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爲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龍?

用戶4474647406


文|小河對岸

袁崇煥是一位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將之比作岳飛,認為袁崇煥之死乃是千古奇冤,是崇禎帝昏聵而釀成的慘劇。但也有很多人認為袁崇煥之死,乃是咎由自取,並無冤屈可言。而還有一些人認為袁崇煥通敵賣國,乃是十足的大漢奸。

那麼,袁崇煥之死究竟冤不冤呢?滿清乾隆為袁崇煥翻案時,乃說是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錯殺了袁崇煥,想來乾隆一定是聽了不少評書演義。歷史畢竟不是小說,“蔣幹盜書”而使曹操中了周瑜的離間計,錯殺了蔡瑁、張允(該情節系虛構)。而蔡、張二人到死都不知道是因何原因的情節,也只能出現在評書演義中。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殺蔡、張,沒有經歷任何司法審判,也沒有給他們任何辨白的機會,僅憑一張未經辨明真偽的通敵信就給錯殺了。

而袁崇煥自下獄至處死,卻歷經了八個月之久,多番審判。而從罪名上來看,主要是兩大罪,按《明史·袁崇煥傳》記載:魏忠賢遺黨王永光、等等謀興大獄.....見崇煥下吏,遂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殺害毛文龍)二事為兩人(袁崇煥、錢龍錫,錢龍錫後被免死)罪。

且不論是否閹黨挾私報復,而單從“罪名”上來看,此袁崇煥之兩大“罪名”都絕對成立,也絕非是閹黨能栽贓陷害的。岳飛被加以“莫須有”之罪,岳飛撕裂衣服,露出後背 “盡忠報國”的刺字,並手書“天理昭昭”,而時人皆罵秦檜弄權誤國。而袁崇煥自下獄至被凌遲,卻並沒一句辯駁之詞,而北京市民爭食其肉、罵其漢奸。而在眾多明朝遺民士大夫的文獻筆記中,袁崇煥的形象也並不怎麼好。

袁崇煥之案,所有指控都確確鑿鑿,而非憑空捏造。其它的“市米資敵”的等罪狀,都是公開違反朝廷法度,絕非“欲加之罪”。所以,袁崇煥之案不但在當時不是冤案。即便放在今天,也是無法推翻此案的。

那至於袁崇煥是否通敵賣國,這倒不大可能。儘管袁崇煥也面臨著此方面的指控與質疑,如據《崇禎實錄》記載:....桂(滿桂,明末著名將領,於北京保衛戰中殉國)前被流矢,視之,皆袁軍矢也。(袁)崇煥按兵不動,物論籍籍。

袁崇煥在大明已位極人臣,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加“太子太保”,賜蟒衣、銀幣。雖然其時的大明舉步維艱,但誰也預料不到大明會在十幾年後崩局。而後金(滿清)雖擁有軍事上的主動,但至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前,也沒有完全佔有遼東。而後金的人口較少,社會結構又簡單,經濟較為單一,抵制自然風險的能力甚為薄弱。不但漢人不看好後金政權,就連滿清入關之後,也沒有坐定天下的自信。而將遼東的漢人盡驅至關內,以防在中原待不住,還可以退回關外。

所以,皇太極對明清“議和”比崇禎帝還著急,迫切希望大明承認滿清政權及其對遼東地區的侵佔。故而,袁崇煥不可能置前程、名譽及家族安危於不顧,而在主觀上“通敵叛國”,這應該也是乾隆為袁崇煥平反的原因所在。

崇禎帝之所以殺袁崇煥,還是因為對袁崇煥將遼東局勢搞得越來越糟而失望透頂。其實無論是“私自議和”還是“擅殺毛文龍”抑或“市米資敵”等罪。只要袁崇煥能遏制住遼東的局勢,崇禎帝都可以忍受。就像現今公司考核員工一樣,只要業績突出,什麼遲到早退、差旅費、招待費不實之類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容忍。而一旦業績不好,就另當別論了。

其實,袁崇煥在明末的作用有些被高估。袁崇煥的確打了幾場勝仗,但主要是守城戰。而守城戰是被動作戰,而非野戰圍殲,不可能給後金(滿清)過大的重創。後金軍隊擅長野戰而不利攻城,一旦覺得“城池”難啃也就放棄了,不可能牙齒都崩掉了還死抱不放的道理。而從袁崇煥累計的戰報上看,顯然有謊報戰功之嫌(其實,“謊報戰功”已成明軍慣例)。而滿清入關是在袁崇煥死後的第十四年,而以堅城固守,祖大壽、吳三桂等都足當其任,並非除袁崇煥不可。事實上,直到李自成進入北京,山海關還在明軍的手裡。

而崇禎帝應是受了袁崇煥“輝煌”戰績的影響,而對袁崇煥寄予厚望,便將遼東之事全盤委託給了袁崇煥。可袁崇煥上來就一頓忽悠,並對崇禎帝許諾“五年可復全遼”。事實上,從當時遼東的實際狀況上來講,明軍並無野戰進攻的能力,能守住已有城池已屬不易。而以袁崇煥原先的“以遼土養遼人、以遼人守遼土”的策略方針上來看,長遠看還是很有希望的。短期內收復全部遼東失地,顯然不切實際。

可這“五年復全遼”的許諾,就像緊箍咒一樣束縛著袁崇煥。既不能武力復遼,袁崇煥就想到了與後金議和。一旦大明與後金議和成功,“五年復遼”的緊箍咒也就自動鬆解了。而議和的最大障礙,便是東江鎮毛文龍勢力的存在。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就是為了與後金議和,而將袁崇煥殺毛文龍比作秦檜殺岳飛。

至於袁崇煥所列毛文龍的十二大罪狀,很多都是當時明軍的通病,甚至袁崇煥身上也有。而朝廷也更早知曉,並未追究,皆因仰賴毛文龍從後方牽制住後金軍隊。而袁崇煥“擅殺毛文龍”,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史載:..(袁)崇煥雖誅(毛)文龍,慮其部下為變,增餉銀至十八萬。然島弁失主帥,心漸攜,益不可用,其後致有叛去者。

而再從後來,清初分封四位漢人藩王(滿清共分五位漢人為王,孫可望系勢窮降清,並無軍隊與地盤)來看,除了吳三桂外,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都是毛文龍的部將,可見毛文龍部極具戰鬥力的。耿、尚、孔等攜紅夷大炮等攻城重器渡海降金,也為後金軍隊攻城能力的不足打開了局面。而毛文龍雖為人驕恣,但東江鎮軍民(多系從遼東逃避後金屠殺的漢人,毛文龍在遼東的親屬百餘人亦盡遭後金的屠殺)皆與後金仇深似海,屢屢從後金的後方乘虛襲擊後金。毛文龍也因此被比作“海上長城”。

毛文龍被殺的三月後,後金再無後顧之憂,後金軍隊繞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逼北京城下,是為“己巳之變”(甚至此後,後金(滿清)軍隊能幾次大規模入關寇掠,亦是失去了毛文龍部從背後牽制的影響)。而這對於崇禎帝來說,是極為震驚與失望的,不但袁崇煥“五年復全遼”的許諾早已成了泡影,反而將遼東的局勢搞得更加惡化。崇禎帝也許會想到,倘若毛文龍尚在,何至於有今日之局面?

明末兵部尚書、學者王在晉就曾說道:“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此出於崇煥之自陳,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耳!

袁崇煥雖不大存在主觀上“通敵賣國”的可能,但的確“壞了事”。其逾越皇權,擅殺大臣,又公然違反朝廷的諸多法度,而使遼東局勢越來越加惡化。以致崇禎帝對其失望透頂,而痛下殺心,其事雖很慘烈,但也正如王在晉所說,乃是“自取之禍”,也怨不得他人。

參考史籍:《明實錄》等等


歷史聞知社


大家都因為崇禎二年皇太極破喜峰口,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而為毛文龍喊冤。也有人認為毛文龍尾大不掉、桀驁不馴,對袁崇煥殺毛而拍手稱快。孰是孰非?在沒有事例的前提下分析歷史人物是有失偏頗的。下面我們來具體講一講毛文龍的前世今生,他的作用、戰績以及他的實力,再討論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否正確。

毛文龍(1576年——1629年),浙江杭州人,少年喪父,從小在姥姥家長大。其舅父為山東布政使(省長),見毛文龍身無長技立命,卻偏好兵法奇計,遂將其託付給好友李成梁。同年

參加武舉考試,併名列前茅,被提幹授予百戶(相當於上尉連長)。毛文龍在李成梁部下經年曆練,後官至都司(全稱遼東都指揮使司,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少將、師級幹部,或地市級小軍區司令員)。奉命帥軍支援朝鮮抗擊後金,他卻逗留遼東不敢前進。後來遼東失陷,後路斷絕,毛文龍乘船從海上回到遼西。率領200敢死隊趁亂偷襲擊殺後金鎮江(今天遼寧丹東)守將,奪取鎮江城及周圍地區。這是明朝自同努爾哈赤開戰以來第一次收復失地,提升毛文龍為副總兵(中將、副軍長或省軍區副司令員)。後來逐漸升遷至左都督(前後左右五軍都督府之一,相當於宋代樞密院,掌管天下兵馬。明末逐步淪為相當於今天總參謀部一類機構,其職務大約是副總參謀長的虛銜),掛將軍印、賜尚方寶劍(待遇相當於上將,也是他被殺時的職務),在皮島設軍鎮、開府建牙,從此成為一方諸侯。

皮島,也叫東江鎮,位於遼東半島鴨綠江口,北距後金國土80裡海路,東北就是朝鮮。該島方圓80華里,草木不生,毛文龍招募遼河以東百姓為兵,控制遼東半島南部,與山東半島遙相呼應,控制了渤海灣的制海權,同後金相持。

1.實際戰績:

天啟4年5月毛文龍曾帥兵沿鴨綠江北上,越過長白山襲擊後金東部小城,被授將擊敗,全軍覆沒;同年9月越過義州(今天遼寧義縣)屯田,被後金守將發覺,慘遭襲擊,陣亡500人;天啟5年6月偷襲耀州官屯寨,敗歸;6年5月襲擊鞍山驛,喪卒千餘;數日後襲擊撤爾河,攻城南,為後金守將所卻;“七年正月,大清(後金)兵徵朝鮮,並規剿文龍。三月,大清兵克義州,分兵夜搗文龍於鐵山。文龍敗,遁歸島中”。。。。。。

2.自報戰功:

“乃滿浦、昌城之捷,謂兵不滿千,未交一戰,不遺一矢,而使(虜)自相踐踏,其被炮死者二萬有餘,馬之走死者三萬有餘,止餘真 夷二萬。公(袁可立)心頗疑之,私謂敷實而後報,不失於慎。”毛文龍與山東巡撫袁可立相善,其累年升遷多與袁舉薦有關,而袁可立尚且對他上報的戰功持懷疑態度。懷疑他以幾百人隊伍,不曾交戰就讓後金八旗兵自相踐踏死傷三萬多人,讓他查實後再上報。

3.明史評價:

“顧文龍所居東江,形勢雖足牽制,其人本無大略,往輒敗衄,而歲糜餉無算;且惟務廣招商賈,販易禁物,名濟朝鮮,實闌出塞,無事則鬻參販布為業,有事亦罕得其用。”這就是明史對於毛文龍的評價。

4.總結:

依據歷史記載毛文龍打的仗都是團級小規模戰役,跟他上將、大軍區司令員的身份很不相符,並且這樣小規模的騷擾還是敗多勝少,通常一個守將就能將其擊敗,並沒有起到應有的牽制作用。楚漢時期彭越騷擾項羽後方能起到效果,是因為彭越動輒就能打下十幾座楚軍城池,逼迫楚霸王不得不回援。雖然城市旋得旋失,但畢竟起到了讓楚軍疲於奔命牽制作用,而毛文龍連城池的守將都打不過,幾乎就沒打下過什麼城池,所以後金根本不會顧及後方是不是有毛文龍。

毛文龍不但無益,有時候反而為患。他廣泛招募商賈,做糧食、軍火等戰略物資走私生意,只要給錢就賣,這些物資還很可能落入後金手中。後金拿著買來的明朝軍火,攻擊明朝城池。

毛文龍還不聽調遣,對督師(全名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相當於方面軍司令員)的軍令陰奉陽違。屢次徵召毛文龍至寧遠會商軍務,每次都是以各種藉口推脫,最後袁崇煥不得不冒險親自到皮島找毛文龍會談。軍權貴一,一支部隊軍令不能上通下達,哪裡來的戰鬥力?無戰功、無戰略、無將才,卻抗命不遵,尾大不掉,不殺你殺誰?

有人說袁崇煥無權殺毛文龍這級別的將領,應該將其生擒,交朝廷處置。確實,袁崇煥按照正常程序沒這個權利,但當時的形式,袁崇煥可能生擒毛文龍,全身而退出皮島嗎?皮島儼然一方獨立諸侯,毛文龍親信爪牙密佈,朝廷皇命在這裡都沒有權威,何況袁崇煥一個督師?真的生擒毛文龍,恐怕當時就會譁變。黑虎掏心,斬首行動,袁崇煥這個解決辦法是最穩妥、損失最小的辦法。就像劉邦捉拿韓信,真的嚴格按照程序來,韓信非反不可,那樣損失的還是國家實力。

有人說正是殺了毛文龍,導致其下屬將領孔友德等人投靠了後金。這是不瞭解歷史,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崇禎2年,袁崇煥就死於這一年11月,而孔友德是崇禎4年冬天造反(耿、尚二人歸降後金時間更晚)。並且逼反孔友德的是山東巡撫,跟袁崇煥有什麼關係?人家都死了兩年了。還正是袁崇煥恩威並施,毛文龍部下都慴服並服從調遣,各自奔赴相應崗位,並無任何異常。假如袁崇煥不死,以他的恩威,孔友德沒機會(袁崇煥不允許別人逼他)、也不敢造反。

又說之前有毛文龍牽制,後金不敢率領主力遠離遼東入關。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後,因為沒有了牽制,後金才敢在崇禎2年破關而入,包圍北京製造了“乙巳之變”。前面已經說到,毛文龍起不到牽制作用。後金攻滅朝鮮,毛文龍還沒死,朝鮮是他的鐵桿盟友、生意夥伴,他怎麼不牽制?後金之所以之前不敢繞過寧遠遼西走廊入關,是因為掌握長城以北地盤的蒙古還不是後金的盟友,蒙古甚至還曾經攻入後金境內,皇太極實現不了從敵國率領大軍過境的戰略。崇禎元年7月蒙古科爾沁草原喀喇沁部投降後金,同年9月開始皇太極經過幾個月的戰爭,將蒙古林丹汗的勢力驅逐到今天內蒙古包頭一帶。後金從這一時期開始才形成了繞過袁崇煥,迂迴今天河北北部進攻關內的戰略基礎工作。跟毛文龍牽制還是沒有關係。

所以說袁崇煥殺毛文龍不是導致後金進攻關內的後果,毛文龍也沒那麼大的戰略作用,尾大不掉,殺他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崇禎殺袁崇煥的罪狀之一就是擅殺毛文龍,這純粹是找藉口了。崇禎殺袁崇煥的罪狀基本都是藉口,真實原因沒法說出口,那就是袁崇煥擅兵。尤其祖大壽不聽朝廷聖旨,卻聽命於袁崇煥的一封信,這才是他的死因。

所以然者丁酉夏


所以然者


袁崇煥打了勝仗後。崇禎接見他。問何時能平定遼東之患?袁崇煥吹牛道:五年可平定。

袁崇煥臨行時,皇帝的近侍問他:五年真的能平定遼東?

袁崇煥表示,自己只是隨口說說。

近侍表示,現在的天子可是聖主。君無戲言。

把袁崇煥下了一跳。袁崇煥也深知,五年不可能平定遼東,除非與後金合談。最理想的結果是後金向大明稱兄長。

於是,袁崇煥與皇太極暗中往來。皇太極老奸巨猾,稱如果你殺了毛文龍,我就與你簽訂和平協議。

因為毛文龍給後金帶來極大麻煩。每當後金主力與明軍主力決戰時,毛文龍總是帶領偏師直搗後金老巢。如果袁崇煥幫皇太極殺了毛文龍,皇太極就無後顧之憂了。

袁崇煥急於簽訂和平協議,不知是計,羅織了幾個罪名,真的殺了毛文龍。

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後,準備於與皇太極簽署和平協議。皇太極又不認賬了。

總之,袁崇煥殺毛文龍之事,堪比秦檜殺岳飛。袁崇煥先做民族英雄,之後又成了大漢奸。

袁崇煥最後可不是死於崇禎的詔獄,而是經過刑部審判,三司會審,鐵證如山。



楊朱學派


為了議和鋪路,一方面排除反對議和的強硬派,另一方面討好後金以示誠意。

東江鎮是由遼東難民組成,與後金有血海深仇,毛文龍自己都整個家族被屠,他也挖了努爾哈赤祖墳,曾經的三順王也是個個與後金有血仇,他們是最頑固的反議和集團。後金也下了法令,逃難的難民都要殺。他們對後金的作戰慾望遠高於關寧軍。

能把這樣的集團拆散,逼反投降後金,真是。。。。。。

還有說毛不肯受袁節制的。其實東江鎮並不屬於遼鎮,袁崇煥的薊遼督師是薊鎮,遼鎮這兩個軍鎮,不包括東江鎮。

明初至中葉,明朝先後設置了九個重統領前 線軍士,這九個重統稱九邊,即:遼東(治廣寧,今遼寧北

)、薊州(治三屯營 ,今河北遷西縣西北)、宣府(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治所在今 )、山 西(治所在今山西寧武)、延綏(治所在今陝西榆林)、寧夏(治所在今銀川)、固原 (治所在今寧夏固原)、甘肅(治所在今甘肅張掖)。

東江鎮是後金造反後新建的軍鎮,但也是獨立的軍鎮。袁崇煥只有兩個鎮的指揮權,薊鎮和遼鎮。袁崇煥承諾五年平遼,崇禎給了他全國大部分的糧餉資源,但不會給全國的兵權。

東江鎮與遼鎮是兩個不同的軍區,互不統屬,遼鎮賬面編制是東江鎮的四倍,明朝一貫做法是大小相制,兩人品級相近,都有尚方寶劍,憑什麼讓你指揮。直到毛死前,袁崇煥也只不過從朝庭得到毛的後勤轉運權,還不是分配權,人事任命提拔的權力從沒得到過。明朝文官集團控制武將的兩大手段,就是後勤分配與人事官職任命提拔。

第一軍區司令殺第二軍區司令,儘管第二軍區是小軍區,也是犯法行為。袁崇煥是明顯的違法行為。


中國歷史探索者


袁崇煥一直有殺將樹威的習慣,因毛文龍在皮島不受管制,像個獨立王國,袁一直看不順眼,早想除之,正好他在皇帝面前說大話,五年恢復還東,崇禎高興賜與尚方保劍,這回正好用上,到島上單獨約毛來見,毛看在自己地盤,況且毛和袁是同級,袁之前又是贈餉銀,又是好言安撫,就喪失了警惕,把親兵留在外面單獨來見,沒想到說到半道,袁變了臉,歷數他的罪行,毛還想辯解,袁拿出尚方寶劍,毛這才慌了趕緊求饒,但他忘了光有尚方寶劍也不能輕易斬殺一方大將,得有皇帝手喻,袁崇煥根本沒有皇帝旨意,但他還是下令把毛斬殺了,下面人聽說主將被殺慌了,袁拿出尚方寶劍又好言安撫,才平定下來,但皮島軍民最後心散了,有遷內陸的,後來有降清軍的,著名的有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最後成了推翻明朝的急先鋒。


歸家的綿羊


袁是個野心家,前期沒有投靠東林黨,算個投機分子,後來入了東林黨,東林黨排斥武將,缺人,袁正好頂了個缺。後金是心腹大患,天啟和魏忠賢都知道,在位時,多次直接督軍,財政支持毛文龍。毛文龍,那可是敵後作戰的鼻祖,第一次把敵後抗爭,搞的風生水起。一邊是吃國家財政的草包袁,正面戰場節節敗退,面臨東林黨和崇禎的雙重壓力,另外一面是,敵後作戰的毛文龍,不斷襲擾後金,後金不堪其擾(此處不建議大家聯想)。後金也發現毛的危害,後期有沒有和袁達成交易,不得而知。僅僅知道的是,後金幾次圍剿毛,袁都是置之不理,而且跟後金也有一段僵持期。這段時間,袁有了要錢要權的資本。試想,你是袁,你會允許一個水平,能力都比自己強,且不受節制的力量存在(比如常申凱博士)。所以,袁殺毛是必然,毛虧在對政治認識不深,給了袁機會,要不然,崇禎也不至於上吊了


鄉關何處4


因為他容不下毛文龍唄,當時他約見毛文龍的時候,已經嚴明如果他願意回到他的杭州就會放他一馬,說明他不是非要除掉。而毛文龍受命於帝,自然不會答應他,所以就被他除掉了,可謂是可惜至極。


健康一線


因為毛軍團本身就是牆頭草有奶便是娘!如果毛軍閥不除掉等待時機明郎他們一定會為當王而判國投亂!這是危脅大明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暴發!一個利益致上的軍閥是沒有國恨家仇民族大義的只為榮華富貴而戰!後來毛文龍的三個兒子帶著毛們親生兒子和整個毛軍團投清無一反抗就是最好的證明!斬草必須除根否則必有後患!可惜袁少斬了三順王最後引火燒身!如果尙可喜,耿仲明,孔有德被斬大明會有救!可惜袁有婦人之仁,而崇楨小兒只不過是大金滅大明的一個棋子!


潘彩存


這個,很有可能和宋高宗殺岳飛的原因一樣,是袁與後金和談的一個砝碼。袁曾經在崇禎面前誇下海口五年之內平遼,他當時只是信口開河,誰想到崇禎是一個很較真的人,袁唯一的出路就是與後金求和,也算基本完成平遼的任務,而毛在後金的後方,是後金心腹大患必須要除掉的,所以後金就開出這個價碼,袁是自毀長城,另外他本身也無權殺總兵級別的大臣,這兩個罪狀成為袁的重要死因之一,袁死的一點都不怨,從他下獄到行刑有半年時間,沒有人為他說話,他自己也沒有辯護一句


如是我聞7458


毛不受節制,已犯軍法,而且表明不受督師主帥指揮,祗要求袁放任他,這樣的軍閥不殺他殺誰?答題的人中,永遠有一班無恥袁黑存在,他們真是可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