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與華不注山齊名的山體——鵲山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與華不注山齊名的山體——鵲山

鵲山:

鵲山是山東省濟南市北郊,黃河北岸的一座小山,與東面不遠的華山(故稱:華不注)遙相呼應,均屬於齊煙九點之一。 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現存於臺灣故宮博物院)就是描繪的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帶的風景。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與華不注山齊名的山體——鵲山

山名由來:

相傳昔日每年七八月間,烏鵲飛翔,佈滿山巔;又相傳先秦名醫扁鵲曾在這裡煉丹,死後葬此,故名“鵲山”。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與華不注山齊名的山體——鵲山

鵲山景點:

鵲山海拔高不過200米,無主峰,遠望如翠屏。山上怪石嶙峋,有的突兀矗立,有的壁立千仞,有的懸空欲飛。山下原有“鍾”、“鼓”二石,以石擊之,如鐘鼓之聲遠揚數里。過去,樹木頗多,松柏蒼翠,滿山蔥鬱。山坡上,棗、杏、桃、李雜生,春日花開,漫山燦然。其中以桂樹最佳,每至秋日,清香盈野。唐宋時,山下一片汪洋,稱“鵲山湖”。山凹中,古有磚砌矮牆,牆上掛有蒿簾,內有爐灶,相傳為盧醫扁鵲煉丹藥處,時有縷縷清煙,裊裊上升,隱現於綠蔭之中,景色奇特,人稱“翠屏丹灶”,被列為舊時歷下十六景之一。明朝人劉敕詠《鵲山》詩讚曰:“西北開青嶂,無峰山自奇。丹爐還歷歷,明月故遲遲。桃李春開日,樓船水漲時。許多尋勝者,到此好銜卮。”明朝人王象春也有詩曰:“萬岫千巖濟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秋高烏鵲翔何事,霄漢空疑鬥女寒。”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與華不注山齊名的山體——鵲山

鵲山古蹟很多。山西舊有“鵲山寺”,為宋時創建,坐北朝南,分為南北兩院,內有佛爺、菩薩、羅漢等神像。另外,還有“萬善寺”、“扁鵲祠”、“鵲山亭”、“黃桑院”、“二郎炕”等。歷經滄桑,現在寺院已毀,僅傳說的扁鵲墳尚存於山的西側。墳為一土丘,前立康熙三年(1664年)石碑,上刻“春秋盧醫扁鵲之墓”八字。丘上植有芙蓉樹,枝葉茂盛,繁花胭紅,將墳遮蓋,頗有氣勢。據當地人講,丘下有穴,掘土聽之,嗡嗡作響。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與華不注山齊名的山體——鵲山

鵲華秋色圖:

《鵲華秋色圖》由元代趙孟頫所作,原故宮舊藏,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該圖為圖卷、紙本、設色畫,縱:28.4 釐米,橫:90.2 釐米。在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的超然樓中有一幅“動”的《鵲華秋色圖》。

更多精彩文章和視頻請關注:頭條號/龍族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