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人生不如意,就读苏东坡:流落蛮荒也不能阻挡我开心!

若问大家心目中最喜欢的中国古代文人,好多人会选择苏轼,从大家对他的称谓就能看出他的地位,大文豪、旷世奇才、书画家、美食家、仙才等等。

才华横溢的苏轼一生命途多舛,但他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在逆境中不断挖掘生活的乐趣,“此心安处是吾乡” ,就是苏轼乐观豁达的真实写照,正因为良好的心态,才不断创下他人生的辉煌。

遭遇“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后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作为犯官,没有住房,没有俸禄。加之从前苏轼是个月光族,没什么积蓄,所以一家人过得十分贫苦。

人生不如意,就读苏东坡:流落蛮荒也不能阻挡我开心!

自己建房的时候正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时节,苏轼不仅没有感到凄凉,反倒非常乐观地在屋子的四壁画起了雪景,还给房子起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雪堂。

为了生活,苏轼带领全家开荒种地。那块地在黄州城东门外的土坡上,非常贫瘠。可苏轼无意它的贫瘠,反倒给这块地起名叫“东坡”,还给自己起了个雅号“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名字的由来。

没钱,又馋嘴,怎么办?他买“富人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肥猪肉,自己捣鼓。用很少的水煮开后,拿文火炖,把肥油逼出来,最后放点酱油,便制作成了流传千古的——东坡肉。

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闲暇之时苏轼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 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人生不如意,就读苏东坡:流落蛮荒也不能阻挡我开心!

因“乌台诗案”,苏轼还牵连了好多亲朋好友,其中有个好朋友叫王巩的被贬到了岭南。在宋朝的时候,岭南还是蛮荒之地,穷山恶水。王巩被贬时,他有一个歌妓叫柔奴的对他不离不弃,也跟着一起去了岭南。

五年后,王巩被赦北归,跟苏轼见面畅饮。苏轼心想,岭南偏僻,柔奴应该是身心憔悴,面容失色。席间柔奴为他们劝酒,苏轼见到柔奴很是惊讶,柔奴依然是面色红润,容光焕发。他问柔奴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没有说岭南好与不好,而是回答了八个字: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这个回答让苏轼深深震撼,于是以此为契机,作了一首词来赞扬柔奴不仅有情有义,而且身处逆境安之若素,歌颂她的旷达与乐观,同时这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生不如意,就读苏东坡:流落蛮荒也不能阻挡我开心!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真正走出乐观旷达精神境界的重要一步。

苏轼一生仕途曲折,几经贬谪。黄州、颍州、惠阳、儋州、廉州、舒州、永州,凡南方苦寒苦寒的“流放”之地,他几乎是跑了个遍,但始终不忘初心。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仅为我们造就了如今看到的那个达观闲适情趣的苏东坡,也为后人点化了人生,树立了人生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