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谷,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親愛的西奧,我正朝著目的地走, 我以為那個地方很近,但也許非常遙遠。——梵高

這是手望為你講述的第194個故事

編者 / TEA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

其實梵高的一生並不如他的畫作《向日葵》一般絢爛,偉大如他一生中也僅僅賣出過一幅作品。也許梵高自己也沒有想到,在他百年之後,在大洋的彼岸會有一個村子的人依靠他的畫作來生活。

在深圳的大芬村就有這麼些人,他們靠純手工繪製一幅幅世界名畫來營生。這個縱長僅400米的村子裡聚集了約 8千名名作複製品繪畫工,年產梵高、莫奈等印象派大師的複製作品100萬件,在世界複製畫市場佔了60%。這裡也被國內外的美術界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隨處可見的油畫

在這個空氣裡似乎都飄散著顏料氣息的村子裡,大部分“村民”學歷都不高,有的僅僅初中畢業,在拿起排筆前他們也只是普通的農民。

他們不像那些專業學習美術的藝術生,精通美術史或者瞭解每個時代脈絡裡不同的繪畫風格,但他們肯定可以比美術學生更快的畫出一幅世界名畫。

在大芬有人臨摹梵高的畫,有人繪製莫奈的作品,有人可以在幾小時內畫一幅《星空》,也有人可以邊看電視劇邊繪完一幅《向日葵》。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成為“日常”的油畫

而趙小勇可能是大芬村中,臨摹梵高作品最多的人,他半輩子都在畫梵高,他的第一桶金是梵高幫他“賺來的”,他的事業也因梵高而發生轉折。在他身上不難發現萬千個大芬村畫工的縮影。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趙小勇

二十年前初到大芬村的趙小勇第一次接觸油畫,聽師傅說仿繪名畫很賺錢,只有一點簡單繪畫基礎的他便決定在大芬村闖蕩一番。一開始半年的時間在沒有空調的小房間學習繪畫技巧,常常是顏料都凝固了身上的汗卻從未停歇的滴個不停。

為了達到和名畫幾乎一樣的效果他只能不停地畫,讓肌肉記住筆觸,讓眼睛記住結構。即使他再努力,開始的一兩年還是沒有一單生意,窮的時候只能不斷的問身邊的人借錢過日子。

後來他決定專門仿梵高的作品,對於大芬村的畫工來說,梵高的作品屬於入門級別的難度,結構和色彩都比較簡單,是大多數學徒都會仿製的油畫。不過梵高的畫一直很受歡迎,訂單頗多。雖然收畫的人不少,但初出茅廬的趙小勇也只能扛著自己的畫不斷的遊走在一間間畫室外,拜託畫商收走自己的作品。

也許真的是畫到位了,漸漸的開始有外國的畫商找到趙小勇,並願意和他長期合作。終於專門畫梵高作品的趙小勇也慢慢開始有自己的客戶了。

有生意之後,趙小勇算是在大芬村紮下了根。隨著繪畫技藝越來越熟練,他擅長的《星空》《向日葵》和《咖啡館》這幾幅梵高的代表作,幾乎就像是刻在了他腦海中,不需要拿筆構圖,他半小時就可以畫出一幅《向日葵》。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趙小勇的工作室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趙小勇為了生活而畫,他的畫筆一停家裡的口糧就會斷,所以他只能和家人不停的繪畫。在畫梵高之前,他覺得這個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不過是他收入的來源。在畫了近十萬副梵高的作品後,趙小勇開始覺得自己懂梵高了。

趙小勇的一家都靠梵高吃飯,但其實趙小勇自己也沒見過他畫了十萬副作品的真跡。畫了半輩子《向日葵》、《星空》這些名作之後他決定去荷蘭,去梵高的故鄉“朝聖”。

但妻子卻因為高昂的路費勸他放棄,在家裡人看來有時間去異國“尋根”,不如多接幾個訂單。趙小勇卻鐵了心的一定要去阿姆斯特丹看一看是怎樣的水土孕育了這樣偉大的畫家。

為了購買來回的機票他幾乎有幾個月的時間都在超負荷工作,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畫畫,有時候睡著了手裡都還握著畫筆。因為在趙小勇的心中一直有個疑問,自己臨摹了數十萬幅梵高的作品是不是自己畫的就和梵高的原作一樣?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如同聖城麥加在伊斯蘭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阿姆斯特丹對於趙小勇而言就是他的“聖城”。初見梵高畫作時,他屏住呼吸,將身子一點點靠近,他湊得很近,似乎想要將畫作的每一個細節都記住。

殘忍的是,當他站在梵高的真跡面前時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畫的完全不一樣,不是說形態不一樣,是顏色和筆順結構這些照片無法表達的東西完全不一樣。他才發現,他以為的瞭解終究只是一場鏡花水月。

這個畫了半輩子梵高的男人,在見過梵高的真跡後才發現,自己臨摹的畫從來都只有形卻沒有“神”,或者說只是“像”而已。這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自己夜以繼日追逐的東西卻在以為到達的終點發現原來從一開始就跑錯了方向。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趙小勇長久的站在梵高畫作前

這一打擊也讓回國後的趙小勇開始思考“我竟然沒有一幅屬於自己的畫,我所做的只是不斷地複製、複製。"親眼看到梵高原作後,他感到自己只是在不斷的模仿這位大師的技巧,卻從未追趕這位大師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趙小勇創作過程

於是回到工作間,趙小勇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原創作品,這也是二十年來屬於他的第一張原創油畫。畫的內容是:在他們的畫室中,他和家人們正努力趕製著一個梵高作品訂件的場景。

在畫作完成時趙小勇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神情,這表情不同於原來完成訂單時如釋重負的笑容,這神情中包含了太多,有創作自己原創作品的自豪,也有畫作完成時的喜悅。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趙小勇畫的他奶奶

事實上,大芬村的複製畫常常被評價為“山寨”、“假畫”和“複製品”。但當你走進一間間畫室你會發現“模仿”這一詞,在畫商和畫工口中被提到的頻率卻低得驚人。

在實際的繪畫過程中,趙小勇也會鼓勵他的學徒們“不要看稿。” 趙小勇經常給他們說“如果你經常看稿,你的畫就喪失了個人味道。”所以其實他們的每一次繪畫更像是一次“創作”,只是這種創作基於一個底稿。這裡的每一張作品都可以被視為獨一無二的“孤品”。

雖然現在的大芬村還是有許多人靠仿製名畫為生,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從這個“洪流”裡跳脫出來。他們開始創作,真正的創作屬於自己的畫作。

如果說二十年前他們不得不靠臨摹名畫為生,那麼二十年後的今天,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做一名畫工或是一名畫家,畫筆依然是他們某生的工具,區別在於他們是用這工具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繪畫他人的人生。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紀錄片 《中國梵高(China’s van Goghs)》

“中國梵高”的妻子,臨摹梵高二十年 3小時畫出《星空》

Van Gogh da China - Documentário

《至愛梵高》vs《中國梵高》:藝術和“山寨”真的涇渭分明嗎?

“中國梵高”臨摹梵高10萬幅,畫價從130元漲到1.2萬

圖片來源 상영작안내China’s Van Gogh

——

20年他畫了十萬幅梵高,在見過真跡後才開始畫第一幅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