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49天)

81天,我們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49天,今天的比較長一點啊!

《四十九難》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49天)

原文:四十九難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

然:經言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溼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之自病也。

何謂五邪?

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溼,此之謂五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

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邪入心,故知當赤色也。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何以知傷暑得之?

然:當惡焦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也,當惡焦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

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鹹,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

何以知傷寒得之?

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灑灑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

何以知中溼得之?

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液。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

此五邪之法也。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49天)

翻譯如下:

第四十九問曰:疾病的形成,有正經也就是十二經脈自行發病的,有被五邪所傷害發病的,如何來區別它們呢?

回答:醫經中說,憂愁、思慮過度就會傷害心,形體受寒、飲食寒涼就會傷害肺,憤怒時氣逆上衝不下就會傷害肝,飲食不節、疲勞倦怠過重就會傷害脾,長時間坐在潮溼之處或用力過度、涉水淋雨就會傷害腎,這就是正經自行發病的情況。

問曰:什麼是五邪?

回答:有傷於風邪,有傷於暑邪,有被不節飲食、過度勞倦所傷,有傷於寒邪,有傷於溼邪,這就叫做五邪。

問曰:假設心經發病,怎樣可以知道是被風邪傷害造成的?

回答:面部應當呈現赤色。為什麼這樣說?肝主五色,可以從面部色澤變化來診查五臟的情況。病邪侵入肝面呈青色,侵入心面呈赤色,侵入脾面呈黃色,侵入肺面呈白色,侵入腎面呈黑色。和肝木相通的風邪侵入心,所以面部呈現赤色。這病在症狀上會出現身體發熱,脅下脹滿疼痛,脈象浮、大而弦象。

問曰:心經發病,怎樣可以知道是被暑邪傷害造成的?

回答:病人應當厭惡焦臭。為什麼這麼說?心主五臭,可以從臭氣的變化來診查五臟的情況。病邪侵入心會厭惡焦臭,侵入脾會厭惡香臭,侵入肝會厭惡臊臭,侵入腎會厭惡腐臭,侵入肺會厭惡腥臭。所以知道心經的病變是受暑邪傷害造成的,就應當有厭惡焦臭的症狀。這病身體發熱,煩躁、心區疼痛,脈象浮、大而散。

81天,一起讀完《黃帝八十一難經》(第49天)

問曰:心經發病,怎樣可以知道是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造成的?

回答:病人應當喜歡苦味。虛證是不想進食,實證是想要進食(疑為衍文)。為什麼這麼說?脾主五味,可以從五味喜好的變化來診查五臟的情況。病邪侵入肝的喜好酸味,侵入心的喜好苦味,侵入肺的喜好辛味,侵入腎的喜好鹹味,侵入脾的喜好甘味。所以知道心經的病變是由脾邪侵入的會有喜好苦味的症狀。這病身體發熱、滯重,喜好躺臥,四肢不能自如收引,脈象浮、大而緩。

問曰:心經發病,怎樣可以知道是被寒邪傷害造成的?

回答:病人應當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為什麼這麼說?肺主五聲,可以從聲音的變化來診查五臟的情況。病邪侵入肝,病人經常發出呼叫聲;侵入心,會有胡言亂語的表現;侵入脾,會發出歌唱的聲音;侵入腎,會發出呻吟聲,侵入肺,經常會有哭泣聲。所以知道肺邪侵入心,就會有胡言亂語的症狀。這病身體發熱,戰戰慄慄畏懼寒冷,嚴重時則會氣喘、咳嗽,脈象浮、大而且澀。

問曰:心經發病,怎樣可以知道是被溼邪傷害造成的?

回答:病人應當出現汗出不止的症狀。為什麼這麼說?腎主五液,可以從體液的化生來診查五臟的情況。病邪侵入肝,淚液會增加;侵入心,汗液會增加;侵入脾,涎液會增加;侵入肺,涕液會增加;侵入腎,唾液會增加。所以知道腎邪侵入心會有汗出不止的症狀。這病身體發熱,小腹疼痛,足部、小腿寒冷而厥逆,脈象沉、濡而且大。

這就是診查五邪傷害身體的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