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寻访苏东坡

苏东坡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能像苏东坡、郑板桥、白居易一样的为人和生活,那该是怎样的一个潇洒人生。他们的诗酒风流,他们的诗画酬唱,他们的达观胸怀,无不是影响着一个民族的高度。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历史才显得厚重,才更加丰盈,让我们的历史星空是那样的璀璨;正是有了他们,让我们的时空隧道中有了更多的故事和传说。他们改变的不是自己,更是华夏大地上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

儋州寻访苏东坡

李优良

喜欢苏东坡的缘故,盖因与自己喜书好画之缘吧。《寒食帖》行书之范本,诗书合一,让我们从他犀利的笔锋中看到他在颠沛中不屈的品性。而这篇诗文中所表述的苦痛,在他的笔下犹如他心律的跳动,展示出苏东坡对现实的思考和适应。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纵观他的行状,几乎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别人都是官越做越大,起码也是稳稳当当的,而他则是官越做越小,并且越贬越远,就是这样的一种对个人不公平的待遇,苏东坡也能把这样一个坎坷的人生活出诗意和潇洒。这与他心中那诗书深厚的滋养,和他对名利的观念有着直接的作用。在他看来,时间和历史会澄清一切的,所以诗、书、画成了他寄情抒怀的载体。正是这种生活状况,让他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慨,他也有了更多与人民、与民间、与社会、与国家更深的情怀。我记得有一本书称他是“人民的好朋友”,苏东坡内心的家园情怀和文人的自觉担当意识,让他走过的地方都成了后世寻访的胜迹。就像他的名字与西湖一样,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故而有“东坡到处即西湖”之说。

儋州寻访苏东坡

李优良和乔纯章将军一同拜访东坡书院

这是一个盛夏的下午,海南的儋州,太阳炙烤着大地,我和乔纯章将军在当地朋友的陪同下去拜访东坡贬谪之处,若非十分深情,此时此刻可想而知。时代不同了,所有的一切都因此而改变,如果苏东坡现在在海南,我想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当年的痍瘴之气早已荡然无存,如今他谪居的地方,虽没有西湖之美,但已有几分秀色。如今这里已建成东坡文化园,走进院内,曲廊环绕,雕刻精美的青石桥横卧在碧荷红花之中。圆直的莲蓬,清净的湖水,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澈的淳香之美。实际上苏东坡在这里只有三年多时间不到四年,这里的碑文记载中,有人说三年的,也有说四年的,应该是四个年头三年时间而已,只是这里的人民太想他能在这里多留一些东西,其情可鉴。如今这个地方也因旅游开发,整建的很好,我想大概东坡先生当年不会知道千年后这里的变化,若是知此,他该留下更多的文章遗迹。

儋州寻访苏东坡

《寒食帖》

在东坡的人生中,他的人生功业,他说过这样的话,若问生平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而这三个地方正是他谪居的地方,更是他最痛苦的地方,而恰恰正是这三个地方,他觉得是他最为真实的生活。可以想象,远离政治的漩涡,避免尔虞我诈的喧嚣,才有了东坡的诗意,有了惠州的书院,有了儋州的讲学。一个封建的庙堂高官,转化成耕读育人的诗人、文学家,如果你说他是一个政治家,那他是失败的,而一个文学家他是杰出的,这种杰出也是在屡次谪贬中练就的。在儋州东坡书院的门口,有一颗很大的柳树,我想这颗古柳不知是否见过东坡先生,在树旁边有块大石头上,上面刻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走进一个白色的大门进入园内,是一座八角亭子,中间置一石桌石凳,名曰“载酒亭”。据说这是苏东坡先生饮酒会友的地方,再往后走即是东坡先生讲学的地方,虽然东坡先生是被贬之官,但他闻名天下之文望,还是得到更多人的敬仰。在被贬儋州之时,他连官船官桥都不得使用,到了这里更是上无片瓦,下无田地。但这里的人们仍然把他当成福音,大家纷纷把子女送到这里请先生教育。由于苏东坡的到来,这片土地产生了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从此这片瘴蛮之地开始转向文明的始盛。大堂上正中坐着苏东坡正在为两个学生讲课的雕像,苏东坡这个人应该有很大的胸襟和气度,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很快的适应这种环境。他一个四川人,到开封、颍州、杭州、黄州、惠州、儋州,在那交通物资不便而又匮乏的年代,饮食习惯就很难解决,而他依然能找到美食之乐。于是乎有了东坡肉的美食,他还专门写了一首《猪肉诗》,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和当地的百姓融合在一块。在院子里看到一幅《东坡笠屐图》石刻,可能最真实的反映他在儋州的面貌了。他在儋州这一千多个日夜里,为百姓疏水道、教耕种,而他自己却一无所有,如今看到这片亭院,据说是当年这里的一个富户人家借他住的,而对于苏东坡来说,有形的一切都无所谓了。后面的房间如今都陈列了有关苏东坡的著作及后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了他一生的足迹和思想。院子的两旁墙上刻满了苏东坡先生的诗书手迹,从他醉笔的“大江东去”之中,看到他桀骜不羁的人生。院子里花木葱茏,一尊白色的雕像矗立在中央,这里是他人生的最后时光。清瘦矍铄的身姿,虽有一些老态但依然挺拔,我想起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站在这里与老爷子合张影,希望能从他的生命里找寻我的借鉴。

我去过西湖,去过惠州,几乎是沿着苏东坡的足迹,在这漫漫的路途中感受到他的精神高度,人文的广度。

苏东坡,我一生的师友。

了解更多请关注人民艺术官方网站www.peoplesart.net.cn

联系:13522002001(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