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麵條時,很多人少做了這一步,難怪做出來的麵條黏糊沒勁道

面:麵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麵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麵糰,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的食物。

煮麵條時,很多人少做了這一步,難怪做出來的麵條黏糊沒勁道

北方人愛吃麵食是公認的,麵條是主要的主食之一,我每次回到老媽家裡,都會讓她給我做一份撈麵,清水煮麵,加上少許鹽,搭配著各種蔬菜碼、麻醬、辣椒和醋,味道很是清淡,但是很能讓我回憶起童時的感覺。

煮麵條時,很多人少做了這一步,難怪做出來的麵條黏糊沒勁道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做不出老媽撈麵的爽滑感,於是我請教了老媽,原來我在煮麵的時候少了一步,難怪之前煮出來的麵條黏糊沒勁道,那就是過焯水。別看就少了這一步,我在煮麵條的時候,鍋裡面全是泡沫,而且煮麵的水感覺很稠,出來的麵條表面也十分的粘,過一會就會粘在一起,盛出鍋後就變成了一坨一坨的,吃起來口感很膩,一點品相也沒有。

後來問老媽這是什麼原因呢?老媽告訴我說,麵條本身是由澱粉製成,在煮麵的過程中,麵條吸水後會膨脹,表面的澱粉就會隨著膨脹被煮出來,所以煮麵的沸水會發稠,經過過水焯後,可以洗掉麵條表面的粘稠,表面沒有的澱粉的粘稠,在出鍋後就不會粘在一起啦,吃起來口感當然也就會好很多。

煮麵條時,很多人少做了這一步,難怪做出來的麵條黏糊沒勁道

把面放在水裡,用火把水燒開,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熟的這一過程。煮麵的時候經常需要加入冷水,俗稱“點水”。目的是徹底去掉麵條表面的所有澱粉,使得麵條根根分開,而且過冷水後的麵條會收縮,麵條會變的十分的有韌勁,爽滑Q彈的口感就會呈現出來。

煮麵條時,很多人少做了這一步,難怪做出來的麵條黏糊沒勁道

雞絲涼麵

材料:白斬雞、麵條、黃瓜、芝麻醬、麻油、糖、醬油。

做法:1.麵條煮熟後撈出,在冷水中過一下。2.白斬雞切成絲,黃瓜洗淨切成絲,均放在煮好的麵條上。3.芝麻醬放入碗中加入麻油攪勻,再加入醬油、糖用冷開水稀釋,然後淋在雞絲涼麵上即可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