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養生的總喜歡打著中醫的旗號,來各種排毒。要不然就是清腸胃啦。解肝毒啦。亂髮汗,亂吃水果。濫用瀉藥等等。這些都是,誤人的方法。

想帶大家看一看,中醫對毒的認識。

“毒”,《說文解字》釋“厚也,害人之草”。在中

國傳統文化的語境裡,有一個樸素的觀點,凡對人有害即謂之“毒”。

“毒”在中醫學中應用非常廣泛,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概念,但因指意不明確而時常見濫用、泛化的現象。 並不是所謂的什麼毒素。

毒邪有內外之分。外毒是指感染疫癘之氣,或由六淫之邪蘊聚演化,或指一些有毒的致病物質;內毒是指病理產物蘊結日久而成。

一般而言,外毒致病往往起病急驟,傳變迅速,變化多端,病情險惡,為病有時具有很強的特異性,呈“一毒一病”的特點,病情單一。

內毒致病則多病情複雜、病程漫長、膠固難解。

六淫邪氣在聚集、蘊結、壅阻等狀態下,表現出“厚”的特徵,致病能力明顯增強,並能使人體產生急、危、重證候。如寒毒、熱毒、暑毒、溼毒、燥毒、風毒等。

近年來,一些學者將“毒”的範圍拓展,提出鬱毒、瘀毒、痰毒、癌毒等病因概念。還有一些養生學者提出人體內有七種毒,分別是氣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痰毒,養生則要把這些毒素排出體外。

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那我們該怎麼排毒呢? 要想排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毒,是不?如果亂排一通,那傷的可是你的氣血。

說心裡話,由於時代與生活習慣的鉅變,現在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五毒俱全,區別就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這五毒是:溼毒、寒毒、血毒,氣毒,食毒………

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怎樣把這五種毒排出去

第一種毒溼毒,用什麼藥來排?

用蒼朮、茯苓、半夏、陳皮、甘草來排。

這一組藥其實就是張仲景的祛溼第一方苓桂術甘湯加上化痰第一方二陳湯。效果那是超級強大的。蒼朮也可以用白朮代替。蒼朮與白朮效果類似,是兩兄弟,都可以祛溼,不同的是白朮是健脾祛溼,蒼朮是祛溼健脾,也就是說蒼朮藥性更猛。

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蒼朮和茯苓是一對搭檔,一個藥性往上走,一個往下走。蒼朮可以加強脾胃的氣化功能,直接把水溼氣化成津液,茯苓呢,往下,直接把水溼通過小便的形式利出去。

因為溼氣日久就會凝結成痰,所以用半夏、陳皮來化痰。

第二種毒寒毒,

用麻黃、肉桂、白芷、乾薑 麻黃是發汗第一藥,辛溫解表,先把毛孔打開,然後乾薑再把寒邪逼出去,白芷一看,嘿,你們的力度不夠,寒邪太多了,我來幫你一把,於是白芷也加入辛溫解表的隊伍,與麻黃通力合作,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白芷還有一個特點,善於走頭面部,把頭面部的寒邪趕出去,有的人前額痛,受了寒邪,一味白芷就可以搞定。

肉桂是幹什麼的呢?我們知道它主要是補腎陽的,其實它還可以強壯我們的心陽。

我們的身體兩個最主要的陽氣來源,一個就是腎陽,一個就是心陽。陽氣足了,身體的寒氣自然就會慢慢散去。

第三種毒血毒,

用白芍、當歸、川穹 這太熟悉了有木有?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補血第一方四物湯,僅僅差一個熟地。 四物湯一方面把身上的淤血、死血去掉,一方面又把你虧掉的血養起來。 白芍涼血、當歸補血活血、川穹活血化瘀,三姐妹聯合起來,真是女人容顏不老的守護神。

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第四種氣毒,

用桔梗、枳實 桔梗、枳實是一對經典的調氣機的藥,後世很多醫家只要見到病人氣機不順的都會把這組對藥加進去。

桔梗宣肺,把肺氣往上提,枳實破氣,把擁擠在一起的氣破掉,然後藥性往下走,一升一降,這個氣機就順了。

第五種食毒,

用陳皮、厚朴、枳殼 有積食不僅要消食更要消積,消食主要就是消掉胃裡面的積食,消積就是把腸道的垃圾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

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陳皮消食,理氣,厚朴、枳殼下行的力量非常強,張仲景治療便秘的方子都有它們的影子。厚朴最善於消除腹脹了。

最後,我們把這個方子公佈如下: 蒼朮15克、桔梗15克,枳殼9克、陳皮9克,芍藥5克、白芷5克、川芎5克、當歸5克、甘草5克、肉桂5克、茯苓5克、半夏5克,厚朴6克、乾薑6克、麻黃6克。 溼毒、寒毒、血毒、氣毒、食毒,通通排掉,名曰:五積散。

這個方子藥相對較多,沒辦法,因為要排出五種毒,多一點應該的。 這個方子出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老百姓已經用了千年,現在有成藥叫五積丸。

這才是中醫排毒正方法,不要再傻傻吃瀉藥,吃水果,多喝水拉


寒溼體質的人有福了,因為這個方子表裡雙解,特別適合寒溼體質的人用來排毒。雖然五積散能夠排除五種毒,但主要排的是寒毒和溼毒,這兩個毒也是最不好對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