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孙立人,为何在台湾被软禁33年?

芦方文


孙立人被削去兵权并秘密拘捕,起因于1955年5月的“郭廷亮谍案”,已经掌握台湾情治系统的蒋经国,派员逮捕了孙立人的少校联络官、老部下郭廷亮,指控其准备在蒋介石阅兵期间发动“兵谏”,郭被捕后遭到严刑审讯并没有招供出什么事实,但蒋介石仍于6月间以“密谋犯上、纵容部属叛乱”的罪名将孙立人解职,交由陈诚主导的调查委员会审查,10月31日,调查报告出炉,蒋介石随即下令软禁孙立人于台中市。



郭廷亮1991年离奇死亡,从近年来逐步解禁的证据和资料来看,所谓的“兵谏”密谋纯属子虚乌有,无非是蒋介石整肃孙立人的借口而已,以老蒋的行事风格,如果是坐实的案件,孙立人将军难逃一死,黄埔一期的李玉堂被枪决就是明证,而孙立人被整肃那是早晚的事情,包含着远、中、近三层因素。

非黄埔系中央军出身

籍贯安徽的孙立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与蒋介石“黄、浙、陆、一”的用人标准无一符合,他是通过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进入国军系统的,阴差阳错成为了“驻印军”的王牌军长,很大程度是美国人史迪威的器重和英国人的推崇,中印缅战区并非蒋介石可以为所欲为,孙立人才得以由新38师师长,扩编升格后接替了郑洞国的新一军军长。而实际上,当他不服从杜聿明的命令率领新38师改道印度的时候,祸根已然种下。

蒋介石才不在乎死了多少大头兵,八年抗战中国军队伤亡以百万计,所以杜聿明从野人山走出来虽然损失惨重,依然受到重用,因为他忠实地执行了将部队带回祖国的任务,相反,把新38师基本完整带到印度的孙立人却是抗命。也是冤家路窄,调到东北的新一军又成为东北保安总司令杜聿明的部下,1947年8月被蒋介石明升暗降,出任陆军副总司令和训练部司令,离开了亲手组建的五大主力之新一军。也算因祸得福,统帅第一兵团及新一军的郑洞国,后来被包围在长春。



与英美等国过从甚密

新一军参加四平战役之初,孙立人并没有在前线,而是被邀请去伦敦观礼英王加冕,无非是因为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孙立人率领新38师的两个团解救了被围的7000英军,所谓“仁安羌大捷”。其实围攻英军的不过是日军一个加强大队1500人,真不算什么大捷,英军太菜而已。不过英国人很当回事,又是专电蒋介石致谢,又是颁发“不列颠帝国勋章”,罗斯福又颁了“丰功勋章”,热乎的不行,而其实蒋介石并不喜欢属下将领越过自己与欧美国家交流。

国民党逃台初期,美国人对蒋介石政权的态度是冷淡的,积极寻找新的扶植对象,从陈诚到孙立人都尝试过,虽然这两位都没有答应,可蒋介石甚至因此对第一心腹陈诚都有过猜忌,何况孙立人?



1950年,远东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居然不跟蒋介石打招呼,直接派专机接孙立人往日本会唔,无论孙立人怎么请示汇报以证“清白”,都已见疑于蒋,其实不去东京是最好的选择。在1955年之前,蒋介石为稳定军心、争取美援,以及孙立人训练的三个新军是当时的岛内主力,不得已而用之,一旦朝局稳固,必然将其拿下。

蒋介石确实担心,亲英美的孙立人,在台的兵权又仅次于陈诚,可能在美国指使下危及蒋氏地位。

(孙立人和麦克阿瑟)

性格过于孤傲和不逊

孙立人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与中国的传统处事哲学格格不入,缅北反攻时蒋介石突然调走廖耀湘的新六军就是征兆,从缅甸到东北,他与杜聿明的不合也印证了这一点,不能与黄埔系军官团融合在一起,那必然被排斥。台湾初期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后,与“参谋总长”周至柔、“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空军总司令”王叔铭全部矛盾重重,不习惯官场的阿谀逢迎和相互傾轧,完全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圈子里的另类,作家江南在书中写道:讲人际关系,他和他的同僚几乎没有可以合得来的。

(孙立人和蒋介石)

和蒋氏父子全部失和

孙立人对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严重不感冒,主张先把宝岛搞好再说,这算是“功高震主”了,更严重的问题是反对蒋经国扩张势力。受西方军事思想的影响,孙立人对蒋经国用特务控制军队的作法非常不满,制约了小蒋在军中发展势力,而蒋氏父子的治军理念已成型二十余年,岂是一个孙立人可以改变的。作为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甚至直接反对蒋经国在军队中建立“政工制度”,这就成为挡路石了,一定会被搬开,事实上在被软禁的前一年,即1954年6月孙立人已被免去陆军总司令职务,转任没有兵权的“总统府参军长”。

据称,某次蒋经国执晚辈之礼来给拜年,孙立人都敢不见,实在是无可名状。



不过,对于孙立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这一定义,实在不敢苟同。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孙立人不过是税警总团改编的第八军少将旅长,歼敌数量有限;1942年第一次入缅作战新38师也不过弄掉日寇数千人;1944年缅北反攻时新一军和新六军合力消灭日寇3万余,怎么就成了歼敌最多了呢?薛岳、罗卓英、王耀武一干人等首先表示不服,至于“东方隆美尔”和“丛林隆美尔”的美誉,基本都是英国人送的,不听也罢,英国人有这个传统:他们打不过的,就可劲吹,以免说明自己无能。

1988年,孙立人恢复自由,整整被圈禁了33年,1990年便逝去,年90,陆军二级上将。


度度狼gg


蒋介石一辈子软禁了两个人,一个张学良,一个孙立人,张学良被软禁地球人都知道,孙立人遭软禁纯属天下奇冤,充分体现了蒋光头的心胸狭窄。

孙立人是学霸级名将,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42年,率新38师与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

194年4月19日的仁安羌之战,孙立人以800人的兵力,战胜数倍于己的日军,救出7000名被俘英军,引起中、英、美三国轰动,蒋介石授予他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国会”勋章,英王乔治六世授予他“不列颠帝国勋章”司令勋衔。此后,孙立人屡次大胜日军,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隆美尔”。

如此战功赫赫,换来的结果却是在台湾被蒋介石软禁长达33年,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张学良。
在被软禁的日子里,孙立人将军一贫如洗,不得不靠种花卖花、养鸡卖鸡蛋来供子女上学读书,沦落到这步境地,完全是拜蒋介石所赐。

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跟蒋介石素来看重的黄埔系不是同一派系,他甚至一生都没加入过国民党。众所周知,蒋介石最重派系,不属于黄埔系的孙立人立功再多,也得不到重用,甚至引来蒋介石的猜忌。


1945年7月,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邀请孙立人赴欧考察军事,孙立人是中国唯一被邀请的高级军官,蒋介石竟然因此质疑孙立人:艾森豪威尔邀请你,为什么不邀请我?言外之意,难不成你跟美国人有什么交易不成?

压倒孙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崇尚军队国家化职业化,跟反对蒋经国在军队中推行的政治制度背道而驰,他的观点与美军顾问团长蔡斯一致,蔡斯又是美国代表,长期压制蒋介石,蒋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在日记中恼恨地说,“孙(立人)屡屡挟外(美国)自重”,心里把这笔账全记在了孙立人头上。


1955年5月25日,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将孙立人的老部下郭廷亮以“间谍罪”为名逮捕。一周后,台南又发生“兵谏”案,孙立人的老部下300多人遭到逮捕。

郭廷亮被捕后,遭到严刑拷打,始终不肯承认。7月14日,毛人凤使用诡诈手段,谎称孙立人遭到诬告,如果郭主动承认是“间谍”,便可消除孙立人的嫌疑。郭廷亮不知是计,写下“自白书”,此后毛人凤照着葫芦画瓢,又拿着郭的“自白书”威胁台南“兵谏案”涉案人员,成功地骗取到几十份“自白书”。

“匪谍”案和“兵谏”案的目标直指孙立人,很多人都劝他远走高飞,但孙立人认为自己问心无愧,蒋介石不会随便冤枉好人的。

耿直的孙立人实在高估了蒋介石的道德水平,他太傻天天真了,很快蒋介石就派人胁迫他写下“辞职书”,在免去孙立人全部职务的同时,下令调查。不久后,蒋介石以“纵容部属武装叛国、窝藏匪谍密谋犯上”为罪名,将孙立人送往台中向上路软禁,这一软禁就是33年。

33年的时间里,孙立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他就好像毫无征兆地突然从人间蒸发,岛内凡是与他有关的东西,都被有意铲除,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一桩别有图谋的案件。

孙立人清廉正派,一生没有余财。有人认为“官久必富”,孙立人听了却说:“为官哪有工夫去发财?只有官久必穷。”


被软禁的日子里,孙立人失去了收入来源。为补贴家用,他用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块地种植花草和果树,由夫人骑着三轮车到街上叫卖鲜花和水果。后来,夫妻俩又买了一群鸡,以养鸡卖蛋度日,四个子女的学费,便是来自夫妻俩种花卖花、养鸡卖蛋的收入。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竟沦落到如此境地。

1988年3月,被软禁33年的孙立人终于恢复自由,但他并没有被正式平反昭雪——无论谁都不能去打蒋介石的脸。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上覆盖着清华大学校旗和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校旗,唯独没有国民党党旗,这或许是对这位中华抗日名将一生最好的写照吧!



狄飞惊


历朝历代,有两类人的结局注定是悲惨的,一类是功高盖主,一类是挟势自重。


关于这个问题,猛一看歼灭日军最多,孙立人好像属于功高盖主的那一类悍将。其实不然,严格意义上,孙立人属于后者,挟势自重。

在喜欢铁血战史的朋友们那里,孙立人被一部分人奉为国民党的战神,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孙立人的彪悍战功似乎有言过其实的成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孙立人在缅甸抗战中的知名度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他在缅甸抗战中创下的知名度很有国际声誉。

美国人很看好他,也很看重他。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立人将军在仁安羌之战中究竟是怎么以少胜多的,也不论在二次反攻缅北的战役中他的新一军究竟歼灭了日军第十八师团多少人,总之还是那句话,有美国弗吉尼亚军校背景的孙立人经过缅甸抗战中的那几役,他赢得了美军高层的尊重和赏识。

而这既是他在49年之后在台湾显赫一时的重要原因,也是他此后被软禁长达三十三年的根本诱因。

正所谓成于美国人,败于美国人。

下面咱们就在这个背景下来具体聊聊孙立人和蒋介石的恩怨。

又或者说,咱们可以一起来看看蒋介石的鸟尽弓藏是怎么一步步推进的?

首先需要对孙立人的性格作个简单介绍。

个性孤高自傲的孙立人不是精于权谋算计的那种人,他接受的近乎都是理工科以及美式军事教育,因此他是个思维西化,桀骜不驯并且很是直来直去的人物。

在这种教育背景和性格特征下,作为军人,孙立人是一流的,但作为政客,他几乎是不及格的。

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对政治根本不感兴趣,他是个极度缺乏政治智慧的人。

然而在中国的官场混,没有政治智慧的大人物历来都是结局不妙的,尤其被当权者视为威胁的时候更是如此。

自缅甸抗战以来,孙立人虽然战功卓著,备受瞩目,但在蒋介石那里,他却从未赢得过真正的信任,也从未被真正的委以重任,对他,老蒋有的只是猜疑以及猜疑下的利用。

不信任不重用那是因为孙立人不是黄埔出身,甚至连国民党党员都不是;猜疑利用是因为孙立人和美国军方高层的关系太好了,而蒋介石本身与美国的关系却是间隙越来越大。

事实上,早在抗战胜利后,孙立人在蒋介石眼中就成了某种威胁。

举一件小事就能说明蒋介石对孙立人的不满和猜疑。艾森豪威尔邀请孙立人参观欧洲战场,蒋介石竟质问孙立人:艾森豪威尔邀请你,为什么不邀请我?

换是善于自保的政治人物,这一质问足以拉响警报,但到了孙立人那里,丝毫没有进退之道的考虑,有的依旧只是军人的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1949年初,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多次讨论,确定了“弃蒋保台”的对华政策,而孙立人就是美方重点考虑的人物。

1949年2月12日,美国远东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派其少将副官专程赴台,邀请正在台湾负责练军的孙立人飞赴东京,共商防卫台湾大计。

会面时,麦克阿瑟暗示孙立人:有意请阁下负责巩固台湾,美国将全力支持。

但孙立人却表明了忠于蒋介石,不能临难背弃的态度。

不光如此,回到台湾后,孙立人更是将此行如实地向陈诚进行了汇报,并请转达了蒋介石。

但孙立人的光明磊落换来的却是蒋介石更加的不安。

不安之下就是利用。

所谓孙立人之后的一度风光,又是陆军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又是台湾防卫司令,说白了其实是蒋介石在打孙立人这张牌,以达到和美国维系关系,争取美援的目的。

但表面的重用之下,蒋介石却从未放松对孙立人的掌控。就在孙立人被任命为陆军司令的同时,蒋经国的情报机关就已经渗透进了陆军司令部。

太子监军,孙立人其实是有名无实。

因为孙立人孤傲的性格,随后他与二蒋的矛盾自然难以调和。

孙立人对国民党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一套暗一套极度憎恶,照他的性格,有些时候的生硬对抗在所难免。

而到了二蒋那里,他的这种硬对抗就是仗着美国人的支持有恃无恐,是终究无法容忍的挟外自重。

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署,台湾被正式纳入美国在远东的防卫圈,台湾的安全得到了极大巩固。

由此一来,天平被打破了,孙立人再无利用价值。

鸟尽弓藏的戏码随即就上演了。

这一年6月,孙立人被调任总统府参军长,明升暗贬的结果,孙立人彻底失去了兵权。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更大的阴谋还在后头。

1955年5月25日,在蒋的授意下,毛人凤将孙立人旧部、步兵学校少校教官郭廷亮以“匪谍”罪名逮捕,一周之后,台湾南部又爆发了所谓的“兵谏案”。在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拘捕的孙立人旧部高达三百多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味道再明了不过了。

在此期间,孙立人和老蒋见了最后一面,很意味深长,火药味很重的一面。

老蒋问孙立人,最近看什么书?

孙立人说,看南宋史。

老蒋说,那很好。说完又接着说,你没有什么,你以后少跟政客来往。

孙立人说,是的,我一生最讨厌玩政治和与政客打交道。

这时候老蒋话锋一转面色很难看地说道,这次我要把你给孤立起来。你对于训练部队很好,不过打仗不行。

孙立人回敬老蒋的话相当的孙立人,他说,将不知兵,何以为战?兵战实为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窃职总发从军追随钧座卅余年,转战国内外大小凡百余战,从未辱钧命,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守无寸土之失。殊不知钧座所言“打仗不行”何所指也?若言争权夺利,欺世盗名,则我不屑也。

说完,孙立人敬礼走人。

可这一走之后,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制造阴谋的经典桥段了。

在严刑拷打以及拿家人威胁下,毛人凤等人最终让郭廷亮写了自白书。接着办案人员拿着这份自白书又去威胁其他涉案人员,几经反复,桌案上终于有了几十份令他们满意的自白书。

自此,郭廷亮“匪谍”案和南部“兵谏”案坐实,扳倒孙立人已是箭在弦上。

8月3日,“总统府”局长黄伯度带着上述“自白书”来到已被宪兵包围的孙立人官邸,要其引咎辞职。孙立人以其中有诈,断然拒绝。黄又透过其部下陆军副总司令贾幼慧,以及孙的侄子孙克刚等人转达“上面”坚决整顿孙立人旧属的立场,要孙立人顾全300多名部下的性命。

到了这里,自知回天乏术的孙立人只能无奈就范。

随后,二蒋采取“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但也“不放”的“七不”政策,将孙立人软禁在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的居所内,这一禁就是三十三年。

当时,蒋介石对孙立人看管极严,连孙立人的厨子身上都藏着刀,只要有人想救孙立人,立马一起干掉。

在这长达三十三年的软禁岁月中,孙立人一家始终生活在清苦中,有时甚至到了没钱买米、交不起子女学费的境地——

1988年,孙立人终于重获自由。

孙立人的回答依旧很孙立人,他说,从未反过,何平之有!


黑句本


1955年6月孙立人因卷入反对蒋介石的兵变案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其实孙立人和蒋介石早有矛盾,孙立人他崇尚西方军事思想,抵制国民党的治军方法,反对蒋经国在军中建立“政工制度”,反对加强特务统治;对蒋介石“对攻大陆”的说法也不以为然,主张“先将台湾搞好再说”。这些导致他与蒋氏父子的矛盾加大,兵变只是给了蒋介石软禁孙立人一个借口。

孙立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内战时曾于四平、 公主岭、德惠等地击败林彪。

孙立人从一开始就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异类,受过高等教育、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而其他国军将领基本上三个来源,保定军校、日本陆大、黄埔军校,这样一来孙立人在军中老哥一个,没有同窗扶持,显得格格不入。而且孙立人回国后从财政部税警总团发迹,可以说是宋子文的嫡系,不是蒋介石的人。

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时候税警总团以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战功卓著。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9月税警总团开拔奔赴淞沪会战前线。税警总团驻守蕰藻浜(吴淞江北支流),后因侧翼被优势日军突破,被迫退守苏州河(吴淞江南支流)南岸。成功阻击日军橡皮艇七次渡河。之后孙立人在苏州河周家宅一线血战中被日军火炮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

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孙立人奉命赴长沙重组税警总团,并担任总团长。重组的缉私总队为淞沪会战后伤愈之税警总团残兵(未受伤的被团长黄杰带走改组为40师)加上新募为主,规模3团,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孙立人将缉私总队由原本之三团残兵新兵逐步扩张至六个团规模。

蒋介石非常忌讳宋子文插手军权,1941年12月财政部被迫交出部分缉私总队半数兵力给国民革命军重组为新编第三十八师,作为交换条件由原本财政部体系的孙立人晋任少将师长 ,隶属于第六十六军,这支部队成为中华民国当时的主力部队之一。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成立,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

1942年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派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孙立人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了7千英缅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7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

但也是在这个时候孙立人得罪了蒋介石。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甸作战失利,蒋介石严令军队必须回国,杜聿明率军通过野人山回国3万将士死在野人山,而孙立人则不听蒋介石号令率新38师向西撤退到印度,后编为驻印军。

孙立人一方面得罪了杜聿明以至于内战时受到排挤,另一方面深深得罪了蒋介石。只不过之后孙立人战功卓著打的日本人丢盔弃甲,又深受美国人看重,蒋介石不得不给于重用。

抗战胜利后,新1军与新6军被调往东北进行内战,凭着优势武力,曾在作战初期取得上风,不过却因与司令杜聿明不和,战功被漠视,孙立人与杜聿明爆发直接冲突,蒋介石趁机将孙立人调回南京国防部任职,实际已远离战场。

国民党败退台湾,蒋介石一方面倚重孙立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孙立人在美国军界的关系(马歇尔、巴顿都是孙立人的校友)被迫再次启用孙立人。

1948年底,孙立人兼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和台湾防卫司令。1949年8月,升台湾防卫总司令。制定实施台澎防卫计划,构建全岛防卫工事体系,整训撤台的80万败军。

1949年9月1日,孙立人正式就职台湾防卫司令,第201师10月在金门参加金门战役。11月,蒋中正在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第二分会中提议孙立人再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国防部亦随之发表新职。1950年3月1日,蒋中正“复行视事”重任总统职,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随之裁撤,孙接任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当时陆军总司令部与台湾防卫总司令部址乃同一驻所)。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越发倚重台湾,孙立人作用减弱,特别是挡了蒋经国控制军队的路,1954年6月孙立人被蒋介石免去陆军总司令职务,任“总统府”参军长。

1955年6月,台湾国民党当局以孙立人与其部属少校郭廷亮预谋发动兵变为由,对孙实施看管侦训。1955年10月31日,孙立人被免去“总统府”参军长职务,软禁于台中,直至1988年3月恢复自由。


当狗容易做人难


抗日战场上歼敌最多的国军将领

作为一名带领重兵,并且远赴国外抗日的孙立人,竟然并不是出身于老蒋的嫡系。

孙立人作为学霸从学时毕业于清华大学,从军时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堪称当时的军事高材生了,但是老蒋的用人准则,从学历上来说黄埔系或者保定军校,再不济也得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从关系上来说,浙江老乡最好,以前的好友或者同僚也可,最起码也得有点关系,即使是出国的人才,一般也是日本和德国居多。

所以,无论怎样说,孙立人都不可能融入到老蒋的团队当中。然而,孙立人另辟蹊径,从宋子文的税警总团系统,一直走到国民党军政系统的核心,可以说,你不服都不行。

全面抗战爆发后,孙立人率部在淞沪战场与日军发生激战,孙立人身先士卒,勇敢作战,被日军猛烈炮火击中,被炸成重伤,后娶香港救治。

在武汉会战时,又两立战功,开始在军界有了点名声,孙立人也着手将税警总团进行训练,后来警团半数兵力改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随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在缅甸战场,孙立人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七倍于己的友军,震撼世界。

此战役之后,孙立人撤退到印度进行修整,中国驻印度部队改编为新1军,郑洞国担任军长,下辖新38师和新22师,孙立人依然作为新38师师长在第二次缅甸战役时万象更新,勇敢冲击日军。1944年孙立人担任新1军军长,在接下来的反攻日军当中屡立战功。

可以说,展现国威于外者,国军将领莫过于孙立人。

并非嫡系的孙立人

本来打了胜仗就应该有奖赏的事情,到了老蒋这里就变成了,嫡系的人打了败仗也要奖赏,非嫡系的人打了胜仗也不会重用,这一点将孙立人和杜聿明进行对比就可以明确发现这一定律。

第一次缅甸作战后撤退的时候,老蒋要远征军经野人山退回国内,杜聿明明知不好走,依然听从老蒋的安排,致使远征军在野人山损伤的人数比在战场上死的人数还多,但是杜聿明回国后,老蒋不但没有惩罚杜聿明,还让他当昆明警备司令,抗战胜利后更是直接担任东北保安司令。

孙立人在撤退的时候就没有听老蒋的意见,而是选择了随英军到印度修整,在印度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不但得到修整,还得到美式装备,如果孙立人不撤退到印度,很难想象,国民党后来还会不会有所谓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

在解放战争初期,新1军和新6军也取得一系列的成绩,但是因为和杜聿明不和,孙立人只能被调离战场,被安排到台湾训练新兵。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孙立人升任防卫总司令,负责整训80万残军。但是后来在台湾发生的孙立人事件,在还没有彻底查清楚的时候,孙立人就遭圈禁,长达三十八年之久。

可见,孙立人这种非嫡系出身的人,不管你做的再好,也入不了老蒋的法眼。

孙立人兵变事件

孙立人当时在败退台湾之际可以说是风生水起,当然并不是因为孙立人的战功,而是因为美当时有弃蒋保台的想法,想要扶持孙立人,老蒋想要获得美的支持,干脆将计就计,任命孙立人为台湾防卫总司令,后来升任陆军总司令。

后来蒋介石得到一份机密报告称,孙立人正计划发动政变,使蒋介石成为有名无实的领袖,政变的目的是“彻底铲除国民党的所有重要官员,由孙立人掌控全部军权”。

1955年蒋介石正在台南阅兵,获悉情报说孙立人欲借阅兵发动兵变,老蒋作为一个被兵变过一次的人,当然十分警惕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将孙监管起来进行调查。

经调查这就是一项冤屈案件,从后来的发展状态来看,国民党一直欠孙立人一个道歉,案件的当事人孙立人的部属郭延亮2014年已经被平反。

可见,孙立人兵变案件实则是有着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可怜在抗日战场上战功赫赫的人,最后却被囚禁长达33年之久。


史论纵横


首先,孙立人并不是什么“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

和日军作战最多、从抗战前期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始终不曾间断的第五军杜聿明部、第74军王耀武部,歼灭日军的数量肯定大大超过抗战初期才是个税警团长的孙立人。四战长沙的薛岳虽然战绩水分很大,得享大名主要靠长寿(自吹的时间长,能反驳的人都死在前面了),但长沙战役日军动辄出动11个师团,虽然打了几个消耗战,但消耗战的消耗是双方的,日军虽未如薛老虎头吹嘘的那般被歼灭多少多少,伤亡也是很惨重的。

而孙立人呢?加入远征军之前,并非正规军事训练出身(清华-留学-在美国读了个野路子的弗吉尼亚军校)且起家税警团的他官职卑微,起不到太大作用;入缅之初他只是远征军下辖3个军(5、6、66)9个师中一个师(66军新38师)的师长,仁安羌之战虽然打得不错,但当面日军其实只有一个大队(相当于连,不会超过200人),他则出动一个有英国坦克掩护的加强团,所谓“以少胜多全歼日军一千余人”水分有多大不问可知;第一次远征军失败后他抗命未回国而是去了缅甸,保存了较多实力,这和他的“野路子”兼留美背景有关,从战术上是对的,但也给上司留下“抗命跋扈”的负面印象。

驻印期间他的部队和后续空运来的国军编为新一军,军长是后来在长春向解放军投诚的郑洞国,孙仅为副军长兼38师师长,驻印军反攻缅甸时即以郑洞国为新一军军长担任主将,孙只是副将,“孙吹”津津乐道的“缅甸战功”即便挤掉汪汪水分(当时缅甸境内只有日军3个残破不堪的师团)也该记在主将郑洞国名下,1944年8月,新一军拆分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的新38师改编为新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22师升格为新六军,这时孙才成为这个“缩小版”新一军的主将,但此时缅甸战役已接近尾声,英国惟恐中国军队在缅甸影响扩大危及其殖民利益,因此极力阻挠驻印军继续参加一线作战,所以这个“拆分版新一军”几乎没有打仗,又何来战功?至于莫名其妙的“活埋1200日本战俘”更是岂有此理——且不说在美英眼皮底下留洋出身的孙立人敢不敢这么干,除却日皇下诏书投降后,整个抗战期间国军一战俘虏日军50人以上的战役恐怕两只手都数的过来,他上哪里弄这么多日俘?再往后他的新一军就去广州接收,并闹出了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军纪废弛传说。

孙立人之所以被夸大抗日战功(其它战功同样夸大,这里就不多说了),是因为他在远征军、驻印军两个阶段的主官杜聿明、郑洞国一个投共,另一个被俘后积极改造第一个被特赦,岛内“国军吹”不便吹嘘,于是解严后好歹恢复名誉的孙就贪天功为己功——当然,他本人不应负太大责任,不过早在东北他就以喜欢抢攻著称,为此杜聿明廖耀湘都和他关系险恶(好在廖耀湘也“变节”了哈哈哈)。

他在台被蒋整肃,借口是“郭廷亮兵变”,其实郭廷亮是否兵变、即便兵变孙立人是否知情,都是一笔糊涂账,一般认为,孙并非蒋嫡系,却在蒋下野、新中国成立前后出任台防卫司令部司令,蒋退台时美方曾有人建议孙拒绝蒋登岛,孙虽未照办,但在蒋看来他可能这么办且有美国背景,不可不防(事实上岛上仍是蒋系军队占压倒多数,孙如果拒绝蒋登岛,垮台只怕更早)。随后在整编逃台国军时孙得罪各派系人物甚多,又和借政治系统染指军队的蒋经国发生龃龉。除此之外,他一再附和美方指令,多次表示要自己带兵去“反攻大陆”,这都让蒋担心他会自立门户。

某半岛战争停火之前,蒋顾忌美国压力,不敢对付和美关系密切的孙立人,只能明升暗降削弱其权力;1954年底某半岛战争停火后,美蒋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这意味着美国从1949年艾奇逊“重新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政策,回到承认蒋为自己在中国唯一代理人地位的旧政策上,这样一来孙立人就丧失了最大的保护伞,而一向自傲跋扈、和上级及同僚关系恶劣的孙对此竟浑然不觉,即便没有“郭廷亮”,也会有张廷亮、李廷亮让他翻身落马的。

但他身上的美国光环终究未散,蒋不敢置他于死地,只能以含糊不清的“不关不放”让他自己在家生闷气。直到1988年他才被行将就木的小蒋释放,很快这对冤家双双得享天年,此后台湾“绿化”,他的功过、以及功过中的水分,就都成了“果粉”和“孙吹”们口中继续吹肥皂泡的大号素材了。


陶短房


孙立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曾赴缅甸作战,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人,是抗战中国民党军级将领击毙日军人数最多的人。内战爆发后,孙立人也曾在四平,公主岭等地击败过林彪,后来随国民政府败退台湾。那么为什么战功卓著的孙立人会在台湾迎来他长达33年的软禁生活呢?这一切大概都是政治的原因吧。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此时美国对台政策并不明确。蒋介石内心其实很担心美国会抛下他,所以这时候他提拔了一批像孙立人这样和美国人关系比较好的将领,来博得美国的好感。孙立人也在这段时间被任命为了“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可以说孙立人这段日子应该是春风得意的,对内他有蒋介石的支持,对外他有美国的帮助,但是他大概不会明白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得意的日子了。

1953年,随着韩战的结束,美国对台政策终于明确了,那就是扶持蒋介石政府对抗大陆。但是美国不会想到蒋介石对待某些人的态度也明确起来了。蒋介石在美援到手后,就开始着手解决一批携美自重的官员了,当时的孙立人就是老蒋的眼中刺。


1955年6月24日,蒋介石免去了孙立人国民党军队“陆军总司令”职务,将其改任“总统府参军长”,其实是剥夺了孙立人的军权,随后便将孙立人羁押。蒋介石很快就让孙立人以前的部下控告孙立人意图兵谏,并且还特地组成以陈诚为首的“九人调查小组”,写出了一份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结果当然只有一个,孙立人开始了长达33年的软禁生涯。

为什么孙立人会被蒋介石软禁,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中国的一个成语“功高震主”。孙立人一向受到美国的支持,加上他的战功在那,蒋介石担心万一美国选择孙立人做台湾的代言人,那么情形必将对自己不利。

其二,也是中国的一个成语“狡兔死,走狗烹”。孙立人的上台是因为美国对台政策的不确定,自然孙立人也就有了自己的作用,通过他来博得美国的支持。韩战爆发后,美国选择支持台湾,那么孙立人自然也就没有作用了。

其三,蒋氏父子的换班导致。五十年代的台湾其实已经面对蒋经国接班的局面了,这时候孙立人作为台湾军队的二把手自然成为了蒋经国接班的障碍,所以蒋介石也只能处置他了。



孙立人将军落得这个下场可以说是非常令人唏嘘的,他在抗日上面也是有功的。我记得他有一次身上中弹十几处,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的军事能力也是非常高超,有“东方隆美尔”“丛林之狐”的美誉。最后却败在了政治上,可叹可悲。

各位看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码字不易,麻烦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我谢谢各位啦。


一树梅花一放翁


国民党名将孙立人在抗战期间建功殊多,为何在台湾被蒋介石软禁?我想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孙立人既非蒋介石黄埔嫡系,又非蒋介石浙江同乡,而蒋介石“用人唯亲”的“原则”非常强,孙长期不受重用,本在情理之中。抗战时期用孙是因为蒋身边缺少真正的抗日能将悍将,属不得已而为之。

二,抗战结束后,孙立人后被派往台湾“练兵”,实际上等于蒋介石把孙立人给“晾”了起来。

三,蒋介石败逃台湾后,本已是气急败坏,而孙立人由于早年在美国留学的背景,美国人看好他。由此更是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和忌恨。至于孙立人在抗战时的大功这时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后来终于借“郭廷亮事件”栽赃孙立人,欲除之而后快。却又“投鼠忌器”(顾虑美国人),同时也念孙立人抗战有大功,于是便拿孙立人跟张学良一个待遇,软禁了起来。

四,孙立人性格倔犟,给人感觉也有些特才倨傲,最重要的是他不媚蒋。这也是他不受蒋重用并在后来被蒋软禁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吧。





谁怜一灯影


孙立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这个可能言过其实了,其中水分比较大,说他是军级建制单位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比较靠谱。但是孙立人在抗战期间的表现确实出色,缅甸战场上对日军作战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如果说孙立人功高震主为蒋介石所忌惮,这个并非主要原因。国民党军中能打的将领不少,军事才能比孙立人高的也不止一个两个,论抗战功绩孙立人还排不到头一份。在解放战争中,孙立人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所以对蒋介石来说,孙立人还谈不上功高震主。

孙立人的悲剧就在于他不是黄埔系、浙江人,先天上就入不了蒋介石嫡系这个圈子。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是美国培养出来的,抗战期间与美国关系很好。他又不讲政治,在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之后,杜聿明等人率军穿越缅甸丛林回国,而孙立人拒绝服从杜聿明的命令,而是服从史迪威和远征军司令罗卓英的命令率军撤往印度。从军事角度讲,孙立人此举保存了有生力量,避免了无谓损失,但在蒋的心里,孙立人却已然被划到另册了。

蒋虽然需要美国人的援助,但是对于美国人的指手画脚是很不喜欢的,这从史迪威从中国战区去职就可以看出来。而孙立人与美国人走那么近,美国人还整天捧他,这就让蒋心里越发不舒服。

在孙立人到台湾担任防卫总司令,编练台湾国民党军队之后,蒋对孙立人的猜忌之心就更大了。因为这样下去,孙立人在军中的威信就会很高,而孙在美国人那里又备受赏识。难保哪一天美国人弃掉蒋介石,换上孙立人。所以,对蒋来说,拿下孙,消除隐患才是正理,这就有了后来孙立人被软禁的悲剧。(S)


联合防务


孙立人是国民党内观念比较洋派的高级将领,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抗战期间随远征军入缅作战,曾以不足1000人的部队,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取得仁安羌大捷,挽救了近万名英军官兵和传教士、新闻记者。孙立人也一战成名,被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王室授予荣誉勋章,他本人也由此被认为是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

1949年初,孙立人担任台湾防卫司令官,因为其部队保存完好,所以很快升任台湾“陆军总司令”一职。当时美国政府对蒋介石不满,孙立人被美国政府认为是最合适的接替人选,这种说法虽然没有见诸官方文件,却很快传到了蒋介石耳中,也引起了蒋的疑虑。1954年,蒋介石解除了孙立人的“陆军总司令”职务,改任“总统府参军长”,巧妙解除了孙立人的兵权。1955年,孙立人的部下郭廷亮被情治部门逮捕,随即传出孙立人获得美国支持,欲发动兵谏的消息。一时间,孙立人有300多名部下被捕,被认定为“匪谍”,孙立人也受到牵连。此案在台湾被称为“孙立人案”。

孙立人案发生后,蒋介石命陈诚、王宠惠、许世英、张群、何应钦、王云五、黄少谷、俞大维、吴忠信等9人组成调查委员会,陈诚任主任委员,负责调查此案。

据陈诚之子陈履安回忆,当时陈诚找孙立人到家里谈话,孙立人是陈诚的老部下,说话比较随便,他脱下衣服,露出满身伤痕,对陈诚说:“我们军人,一个忠字最重要。”随后,陈诚委派一名上校军官刘和谦负责审查孙立人案卷,刘和谦推辞说:“我一个上校怎能看一个上将的事情?”陈诚对他说,就是要你看,因为你是一张白纸。刘和谦审查完后汇报说:“孙立人没有事。”

陈诚根据调查结果向蒋介石汇报了孙立人案件,报告称孙立人对部下“确有疏忽”,但其本人“忠诚无虞”,这是九人调查委员会的共同意见。然而蒋介石没有采纳这份调查报告的结论,而是对孙立人实行了“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的“七不”政策,将孙立人一直软禁,直到33年后才恢复了自由——此时的孙立人已垂垂老矣,而蒋介石也逝去多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