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在正式瞭解宋代家訓前,必須先知道與宋代家訓息息相關的古人和今人的不同觀念,以期對家訓內容,有正確的理解與認知。這些觀念包括古人對一

“個人”、“家”、“國”與“天下”,以及二“士”的觀念。

個人的真人生是道德的人生,但個人必須融入大群中,才能得到這樣的人生,從個人到大群,中間的關鍵是“家庭”。中國傳統人生的理想,對於群體中所有的成員,包括老、幼、中年,要讓每個人各得其所,才是完滿的人生。範圍與順序是由個人而家、再由家至國、以至於全天下。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黃叔琳編顏氏家訓書抄上下卷

“家訓”釋義:

“家訓”指家長在自己家庭中,對自家人的訓示,訓示的內容有兩方面:一是治家整體的觀念、方法,二是家中不同身分的成員,所應注意的心態與言行。家長將這些訓示,編寫出來,即是“家訓”。

一、“家訓”界定原則:

(一)、具“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包含完整的觀念。家庭教育可論及的內容非常多,家訓中不可能完全含括,但最重要的精神以及該注意的項目,應當都要有,才能讓人掌握大要、有整體概念,否則很可能掛一漏萬、顧此失彼。

(二)、具“實用性”:

“實用性”是具備能成功的實行辦法;並且有系統,即前後順序、輕重緩急清楚。在前述的完整性之後,必須還具有實用性,非只空談理論,必須也講有效的實際作法,才能讓人知如何實行,確定能獲得成功;並且在許多的內容中,讓人能分辨出本末輕重,也是重要的原則之一,否則令人無所適從。

(三)、具“針對性”:

“針對性”是指有特定的對象,本研究的特定對象即作者的自家人。因家訓不是隻有紙上談兵,還要看其對家中對象如何因材施教、哪些是僅僅行於自家的教育與文化,而且後來有什麼樣的實際成果。具備這些條件,才好知道適用的範圍與情形,不致錯用對象、不合時宜;並且能驗證是否真能成功,讓研學的人更有信心。所以在“完整性”、“實用性”之後,必須具備的即是此“針對性”。

二、“家訓”界定標準:

將上述三項界定原則整合、落實,是兩個具體的標準:

(一)、宋代家訓專著:

此處之“專著”係指宋代專門講述家庭教育的家訓,並且不是散篇的。這是落實前面原則中的“完整性”與“實用性”,方便研究其中所講的家庭教育,並且可學習完整理論、能實際去施行。

(二)、家訓編寫的原本對象是針對自家人:

此標準則是落實“針對性”的原則,“原本對象”是家訓作者編寫家訓時原本針對的對象,此“原本對象”必須是針對作者的自家人,才能瞭解作者如何因材施教、以及有哪些僅行於自家的教育與文化,此外也好研究後來有什麼樣的實際成果。

三、界定範圍內文獻:

符合前面原則與標準的宋代家訓有《家範》、《家政集》、《放翁家訓》、

《石林家訓》與《石林治生家訓要略》,以及《家訓筆錄》等六種,此六種皆是宋代家訓之專著,而且編著的原本對象,都是針對其家人。

家訓的階層“士”

家訓的編著者,都是中國古代所謂“士”之階層,必須先概略瞭解什麼是“士”,較好理解而研究“士”所編著之家訓。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治國”、“平天下”是“士”的理想,也是責任,而欲“治國”、“平天下”,必須從“修身”、“齊家”做起,“士”務必要培養這樣的能力,並且盡其一生,努力達成此理想。

以上二觀念,是傳統中國士人心中一致的想法,包括宋代士人也是如此想,所以之後研究這些宋代家訓時,因為知道家訓作者都有這樣的觀念,所以對某些想法與做法,就較能理解其態度與心思。

宋代家訓的來源

根據宋代家訓的內文,以及各家訓的《四庫提要》、序和跋的記載說明,這些宋代家訓的淵源,有以下四種: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顏氏家訓》序

一、《顏氏家訓》與其他前期的家訓:

中國家訓的專著是發端自《顏氏家訓》,後來各個朝代都有家訓的專著,本研究中的宋代家訓專著,就淵源自《顏氏家訓》及其他前期的家訓,例如《家範》,在前面的《四庫提要》中說: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四庫提要》局部

司馬光的《家範》,其家訓專著的體例是淵源自《顏氏家訓》,而題目則取自唐朝狄仁傑的《家範》。

二、儒家經傳史籍:

至於宋代家訓的精神與內容,則淵源於儒家,以儒家的經典、傳疏為主,並引用許多史實,例如《家範》開始即引用數段儒家經傳的內容,其後也有許多史實。又例如王十朋《家政集》在一開始的〈自序〉,即連引了《孝經》、《大學》和《論語》的內容: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宋王十朋《左原王氏家規家訓》

《孝經》曰:“居家以理,故治可移於官。”
《大學》之書曰:“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又曰:“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
《語》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用這三段內容,來說明《家政集》的編著動機與主要精神,即是淵源於儒家經典。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司馬光《家範》

三、家族傳承的家風與先人的遺志:

除了儒家的經傳史籍,家族傳承的家風與先人的遺志,也是家訓內容重要的淵源。例如在陸游的《放翁家訓》中提到:

陸游的家風是儉素、不慕榮利,陸游擔心失去這樣的家風,將使家族陷入不好的情形,所以編著此家訓,而這一段的文字之前,就是一大段家風的記載。

四、家訓作者個人的經歷與在家中的訓示: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石林家訓》跋語

葉夢得《石林家訓》的跋語中說其自身:時舉其身所閱歷者。而內文的開首也說:吾久欲取平日訓導汝曹之言及論說。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家訓的作者將自身的閱歷,以及平常對子孫的教示,記載下來,並做補充,便是宋代家訓內容的第三個淵源。

宋代“家訓”的淵源來自何處?什麼是宋代“家訓”?

《石林家訓》開首

可以說宋代家訓的體例淵源自《顏氏家訓》與其他前期的家訓,而內文中的道理、精神與方法,則淵源於儒家經傳史籍、家族傳承的家風與先人的遺志、以及家訓作者個人的經歷與在家中的訓示。


參考文獻:

  • 《顏氏家訓》
  • 《中國家訓史》
  • 《家範》
  • 《家政集全集》
  • 《放翁家訓》
  • 《石林家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