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明朝虽然最后被清军打败,但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起义军把大明的后院搅得天翻地覆,实际上硬硬地拖垮了明朝。不可否认明末是有机会打败起义军,集中精力抵御清军在关外的进攻的,这个最后的机会一般认为是明末名将孙传庭。

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孙传庭,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字伯雅,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入京任职,此时万历皇帝专心当木匠,不问朝政,管事的是臭名昭著的“千岁”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斗的不可开交,阉党横行朝廷,因不满魏忠贤专政,仅仅干了两年,孙传庭就辞去公职回老家了。

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在家这一呆就是14年,时间来到了崇祯八年,四十多岁的孙传庭被崇祯皇帝起用,且很快越级升任为顺天府府丞。此时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北有(主要是在陕西)高迎祥和李自成,南有有张献忠所向披靡,掘了老朱家的祖坟。崇祯九年,孙传庭主动请缨,要到农民起义最严重的陕西平叛,崇祯同意(主要是没有人愿去),任陕西巡抚。

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到陕西后,秦军首战即大败农民军,首领高迎祥也被生擒,送至北京处死。此后,农民起义军收割机孙传庭,四处追剿陕西境内的各路义军,摧枯拉朽,吊打高迎祥的十三个跟班,特别是潼关一战,大败李自成的农民军,李自成只身逃走,差点被活捉。而张献忠对孙传庭的部队闻风丧胆,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到崇祯十一年初,只有河南农民军对明廷仍具威胁。

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恰逢此时清军入关,崇祯皇帝朱由检急调孙传庭率秦军驻扎京郊拱卫京师,李自成有了喘息之机。由于朝中主和派杨嗣昌等高官不断向崇祯进谗言,生性多疑的朱由检不允许孙传庭入朝觐见,并在杨嗣昌等人的游说下调全部秦军守卫蓟辽。孙传庭再三要求觐见仍被拒绝(这样对待有功之臣是咋想的?),称病告休,杨嗣昌称其装病欺君,崇祯帝大怒,下旨褫夺孙传庭官职贬为平民后,又将其禁囚。

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秦军调往辽东,主将被囚,陕西空虚,起义军死灰复燃。李自成等农民军借机纷纷重新起兵,不到半年席卷陕西。而孙传庭苦心经营多年的秦军却在宁锦决战中全军覆灭。次年,李自成移师河南,明军节节败退,崇祯皇帝无良将可用,不得不重新起用孙传庭。

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孙传庭出狱以后,面临无兵无粮的窘境,孙传庭重新招募新兵组建部队,自筹补给,就是这样孙传庭依然率军成功解围了开封。但牢狱三年,世上已千年,农民军已今非昔比,加上明军内部将领不团结等问题,不久孙传庭的新兵蛋子在柿园之役中被李自成击败。未经修整,朱由检连下圣旨不给秦军喘息调整机会,催促孙传庭与李自成决战,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

人们都说此人不死,明朝不亡,是真的吗?

孙传庭一死,不到一年,被李自成就打到了北京城,所以后来《明史》中才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于是此人不死,明朝不亡的说法在民间就流传开来,真的是这样吗?明朝的灭亡关键还在于明末已不得人心,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气数已尽,加上崇祯听信谗言、生性多疑无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有了这两点因素有多少袁崇焕、孙传庭、祖大寿、卢象升这样的名将估计也挽回不了明朝走向灭亡的必然,孙传庭不死,最多也就帮助明朝拖延一段不长的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