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墨子巷的故事,安庆人你可知道

在安庆有一种糕点叫墨子酥,有一条老街叫墨子巷。

老街墨子巷的故事,安庆人你可知道

驴打滚里没有驴,东坡肉里没有东坡,正如墨子巷里也没有墨子一样。

之所以以墨子为名,这与徽州会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徽州人来安庆最多以开笔墨店为主,而民国之前墨子巷上又确有多家笔墨店,加上徽州会馆也坐落于此,翰墨飘香,“墨子巷”之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老街墨子巷的故事,安庆人你可知道

现在的大墨子巷,是一条略带曲线的长街,由清洁堂出来,向南,再西向至龙山路,统为大墨子巷。

其街型,与老城改造前,有同处,也有异处。关于小墨子巷,安庆市区图上已很难找到具体方位,如果硬要指出来,大概是现清节堂往西南到建新街的一段。老城未改造时,小墨子巷特指倒扒狮到卧石巷、蓄水池巷那一截。

老街墨子巷的故事,安庆人你可知道

这是一条弧形小巷,短而窄,小巷两侧全是黑黑的长满青苔的砖墙。大墨子巷则宽得多直得多,它东由小墨子巷起,西到韦家巷止,再往下,过去就是繁华的西正街了。

老街墨子巷的故事,安庆人你可知道

1926年,安徽邮务管理局在巷西建起办公大楼,使大墨子巷名声大噪。这之前,大墨子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徽州会馆。

徽州会馆占地近5000平方,由现邮政局大楼东侧,向北一直拉到倒扒狮子。徽州会馆为典型徽派建筑,马头高墙,石雕漏窗,大门两侧置有石狮与抱鼓石。

老街墨子巷的故事,安庆人你可知道

会馆内客厅、餐厅、下居一应齐全,另外还建有宽敞的议事大殿,并有相当规模的戏台。民国之后,戏台先后改为国民大戏院、皖江大戏院。

墨子巷里确实没有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