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職場成功人士的差別「1」

你與職場成功人士的差別「1」

同樣的一個崗位,不同的人去做會做出不同的風格,而最終的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些人有什麼不一樣的性格?又是什麼樣的特質,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中能攀登多高的位置?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其根源之所在。

一、聽話的孩子,很難在職場中有所作為

對很多人來說,總會發現自己的工作節奏總是被各種意外打亂:

有時候客戶中午過來,結果一拖就拖到了下午四點,弄得連午飯都沒時間吃;有時候遇到那種刁難的客戶,動不動頤指氣使的那種,牛皮吃的震天響,等真要刷卡成交的那一刻,各種挑剔各種牢騷,發洩完一堆情緒之後,留下自己獨自凌亂;

更要命的是,公司內部的銷售員經常會相互“搶單”,“聽話的孩子”每次都默不吭聲,別人和她搶業績,她就讓給人家......

長此以往,你在這份工作中毫無成就感可言,倍感沮喪無力。

職場中類似於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他們無一例外地是家裡的“乖寶寶”,單位裡的“聽話員工”,但與他們的服從形成對比的,是不盡如人意的工作表現和難以拿出手的工作業績。

二、“確認過眼神,我就是不好對付的人”

從各種案例,各種成功職場人士來看,那些在職場中有所作為並且能夠開闢一片天地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性格特點,那就是,不好對付。

說個真實的故事吧。

那還是在我工作第三年的時候,有一回公司要舉辦一場展銷會,為了提升展銷會的逼格,需要對接模特公司,挑選幾名模特前來站臺頒獎。

當時行政部部長李姐家裡出了點兒狀況,在和我們部長溝通後,有意派我和模特公司進行對接負責展銷會的安排工作,由於我是第一次負責這種活動,為了保障對接工作的順利進行,李姐動用了私人關係,特地找來了一位馬主任對我進行指導和協助,並和老闆通了氣。

“小趙,這位馬主任很厲害,能力很強,你要跟她多學點兒。”老闆交代我說。

一個週六的午後,馬主任來到了我們公司:一身簡潔利索的白色西裝,頭髮麻利地盤起,淡妝,黑色皮鞋,走起路來彷彿帶風。

下午三點,模特公司那邊送來了十名模特前來排練,一開始大家狀態很鬆散,只見馬主任走到模特面前打量了一番,然後說:

“表面上看,我們公司和你們是臨時僱傭關係,我們出錢,你們站臺。但是,你們不是櫥窗裡的木偶模特,需要展現怎樣的精氣神,想必你們比我更清楚。

另外,你們今天的表現關係著你們未來的路。展銷會上來來往往的人,說不定哪天就是你們的貴人。既然今天是模特,就要做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模特。”

說完,模特們果然抖擻了精神,狀態好了很多。

“姑娘,記住我的話,如果有一天,你也想像我一樣在職場中做到擲地有聲,就要成為一個不好對付的人”。

馬主任告訴我。

原因很簡單,因為公司任用一個人從來不是因為TA聽話,而是因為TA有能力。

三、不好對付的人,到底厲害在哪裡?

不論是《歡樂頌》裡劉濤飾演的精英女強人安迪,還是現實中鐵腕作風的董明珠,你會發現這些厲害的職場人,做事自有一套標準和原則:他們敢於說“不”。

而這種說“不”的能力和魄力,恰恰就是職場中鮮為人知的關鍵性要素——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