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隨著中美貿易衝突不斷升級,出招越來越重,從鋼鋁關稅進化到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稅,前陣子還升級到了2000億美元!

這個名單涵蓋了6000多項中國商品,現在正在接受公眾聆訊,美國內部不同利益集團也在進行一系列博弈,不出現重大轉折的話,8月30日就會生效,還剩一個多月了。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額達到4297億美元,如果真這麼打下去,中國近一半的輸美產品都會受到影響。

之前500億清單時候有很多針對“中國製造2025”的內容,現在的2000億關稅清單把很多消費品也納入其中,美國很多日常消費品自己壓根就不生產,全靠進口,中國產品在其中佔了的很大的比例。

有句老話叫做“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美國消費者和中國一些外貿為主的企業。清單中涉及到服裝、箱包、化妝品、日用品、果汁、零食、3C數碼、傢俱、零配件等等……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印有“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帽子標籤顯示這是一件地道的國產貨

日常消費品漲價,美國消費者錢包會遭殃,同時中國很多外貿企業和代工廠也會受到很大沖擊,如果貿易戰持續升級,很多以美國客戶為主的中小代工廠可能會面裁員甚至倒閉的風險。

我們常說中國是“世界工廠”,擁有最齊全的工業門類,世界各地的原材料被運往中國,加工、生產、組裝成各色消費品運往全世界,讓各國消費者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但當今世界風雲變幻,逆全球化勢力抬頭,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中國這麼多代工廠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再加上勞動力成本水漲船高,相比東南亞地區等勞動力更廉價的地區比較優勢喪失,如何轉型升級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德國政府在《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率先提出了工業4.0,中國也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大力促進高技術關鍵領域的發展。中國製造業如果能順利的在產業鏈高附加值部分擁有更多話語權,構建技術壁壘,自然是很理想的狀態。

就像荷蘭ASML的光刻機,韓國三星的內存條一樣,愛買不買,你敢加關稅我就對你漲價。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光刻機是芯片製造的關鍵加工設備之一

但我們的目光也不能全都放在高精尖的項目上,有很多非常成熟的行業本身沒有太多技術壁壘,比如服裝、日用消費品等等,產業高度競爭,中國製造龐大的代工廠企業群想建立技術門檻和品牌溢價是相當困難的。

美國它的製造業空心化,蘋果只管品牌、設計軟件等等,加工組裝、原材料都找的國外供應商。高通主要研究通信專利,開發芯片等等,提供了有限的高薪就業崗位,代工廠基本在國外,能吸納大量就業的製造業崗位也流失了,這個教訓我們也要吸取。

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也在不斷下降,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中國經濟由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驅動,上圖中黑線代表GDP總量,藍色和紅色代表消費,黃色代表出口,綠色代表投資。不難看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強,出口佔比越來越小。

我們有很多代工廠給國際知名大牌代工,現在貿易戰愈演愈烈,這些企業可以更多的關注國內市場。以前做外貿比較多正,給人家貼牌,大部分利潤都被國際大牌賺走了,現在正好能趕上國內消費升級的浪潮,不如將更多品質好貨推向國內~

所謂的消費升級不僅僅是消費者對於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大工廠規模化生產,走量降低成本的方式逐漸過時,越來越多的“私人訂製”、柔性生產線、“千人千面”的方式開始湧現。

我們拿“必要商城”中一個非標產品眼鏡舉個例子。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中國近視人群比例很高,小編現在就頂著一副鈦合金鏡架碼字。買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這是典型的“非標產品”,因為每個人近視的度數不一樣、瞳距不一樣,有的還散光,鏡片材質有藍光、綠光等等,鏡框材質、樣式也千變萬化。

這些非標準化的因素都會帶來成本,街邊眼鏡店價格偏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

而在“必要商城”中,採用了先進的“C2M模式”(工廠直接對接消費者),你可以在線上自由的選擇鏡框款式、顏色,至於具體參數,你只需要對照醫院的驗光單或者以前配眼鏡得到的驗光單填寫幾個關鍵數據就好,工廠接到你的需求再開始定製化生產。

因為是國際知名大牌的代工廠出品,品質有保障,工廠從源頭直接對接消費者需求,省去了大量中間環節,還有個性化定製,非標產品工業化生產,性價比的優勢很明顯。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賣這麼便宜,這副眼鏡主要的利潤點在哪裡?答案還是個性化定製,消費者可以選擇多花20元,就能在在鏡腿上刻字,甚至在鏡面上留哈氣標(正常情況下透明,對視覺沒影響,有水汽時會自動顯示幾個字)。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很多追求個性的人會願意接受這個成本,廠家的利潤點也提上來了。

這就是消費升級的一種趨勢,你讓我更滿意,我就願意付出更多來購買優質服務。

不只是眼鏡,必要商城APP中還有很多日常消費品,走的是大牌代工廠加工+個性化定製的路線。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必要模式

除了直連消費者,省去中間環節的因素,必要商城裡的商品性價比之所以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沒有庫存”!

正常的生產經營模式都是設計好了以後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庫存進入倉庫備貨,線上或者實體店銷售。

現在必要商城砍掉了庫存,直連百條大牌柔性生產線,可以根據消費者需求來靈活的調節產量。

不積壓庫存的好處很明顯,製造業本來利潤就薄,資金流緊張,這種新模式可以減輕企業的庫存成本、壓力,也能帶給消費者一個更加合理、實惠的價格。

貿易衝突逐漸升級,中國代工廠如何轉型突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