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執行力爆棚的團隊

那些執行力爆棚的團隊是如何管理的?


執行力就是做事的能力。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團隊的執行力自然就好。

按照PDCA的套路做,我們就能把事做好。

PDCA常用於質量管理,但它適用於從產品到人品一切質量的改善。

特別是作為一種日常工作的基本模型,可以極大地提高執行力。

P(計劃):

是指將目標科學分解為一系列具體的作戰任務,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作戰內容、願意為目標而戰、知道如何去戰;

D(執行):

是指班長要確保每個戰士手裡都有槍,會用槍;

C(檢查):

是指戰鬥過程中要督促各作戰部隊按作戰計劃推進,並隨時瞭解需求,給予必要的支援與指導;

A(反饋):

是指隨時總結戰況,並根據進展調整作戰計劃,進入新一輪的計劃。

A還要求對本輪PDC的過程進行全面回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現問題,避免再次犯錯。

PDCA是一種做事的基本套路,大到八年抗戰,小到送雞毛信,都按這個套路開展,就能確保我們打好每一場仗,越來越會打仗。

以下是每一步的具體介紹:

▌P(PLAN)計劃


計劃就是將一個大的工作目標科學分解為一系列具體的工作任務,讓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認可自己的工作內容,並知道如何去完成。

按照六頂思考帽的方式討論,我們能獲得一個融合團隊智慧的行動計劃。

六項思考帽是一種團隊溝通和討論方式,能夠引導團隊成員圍繞團隊目標,

以事實為基礎,共同探討機會與風險、表達情緒與直覺、碰撞解決問題的想法和創意,最終基於事實和邏輯進行決策。

(關於六頂思考帽具體如何開展,這裡有介紹)

按照六頂思考帽的方式制定計劃,就是一個團隊成員圍繞作戰地圖,

不斷細化作戰方案的過程:公司的核心團隊坐在一起,拿出一張白紙,

在上面標出公司內外部環境、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公司的戰略規劃就凸顯出來;

把“一五規劃”拿出來繼續細化,就有了年度計劃;

再接下來從時間的維度進一步細化到季度、月、周、日;

從範圍的維度細化到部門、班組、個人,就有了可以指導每個人每件事的工作計劃。


對計劃的持續分解,最終目標是使每一位團隊成員清晰掌握所承擔任務的5W1H。


5W1H是描述一項工作任務的基本模型,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對象(What):工作任務是什麼。

原因(Why):做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

時間(When):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間結束。

地點(Where):

在什麼地方進行。

人員(Who):與哪些人相關,由誰負責,向誰彙報。

方法(How):如何去做,做到什麼程度。

這裡所說的清晰是指最終的實際執行人,對其所承擔的工作清晰

知道接下來如何一步步去完成,而不是團隊領導認為他的成員應該已經清晰。

避免這種認識上的偏差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具體的工作計劃由執行人自行制定。

團隊領導負責檢查和指導,在檢查過程中就能發現執行人對任務掌握的準確程度。

▌D(Do)執行


執行就是讓每個人都有按計劃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條件。

保障計劃的執行主要靠以下兩方面:

1. 基層領導必須是業務骨幹

基層領導本身應該對業務非常熟悉,能通過言傳身教,以身示範等方式,

手把手教會一線員工完成工作所需的各項方法和技能。

這種基層領導也更容易獲得一線員工的認可,結成有凝聚力的團隊。

2. 基層領導還必須是一名優秀的管理者

基層領導應該是優秀的業務骨幹,有很強的個人能力,能作為團隊的表率,

但對基層領導最終的考核仍在於他所領導的團隊是否足夠優秀,

團隊的每一個人的能力能否得到發揮,能否獲得成長。

蓋洛普Q12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列表,基層領導直接按照Q12檢視自己每天的工作,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Q12原本是員工自我評估工作環境的工具,包含我的獲取、我的奉獻、我的歸屬、我的發展四方面12個問題。

我的獲取——績效基礎

Q1. 我知道對我的工作要求 。

Q2.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

我的奉獻——個人績效

Q3.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

Q4. 在過去的七天裡,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揚。

Q5. 我覺得我的主管或同事關心我的個人情況。

Q6. 工作單位有人鼓勵我的發展。

我的歸屬——團隊績效

Q7. 在工作中,我覺得我的意見受到重視。

Q8. 公司的使命/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重要。

Q9. 我的同事們致力於高質量的工作。

Q10. 我在工作單位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

我的發展——長遠績效

Q11. 在過去的六個月內,工作單位有人和我談及我的進步。

Q12.過去一年裡,我在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

基層領導每天檢視這12個問題,如果每位團隊成員對這12個問題的回答都是Yes.

那就表示每個成員都在其喜歡的工作崗位,能出色完成所承擔的工作,獲得成長、成就感和歸屬感。

這樣的基層領導就是一個好的領導。這樣的團隊就是一個有執行力的團隊。

▌C(Check)檢查


檢查就是查看每項工作的進展,以督促工作按計劃完整執行。

最好的檢查是現場檢查,即時檢查。

一線管理人員要養成現場管理的習慣,經常到現場巡查,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團隊。

因此,在每一個生意紅火的餐廳,我們總能看到一個忙碌在現場的大堂經理或店長。

對於重大項目和關鍵任務,公司還應該建立督辦制度,指定專人跟蹤,協調各方進展。彙報的責任人、時間、內容、形式都應該在制定計劃時就予以明確。

檢查工作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及時發現和改進問題,要慎重將檢查結果關聯批評或績效考核,否則將導致故意瞞報、漏報信息,增加信息獲取的難度。

對確需考核的項目,我們在對檢查結果進行考核的同時,一定要對檢查行為本身進行考核。

使得在問題出現時,不及時彙報所受的處罰遠大於問題暴露所受的處罰,從而保障信息的及時獲取。

▌A(Action)反饋


反饋就是彙報工作完成情況,並覆盤整個PDC的過程,反思我們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對做得好的地方,從中總結經驗規律,轉化為團隊知識和能力;

對於做得不好的地方,找出背後的原因,使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將失敗轉化為團隊的財富。

反饋可以快速提升團隊能力

覆盤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幫助我們在實踐中成長,正視工作中的問題,

發現團隊思維的盲區能力的邊界,進而指導我們改進問題,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最終實現團隊的快速成長。

六頂思考帽是組織反饋的最佳方式

每一次PDC的過程都會有許多值得總結的經驗和教訓,但我們對教訓的剖析往往難以深刻。

傳統的溝通方式下,對失敗原因的探討難免被認為是搬弄是非,影響團結,往往流於表面。

若是問題由領導的錯誤造成,討論就更加難以展開。

按照六頂思考帽的方式組織討論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制定計劃時,我們所形成的就是團體的共同決策,而不是某一個人的方案。

其次,反饋過程中,大家反思的也是方案本身,

比如,我們視為事實(白帽子)的某項數據其實是錯誤的、對風險(黑帽子)的估計不足、制定的行動方案(綠帽子)細節不夠完善等。

從而將大家的關注點聚集到問題本身及其背後的原因,而不是追究某個人的責任,討論自然更容易深入。

多問幾個Why能加深對問題認識的深度,直達本質。

每個問題發生的背後都有其原因,對問題的反覆追問,能帶領我們加深對問題認識的深度,直達本質。

以下例子展示了連續發問的價值:

問:機器為什麼不轉了?

答:因為保險絲斷了。

問:保險絲為什麼會斷?

答:因為超負荷而造成電流太大。

問:為什麼會超負荷?

答:因為軸承不夠潤滑。

問:為什麼軸承不夠潤滑?

答:因為油泵吸不上來潤滑油。

問:為什麼油泵吸不上來油?

答:因為油泵產生了嚴重的磨損。

問:為什麼油泵會產生嚴重的磨損?

答:因為有鐵屑混入。

問:為什麼會有鐵屑混入?

答:因為油泵未安裝過濾器。

實際工作中,這個問題還應該繼續追問下去,從而找到那些隱藏在管理、培訓或採購中的缺陷。

通過這種連續發問,也只有通過這種連續發問,才能找到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原因找到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清晰了。

至此,我們完成了PDCA的全過程。

如果這中間的每個細節我們都能做到,我們就能幾乎完美地一次性把工作做好。

實在碰到複雜問題,我們也能迅速找出真正的原因,在下一輪工作中改善。

PDCA的範圍和頻次根據項目的需求而定,每一次PDCA都是一項大任務下的一小步,各個團隊反覆地PDCA循環,推動整個項目滾滾向前。


▌小結一下


  • 按照六頂思考帽的方式討論,我們能獲得一個融合團隊智慧的行動計劃。
  • 對計劃的持續分解,最終目標是使每一位團隊成員清晰掌握所承擔任務的5W1H。
  • 每一個基層領導都應該是業務骨幹,能給一線員工提供直接指導。
  • 每一個基層領導同時應該是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按照Q12檢視自己的行為。

  • 管理者應重視現場管理,隨時檢查,指導改進。
  • 公司層面應建立督辦制度,對重大項目和關鍵任務追蹤檢查。
  • 檢查結果要謹慎關聯績效考核。

  • 反饋是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手段,決定了團隊成長的速度。
  • 六頂思考帽是組織反饋的最佳方式。
  • 多問幾個Why能加深問題分析的深度,直達本質。

PDCA是做好日常工作的基本模型,有了它的指導,

我們不需要具備《致加西亞的信》中羅文中尉那樣異於常人的敬業、忠誠和勤奮,也能打造出執行力爆棚的團隊。

最終執行時,即使有再周祥的計劃,我們也會碰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挑戰我們的耐力,動搖我們的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