述課文《飛機遇險的時候》周總理把傘包給了小揚眉並拒絕其他人傘包的故事,然後發表感想:“危難時刻見真情。為了小揚眉,為了飛機上的同志們,周總理置個人生命安危於度外。周總理捨己為人的精神讓我感動!”此時的感想會更打動人。

6

結尾要說出作品的教育或啟發意義

讀後感觀後感的結尾也可以形式多樣:抒發感情,總結感想,談談體會,發出倡議等都可以。但不管怎樣結尾,都應該說出作品的教育、啟發意義。

如寫《周恩來》觀後感這樣結尾:“周恩來總理——一個把自己一生無私奉獻給祖國和人民的人。他的偉大精神將激勵億萬中國人民為祖國繁榮富強努力拼搏。”

另如:“‘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周總理將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幾個結尾都高度讚揚了周總理的偉大精神以及對自己產生的影響,說出了作品的教育意義。

手把手教你寫讀後感,不看你就虧大了!

文無定則。初寫讀後感觀後感,同學們可以按這個步驟寫,在基本掌握了寫作方法後就要追求創新。相信你們一定能寫出優秀的讀後感、觀後感。

手把手教你寫讀後感,不看你就虧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