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是選擇休養生息,蜀國的未來會怎樣?

邪惡V叔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比較一下在蜀漢建立的政權中,有沒有不北伐,而能保住江山的。

(諸葛亮劇照)

中國歷史上,在蜀地建立的政權中,前後有十多個,包括蠶叢開國以來,歷經五朝前後七百多年的古蜀國,西漢末公孫述建立的成家(也有說叫成漢),三國劉備建立的蜀漢,十六國時期李雄建立的成漢,五代王建建立的前蜀,五代孟知祥建立的後蜀,北宋李順建立的李蜀,南宋吳曦建立的偽蜀,元末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明末張獻忠建立的大西,還有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建立的那些割據政權等。

這些政權,很少有實施北伐的,但是,沒有一個能夠延續長久的。當然了,之所以不能延續長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政權比較弱小,不經打,一打,就被其它地方的政權給打掉了。相對來說,蜀漢政權是所有這些政權中,最為強大的。

不過,也不是說完全不能拿這些政權和蜀漢比,有一個非常恰當,所處的國內國際環境也和蜀漢比較類似的,就是孟知祥建立的後蜀。

後蜀和蜀漢一樣,也只經歷了兩代,在後主孟昶的時候亡國。

歷史學家認為,孟昶是一個貪圖享樂而誤國的皇帝。當北宋把後蜀滅國,趙匡胤得知孟昶用的一個便器上都鑲嵌著七個寶石的時候,曾嚴厲地指責他說:“汝以七寶飾此,當以何器貯食?所為如是,不亡何待!”趙匡胤的話,就是說他貪圖享樂誤國。

(孟昶劇照)

但是,我們必須又要注意另一條記載,《蜀檮杌校箋》記載:“昶之行,萬民擁道,哭聲動地,昶以袂掩面而哭。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慟絕者數百人,蓋與王衍不同耳。”那些老百姓為什麼會冒死來哭送孟昶?很簡單,因為後蜀在統治時期,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很少動兵戈,因而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好。他們認為孟昶是好皇帝,捨不得他。

後蜀很少動兵戈,還有一個證明是,最先的時候,後周及北宋的很多州,都先後投奔了後蜀(後蜀很富有嘛)。後來,當後周與北宋四處征伐的時候,孟昶也著急了,派兵北伐出關中,又和南唐交戰,總之是想佔據戰爭的主動權。但是,他的軍隊中,沒有一個人能帶兵,能打仗,所打的仗都是敗仗。連孟昶自己也感嘆:“吾與先君以溫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臨敵,不能為吾東向放一箭,雖欲堅壁,誰與吾守者邪!”

孟昶為什麼會失敗?就是他只重視發展國內生產,沒有銳意北伐,因此四十年來,那些軍隊都懶惰了,沒有得到鍛鍊,不會打仗了。

從這個角度回過頭去看諸葛亮。假如諸葛亮不銳意北伐,選擇休養生息,蜀國最終的結局,是不是和孟昶差不多呢?

很顯然,蜀地的政權,在中國歷史上之所以不能由此建立一個大統一的朝代,不能一直偏安堅持下去,就是因為這個地域的特點決定的。除非在蜀地之外,還有一些可以依靠的地域(比如,劉邦當年暗度陳倉,獲得三秦之地。劉邦依靠三秦之地和巴蜀之地,最終才戰勝了項羽),否則,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諸葛亮率軍北伐)

孟昶在最後時候為什麼要出兵關中?就是他明白這個道理了。可惜他的軍隊不行,明白了,也拿不下來。

諸葛亮之所以要堅持北伐,就是他知道必須再開闢一塊根據地。只不過天時地利,諸葛亮也沒有成功而已。

因此,諸葛亮不北伐,蜀國的結局只有一個,像後蜀一樣,死得更快!

(參考資料:《三國志》《新五代史》《宋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諸葛亮的北伐,無論在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是極有必要的舉措,為大家試析之。

四川山川形盛,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自古以來每逢戰亂川地必割據。秦末有劉邦,漢末先有劉焉、劉璋父子,後有蜀漢;兩晉南北朝先後有成漢,譙縱,蕭紀,王謙;五代十國有前蜀、後蜀;明末有張獻忠,民國還有劉湘、劉文輝等等。

縱觀四川的割據政權,你會發現,其中積極進取,有統一天下之志的政權只有兩個,即劉邦和蜀漢,除了它們,其它四川政權幾乎都不思進取,以為地勢險要就高枕無憂。可惜只要有一個勢力統一中原,四川割據勢力往往就是第一個被拿下的,沒有例外。甚至沒有一個四川的割據政權壽命能比得上蜀漢,更不用說跟漢高祖比了。 所以,諸葛亮北伐,積極進取成功率可能有50%,而守著四川等死,失敗率100%。所謂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罔顧民生的說法,在歷史上已經被打臉過一萬次了。

再看當時的天下大勢,劉備得蜀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整個天下,魏佔其半,剩下的地方,吳國又佔了大半。人口方面曹魏是蜀國的近六倍,吳國少點,也有蜀漢三倍左右,其他什麼財政收入、軍隊、耕地面積那更是比都不要比了。更不用說劉備夷陵之敗,蜀漢精銳幾乎被一掃而光。

敵我差距如此懸殊而且雙方沒有戰亂的情況下,讓蜀漢和曹魏關起門來比發展?怕不是石樂志。如果諸葛亮不北伐,不就食於敵,不通過北伐練兵,不去努力破壞當時是全中國最大產糧基地的關中地區,而想著跟曹魏比和平發展,恐怕無需等到鄧艾偷襲陰平,曹真第一次伐蜀時就已經亡國了。

孔明北伐的目的很明確,不停的在關中、西涼地區製造緊張,削弱曹魏對關中地區控制力,最終拿下關中這個真帝王基業。此外,從秦代開始一直到唐朝,關中地區一直是天下第一糧倉,而諸葛亮對關中地區發動的連年戰爭,讓這個最大的糧倉不僅無法給魏國產糧,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魏略》甚至稱諸葛亮北伐導致魏國人民“面有菜色”。

此外,《隆中對》裡諸葛亮所言“天下有變”也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你“天下無變”,我就給你打出一個變來。曹魏得國不正,統治基礎本就不牢,在諸葛亮連年北伐下,司馬懿通過抵禦蜀漢掌握兵權,逐漸進化為權臣,最終謀朝篡位。

“諸葛一生唯謹慎”,是因為他知道蜀國賭不起。強行弄險的賭博魏晉可以玩,但蜀國手裡資本太少,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歷次北伐都是如此,無論勝敗,除了第一次馬謖失街亭有一些損失,其他幾次北伐蜀國損失都非常小。諸葛亮是自古軍事家中最善於計算得失的,虧本生意絕對不做,他北伐的戰略一句話概括:“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可惜他的繼任者並沒有很好的堅持他的戰略(要麼如蔣琬、費禕基本放棄北伐,要麼如姜維九伐中原卻不知計算得失),如果繼承者們有能力理解諸葛亮的格局,在魏晉政權更迭,局勢動盪之時蜀國還真是大有機會。

最後,雙重標準是不好的。隆美爾失敗了被吹成蓋世軍神,而諸葛亮在敵我強弱懸殊比他更大,戰果卻比他強的情況下被一大堆人稱為不懂軍事,令人呵呵呵。

講道理,中國冷兵器時代,除了孫子吳起白起韓信李靖岳飛戚繼光等寥寥數人,還有誰有資格評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老貝


如此一來,蜀漢就沒有未來了,甚至立即就會走向滅亡。在今天,很多人對“三國”有個誤區,他們想當然的以為“三國”是相互依存的,不能打破平衡性。然而,在事實上,只有吳蜀兩方互相依存,所謂的唇亡齒寒,也單指吳蜀兩方。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何三國時期戰亂不斷?因為有兩家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有一家和另外兩家卻是”你死我活“的關係。

蜀漢和東吳,都不承認曹魏的合法性,尤其是蜀漢政權,打出的旗號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而吳蜀聯盟的政治基礎,則是“誅滅曹賊,興復漢室”,雖然後來孫權也稱了帝,但兩家的根本利益一致,都要消滅曹魏,都不承認曹魏。同理,曹魏也不承認蜀漢和東吳的合法性,在曹魏政權看來,它是漢朝的合法繼承者,而蜀漢和東吳,都是地方割據政權,所以曹魏打出的旗號叫“掃除叛逆,一統天下”,而一旦將蜀漢和東吳定義為了“叛逆”,則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只能在戰爭這條路上走到黑。

因此,站在蜀漢政權的角度來考慮,他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不討伐曹魏,則曹魏就會討伐蜀漢,只能選擇北伐,而東吳其實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向曹魏稱臣,陽奉陰違。可孫權憋不住了,他也稱帝了,而在此之前,曹魏和東吳早就撕破了臉,兩家的矛盾早已不可調和。所以說,東吳也只能選擇和蜀漢聯合,共同對抗曹魏。

在這種情況下,就誕生了三個“政治正確”,其一是蜀漢政權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依然來自於“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定位,因為這是蜀漢政權的合法性來源,蜀漢認為自己繼承了大漢,那麼既然你繼承了大漢,就不能選擇偏安,必須奪取長安和洛陽,這是漢朝的象徵,如果手裡沒有長安和洛陽,則坐實了“地方割據”的名分;其二是東吳證券的“吳蜀聯合,共滅曹賊”,在孫權稱帝后,諸葛亮打出了“二帝並尊”的旗號,實際上是將漢朝的法統一分為二,吳蜀兩家各佔一半,到時候平分曹魏的江山,但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他們依然處在“大漢”這一政治框架下,只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他們只佔有“大漢”的部分地盤;其三是曹魏的“掃除叛逆,一統天下”,在曹魏看來,既然自認為繼承了大漢,那麼就應該統治所有的漢朝領土,而不是隻保留半壁江山,所以曹魏也要證明合法性,就必須要消滅另外兩家。

蜀漢和曹魏,都需要證明自己的合法性,而他們各自體現出的“政治正確”,卻是在根本上不可調和的。最終的結果,要麼只剩下蜀漢和東吳兩家,要麼只剩下曹魏一家。蜀漢如果想休養生息,他們就必須放棄漢朝正統,因為蜀漢政權的合法性,是依據“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你只要選擇休養生息,那麼就等同於偏安。

要知道,蜀漢和曹魏是不能談判的,而蜀漢一旦放棄這個合法性,那麼蜀漢政權也就不存在了,就必須要改組,比如說放棄漢朝的稱號,由益州本土人建立一個叫作“蜀國”的政權,這就和東吳政權的性質一樣,都是在“大漢”這一框架下單獨分出的政權,而不是代表整個“大漢”。

假使曹魏同時承認了“蜀國”和“吳國”,並且宣佈“三帝並尊”,那麼魏蜀吳也就能夠實現幾十年的太平。可問題在於,這只是個空想,首先蜀漢政權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合法性,蜀漢集團也不會主動降級為地方政權,依然堅持代表整個“大漢”;曹魏也不可能接受“三帝並尊”的局面,他們要的就是一統天下。如此一來,魏蜀吳三方不可能實現和平,蜀漢也不可能偏安。


圖維坦


對於蜀國採取生養休息,蜀國未來會怎麼樣?對於這個問題,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蜀國採取休養生息,蜀國在諸葛亮有生之年不會滅亡,蜀國完全可以利用蜀國的地理優勢守住蜀國,但是諸葛亮死後,蜀國必將快速滅亡,因為蜀國後期只有諸葛亮一人承擔政治家、軍事家、治軍家。諸葛亮一旦滅亡,蜀國在治軍、軍事、政治方面會大打折扣,再加上蜀國士兵沒有實戰經驗,滅亡必定加速,有人說費褘、蔣琬都是治國能成,他們都只是比較普通的人才,還算不上政治家,姜維事實,蜀國更是沒有一個能人,這樣的國家只有姜維一個人苦苦支撐罷了,這樣的國家已經名副其實的亡了。

其次,蜀國的人才決定了蜀國不能採取生養休息,因為蜀國根本沒有人才,蜀國不是生產人才的地方,中國中原才是人才聚集地。有人說蜀國沒有人才是因為諸葛亮限制人才的發展,這種說法完全是錯誤的,諸葛亮是非常會用人的,在蜀國提拔了很多人,而是提高蜀國人才的最大限度使用,是有用的人才都被提拔上去了,這是蜀國政治制度決定的,不要因為諸葛亮錯用馬謖就說諸葛亮不會用人,馬謖其實並不是演義裡面說的那麼沒用,是非常有才的一個人。對於諸葛亮用人有興趣可以去看諸葛亮治蜀,會告訴你答案的。時間越久蜀國和魏國的人才差距會越來越大,滅亡就會更快。這就如同十年前的中國和日本相比,再看看現在,一個大國和小國的發展對比。

再其次蜀國的軍事力量不允許蜀國休養生息,大家可以看看蜀國後期的軍事力量,蜀國總兵力也不過15萬,能調動的最多也不過10萬,諸葛亮北伐基本都是帶五萬左右,最後一次北伐帶動蜀國全部兵力10萬,其餘的兵力需要守後方和東吳,不能調動。而魏國呢司馬懿帶領的現成軍隊就在15萬到20萬,還能調動邊境的40萬大軍,說明魏國的總兵力超過60萬,東吳兵力是超過20萬的。在加上蜀國的糧草跟不上,出兵困難,軍事力量不足,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如果不以攻為守,顯示自己的強大,讓其他的國家再發展蜀國滅亡更快。三國後期蜀國的名將只有魏延和姜維,姜維都還是魏國的,而魏國呢,王雙,郭淮,曹真,張頜,司馬懿等等很多。如果時間再久蜀國領兵打仗的將領可以說是一個人才也沒有了!

最後,蜀國如果休養生息,那麼時間久了,蜀國將士都沒有實戰經驗,這樣的軍隊到時候守都守不住,蜀國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都被劉備敗光了,諸葛亮北伐帶的軍隊都是些新手,如果不是諸葛亮會用兵,這些新兵豈能是魏國軍隊的對手。蜀國後期,鄧艾攻入成都,守城將士直接投降,為什麼不打,打不贏還可以守,鄧艾糧草跟不上,守個幾天鄧艾軍隊就會不攻自破,為什麼不守直接投呢?一蜀國內部士兵沒有將領會帶兵作戰,二蜀國內部士兵沒有實戰經驗,三蜀國內部士兵吃喝玩樂慣了,不想白白送死。這樣的蜀國軍隊能打仗嗎?說打,諸葛瞻一打全軍覆沒,一個三十年從未打過仗的人,能打的贏鄧艾嗎?在這種弱勢下應該守,卻還要正面打,一看就不會用兵。不北伐蜀國軍隊將不能打仗。

綜合上述蜀國無論如何都得北伐,不說諸葛亮為了國家也好還是為了自己利益也好,還是為了報答劉備也好,蜀國的壞境決定蜀國不能生養休息!


汐水柔情


如果這樣,統一天下的多半是蜀漢王朝,也就是說大漢將會再延續至少200年!

這裡要先說明一下,諸葛亮沒有休養生息最關鍵的原因是揹負重託,導致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劉備臨終前,諸葛亮答應一定輔佐劉禪光復漢室,結果在蜀漢上下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一次次貿然北伐,不僅虛弱了蜀漢國力,自己也累死了,可嘆!

蜀漢內部不穩,不利於北伐

蜀漢政權屬於外來戶,當時豪強遍地,劉備在初入蜀地的時候,這裡一日數十驚,劉備斬之不能定,可見當地人反抗之激烈。所以,諸葛亮應該想辦法取得豪強們的支持,鞏固政權。

國力弱小,北伐是自尋死路

蜀漢北伐,如同日本攻打大唐,必敗無疑!即便取得階段性勝利,也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得不償失!長此下去早晚被耗死!


假如諸葛亮休養生息蜀漢必定會成功取得天下

天府之國物產豐富

不要小看四川,這裡被稱為天府之國不是沒有原因的。早在戰國時期,這裡就是秦國重要的糧食基地,秦朝之所以能常年對外作戰,除了關中平原的傳統農耕區之外,靠的就是成都平原的糧食。而且,這裡由於土地肥沃,氣候溼潤,糧食產量比北方多得多!

修養生息有利於人口增加

四川地區一直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漢末包括三國時期常年戰亂導致這裡人丁稀少,人口曾經降低到了不足百萬!其中,諸葛亮總是北伐也是人口減少的一大原因。如果停止北伐,人口就不會減少那麼多,要 是轉而支持百姓開墾荒地,生育人口,增加到200-300萬人還是沒問題的。這樣,不僅有利於防禦魏國,也為將來北伐提供了更強大的人力資源。要知道,在三國末期魏國人口才400多萬。

休養生息時更要聯合吳國

只要吳國和蜀國聯合,三國局面就能維持穩定,所以,一定要避免吳國單獨遭到魏國攻擊。

趁魏國動亂大舉北上奪取關中,進而兼併天下!

相對於蜀漢和吳國來說,最不穩定是國家就是魏國。曹操後代的能力屬於逐次遞減的情況。而且,短短52年的時間裡換了5個皇帝,政局動盪。並且,內有權臣當道,往外有北方的高句麗威脅。只要趁魏國大亂,國力衰落之時,大舉北上奪取關中,就能在實力上超過曹魏。

然後大軍出函谷關,就像當年劉邦一樣再次將中國統一起來!

可惜,對諸葛亮來說最大的困難是休養生息是一個長期過程,很可能終其一生都不能對北方用兵完成統一大業,這是諸葛亮不能接受的。只要諸葛亮想明白統一不是一代人的事,一切就都好辦了!


歷史風暴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說北伐中原是諸葛武侯治蜀的戰略性錯誤,認為季漢朝廷應該效法東吳那樣深耕基本盤——即不斷的向南開發,像東吳征討原住民山越部族那樣一門心思的致力於征服南中並拓殖南蠻,為季漢朝廷打出一片新的天地。這樣做首先可以開疆闢土,設立新的郡縣;二可以團結荊州元勳和益州本土豪強,就像日後的日不落帝國以印度為殖民地減壓一樣,釋放季漢朝廷的壓力;最後可以在成本最低的情況下訓練將士,以待中原出現轉機之後——比如曹叡的暴死再奪取中原,光復漢室。

明 戴進《三顧茅廬圖》

但是提出這種觀點的人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季漢政權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南朝”——也就是說,季漢的處境類似於東晉和南宋,而絕不可以和東吳做比較。所以在這種格局之下諸葛武侯只能抓住為時不久的短暫時間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因為對漢朝還有這記憶的一代人正在老去。

成都武侯祠,宋代石翁仲。



中興漢室在董卓之亂的時候是中原諸侯的共識,但是經過一個世代的戰亂以後,大多數人都放棄了這個追求。而自從曹丕篡位、聲稱受天命取代漢室以後,中興漢室就成了類似於後來“反清復明”這樣的口號,即使仍有強大的號召力,但是響應的人也會越來越少。所以諸葛武侯的克復中原,就跟跟東晉和南宋的北伐一樣,所依據的社會基礎是一代比一代薄弱的。因此如果不抓緊機會的話,那就像《後出師表》中所指出: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當從中原地帶各州雲集而來的漢室遺民們基本退出歷史之後,接替他們的新人都是生長於蜀中,這些人是生在漢朝解體以後,這些人從未見過真正的大漢天下,也就不會對光復漢室有什麼太多的認同。對於新一代人來說有沒有能力北伐是先放到一邊,恐怕根本就不會有多少人覺得北伐有什麼必要。

由此可見,對於諸葛武侯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曹魏,而是不斷逝去的時間。北伐固然很難成功,但是還有一線希望,一旦錯過了這一線希望,等到三十年以後,老一輩人死去,那季漢朝廷就會徹底的淪為偏安政權。而類似譙周《仇國論》的觀點就會成為主流,這樣的話季漢朝廷對曹魏的合法性優勢也就當然無存了。

成都娘娘廟,也就是季漢朝廷的太廟,北地王一家於此殉國。


陳大舍


諸葛亮不北伐,採用休養生息政策,使蜀國實力強大。但同時,魏國也同樣休養生息,魏國同樣會實力強大。

如果三國都在停止戰爭,休養生息的情況下,要問誰會統一天下,我只能告訴大家,是魏國,因為三國成定局時,蜀國人少地小,又處於西南貧窮地帶,而魏國面積大,人口多,處於中原福裕地帶,而吳國雖領土不小,人口不少,但自孫權周愉死後,內鬥不斷,無明君賢臣,其實力無法戰勝魏國。

所以,綜合以上分析,三國都不戰爭,都來用休養生息法,到後來仍然是魏國勢力最強,統一三國的只能是魏國。

從本平臺看,有人會認為都在休養生息情況下,蜀國會勝,原因是這些人忘了一條非常簡單的道理,那就是蜀國強大的同時,魏國也更強大!總之一句話,三國版圖的定局,以及吳國內政動亂就註定了魏國勝!



用戶創維


歷史不可假設,如果真的要假設的話,有如下猜想。

一種可能是在諸葛亮的帶領下,蜀國走向了強盛。蜀國的大部分地盤在今四川盆地境內,四川盆地在三國時期,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盆地地區屬於亞熱帶地區,溫暖多雨,加之四川盆地土壤肥沃,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在以農業立國的中國古代,四川盆地能夠提供物資支持。換言之,政權能夠在四川立足,實現自給自足。從這個層面來說,蜀國可以發展的很好,不需要外在的補給。同時,四川有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不易受到外在勢力的入侵。從上述兩個方面來看,蜀國完全可以獨立發展,如果有卓越的領帶團隊,會發展的很好。



還有一種可能是蜀國很快走向滅亡。一旦沒有對外戰爭來吸引蜀國境內的政治勢力,那麼可能會轉向內耗、內鬥,在這種情況下,蜀國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如那麼強勢的諸葛亮引領整個朝廷上下,勢必會引起劉氏集團的不滿,那麼劉氏集團聯合眾族反對諸葛亮集團,這也不是沒有不可能的。


沙漠孤狼2017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是劉備在西蜀稱帝時提出的口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諸葛亮北伐的目標。由此可以看出劉備和諸葛亮都不想在西蜀過安逸日子“養老”,寧願累死,也要出兵北伐。實際上這正體現了他們二人的遠見卓識,也是支撐蜀國延續下去的唯一途徑。

當時三國的形勢,曹魏自不必說是最強的,比孫劉兩家的實力總和還強,國力第二的孫吳據有荊、楊二州,雖然不及魏國,卻也是遙遙領先蜀國。畢竟蜀國曆經關羽敗亡、劉備大敗病死,已經失去了一半國土和10萬左右精銳部隊。


對於蜀國面臨的嚴峻形勢,諸葛亮也是憂心忡忡,所以他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三國中,蜀國除了國力最弱,內部矛盾也最深。劉備集團本來就是外來政權,對內採取打壓益州本土士族勢力來維繫統治。可自從蜀國接連遭遇幾次重大失敗後,內部早已是暗流湧動,益州士族對諸葛亮為代表的外來政權變得更不滿了。

國外強敵環伺,國內矛盾重重,對於蜀國來說,休養生息就是自尋死路,自取滅亡。若是出兵北伐,捉住有利戰機拿下關中地區,則還有逆襲翻盤的機會。就算北伐沒有成果,也能起到延續蜀國國運的效果。

首先北伐能使蜀國時刻處於戰爭狀態,保證有一支身經百戰的高素質軍隊,憑他們抵禦外敵入侵。再者北伐能讓諸葛亮牢牢掌握兵權,有兵在手,益州士族們就不敢造反。最後北伐能把國內矛盾轉移到國外,使蜀國全國上下同心為北伐大業服務,起到團結蜀國人心,掩蓋國內矛盾的作用。


歷史探索機


如果有玩即使戰略遊戲的朋友,這個問題是很好理解的。比如《魔獸爭霸》或《星際》中,人家有十個礦,你只有一個礦,但是你有地利優勢,前期人家不會馬上來打你,你是選擇等慢慢發育好肛一波,還是派出精銳部隊去騷擾偷資源呢?

實際上諸葛亮也並非盲目北伐,第一次北伐時還是有很大希望的。那時曹魏都認為劉備已經死了,蜀漢已經沒有可以發起戰爭的人物了。結果突然傳來諸葛亮北伐的消息,當時曹魏朝野上下是一點準備都沒有的,人心惶惶。

而西北地區,曹魏控制力比較弱,軍力不多,而羌人實力較強,馬氏家族又在西域有比較大的影響力。所以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隴西城池紛紛歸降。

可惜街亭之敗把打好的形式都丟了,之後的北方曹魏已經有防備,就比較難有作為了。

但是諸葛亮還是要北伐,因為不北伐就意味著等死。而且北伐還有以下的目的:

第一、諸葛亮每次北伐並不是單獨行動,和東吳之間都是有配合的。等於給曹魏在西北和南方同時開了兩個戰區,增加了曹魏指揮,兵力和糧草調配的困難,並且分散兵力。可惜的是東吳方面每次打的實在不敢恭維。

第二、諸葛亮每次北伐的戰場都是在曹魏的領地,即保證了蜀國後方可以安心生產,而魏國戰場周邊的“礦”等於就廢了。尤其是直接受到威脅的關中及長安地區,是曹魏的核心地帶。

第三、一旦運氣好成功了,控制了隴西和長安,就可以直接面對曹魏的首都洛陽,對於曹魏政權是有顛覆性的影響的。很可能造成曹魏內部的動亂,讓一些人和勢力蠢蠢欲動,就是諸葛亮隆中對中,一旦天下有變的局面了。

第四、即使後期攻陷長安已經很難,但是諸葛亮在每次北伐的過程中,都會向蜀中遷移人口和資源,彌補蜀漢自身資源人口的不足。這就是所謂的“偷礦”了。

第五、北伐不是說悶聲不響的兩邊打來打去,每次都是有政治口號的,諸葛亮每次北伐一次就等於宣傳一次“匡扶漢室,克復中原”的口號。就是質疑曹魏的正統性,不然時間長了人們印象就會變成曹魏是正統,你蜀漢是賊寇了。

第六、連續的北伐可以團結蜀漢內部,轉移矛盾。如果不北伐選擇休養生息,蜀漢還沒強盛起來,內部的各種問題就會迅速爆發,也沒有可以調節益州本土派和荊州派系矛盾的方法了。

第七、如果不北伐的話,隨著早期劉備留下的人才逐漸死去,蜀漢的軍事實力會快速衰弱。而年輕一代沒有經歷過戰爭將來難有作為,益州本土派的偏安及投降主義也會抬頭。最終的結果就是曹魏伐蜀的時候,就是大家比賽投降的時候。歷史上和蜀漢類似的勢力,成漢、前蜀後蜀,除成漢稍微抵抗下堅持時間長點,前後蜀基本上就是一路投降,都是六七十天就滅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