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就有人喜歡白茶?宋代的白茶長什麼樣子?

其實白茶在宋代就以負有盛名,公元前一千年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載:“茶之名有七。一日白葉茶,民間大重,出於近歲,園焙時有之,地不以山川遠近,發不以社之先後。芽發如紙,民間以為茶瑞。取其第一者為鬥茶,而氣味殊薄,非食茶可比。

古代就有人喜歡白茶?宋代的白茶長什麼樣子?

今出壑源之大竄者有六。壑源巖下一,源頭二,壑源後坑、壑源嶺根三。林坑黃澗一,丘坑一,畢源一,佛嶺尾一,沙溪之大梨澗上一,高石巖一,五梨一,砰溪嶺一。”宋時建既東溪共有白葉茶樹14株。可見白茶的稀有程度。

《宣和北苑貢茶錄》載:“慶曆初,吳興劉異為北苑拾遺雲,官園中有白茶五六株,而擁焙不甚至。茶戶唯有王免者,家一巨株,向春常造浮屋以障風日。宋子安作《東溪試茶錄》,亦言白茶民間大重,出於近歲,芽葉如紙,建人以為茶瑞,則知白茶可貴。自慶曆始,至大觀而盛矣。”1800年汪繼壕校注此書時增加了蔡襄文集所記王家白茶的一則故事:“王家白茶,聞於天下,其人名大詔。白茶唯一株,歲可作六、七餅,如五株錢大,方其盛時,高視茶山,莫敢與之角。一餅值錢一千,非其親故,不可得也。終以園為家計枯其株。予過建安,大詔垂涕為予言其事。今科佔株輒生一枝,造成一餅,小於五株,大詔越四千裡,特攜之以來就京師,見予喜發顏面,予以好茶固深矣。而大詔不遠數千裡之役,其勤如此,意謂非予莫之省也,可憐哉。”

古代就有人喜歡白茶?宋代的白茶長什麼樣子?

從上述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白茶的起源其實是源自慶曆年間而最興盛時期要數大觀年間,起也有其史料記載產地等情況的白茶樹只有在距大觀年間(1106-1110年)約50年前的年代出現,如宋子安所記東溪白茶、蔡襄時代的王家白茶,而在最受重視的大觀年間,卻沒有確切的記載,作為規制的貢茶也是在《大觀茶論》成書五年後出現;二是白茶珍貴值錢,先重民間,後進宮廷,最後被宋徽宗賞識而名冠群茶;三是白茶是白色葉子的茶樹,種源難得、茶樹難養、佳品難制,“向春常造浮屋以障風日”結果仍枯其株,“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古代就有人喜歡白茶?宋代的白茶長什麼樣子?

根據筆者近年來對不同白茶種質資源的生物學特性研究推斷,王家白茶似應是白化程度很高的茶樹,經不起春風吹拂,猶如四明山頂種植的白茶和個別葉綠素缺失嚴重的白化茶樹。

古代就有人喜歡白茶?宋代的白茶長什麼樣子?

白茶樹在宋代被高度重視,緣何未被傳承下來呢?從今天看來,其原因應有兩個:一是白葉茶由於遺傳的原因,生長勢較差,當時的管理技術水平不能使茶樹獲得健壯生長和廣泛種植;二是由於白茶會開花而少結實或分化嚴重,籽播繁育無法成為繁衍擴大的技術手段,而現在通行的扦插繁育技術是在十九世紀後期才由福建茶農發明,因此,在我國曆代茶書中記載的白茶多數在經歷不長的時間後就消失了。

古代就有人喜歡白茶?宋代的白茶長什麼樣子?

總之我國的白茶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應該為能再次品到白茶而感到幸福,由於白茶的產地原因,導致白茶的品質很好區分,現國內白茶主以福鼎白茶,政和白茶,而像安吉白茶這類其實並不屬於白茶,而屬於綠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