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問路斬焦》

問路斬焦,有倆個說法

一、

當時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及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的韓信,他輔佐漢王劉邦和楚兵作戰。

有一次作戰,由於考慮到項羽的軍隊作戰能力很強,韓信作為帶兵打仗的統率,他經過考慮,為了能夠達到出其不意的作戰效果襲楚,所以特意採取了繞道而行的辦法。

可是畢竟人生地不熟,又沒有知道路的人在軍中,這路不知道該怎麼走,帶領的人馬兵貴神速才能取得戰場的主動,否則遲則生變機會很可能轉瞬即逝,韓信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十分著急。

就在這時候,他看到不遠處有一位背柴的樵夫,韓信看到後如獲至寶,急忙下馬去問樵夫路該怎麼走。樵夫一五一十的把路況說了,韓信聽完之後,趁其不備一劍便殺了這樵夫,命人趕快將樵夫的屍體掩埋。

韓信手下的部將,不知道為什麼韓信會這麼絕情,連一個有指路之恩的無辜樵夫都隨便殺掉了。所以部將問韓信為什麼要這麼做。

韓信《問路斬焦》

韓信

韓信說:“,我其實也不想殺掉這位樵夫的,可是有什麼辦法呢,目前我們在行軍打仗之中,這可非童兒戲一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這位樵夫把我們的行蹤洩露了出去,那麼我們的動向被洩露,會導致無法完成已經定好的作戰計劃,不僅如此還可能會導致失敗,甚至丟掉所有兵將的性命。所以我也只能忍痛殺他了。”

後人以“問路斬樵”比喻為了達成目的,犧牲了無辜的人。

二、

秦末,劉邦率軍隊攻入秦都咸陽,項羽後入關中,卻自封為西楚霸王,而把劉邦封為漢王,讓其管轄四川和漢中。

張良護送劉邦沿褒斜道赴漢中,劉邦按照張良所獻之計,將長達好幾百裡的棧道全部燒掉,以示再無回關中之心,使項羽對其疏於戒備。

跟隨項羽的韓信,當時只當了個負責守衛的小官,他好幾次向項羽獻計,都沒有被採納,張良回到關中後,策反了韓信去投奔劉邦,於是韓信騎馬黑夜離開咸陽鑽入了秦嶺。

可是通往漢中的唯一的棧道早就被燒掉了,當他走在一個山溝,為迷失方向正犯愁時,迎面碰上一個在林中砍柴,名叫陳倉的樵夫,便急忙上前問路,熱心腸的陳倉告訴他赴漢中的一條捷徑後,韓信不禁心花怒放,連聲答謝,立即策馬南奔,但沒走多遠,又想,“如果項羽派兵追來殺我,又遇上這個陳倉,那我還有活路嗎?”

想到這些,他又騎馬返回來將樵夫喚至身旁,驟然出手,左手抓髮髻,右手捧劍,分心就刺,可憐樵夫,惹來殺身大難。韓信殺掉陳倉,將屍體草草掩埋,並暗作記號,站在墳前垂淚道:“恕我忘恩負義,待來日出頭之日,定當再次謝罪於你!”

韓信投奔劉邦以後,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舉,作了大將軍,他統領三軍,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戰中,韓信和劉邦所走之路就是陳倉所指引的這條捷道。在路過此處時,韓信將陳倉指路以及殺死陳倉的事講給劉邦,後來劉邦依韓信所求,為陳倉重修了大墓,從此,這裡便叫陳倉道。

韓信《問路斬焦》

韓信

史籍沒有記載韓信殺樵夫

民間傳說中,韓信因為殺死了善良無辜的樵夫,他最後落了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公元前196年深受漢高祖劉邦猜忌的韓信被呂后設計殺害,一代名將就此殞命,死時只有32歲。那麼歷史上韓信殺樵夫這件事有記載嗎?“韓信可能被冤枉了!”據《陳倉古道考》作者李之勤教授分析,包括《漢書》和《史記》等書在內,沒有任何史籍有關韓信殺樵夫的記載,既然史書上沒有講,那我們只能把這段冷酷的故事理解為民間傳說。他注意到,古陳倉道一帶有關韓信及楚漢爭霸的遺蹟很多,遺蹟多了,真假難辨,遺蹟的傳說自然也就多起來。民間韓信被抹黑的故事不少,比如殺自己的母親,讓劉邦給自己磕頭等等,這些故事都沒有明確的記載,所以演義小說不可信。至於韓信為啥被民間抹黑,他認為還是項羽情結,人們不會忘記,韓信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在垓下決戰中,是他向劉邦獻上了“十面埋伏”之計,最終逼迫老東家走投無路,自刎烏江。百姓出於對失敗英雄的同情,才流傳下來這許多抹黑韓信的故事,正所謂韓信者——寒心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清統治階級出於宣揚忠君、仁孝、寬厚這些人倫綱常的需要,自然要把背叛人主的韓信作為反面教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