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苏东坡你还是只知道东坡肉吗?

提到苏轼,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了,大全才苏东坡,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佛学家,还是吃货喜闻乐见的美食家。提到他美食家的身份,除了东坡肉大家还能想到什么呢?苏轼这种大吃货对中华美食的贡献当然不只东坡肉啦。

提到苏东坡你还是只知道东坡肉吗?

苏轼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文学家之一,传世的诗词有3000多首,其中提到吃的有1000多首,还有400来首专门写吃的。这一组数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其中最为人们所知的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曾经的编编单纯地以为这只是一个诗人感到春意的喜悦,后来才知道这根本就是吃货的胃在骚动啊。还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嗯,喜食荔枝,唐有杨贵妃,宋有苏东坡。

提到苏东坡你还是只知道东坡肉吗?

作为资深吃货,当然不会单纯地歌颂美食啦,动手研制美食才是一枚顶级吃货的修养。比如最负盛名的东坡肉就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的发明,是的发明。宋朝时,猪肉并没有现在这么流行,烹饪技术也没有现在发达,相比于肥腻的猪肉人们更喜欢羊肉、鸡肉。苏轼是被贬到黄州的,待遇并不好,别说杀鸡宰羊了,想吃瓜果蔬菜都不容易。他只好将目光转向无人问津的猪肉。他潜心研究一段时间菜谱后,发现用“小火慢炖”的方法煮出来的猪肉特别香,至此人见人爱的东坡肉就诞生了。作为才高八斗的文学家,苏轼还作了一首《猪肉颂》来说明呢。

提到苏东坡你还是只知道东坡肉吗?

苏轼可能还懂得一些药理知识,有一次他生了严重的痔疮。去看大夫,大夫开了很多中药,都苦哈哈的,大吃货苏轼当然吃不下啊。于是他将茯苓和黑芝麻混在一起做成了东坡药饼。这有的人爱吃却死不承认,但是苏轼不一样,他自称老饕。老饕老饕,就是出自他的《老饕赋》。大家都知道,苏轼有一个好基友——佛印。佛印是个和尚,两人经常一起研究素食。这东坡豆腐、东坡羹就是他两一起研究的结果。

提到苏东坡你还是只知道东坡肉吗?

苏轼被贬惠州的时候比在黄州还要惨些,只能啃羊骨头。但是吃货的潜质一直还在,他发明了火烤羊脊骨的独家吃法,后来这种吃法被人们改造成羊蝎子火锅。凭借着这种走到哪吃到哪的精神,苏轼的一生真真是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