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低水平的基礎教育,卻能支撐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悟悟空



哪一點說明美國的基礎教育支出低還不好,難道單單是看戴眼鏡多的地方就是教育好的嗎?美國的教育支出非常高,我所在的城市每年地稅的收入有55%至60%是支出給公立學校的,所以我們這個學區的房子很貴,地稅很貴,學校在全國排名靠前,是非常出名的好學區。

這裡的學校從小孩子四歲開始免費給予公立學校教育,美國的基礎教育更多的在於開闊學生的眼界,而不是把精力全部用在考試之上,比如在我們學區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就可以寫出一份內容超過1000字的瀕危動物保護調查報告,在三年級學習昆蟲,有脊椎動物等等生物學的基礎知識。雖然他們當時還在學乘法表,但是他們還有科學課會教他們各種各樣的自然科學。在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代數,而且好的學生老師會特別挑選成立一個數學先進班學習更深的數學。而他們的課都是在早上上課之前,不影響正常學習,也讓這些學習好的尖子生能夠融入普通同學的學校群體生活。

而且美國教育非常注重身體素質鍛鍊,他們的體育課是一門主課,大多數學生會在課後參加棒球、足球、壘球、籃球、橄欖球等等各式各樣的體育運動鍛鍊身體。

而且從小學生就開始參加各種團體活動,譬如美國童子軍活動就是鍛鍊男孩子的領導力,獨立生活能力,還有幫助他人的能力,他們經常上街發起募捐,走家串戶的敲門請求人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覺得美國好的公立學校培養的是真正德智體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他們的高等教育招生,除了考試成績以外,還看這個學生平時參加什麼活動,有沒有表現出領導力,能不能成為領袖,有沒有特別的能力等等各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所以能進入名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天之驕子各方面都非常強的。大學裡很多的教授本身是在社會上有實際工作經驗,並且成績突出的人,比如我認識的一位華爾街出名的基金經理在退休之後,就到州立大學擔任經濟學的兼職教授,他教授的都是實戰經驗不只是書本上的模型理論,所以他們的高等教育非常成功。

譬如在哥倫比亞畢業的MBA學生只要一出校門工作,年薪能達到20萬美元以上,幾年以後40萬美元年薪的比比皆是,因為他們受到的教育都是實戰型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夠非常快地投入到實際工作上帶領團隊為公司掙錢。

這樣的美國教育怎麼能不強大,比整天揹著乘法表抄書100遍,強背數學定律,只作習題但不知道如何實際應用的學校教育的好多少倍。


美國車行百萬裡


作者米叔,“這才是美國”的創辦者,旅美學者,資深媒體人


首先需要承認,美國的基礎教育,特別是在理科教育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好友每學期授課時都會有學生問我“負負是否得正”、“應該先算括號裡還是括號外的平方”這樣的問題(公立學校)。


震驚之餘,經過了解,知道他們的中學對數學教育並不重視。對於數學作業而言,大部分公立學校老師不強制批改,相比於國內小學初中的數學作業量,國外公立中學的孩子的確有一個輕鬆的童年。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下圖),在有73個國家參與的測試中,美國高中生的數學成績只排名到了40位,並且分數還呈下降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在基礎教育坍塌的情況下,為什麼美國還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1. 需要說明,美國仍然有一定數量的精英中學,這些中學的畢業生素質極高,通常能去美國的頂尖高校繼續深造。例如,我曾遇到過幾個畢業於美國知名高中的學生。在他們大二大三的時候,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到研究生階段才能學習到的技能,已經能獨立撰寫學術論文。這樣的美國學生一般都會選擇讀博,為美國的高等教育貢獻力量
  2. 美國從全球吸引優秀的學生和教授。我在另一篇回答裡提到過,在美國讀博,生活待遇會比國內的待遇好很多。例如工科專業,在美國通常會有兩千到三千美金不等的工資。只要被錄取,並且在讀期間完成各種學術考核,就不需要為生活擔憂,還可以拿著獎學金到各地去旅遊。
  3. 下圖為康奈爾博士生工資的情況。可以看到,博士生一年的收入(含暑假)可以超過三萬美金,平均一個月超過兩千五。雖然達不到中產,但是比國內的待遇要好很多了。
    此外,目前國內清華北大等高校學生在允許的條件下,也會選擇出國深造。不管他們未來發展如何,美國的確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高知湧入。



此外,如果專業是法商醫等熱門專業,入門級的助理教授年薪便可輕鬆超過10萬(15-20萬的也不在少數,取決於學校)。對於非熱門專業,通常年薪在6-10萬,也能保證中產。考慮到美金的購買力,這樣的收入還是具有吸引力的。


另外在美國作教授,雖然不能說沒有辦公室政治,但重大事宜(如晉升),都需要校內外的同行共同投票。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了個別領導可能存在的偏見,保證公平性,也提高了教授的積極性,而且也沒有像國內多名教授同時競爭有限“晉升名額”的情況。

綜上所述,美國的精英教育仍然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另外呢,從全世界吸引人才,也是美國幾十年來的政策。相當多的系科,特別是理工類專業,外國教授和學生已經超過了美國本地人。但是,他們的貢獻,都留在了美國。


這才是美國




首先應該說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容易讓人誤解,歐美國家的基礎教育與我們熟悉的差別較大,培養的效果也不同,但不能簡單判定歐美國家的基礎教育是低水平。而且基礎教育中要孩子們必需記住會用的的那些知識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一生都用不了幾次;在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儘管專業性明顯提高,但至少一半以上的人畢業後根本沒有從事相關專業,絞盡腦汁學習的那些專業知識,畢業就意味著永別。以此而論,西方基礎教育的低水平是一種浪費較小的教育。

死記硬背已無價值,批判性思維更重要

中國的基礎教育中最需要調整的是在中小學教育中佔相當比例的記憶類部分。記憶一些資料類的和專業性強的知識,如果說在沒有網絡和手機的過去還有相當的價值,然而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海量知識隨手可得的今天,那種記憶類教育顯然已經過時,甚至幾無價值。雖然大多數中小學已經儘量加大非資料性知識,但中小學生的作業和考試仍然有相當一個比例是知識性的,乃至資料性的。



重視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歐美現當代教育不同於中式教育的最大亮點。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僅一步之遙,善於審視已有,發現不足,創新與創造不遠矣。同時,西方中小學教育中相比較知識性內容少許多,技能型東西多得多,因此西方人記憶的知識少得多,而動手能力大多比較強。這一方面顯示了在某些方面不同人群的天賦有明顯差別,但也提醒我們劣勢可以成為創新之母。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但這類詩一般新意少。而那些天分詩人,那些來自獨特見解或體悟的作品,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在西方的中小學裡,死記硬背的作業少,培養髮揮個人興趣或天賦的作業多,這是值得我們基礎教育界認真考慮的。



平庸者保持平庸,重點在培養精英

歐美髮達國家的基礎教育相對比較輕鬆,即使是在高中二三年級,大多數學校,尤其是公立學校的學習比我們的中學輕鬆得多,但如果你要去上好大學,肯定要去補習班加餐,當然天才除外。因此,望子成龍的父母一般會送孩子去興趣班,或把孩子送私立學校上學。結果是社會分層的穩定,正如一些歐美研究的結果顯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繼續打洞。

私立學校對學生要求更多一些,條件好的家庭會盡量送孩子去一流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的學習和管理與國人所想象的歐美學校會有很大的差別。這裡不僅學習任務多,而且有很多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內容。



歐美髮達國家的青年人選擇專業更多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聚焦於好找工作。富貴家庭孩子首選的大學和專業也基本有傳統的特定範圍,一般文科偏多,法律、管理等次之,理工類又次之。在選讀專業上自然也會有男女之別,女孩子的傳統熱門專業更多是與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專業。當然跟著感覺走是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女生學考古,男生學家政也不足為奇。

歐美教育無疑存在許多問題或待完善的方面,但當今世界是他們的主場,在現代教育等方面我們是仿效者,所以至目前仍有差距是情理之中。更由於不同的歷史和國情,他們發達我們落後,他們人少資源多,我們人多資源少,所以歐美的一些做法我們無法搬過來。如果說文科方面我們有自己的特點或優勢,而理工方面我們仍然不同程度地落後。因此,理工方面的優秀人才大多具有留學背景,就成為一個必然現象。而理工科技是現當代世界的“中流砥柱”,是劃分世界各國或先進或落後的標尺。


無中生有hz


美國基礎教育的水平到底有多“低”?大家都喜歡說美國人數學差,這是真的嗎?

平均水平可能跟我國比確實挺差的,但是美國最精英的那一撮人非常地厲害。舉個例子,在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裡,有不少國際數學奧賽獎牌獲得者,也有小小年紀就編程設計軟件然後創業的天才。但是跟他們坐在同一個教室裡的,可能有連分子分母約分、或者方程式移項這些簡單操作都很不熟練的同學。為什麼這些人也能進頂尖的大學?可能因為他們有別的方面的才華,比如寫作、藝術、體育等等。美國的高等教育在招生的時候並不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人數學都非常好,而是儘量錄取各不一樣的人,增加多元性。

當我們說美國基礎教育水平低的時候,我們是指教學大綱對所有人的要求相比起我國沒有那麼高。大部分人懂得加減乘除和基本閱讀寫作可能就能從一個普通公立高中順利畢業。但是,那些有野心有能力的聰明孩子,可以選擇“深造”,在高中時就選修AP(大學預修課程),能在很早就學到很高階的內容。也就是說,美國的教育系統給大家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如果你有這熱情,這個系統支持你走得更遠。而如果你不熱衷於學術,也沒關係,知道些簡單的就行,然後這個系統也會鼓勵你去嘗試別的事物。

正是有這樣比較自由的設置,所以我們才會見到大部分美國人兩位數加減都算不清楚,但是這個國家卻靠著一小撮極富熱情的人撐起了世界一流的科研。

不過,最近十年來, 眼看著美國中小學生在國際的標準統考中落後(比如2015年在PISA全球考試中美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只排到了第40位),許多決策者想要推行統一的教學大綱(common core),但是這遭到了不小的反對。有人認為這違反了民主的精神,應該讓各個學校自己決定應該教什麼。但是,民主選舉制對選民的素質要求很高,若是公民邏輯和分析能力弱,便更難做出理性的決定。這兩派力量就如黨爭一般,將立法者劫持在中間,使教育改革困難重重。


記者王冠


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對待教育,重視,投入早,投入大,二戰靠戰勝國的優勢,在加上使用金錢收買了大批的來自各方的,各國的,各地的……全球的頂尖優秀人才,形成了大學私立教育的獨立體系,不斷髮展壯大,完善改進,一大批的大學和大學教師成為歷史悠久的名校名師,另外,美國人(西方人)人種特點:性格外向,個性張揚,願意動手,動腦,思考,敢闖,敢幹,願出風頭(顯擺)爭強好勝,……,也造就了美國的科技領先,技術先進,這裡的激勵也是十分重要的。美國人(西方人)吃得牛肉蛋奶,身體尤其是大腦發達,不能不說“根紅苗壯”又有後天的私立教育,金錢支持下的多方重視和培養,更有創新人才不問出處,不問即往,唯才是用,唯才是舉,舉賢任能,高薪獎勵,在政策上,機制上給以保障。這就是美國看準了,抓住了,做對了,進入到了有錢一一一重教(大投入)一一一出人才一一一更有錢一一一更大投入……的良性循環之中。(那種越窮越折騰,越不重教的惡性循環,只會加快衰敗的步伐)。

事無鉅細,天有不測的風雲,人有旦夕的禍福,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的中國已今非昔比,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逐漸強盛富強,腰桿越來越硬,底氣越來越足,物質越來越富裕,資本越來越雄厚,科技日新月異,發展一日千里,……,吃肉喝奶沒問題,經多見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敢說敢做敢為,更大度更外向了,身體強了,知識基礎牢了,學校更加正規,科學體系,國家更加重視教育,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國家,國人都發自內心的熱愛,關心,支持,尊重,信認教育,教師。身體力行的投身教育,為教育添磚加瓦。中國教育的春天就已經來臨,中國追趕超越志在必得,就在當下。中國應試教育下的求實嚴謹紮實系統,基礎雄厚,意志堅強,加上實驗技能操作的積極跟上和完善,必將突顯出中國教育的強大優勢。取勝是必然的。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急不得,更亂不得,投鼠忌器不行,墨守成規不行,不思進取不行 ,人云亦云不行,照抄照搬不行,失去自我不行,沒有主見不行,沒有定力不行。就得堅定,自信,走自己的路,堅韌不拔,勇往直前, 不屈不撓,無私無畏,砥勵前行,契而不捨,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由東南西北風。

好飯不怕晚,只要有定力,決心,恆心,熱心,痴心……,江山代有人才出!大中華一定會以她嶄新的面藐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實言守真


這個挺簡單的。用低畢業率,強制合格人才出口。

美國大學的低畢業率是對應大學寬入口的。而教育質量高的大學基本上嚴進嚴出、低質量大學寬進嚴出。具體資料可以自己查。說美國教育是低質量是說k12中的公立部分。

美國也是教育劃分階層的,只不過管道不是在高考一點,而是一系列平緩的漏斗管道。

給一些數據就明白了。

美國高校的平均畢業率為53.1%。

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工資為每小時19.18美元,高於高中畢業生10.89美元的平均時薪

隨著美國大學入學總人數的不斷增長,白人學生所佔比例已經從1994年的72%降至2013年的58%,但相較於其他少數族裔的學生,同期黑人學生的入學比例增速最為緩慢。

2010年,全美人文學科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佔畢業生總數的7.6%,相當於每十個畢業生裡還未必能找到一個讀人文學科的學生。1966年這一比例為14%。

根據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研究報告,所有四年制美國大學,學生能在6年內畢業的比例只有60%,公立大學是57%,私立的非盈利大學好一些66%,私立盈利大學只有32%

所以,教育是劃分階層的,教育階段不努力,很難超越父母的階層。


久兒爸爸


一看題目,就令人啼笑皆非。低水平的基礎教育,卻能引領世界一流的教育,這不是在自相矛盾嗎?世界一流,就一定是高水平,基礎又是高水平的支撐,那麼,其基礎教育怎麼可能低呢?如果一定要找到答案,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我們眼裡的美國基礎教育的低水平,恰恰是我們沒有達到的高水平。因為,他們的教育,是開發人的頭腦,教會學生思考。而我們呢?除了死記硬背,還是死記硬背,學習的目的,就是應付考試,多數人,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別說思考了。所以,一流的水平,一定要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育方法。知,不一定要多,用,才是根本。學了無用,無異於白學,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辣眼刺鼻


美國的公立學校教育水平是很低下,所以就只有吹噓自由,輕鬆,快樂童年之類的,但是美國的教育實際上比中國還要嚴重的採用精英制,中國是通過升學淘汰來實現精英過濾,美國則是更赤裸裸的用經濟手段區分,好的家庭會送孩子去一流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學習和管理和大家認為的輕鬆美國學校天差地別,同時,好的家庭也會送孩子去上各類興趣班,鋼琴,舞蹈等等,和中國家長沒有區別。

美國一流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數量龐大,也不是人人都高薪,都生活的高人一頭。我國基礎教育其實問題沒有焦慮者擔心那麼嚴重,反而是大學教育太水,水平過於低下


用戶270863661


什麼階段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基礎教育的階段主要是基本的方法、知識的學習,用不著揠苗助長。到高等教育階段,就應該逐步進展到比較深入的專業內容。

如果基礎階段隨意增加內容與難度,實際上這些也沒什麼難度,只不過早學了幾年,而高等階段反而深入不下去,就恰恰弄反了。

對於人的一生尤其是高精尖創造階段來說,基礎知識早學晚學幾天其實影響不大,而且如果早期過分參與課本學習,反而不利於性格、接觸自然、興趣等的培養。

為什麼我們早期教育階段顯得比較能?因為犧牲了綜合素質培養,早學了幾年文化課。為什麼我們的高等教育階段比較弱?因為學生普遍綜合素質欠缺,缺乏學習與研究的熱情與興趣,很難克服各種困難深入下去,而且,咱們的大環境也有欠缺,不鼓勵質疑,也缺乏規則,導致深入學習研究迫切需要的穩定安寧的氛圍與精誠合作幾乎沒有,於是乎,就各自為戰吧,高檔次的研究自然就不可能領先,能跟跑就不錯了


手機用戶60669424220


對於小孩來說,最主要的事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塑造堅毅勇敢誠實樂於助人,勇於承擔責任的性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塑造孩提時代最容易達到目的的教育。而這些不需要死記硬背操神勞力,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孩子的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中國的教育,恰好和良好優秀的教育觀念背道而馳,把孩子打造成認知狹窄,缺乏鍛鍊,缺少想象,沒有能力的考試機器。這正是中國教育的薄弱環節 。這樣的基礎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然缺乏獨立思考,

聯想豐富,堅韌不拔的學習能力。趕不上美國的高等教育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