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到底多会吃?丨林屋读书

苏东坡到底多会吃? | 林屋读书

苏东坡的名气太大了,谁都知道他才华横溢,诗词一绝,但你如果觉得他单是这样的文人,那就把他小瞧了去。

苏东坡是一位可爱的“老饕”,一生宦海沉浮,足迹踏遍四方,自然也吃遍了四方。

他不止是吃,还留心观察各地的烹饪手法,自创了许多名馔。

苏东坡到底多会吃?丨林屋读书

东坡肉

苏东坡的可爱之处,在于不做作,不会把自己打扮成一幅清高模样,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比如说猪肉。

周紫芝的《东坡诗话》里曾言东坡性喜嗜猪,嗜到什么程度呢?

嗜到这位大才子写了首《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如此天然可爱,不禁莞尔,东坡真性情!

这慢火少水炖出来的猪肉,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东坡肉。

东坡羹

东坡羹的材料主要是野生的荠菜和米糁。

苏东坡曾给生病的朋友徐十二写过一封信,信里详谈了这荠菜羹的做法:

今日食荠极美。

念君卧病,面、酒、醋皆不可近,唯有天然之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君今患疮,故宜食荠。

其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蚬壳多于羹面上,不得触,触者生油气,不可食。

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天生此物,以为幽人山居之禄,辄以奉传,不可忽也。……羹以物覆则易熟,而羹极烂则佳也。

看着就觉口齿生香,且养生宜人,难怪后世陆游说“荠糁芳甘妙绝伦”了。

东坡豆腐、东坡饼

《山家清供》里记载过东坡豆腐的作法,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将豆腐用葱油煎,然后加入碎櫠子和酱料一起焖煮;一种则是用纯酒来煮。

而东坡饼却并非东坡本人创制。

也是在黄州,东坡赴何秀才宴,席间有一油酥饼吃起来嘎嘣脆,很是好吃。

苏东坡便问主人这饼是何名字,主人答曰,还未命名。

既然还没命名,苏东坡又那么喜爱,那就叫东坡饼吧。

蜜酒

既然吃,那就得喝。

但东坡酒量不好,那可怎么办?

那就自己酿度数适中的酒,于是蜂蜜酒就横空出世,在文学上也留下了《蜜酒歌》。

张邦基的《墨花漫录》里记载了蜜酒的制作方法:

蜂蜜四斤,炼熟,加水;

上好面曲二两,南方白酒饼一两半,捣碎后放入绢布;

再将绢布放与蜂蜜汁一起放入瓮中密封。

待过些时日,酒色清亮后,再澄清半月,其味甜如醇醪。

吃货的人生态度

东坡之所以如此招人喜爱,除却其才华外,更是因其性情疏放、真实可亲。

而这种性情,在吃方面,又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东坡不挑食,入乡随俗。

到了山西,吃面条、吃麦仁饭,那就是“汤饼一盂银丝乱,蒌蒿如笋玉著横。”

到了岭南,吃蛙、吃蛇,亦不在话下,那就是“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东坡馋嘴,却并不浪费,毕竟人家也是写过《节饮食说》的人。

《节饮食说》中有一段,非常经典,广大减肥的同志们可用以勉励:

节食有什么好呢?

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月省费以养财。

又积福,又养生,还省钱!

你还等什么?

大众、新锐、趣味

热点知识化,知识娱乐化

林屋读书(linwudu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